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秋天的散文

关于秋天的散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1篇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 散步

①xìn fú( ) ②nèn yá( ) ③fēn qí( )

④qǔ jué( ) ⑤yí shà shí( ) ⑥chāi sàn ( )

⑦ gè dé qí suǒ ( ) ⑧wēi qū( )⑨水波lín lín ( )

2 秋天的怀念

①tān huàn ( ) ② bào nù( )③ shēn chén( )

④chén jì( ) ⑤chuí dǎ ( ) ⑥làn màn ( )

⑦qiáo cuì( ) ⑧yāng qiú ( ) ⑨shén sè( )

⑩xǐ chū wàng wài( ) ⑾xù xù dāo dāo ( )

⑿mǐn gǎn ( ) ⒀jué bié( ) ⒁dàn yǎ( )

3 羚羊木雕

①pēng pēng( ) ②zì zuò zhǔ zhāng ( ) ③bù kě kàng jù ( )

④zhàng yì( ) ⑤xíng yǐng bù lí ( ) ⑥dǎi( )着玩

⑦shù chà ( ) ⑧mǒ ( )眼泪 ⑨liǎn jiá ( )

⑩zuàn ( ) ⑾hán zhàn ( )

4 散文诗两首Xk b 1.C om

①yáo bǎi ( ) ②nì xiào ( ) ③mù yù ( )

④dǎo gào( ) ⑤yīn yǐng( ) ⑥并dì ( )莲

⑦zǐ mèi( ) ⑧fán zá( ) ⑨fán mèn( )

⑩gěng ( )上 ⑾pái huái ( ) ⑿zhē bì ( )

⒀fù gài ( )⒁xīn xù ( ) ⒂yīn bì(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 散步 ①信服( )②嫩芽 ( ) ③分歧( )

④取决( ) ⑤一霎时( ) ⑥拆散 ( )

⑦各得其所( ) ⑧委屈( ) ⑨ 水波粼粼 ( )

2 秋天的怀念 ①瘫痪( ) ( )②暴怒( )③深沉( )

④沉寂 ( ) ⑤捶打 ( ) ⑥ 烂漫( )

⑦憔悴 ( ) ( )⑧央求( )⑨神色 ( )

⑩喜出望外i( )⑾絮絮叨叨( ) ⑿敏感 ( )

⒀诀别( ) ⒁ 淡雅( )

3 羚羊木雕 ①怦怦( ) ②自作主张 ( ) ③不可抗拒 ( )

④仗义( ) ⑤形影不离 ( ) ⑥逮( )着玩

⑦树杈( ) ⑧抹( )眼泪 ⑨脸颊 ( )

⑩攥 ( )着⑾寒战 ( )

4 散文诗两首 ①摇摆 ( ) ②匿笑 ( ) ③沐浴 ( )

④祷告( )⑤阴影( ) ⑥并蒂莲( )

⑦姊妹i( ) ⑧繁杂( ) ⑨ 烦闷( )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2篇

我对福建是有感情的,这缘起就是散文。第一次赴闽,在1978年秋天。动乱刚过,百废待兴,一度被摘掉牌子的百花文艺出版社,此时正酝酿复社。“百花”以出版散文为特色,福建素有散文之乡的美誉,领军的郭风、何为二老,是全国有影响的散文家,我受命南下当面征询他们对“百花”复社的意见,并组稿。那几天,从黄巷到鼓山,聊得痛快。二老建议“百花”复社后,除了延续“小开本”散文的传统,还要有所创新,最好办一份全国性的散文期刊。这一建议和多方面的积思广议不谋而合,直接促成了《散文》月刊的创刊。以郭老为首的福建作家,也编起了“榕树文学丛刊”,主要发表散文新作。南北呼应,极一时之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值得怀念的。这个小辑中,章武和文山都是八十年代初开始写散文,他们编的《福建文学》,每年刊发一期散文专号,已延续了二十多年,成为特色。共同的爱好,使我们心存默契。章武喜好登山,有两次在外地偶遇,说不上几句话,他就奔山而去。曾立誓登一百座山,写一百篇关于山的散文。退休前,章武完成了这一心愿。《左脚・右脚》以特殊的方式延续着他对山的怀恋。文山的散文,早期致力于记游,这些年转向历史。06年在涵江,读到《历史不忍细看》,为文山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而欣慰。《从苏堤上走过》是这一条“何妨细看”路上新的收获,故事中梳理出新意,“透过发黄的卷宗触摸一次历史曾经跳动的脉搏”,读来舒服。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造化和世事沧桑是相通的,由此演化出地理历史的大思路。古文中,杜牧的《阿房宫赋》,李格非的《书洛阳名园记后》,都是从方舆入笔,论辩兴衰,成传世之作。读南帆的《站在福州的阳台上眺望》,感觉到文脉相承的气息。“从历史的后排一跃而成为先锋的福州,“开始缓缓转过身来”的中国,被作者举重若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结尾几句,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上,抹下一绺私人的色调,堪称妙笔,也和古人的文字划出了一条界限。南帆以文学评论家的身份进入散文,我们的几次相遇都是在作品讨论会上。他九十年代初出版随笔集《文明的七巧板》,以寓意分析的文本形成特色。在享受分析的快乐时,他冷静地察觉:分析无法抵达抒情。思无法抵达诗。今天的南帆应该不会再有这样的苦恼。这也是一个漂亮的转身。

