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文化论文

民间文化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间文化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晋南,面塑,开发,保护

 

就目前晋南地区的面塑市场及其运营模式来看,面塑此种文化事项仅限于出现在特殊的时节与特定的场合,这即是其全部的生存发展空间,如果将其纳入到更广阔的文化保护理念的氛围中,显然是不够认真、不够长远的。作为一项非遗,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仅存在于少数人的观念中或依靠民俗学工作者来阐释,而作为其文化受众和承载者的广大民众却没有具备这样的眼光和意识;此外,将传承工作只落在了手艺人的肩上同样是不完善的,因为相当一部分手艺人所做的是单纯的技艺传承,这属于保护的初级阶段人文历史论文,他们在文化认识方面是缺失或忽略的。

民间文化艺术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认识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在晋南面塑文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对其开发与保护的浅显认识。

一、对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发

晋南目前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处于较低层次,以分布在各个旅游景点周围的摊点为主,就所出售的商品种类来看,无非是佛像、木梳、手链项链、牛仔帽夏凉帽、风筝、油纸伞等等,这些与其他地方所售的旅游纪念品毫无差别,找不到一种具有本土色彩的纪念品,被称为“无地域性旅游纪念品”论文怎么写。可以说,不具有地方特色、工艺劣质是大多数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问题,而晋南如临汾地区的这种缺失更为严重,竟然没有形成一种可供进行地方文化定义的商品类型。事实上,这是缺乏地域自信力和文化创意的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发现和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建立一个较高端、具有实力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来增进我们的地方特色文化意识,提升我们的文化品味。在这方面也不乏成功典型,“陕西泥塑”已成为与兵马俑、农民画并列的标志性特色传统文化,不必说其相关的专业研究,单从它们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的繁荣就足以见证它在保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成绩。因此,在晋南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提供面塑的展示平台是可行的且必要的,它能够代表一方水土的风貌人情人文历史论文,能够成为地域文化的定义之作。同时,欢迎更多的传统工艺参与进来,如平阳木板画、威风锣鼓的微型复制品、根祖文化纪念品等等,开发更多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深层地域性旅游纪念品”,让技艺精湛、寓意深远的传统文化登上现代舞台,见出其在现代审美功能中的适应与需求。

二、与政府及民间组织结合,开展多项弘扬晋南传统文化艺术的工作

我国政府不单是作为管理的职权部门,亦是文化艺术工作的引导机构,在此方面它往往提供给人们更多的舆论引导和环境支持,地方政府更能发挥如是作用,一些特色活动的开展对树立地域自信力、提升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间组织是作为地方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出现的,与政府相比更能体现出人民群众在精神领域的自觉和高水平的文化诉求。2001年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倡导实施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工程,即“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由此展开了声势浩大、功在千秋的保护工作,并及时出版相关学术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民间文化认识。近年来各地也举办过不少文化节,如风筝文化节,剪纸大赛,面塑艺术节等等都属于增进民间文化影响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之举,临汾在2002年也举办过剪纸面塑大赛人文历史论文,但其组织宣传与影响力度并不明显,人们依然没有认识到面塑作为非遗、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价值与发展空间。2009年在咸阳举办的中国民间花馍艺术节可谓此领域工作的一个高水平平台,它凝聚中央与地方的民间文化保护力量,对面塑这一传统事项进行提升与再认识,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发扬的保护模式之一。举办这样的文化节不仅有利于本地文化的繁荣、经济的促进,还有利于培养人们积极的社会心态及树立本土传统文化的品牌实力论文怎么写。

三、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民间文化的活动中来

《民间文化保护学沿话语——民间文化保护讲演录》一书中提到,保护工作被视为一种“历史使命”,意即我们的研究工作正是对传统、对当下、对未来的文化事业负责,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积极维系今天我们还能够体验到的文化事项,就是为后世创造一个文化现象多元、地域色彩丰富的广阔天地,让人们不再生活在精神领域贫瘠的家园中,将我们的根祖情怀传承下去。因此,除了民间传承人、专业的研究工作者、志愿者与爱好者外,青少年同样是不能忽视的文化传承队伍,让这些未来的主人参与到民间文化生活中来,即能使其体验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厚重情感,他们亦也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在这方面,很多省市近年来也组织过学生参与面塑制作的相关活动,但也仅体现在作为手工课程学习的层面上人文历史论文,还未在青少年群体中渗透关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观念,因此这一点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让青少年热爱并参与自己家乡的文化建设同样是一项可贵的保护工作,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即博大精深又生动活泼,从而主动地将其融入到他们成长的视野和血液中。