朱以撒的散文,在空间感上有独特的悟性。“向上”“张开”,题目代表着作者的关注点。这得益于他的书法造诣。“我通常用书法创作之理来审视散文创作,同是心理流程的产物,虚实浓淡,章法都是一样的,我就是用书法的布局来解决散文的结构。”这是经验之谈,实践起来,还离不开长期读帖训练达致的观察力。以撒说:“散文创作是我心情怡悦时的一种表现。”阅读以撒的散文,总是会在怡悦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同样的智性。

丹娅和小山不约而同地为我们呈现出,各自心目中美好的女性形象,轻声慢语地述说透着自豪。印象里,丹娅还是二十年前大学生的模样,文字却安静许多。岁月在文字中留下的痕迹,也许比在体象上要重。经过为人师为人母的淬炼,女孩儿心怀沉下来,情感内敛了,平谈而更清晰地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归属。这样的文字耐读。小山的作品读到的少,她是福建作家中的“移民”,地域文化的差异,也许会给她带来独特的视角。我们期待着。对于经历着“转身”的福建,期待,应该是最好的祝愿。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3篇

张守仁

美酒要慢饮,佳茗宜细品。古典雅音,你只有静下心来,闭目倾听,才能深刻体会悠远的琴弦声里所包含的那种丰厚的内涵。好书绝不是快餐食品,速读、浮光掠影地浏览,你几乎得不到什么印象。只有慢读、细品,沉溺其中,才能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这是我读了张于的散文集《手写体》之后的感想。张于是个有才华、有追求、想像丰富、学养厚实的艺术家。散文写作只是他包括绘画、诗歌、书法在内的多方面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

任何作家、艺术家都离不开他出生、成长的家乡。家乡是作家精神的根,是他学习语言、认知世界的始初地,是他父辈流血、流汗的场所,因而也是他写作最丰富、最熟悉的资源。家乡的一切,永远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温暖着写作者的文学历程。读了《手写体》,我形象地、艺术地感受到了重庆这座山城、水城、雾都之城的历史和今天。通过这本书,通过书中描写的文艺家们在珞尔迦之夜的朗诵,使我对重庆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它不仅是西南的经济重镇,还和北京、上海、天津一样,同时是一座文学之城、艺术之城。

《手写体》的美,在于它创作的独特性,包括语言风格的独特、想像的独特、文艺氛围浓郁的独特。我想说这本集子是当代散文界的一个新品种,是一种新的艺术散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审美对象。散文之美,首先是语言。《手写体》语言的独特,在于它的简洁、新颖、朴素、形象,更在于它的浓度、密度、饱满、结实。张于像农民精心选种那样选择、提炼、打磨他的每一个词语。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一粒新词就是子夜的流萤。”在他的文本中,隽语频出,精彩纷呈,如说“鱼是水的浮雕”,描写雨滴“蜷曲着翻身下土”,叙写山人“看破了粉艳的花瓣”。张于笔下没有“春暖花开”这样烂熟的句子,而说玉兰、碧桃、丁香是“春天的钤印”,是“春天刻下的一枚枚印章”,既形象又生动。我们在他的随笔中见不到熟语、套语、常用语、不必要的外来语,充盈着的是野草一样朴素、露珠一样清新、山泉一样洁净的鲜活词语。他追求一种有难度、有境界的写作。

《手写体》的独特,还表现在作者的想像异常丰富。张于在《我坐夜车穿过这座城市》中,匆匆瞥见深夜车站上有一个卖竹笛的人。由匆匆一瞥展开想像,想像卖笛者用几毛钱一根的竹笛,维持着艰难的生计;想像着几个好事而无聊的少年凑上前去摆弄几下,但他们不懂竹笛,不过玩玩而已;想像着他吹着笛子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呜呜的笛音,不时被强烈的摇滚乐和拖强拉调的流行歌曲所打断;想像着这位民间音乐的最后传承者,用布满老茧和伤口的手,扶住车站上的站牌,孤独地目送着扭头而去的夜车……

张于这本散文集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整本书弥漫着浓郁的文艺氛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既传统又现代。他喜爱《高山流水》这种具有高古之风的雅曲,认为散文应具有古琴曲那样的意蕴和弦外之音。他沉迷于书法、印章和国画,在大自然的水纹和山脉的走向中体现着无穷的变幻。而从书中那些充满色块的画幅上,你能看出他对现代艺术的钟情。作为一个作家,他有一双画家的眼睛,他观察生活时,善于捕捉对象的线条、色彩、光影和构图。作为一个诗人,他是中外真正好诗的知音,这从他文中充满感情地提到的珞尔迦、普希金、阿赫玛托娃、俳句大师一茶、南宋词人姜夔等人就可以体会得到。张于还是民间文化、民间智慧的钟爱者。他对农谚、物候、民谣、传说、寓言、童话、乡俗均有浓厚的兴趣。最后作为散文家,他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涟漪、感情的波澜以及让人难忘的细节……