地方文化特色的丧失是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最明显的问题之一,保护好地方文化特色,就是保护本地域的文化身份,同样是保护全人类的文明。作为晋南地区的传统特色文化,我们应当拿出更多的勇气与智慧,投入到面塑的关注和保护中来,鼓励有关的团体提出更丰富的开发模式,让我们的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黄辉.从猫福的前世今生看民间造型艺术与旅游纪念品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白胜庚.民间文化保护学沿话语——民间文化保护讲演录[M].学苑出版社,2006.

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贵州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556000;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改委,贵州 凯里 556000)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45-01

摘要:如今各地都提出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有什么价值?对此,本文从理论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一、概述

现在谈论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多了,人们不禁要问:原生态文化有什么价值?目前已引起了许多争议,产生了种种不同以至对立的看法:一是简单地认为它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二是未加分析地认为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本文认为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不足取,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加以分析。

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与反复的过程。原生态文化是“活态民族民间文化”[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以一种默默无闻、不为外人所知的姿态在传递着。由于多种原因,原生态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位置,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给原生态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原生态文化正在逐渐被异化、取代,有许多甚至消失。当年,人们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非主流,应让其自生自灭,“”期间甚至加以围攻、扼杀。随着中国的渐渐强大,中华文明也由民族走向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大势所趋,各民族文化得以进一步交流与融合,文化多样性理论最终确立。文化多样性理论为原生态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第一条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2]文化多样性主张是对文化相对论的一种扬弃,是一种真正科学的对于文化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原生态文化被纳入文化遗产的视野,重新获得了其应有的评价,成为人类文化花园中独特的一景。

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在现时代绽放异彩,除了政府的重视和科学理论的支持外,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独特的价值。

二、理论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原生态文化是原始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它的稳定传承性决定其基本保留了古老文化的原貌,这给我们了解祖先文化、认识人类历史提供了现成的、活生生的材料。历史如大浪淘沙,而原生态文化则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遗产,通过这笔现存的活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生存活动的影子。

(二)文化多样性理论

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多种文化共存是时代主题。文化多样性理论主张文化界如同生物界一样,要多种文化共存才能持续发展。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对文化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多样性理论激活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并促进其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又是对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强力支撑,并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发展。

(三)精神实用价值

对于拥有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民族,即文化主体而言,原生态文化具有巨大的精神功利性,即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每个民族都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深感自豪,也是本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它的传承与弘扬,成为该民族的精神支柱。

三、应用价值

(一)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全球发展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总方向。原生态文化不等于生态文明,然而生态文明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原始文明和人工文明的扬弃,原生态文化则是原始文明中一粒粒闪闪发光的民间瑰宝,是生态文明大厦建设的天然材料。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没有现成的方法。[3]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但也不是异想天开。必须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才能把握未来。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原始文明的影子,在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二)对旅游开发的重要作用

原生态文化因其古老性、自然性与独特性,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近年来在各地的旅游开发中,人们不仅开发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更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表明民族民间文化正走向世界,而成为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三)文艺创作的源泉

文学艺术根源于社会生活,既包括现时代,也离不开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原生态的文学艺术都根基于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在文化多样性时代,文学艺术创作只有根植于民间才能不断吸取营养,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成为文学艺术创作和创新的源泉。

参考文献:

[1]乔晓光.活态文化[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06

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间;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论文是各民族、种族、种群等群体集体智慧的结晶。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使用、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濒临失传,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亟待法律保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诸多问题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至今仍未出台行政法规进行规制,使相关人的利益无从保护。所以有必要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特征、主客体、权利内容等进行探讨,为其法律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

群众集体1:3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是民间文学[1]。民间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2]。创作者的集体性或群众性、艺术形式的继承性和渐进性是两者的鲜明特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社会群体集体创作,或群体中具有传统技艺、反映该群体传统特征的个人创作并被群体认可,由该群体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的体现该群体生活历史、风俗习惯、环境地貌、心理特征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一)主体的群体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往往表现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种群,是一个或几个地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它是该民族、种群、地域的某个个体或是群体集体创作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代相传,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修改,融入本代人的智慧、创作构思。就某一历史单元而言,它对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的修改、加工,用现代版权法的观点来看,即是一种演绎、整理的过程。正是经过这种不断的整理、演绎,而形成本历史单元对前文化现象的继承,即整个前文化现象的沉积。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反映了该地域、民族、群体特有的精神风貌,它是该群体对外的象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毫无疑问地当属产生这一艺术的群体。