张于是一位具有众多文艺素养的作家。我作为一个散文的作者、翻译者、编辑者,曾为多位年轻的散文家写序,但对这本散文集,我没有能力进行俯瞰式的评点,因我没有他那样的文艺视野和艺术经验。

经过多年的散文研究,我认为好散文要体现九个字,那就是“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张于的作品,风格独特,文字讲究,意蕴丰厚。我欣赏他这种新的艺术散文。

写下最富有品质的时刻

陈晓明

文学写作在这个时代正在激烈地发生变化,原来作为文学主流的表意方式也在裂变。文学不再是单纯的文字,不再是固定的文体样式。当然,文学要面对读图时代的挑战,应战有各种方式,可以退回到文本最绝对的形式中去写作,可以把书写变成一种自由的表达形式。最近,我们看到了重庆作家张于的《手写体》(重庆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这本图文并茂的书,汇集了张于写作的文字和他作的油画,不只是书本身的文字――散文、随笔、诗、札记等令人惊异,同样惊人的是那些油画。一个人可以写出优美的文字,也可以作出富有才情的画,而像张于这样,把二者集于一身,印刷于一本书之内,这样的才华着实令人惊叹。

我对现代油画知之甚少,还是谈谈他的文字吧。

这些文字有如此真切的性情,自然平和中透示着个人的情趣。“夏天的最后几个日子已经临近,我记下这些怀水末梢的小事,如像一座园子,一块怪石,一条彻底弋游的从池里溢出的水迹,一个有心人的喃喃独白。”(第12页)这是一些精致的小故事,简略的生活片断,一些偶然或持续的心境,沉着、从容、悠然却又认真。

这些文字对事物有一种亲切的情感态度。《红椿!红椿!》写出了红椿树木的那种存在的姿态与命运,它如此亲切地与作家本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或者说作家本人对事物的态度全然在那里面了。当然,作家的感情纤细中透示着刚强,对时间、季节的变换也总是敏感的思考。“当我们生于秋天,为何要死于秋天?”那是关于古人的《秋声赋》感想,也是关于自然事物在秋天的更具普遍性的哲理的追溯。

这些文字对个人的经验有着透彻的表达。《我坐夜车穿过这座城市》,写得如此清晰。透过刮雨器,看见城区的灯火,那些老巷也作为残存的历史,在这个现代化时期遭遇了挤压,而那三只红灯笼,那就是历史最后年月的记忆了。但这样的城市也是我的根,也是我安身立命之处。对城市的虔诚是一种幸福,不管我们对它多么不满,但那就是自身的历史。不用说,张于书写的这座城市就是重庆了。尽管有那么多人书写过重庆,张于的书写并不在乎这座城市的外貌,而在于他对这座城市的感受,它如此贴近它的方式。文中不经意地提到祖父,那就是一种历史了,我的生存经验中被历史化的要素。《放牛巷》也是写城市居住或者感受经验的作品,但这个城市是如此虚化,它几乎没有可感受的完整空间,但零散的叙述中却有如此多的城市碎片涌溢出来,让人想起本雅明的19世纪的拱廊计划。

这本书里还有不少文章是关于西方文学艺术的阅读随感,这些随感写得精致漂亮,同样的感受真切,那是直击艺术本身的言说。“版画的线条沉淀为光――掠美的月光从上面自然拂过,理性的人或沉稳的中年人常常在此驻足不前,玩味着其间的脉络和荡漾。”(第84页),这是在《平面》里关于平面艺术的谈论,显示出极好的艺术感受和独到的体验。这本插图丰富的书,里面谈到的现代艺术家和现代艺术作品不在少数,显示出了作者作为一个画家的独到慧眼和丰富精致的艺术感觉。这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这样的艺术经验与这样的文字的结合,才会造就这样一本书,真正是图与文字的一次天衣无缝的结合。

当然,最可贵的是那种态度,自然而平和、亲切而认真。阅读这样的文字,不只是感受文章或书写符号,而是感受作者的心灵全部,作者的生活最富有品质的那些时刻,这就是无私而真诚奉献的写作。

感伤而唯美的波希米亚写作

李建军

张于的《手写体》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文本。这不仅体现在文本结构上的图文并茂的“双重性”,尤其体现在精神上的飞扬、自由的姿态。