(二)时间上的延续性

民间文学艺术是经世代相传而逐步形成的,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对其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本代人的独立意识,使其具有本历史单元特有的文化风格,这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而相对于后历史单元而言,它便成为彻头彻尾的前文化现象。所以在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其延续性表现的十分突出,这一艺术形式,是永远难以终结的,除非将其抛弃。

(三)艺术成型的渐进性

民间文学艺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须经过数代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大量积累、总结,同时又与某一时代特有的制度、环境、气候等密切相关,所以它的成型是渐进的、漫长的,从而艺术价值也是无与伦比的。

(四)法律保护的交叉性

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使其法律保护具有了多样性,毕业论文仅仅依靠某一形式的法律保护,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

(五)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多种艺术形式,它不同于版权法所保护的仅以一种艺术形式体现的口述、音乐、舞蹈、美术等作品,它包含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

(六)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民间文学艺术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根源于劳动人民的生存空间、生活环境,当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能渗透于民间艺术之中,脱离了这种地域环境,也就无所谓民间文学艺术,特有的地域风格培育了当地人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情趣、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当他们把这种文化底蕴宣泄于艺术创造之中,也就有了民间文学艺术的地域性。

(七)创作的随意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不局限于一定的形式,创作群体往往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发挥,创作者的主旨并不是完成艺术,而是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就使得其艺术形式不拘一格。

(八)继承之外的创新性

民间文学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长期的传述⋯⋯不断创新和进步⋯⋯而且这种创新和进步并非刻意所追求”[3]。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客体、权利内容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国家、民族等群体、国家民族双层主体等几种观点。

1.国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版权主体应为特定的个体,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不便于以类同于现代版权作者的身份去认定,因而不得以向国家“求救”。

此外,将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分为事实主体、法律主体。硕士论文“群体或民族⋯⋯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上的权利主体。”[4]“国家应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原生作品法律上的所有权和著作权主体。”[5]此种观点实质上是确定国家作为权利主体。在法制社会中,对权利进行保护时,不会去考虑谁是法律上的主体、谁是事实上的主体。法律所要保护的就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利主体。所以这种事实与法律主体之分仅是理论上的划分,在实践中对于所谓的“事实主体”而言,并无多大利益。

2.群体(民族、种群、种族等):持此种观点的学者,是从艺术原创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群体成员个体或集体创作、继承、发展的产物,它蕴含着本群体的集体智慧和独创性,是本群体生活和生产的反映,与国家或其他群体并无密切关系,因而它的权利主体无疑应为群体。

3.国家和群体两个层面的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原始主体也可相应地在独立国家和民族地区两个层面上进行区分。”[6]持此观点的学者,基于四点考虑:①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非常之大,这使得它具有了易受侵害性和破坏性,这也就是近年来如此多的外国人前来观摩、欣赏、采风的原因所在。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国家站出来与群体同作为主体,可能会更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②群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单一权利主体,可能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保护意识淡薄:因为民间文学艺术在当地流传多年,人人得自由使用,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本没有形成这是一种权利客体的概念,所以也未形成一种保护意识。二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利用和开发的程度不够:国家作为另一主体。可能会促进其经济、文化价值的发挥,以防形成垄断。③“考虑到划分公有领域的标准。也即民间文化在何种层面上应该受到保护,在何种层面上应当自由利用的问题。”[7]民间文学艺术作为弱势文化与主流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地位是否平等?这是作者从文化交流的地位问题上所作的分析,这里更多地涉及到什么是公有领域的问题,将在下文着重论述。④国际上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的国家仅为少数,而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璀璨的民间文学艺术宝库,少数民族等群体面对来自国外的文化“掠夺”,自然显得势单力薄,这里似乎也凸现了国家作为主体的有益性。

4.国家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主体的弊端

(1)若国家作为权利主体,欲使用人向国家授权机关(学者多建议为文化部)申请使用,是行政许可,还是民事法律关系?如侵害人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侵害,文化部代表权利人——国家向司法部门侵害人,由于文化部(权利行使主体)属于行政机关,那么这时的诉讼是什么性质?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