写作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写作,一种是动态的写作,用尼采的话说,前者表现的是阿波罗精神,后者表现的是狄奥尼索斯精神。张于的写作大体上属于后一种。我注意到,在他的文字里,水、风、飞蛾、鸟和歌声,是反复出现的意象。他在序文中说了这样一句话:“鲜有人在意:文字是有体液和流速的――书写中的字型汩汩而去,笔迹就像是水迹。”在《时光的笑柄》中,张于甚至称自己是“一个‘弗吉尼亚时代’的虔诚追忆人,一个流水的布道者和‘飞蛾迷’”。他的文字充满了运动感和变化性。飘忽的思绪,缤纷的意象,闪回的语言,都给人一种流动和飞翔的感觉。张于此书的正标题是“手写体”,我觉得这三个字很有意味:它是一个和印刷体相对应的概念,如果说“印刷体”显示出一种规范的、静态的性质,那么,“手写体”则表现出反规范的、动态的性质,是一种更有个性、更自由的书写风格。

古典的感伤气质,是张于这部著作在精神上的一个特点。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都或多或少具有感伤的色彩。这是因为,感伤天然地包含着一种甜蜜而令人陶醉的诗意。张于的文字里也充满了感伤的情绪。这种情绪就像无边的雾岚,弥漫在张于的词语的丛林里。很多时候,张于倾向于从一个少年的角度,通过过去时态的叙事,打捞已经沉入时间之河的人生记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记忆,正像他自己说的:“懵懵懂懂之中,一些伤感和无助慢慢地爬上心来,使我的铅笔越写越快,急迫地想抓住一个少年曾经有过的联想、记忆和梦。”我注意到,同《白露几日》《山婆婆与栗子》和《雀儿闹》等追忆童年的文字相对应,张于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图象,一幅题为《回到童年》的抽象主义绘画――它是用铲刀刮出来的,复杂交错的线条狂飞乱舞。作者说,他的这种“涂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回到童年”。这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心理冲动。然而,面对着漫长的时间阻隔,负载着种种无可言说的失落和痛苦,这样的“回家”之旅,必然是一次甜蜜而美好的感伤之旅。

唯美是反映在张于文字里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倾向。虽然从整体上看,张于的语言有一种现代主义的气质,有一种飘忽的有时甚至令人捉摸不定的动态感,但是,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一种对古典主义的诗意境界的追求。例如,“我站在语言的痛苦的芒上,哀愁照亮了所有的发光体。”这种唯美的对诗意的追求,尤其体现在对物象的精细、准确、生动的描写上:“只有在青果的暗部和叶角的背面,才能偶尔找到一些短促的水珠。一只花脚小蜻蜓踏在一朵紫薇上,四只漂亮的翅膀已经被这个早晨濡湿了,一折一扇的,活像一只水里的标本。”这种活灵活现的描写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画家对物象精细的观察,而且还有王尔德和福楼拜式的唯美的趣味倾向。

就总体的精神风貌来看,同绘画上表现出的现代主义气质相契合,张于的写作也表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激情,或者说,也体现出一种执著的波希米亚精神。正像张于通过细致、深刻的论述所说明的那样,“波希米亚”已经不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而成了一种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和世界观:它表达着一种“强烈的边缘感”;它是一种“生活风格和社会境遇”;它意味着对个性尊严的极端尊重和坚决捍卫。卡夫卡说:“人活在世上,必须对某些永恒的东西有一种不变的信心。”张于用他的文字,用他的绘画,诠释了自己对“永恒的东西”的理解,对自由和美的热爱,对“波希米亚”精神的神圣的敬意和执著的守护。

梦幻般散文之境

胡 平

一边欣赏作者的画,一边阅读作者的散文,是种特殊的体验。我读的是张于的散文集《手写体》,书中嵌有不少油画,它们不是插图,而是作者平日美术创作的展览,这些油画表面上与文章无关,却又分明有关,帮助我们了解了作者敏感丰富的心灵,或者映射出散文创作的意境。

有一种人属于天然倾向的艺术家,就像张于。他的文与画中浸透着一种无以名状与无从诉说的力量,如熔岩在地底流淌般寻找着突破和喷发的去处,这来自他个体感性生命的冲动。文与画证实了他生命的存在,却永远不可能使他的灵魂完全安静下来。

卷一部分《花序》是散文集中最晦涩也最能体现张于艺术气质的部分,无论《鸟境》《禁声》《磨石小谣》或《扬琴》,皆具有散文的奇异化之美,表现手法是感受,而不是认识,于是远远离开了对日常生活的重复和传统读写的习惯。在散文的传统阅读中,我们习惯于作者对生活的模仿和呈现。作者照亮了生活,就像魔术师在一杯清水里滴入几滴莫名的液体,生活便顿时显现出令人惊讶的神奇色彩,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认识”。张于不是这样,他的许多作品中,客观事物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形、扭曲或夸张,突现了作者个人独特的感受,包括优雅、忧郁、内心冲突的反应、自我怜悯的情结,以及突如其来的迷惘,等等。也许这些就是作品的主题,它们突破和重构了事物的表象,强调事物内在的结构,超越了对人的行为表层的描写而揭示其隐蔽的精神向度,摆脱了对瞬间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显然,张于的写作是紧紧盯住了内心生活的创作,他倾听的是自己内心需要的声音,传达的是潜在的真实。

他的画注释了他的散文。画作中几乎不存在对世界表象精细准确的刻画,而大胆使用了强烈的色彩,奔放粗野的线条,扭曲夸张的形体,甚至干脆是抽象出一些奇特的几何图形借以表达他对现实的观感。在这里,事物已被他从日常伦理中分离开来,点、线、面已仅仅追随于个人情绪流动的痕迹。

坦率说,这类创作永远不能成为散文和美术的主流,因为绝大多数人们认可的审美方式不会轻易改变。但这类创作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特殊价值,主观派的心理真实仍然是一种真实并且是人类观照自身的一种视角。

《手写体》中最精彩的一些散文存在于卷三《对景》之中,如《莫迪里阿尼:神和人》《他俩不会告别》《楼梯上的陌生人――莫迪里阿尼》等描写现代派艺术大师的文字。这些作品叙述流畅,内容生动,笔端朴素而富于诗意。作者不无神往地娓娓讲述着大师们的命运遭际和艺术生涯,其真其切,令人感喟。

使普通读者最感亲切的一些篇章多收录在卷二《红椿》中,这些文字记载了作者对故乡、亲友、旧人等刻骨铭心的记忆。写到这些时,作者似乎完全忘记了艺术、风格和语言的思虑,直抒胸臆,读时可感到他内心阵阵的悸动。写到祖父不动声色地伫立在孙儿背后窥视习字,母亲带着儿子晨渡海棠,小歇烟雨路,驻足采石场前去看望父亲,都着墨不多,简略中更反衬出徘徊伤感的心绪。《大河里的小事》中,勾画了两个镇上的疯子,武疯子是个长年被铁锁箍在岩石上的壮汉,一个月夜里挣脱铁链,纵江而去,此时作者只淡淡点上一句:很难说壮汉的家人从此是多了一份牵挂或少了一份挂念。街面上女疯子总是独自奶着一个婴儿,家里四壁如洗,过往行人视若无睹,作者也只淡淡点上一句:从来没人问起,谁是孩子的父亲?这就是张于,他更注重形象的创造,意象的组合,多运用暗示和隐喻、象征和通感,使自己的文体具有深藏的层次,在含蓄与朦胧间营造梦幻般的散文之境。

我相信他的美术和散文都是诗。

沉郁而稳重 自然而凄迷

王剑冰

张于曾说:“语言的世界是平的,而平面的图形又是另一个世界,它们用了不同的排列形式来完成相互的交叉。”这样或许就构成了张于多面性的生活方式。他必是有着不止一种激情,而且他把这种激情交叉地运用,不断地把视觉的影像变成色彩或者文字,以精神的向度追寻崇高和完美。

张于是一个画家,他的画泛浮着怪诞的美丽,张于又是一个作家,他的文章沉郁而稳重、自然而凄迷。这恰恰是打动我的原因,这或许不是他的责任和目的,但他确实以他的画作和文章,刺痛了我的情感。“小小的花!这已能唤起我用眼泪都不能测知的深的思想!”这是凡・高被一朵小花打动后的叫喊。读张于的画作和文字,有时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感叹中其实还有一种忧伤的味道。张于对色彩的理解,同对文字的理解一样,有着一种机诡的、孤愁的、游移的感觉。这一如他对怪才山人的理解。寂寞的庭院里,走来了另一个寂寞的画家张于,他很容易地走入了山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的心灵的照射。我们可以看他的文字:“山人在病中画意渐浓,看见枯蝉默然飞去,新叶簌簌落下。他有一种被分开的感觉,生活就是坐禅,就是笔姿的开阖。山人作为曹洞宗的第39代传人,以病态的身姿去冲洗着宿墨,对于笔墨的练习,像是对于禅的循序渐进。他反问自己,是不是病中还有病?如果是误服了哑药,他的偈语式的诗歌何以作答?”一万余字,张于竟然花了两年的时间。可见张于并不是一个写作的张扬者,从这点或许能看到他的人生态度。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4篇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用拟人手法想象秋天结束前的心情神态,为全文奠定基调,也为“黄金树”的出场做好铺垫。

“不骄不躁”“不想不怨”的评价饱含深情,也成为下文人类自私浮躁的对照。

将孩子和老人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照,表现孩子的天真和老人的睿智,他们是真正懂得珍惜大自然的馈赠,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人。

通感的运用,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对“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之情。

一个堪称精美的比喻句。诗化的语言一气呵成,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荒野者”是下文语意的转折点。

树兢兢业业地履行“天职”,我们人类呢?

两个“该多好”将“遗憾”的心情表达出来。

由原野上的几棵树引发人类更大的奢望――原来的这片荒野曾经就是一片森林,人与鸟兽共有的家园,却又被人类肆意践踏毁灭了。

“童话”喻指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痛惜和忧虑。

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这是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比喻!

篇末再用一个比喻点题,意味深长。

简 评

读罢全文,心情似有临难之沉重。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我们为何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无奈地“奢望”;在拥有的时候却又肆意毁灭。为了表达这一题旨,作者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从而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应该一提的是,结尾处作家把“树木”和“上司”赫然联系在一起,貌似无厘头式的笔调,个中深意却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花;意象

一、巴金与《春天里的秋天》

巴金,这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被誉为“五四”的最后一位大师、二十世纪的良心。1932年春天巴金应朋友之邀,第二次来到福建晋江。朋友带他去看望一个因封建家庭逼迫婚姻不自主而被逼疯的少女,看到少女几次“秋天般的微笑”,[1]秋雨似的泪珠作家深深触动。

而以两位晋江少女的遭遇为题材,创作的《春天里的秋天》则展示了那个真实的悲剧故事。小说情节简单中有起伏,人物关系清晰,在叙事上运用第一人称,抒情气息动人心弦。全篇就像一首感情浓重、回旋跌宕的抒情散文诗,从始至终充溢着耐人寻味、魅力无穷的诗情味。《春天里的秋天》可以说是巴金小说作品中别具情趣和韵味的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

二、花的意象分析

无论是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关于意象的定义,在很早就有人做过专门阐释。 总的来说,普遍都认为优秀意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物象,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着的审美情思以及文化意蕴。正如苏珊・朗格所言:“意象的真正功能是:它可作为抽象之物,可作为象征,即思想的荷载物。”[2]

苏珊・朗格的话也就说明了任何作品中的意象,都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含义。在《春天里的秋天》中,多次出现的“花”的意象,不管是不知名的花织成的花环、还是茉莉花、荔枝花、桃花、百合花、玫瑰花,每一次写花都和故事的发展,情感心理的揭示,氛围的渲染、主题的展现相关联。可以说,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是在用五彩缤纷的花儿编织一个悲剧故事,用这些花反衬一个悲剧。

主人公一出场要求和林去墓地玩,在那儿他们看到了花圈。“墓地附近的两个石棺上放了两个花圈,一个花圈上的花枯萎了,另一个还很鲜艳。”[3]面对两个花圈,告诉林,鲜艳的花圈是林的,另一个则是她的。虽是不经意的几句话,却也给他们的散步旅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又是一个非常爱花的人,“每次我都她那里去,总会看见一瓶鲜花。各种颜色的花满满地插了一大瓶,放在条桌上。”[4]她的家里也是开着白的、红的花,并时常换些不一样的花“黄的美人蕉,紫的紫堇,红的蔷薇。”她的家里总是充满茉莉花香,甚至连枕套上也绣了花。

在的心里,林也是她心中的花,从电影院出来,“她 的花明明放在她的身边”,她还要常常下意识地反复地说“你们把我的花拿到什么地方去了呢?”[5]她还两次送给林她最爱的百合花。

百合花在林的眼里成了爱情的象征,在爱情遭遇小挫折,想哭的时候,他甚至说“为百合花一哭。” 的音容笑貌也会让林的心开花。他总是尽力使花开得最好,百合花一枯萎,林的心里便开始波动。而在去看葛雷泰・嘉宝主演的电影《情劫》后,嘉宝从病房里出来抱着玫瑰花的样子总是在的眼前出现,“我”也送了她一束玫瑰花。

离去以后,林对着将要凋谢的玫瑰花,总是在问“玫瑰花快谢了,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直到林收到断绝交往的来信,心里愤懑至极,也是拔去了瓶里的玫瑰花,玫瑰花已经枯萎,也预示着,和林的爱情走到了尽头。

在“我”绝望的时候,想到了哥哥坟前的桃花,它们总是在春天开出粉红色的花,以奠基哥哥和他死去的爱情。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情,在如此无望与伤痛的境地,枯萎的玫瑰花和盛开的红桃花,也添上了哀戚的神色。

巴金对于花的意象的选择与运用,并不只限在《春天里的秋天》中,在其长篇《憩园》里,文章也多次写到憩园的旧主人杨小寒去憩园采摘山茶花的故事。“我”初到憩园,遇到寒儿,他便祈求“我”摘花,“请你折枝茶花给我好不好?”[6]他总是偷偷跑到公馆偷花,送给他的父亲杨梦痴。同时对于山茶花,他们父子俩有太多幸福的回忆。

笔者认为,巴金在多部作品中描写花的意象,是和他真、善、美的文艺思想密切相关大额。花本来就是美的象征,古人多以花自喻,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更是深受文人君子的欢迎。在花中寄予自己的情思,也是现代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巴金的小说多次使用意象,且意象的选择也意味深长,如公馆意象,肺病意象等,而花也是巴金比较喜欢写进文中的意象之一。在《春天里的秋天》里,巴金用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品性、不同形态的花去构造春天,渲染爱情和青春。

花儿这般绚烂,却经不住任何的摧残。没有雨露的浇灌与滋润花会枯萎,经过一夜狂风暴雨花也会凋落。和林那如花香般美好的爱情便是如此,婚姻的不自由,底层生活的艰辛都像风霜利剑一样摧残着如花的生命和爱情。面对这些,作者也是无力的,他只能拿起笔来控诉,表达出自己无能为力的叹息。

参考文献:

[1]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序,巴金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97.

[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7.

[3][4][5]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巴金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2;16;49.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6篇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教育内容要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渗透于幼儿生活世界中,教学内容、材料等应趋于生活化、多样化。

无论何种教育理论的应用与实践,都必须以生活为基础,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一语中的道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本质。我会努力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髓,不断探索并运用到教学中。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2.1融规则于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和感知各种规则。

幼儿的游戏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缩小了的社会。教师要善于将规则渗透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特别是区域活动中学习和体验各种规则。如幼儿通过游戏“红绿灯”,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充分认识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再如在棋类游戏中,了解象棋、跳棋、围棋等各种棋类的不同下法与规则;在“银行”游戏中,顾客取钱需要排队;“图书馆”内须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懂得借阅图书的规则;在建筑角内与人合作搭建及整理玩具的规则,等等。幼儿通过游戏相互交流经验,明确所学到的各种规则都与自己密切相关,明白规则不仅约束着别人的行为,而且约束着自己的行为。

2.2增强游戏规则的灵活性,变他律为自律。

教育工作者对规则的最终期望是规则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内部参照,因此,孩子对规则的理解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灌输。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能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增强其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如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中,按照规则应该是老狼抓住谁,谁就当下一轮的老狼。可由于幼儿都想当“老狼”,出现了“老狼”抓、没人躲的现象,孩子们失去了兴趣,达不到锻炼奔跑能力的目的。教师请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最后确定了“谁最先跑回动物的家,谁当老狼”。这样就调动了幼儿奔跑的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大自然绚丽多彩,是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它的美千姿百态,幼儿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散文: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木的生机美,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美,等等。叶圣陶说:“只要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晶莹宝石。”但是,大自然里虽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有些却在千里万里之远,不可能让幼儿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其中的美妙景物。电教手段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例如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轻轻地响起,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到的秋天告诉大家。我趁热打铁,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放学回家后寻找秋天的景象,把觉得美的地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或挑自己最喜欢的景物画画下来。通过这样的“说”、“写”、“画”,幼儿加深了对美的感受,对这篇散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

4.利用图书和墙报引导幼儿的健康实践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不仅仅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还可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运用图书,让他们了解并参与一些有益的健康活动。例如我们在图书区陈列一些《幼儿自救手册》,上面有图有字,小朋友连猜带蒙,也能理解很多内容,实在想不出来的,就拿着书问老师:“老师,这人被蛇咬了怎么办?”“你看,他被蛇咬后,坐在地上,先找一根绳子在被蛇咬过地方的上面关节处系好,再想办法求救。”在与老师的一问一答中,幼儿知道了被毒蛇咬后不能乱动,而应该先自救,再寻求别人的帮助。在这本书上,小朋友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自救的知识,例如救火要打119,救护车要打120,遇到坏人要打110,等等。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墙报的功能,张贴各种画报,向幼儿宣传甲流感防治知识,让幼儿知道甲流感不可怕,可以防,可以治。幼儿积累了这些自救的知识,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能积极从容地应对,丰富了自救经验。

5.利用结构游戏中创新智慧游戏的开展

结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和实际的创造行为,以多种建筑材料构造建筑形象的游戏活动。

现在意义上的建构游戏已经不是单纯地用积木搭建东西,而是在搭建过程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结构游戏开展过程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将构造渗透在游戏情境中,为幼儿划分出几大区域,要求幼儿在不同区域中构造不同建筑形象。如在一片区域中有居民住宅、学校、停车场等,可以要求幼儿根据地点、用途不同,设计不同建筑形象。教师可以在游戏前事先在建构区张贴上学校等不同建筑形象,也可以在游戏前有针对性地播放各种建筑造型短片,帮助幼儿分别描述不同建筑形象的主要特征,让幼儿在搭建中做到有本可依。

在结构游戏结束后,带领幼儿参观不同区域的成品建筑形象,幼儿共同讨论建造感受,抛出问题:为了使公共社区服务更加完善,我们还可以加入哪些功能区?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加深幼儿对不同构造技巧、不同功能区的认识,积累生活经验。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7篇

一句生日快乐,使你觉得自己是只鸟,一只收起翅膀的,疲惫的鸟儿,停在郁郁葱葱的枝丫上,兴奋的鸣叫,惬意的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一句生日快乐,可以使假如已是大人的你觉得自己仍是个孩子。放下大人的面具,你想放声大哭,哭出所有的快乐和不快乐。你会想象母亲温柔的手在为你拭去许多许多的泪,觉得自己在母亲的温情里,像一个婴儿,而母亲在为你哼唱无词的催眠曲。于是,你想睡觉,然后做一个梦,关于童年的梦。你梦见自己奔跑在那片青春的丛林中,用竹叶做一个响哨憋足全身的力气吹奏一支自己的曲子,放飞你纯真的希冀,你轻松的笑,轻松的跑,你要捉住自己无忧的童年。

假如你是我,你又觉得自己在长大或者成熟,甚至苍老。你的心境总是超出你们的年龄,你有了秋天的感受,冬天的思想,你不在惧怕夏的酷热,你可以独自走进荒寂的沙漠。

有人祝你生日快乐时,你也有悲哀。所有无忧无虑的日子都如流水,想用手捧起,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从指缝间滴落并渗透到土地里。于是你坚定拥有。跺跺脚,一切就在脚下。

关于秋天的散文范文第8篇

一、质疑教材第6页“赏析示例”板块之《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870页,应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第874页赏析为:“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我认为,“春风桃李花开”是一种万物盛开的景象,应该是写白日之风景,不会是夜晚的意象。“秋雨梧桐”在诗词领域也大多是表示黄昏、夜晚的意象,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晏殊《踏莎行》中“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以及欧阳修的诗词中都有这样的意象。“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着重表达了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所以,“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应改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二、质疑教材第33页“自主赏析”板块之《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20页,应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割开来,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乾坤”是“天地”之意,《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22页的赏析为:“日月星辰日夜漂浮于湖水之中。”在诗歌鉴赏中可以意译为“整个天地间的日月星辰”,那么“日夜”就是指“日日夜夜”。如果采用教材中的“日月”之说就没有了日日夜夜的意思了。而且《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594页的原诗中也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此外,最让人不理解的是与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54―56页的“语言品味”、“关于练习”和“有关资料”中有三次以上引用原诗的时候都采用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说法,这与教材是相左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三、质疑教材第37页“推荐作品”板块之《旅夜书怀》中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402页,应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同页的赏析为:“‘星垂’句,写远望天边所见的景象,一马平川,无遮无掩,地阔天低,列星下垂,远处星星和地面连接到了一起,真像从天空垂落到了地平线上。”“垂”字写出了在空旷原野上,星星垂挂在远天,衬托出平野的辽阔,是作者平野看星的独特感受,用“随”就没有这样的意境。

而且与下句“月涌大江流”联系,“垂”与“涌”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也写出了杜甫是停舟细看景,是静止的;这与大家熟悉的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不同,两句诗虽然可比功力,但李白是行舟流览,所以用“随”。一字之差,意境大异,二者不可混淆。

四、质疑教材第41页“赏析示例”板块之《将进酒》中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此句据《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225页和《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应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且“复”是“再”的意思,更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味。部分《中国文学史》和网络上也有“不愿”之说。从语意连贯和情理来看,三者都讲得通。但是教材中采用的“用”之说是一个比较冷僻的说法,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该采用更加传统经典的说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培养基本的古代文化素养。

五、质疑教材第73页“自主赏析”板块之《项羽之死》的注释{15}【骑(jì)】

教材中【骑(jì)】注释为:“单人乘一匹马。”我认为此解有待商榷。从句读停顿上来看,“于是项王乃上马骑”应该这样停顿:“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那么“马骑”是一个名词,应该解释为“备有鞍辔的马”(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第1195页“骑”的注释③的第三条)。

六、质疑教材第92页“自主赏析”板块之《祭十二郎文》的注释⑩【惟其所愿】

教材中【惟其所愿】注释为:“指让奴婢们按他们的意思或去或留。”此句注释与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3页的译文相左,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3页译为:“(这样办了)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从语意连贯和情理来看,二者都讲得通,徐北文主编的《古文观止今译》(齐鲁出版社)的第473页采取前者,张国风注释的《古文观止》(金盾出版社)第298页采取后者。我认为第二种观点较为合适,“葬汝于先人之兆”应该是韩愈的最终心愿。无论采取哪一种解释,从严谨的角度考虑,教材都应附带另外一种解释。

七、质疑教材第94页“自主赏析”板块之《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注释②【蜩(tiǎo)蝮蛇(fù)】

其中的“蜩”声调注错,应为“tiáo”(《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354页)。

八、质疑教材第94页“自主赏析”板块之《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的注释⑩【兔起鹘落】

教材中【兔起鹘落】注释为:“兔的跃起,鹘鸟(属鹰类)的降落。二者都是迅疾的动作,用以形容运笔的神速。”我认为此解有牵强和曲解之处。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长春出版社)第370页对“兔起鹘落”的解释为:“‘鹘’,隼类猛禽。兔子刚一跳起,鹘就急速扑去。形容动作迅猛准确。后用以形容才思敏捷,下笔神速,气势充沛。”此处形容绘画才思敏捷,自然应取词典之意,强调的是鹘的动作迅猛,而非兔。关于此处,配套的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第149页则完全弄反了成语的意思:“就像兔子跳起来把鹘鸟扑落一样,稍一放松那鹘就跑掉了。”兔子扑鹘,岂不怪哉?

九、质疑教材第100页“推荐作品”板块之《陶庵梦忆序》的注释{12}【以衲(nà)报裘,以苎(zhù)报(xì),仇轻也】

其中的“”拼音注错,应为“chī”(《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181页)。

十、质疑教材第115页“推荐作品”板块之《苦斋记》的{11}注释和注释{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