(2)如权利主体是国家,即所有权归属国家,就像土地、森林、河流等自然资源一样,由国家垄断所有。自然资源是自然界的恩赐,它具有有限性,国家出于整体利益出发,将其划归国有,以利于共享及合理开发使用。但民间文学艺术可以说与国家这一抽象主体并无关系,它是特定人群的智力成果。在经过若干年的流传、加工、发展、升华而形成的代表区域特色、文化、心理、习惯、风俗、的艺术成就,所以它的所有权绝不能从群体上升到国家。如果仅以“保护”、“发扬”为旗号,将其收归国有,这便是一种文化霸权、财富掠夺。民间文学艺术虽受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但它更多的融入人类特有的思想内容,它的创造性,绝非自然的原生力量能与其媲美。

(3)如果权利主体是国家,那么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原生境人则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突变,成为一种对原权利人(群体)权利的限制而派生的使用权。而且此时既然权利主体是国家,权利属性是公权,那么作为权利人的相对方使用人应是一视同仁的,都须经过批准,都须付费,否则法律将有失公平,然而这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故土简直不可思议。基于以上原因,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应当仅为群体,问题是这个“群体”该如何认定?是一个民族地方、一个村、一个地区等?这里我们首先要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的生长环境,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在民间跨区域流传,也许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具有同一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是这样可源引“最密切联系原则”,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特征的区域群体视为该民间文化的权利主体。学术界同意群体作为权利主体的学者,多认为该群体中的每一成员均可成为权利行使主体,但由于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众多,受自身观念、意识等条件限制,难以较为妥当的行使权利。所以鉴于群体行使权利的不便性,可成立“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委员会”,推选出德高望重的民间艺人组成非官方组织,由该组织作为行使主体行使权利。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客体:民间文学艺术不外乎包含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1.口头艺术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等。由于这类艺术形式以口头方式表达。与现代版权法保护的口述作品同属语言形式,它的独创性也体现在这种言语表达之中,所以完全可以以类似于口述作品的方式,对其给予版权法的保护。

2.声音艺术形式:如民乐、民歌等民间文学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与版权法中的音乐作品并无多大差别,医学论文都是声音彼此之间的协调、划分、结合以及对立矛盾的解决,声音量的不同、时间的长短和节奏是该形式的内在根据[8]。所以可以借助于音乐作品的保护方式予以保护。

3.动作艺术形式:对于这种艺术形式,也有学者称为形体表达或行为表达,如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等,均是通过连续的动作、表情、节奏等形体动作的组合来表达其艺术魅力,与现代版权法所规范的舞蹈作品、戏剧作品、以及曲艺作品极为相似,所以可以给予版权保护。

至于民间体育活动、民间游戏,如赛龙舟、朝鲜族的荡秋千等,起初表现为劳动人民在生产之余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随着不断发展、总结,对其技术要求和精度越来越高,现代杂技中多有高难度的荡秋千等艺术形式,所以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杂技作品有很多地方与民间体育活动相似,国内也有学者对杂技作品是否属于民间文学艺术有所讨论,因而从这点看出,民间体育活动可以以类似于杂技作品的方式予以保护。

4.造型艺术形式:如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雕塑、民间建筑以及民居、民间服饰、民间装饰等,这类民间文学艺术在外表甚至措词上均与版权法中的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极其相似。现代版权法对这类作品仅仅保护其艺术造型、艺术图案,即结构、形式,而其具体的制作工艺、技术手段等在所不问。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造型艺术形式可以与其类同保护。但这种艺术形式,毕竟有着不同于版权法所保护的建筑等艺术作品。它往往从内至外都透露着极高的价值。它所表现的作为实物部分的物以及制作手段、技术构思、工艺手法往往才是最具吸引、最具魅力的地方,然而仅仅保护造型图案的版权法自然无能为力,所以必须通过其他法律给予综合保护。如民居、壁画(如敦煌壁画)等,除版权法保护其造型外,实物部分交由其他法律如文物法的保护。<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已有所规定:民间工艺如竹编、蜡染、木雕、民间服饰、民间装饰等,对于其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工艺技巧(现代版权法将此归入属于思想内容),可以予以专利、技术秘密的保护。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一些民间乐器如苗族的六管芦笙,其更类似于实用工艺品。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未将实用工艺品列入法条,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二条、第七条将其纳入保护范围,世界已有国家承认实用艺术品既可享受工业设计和模型权的保护,也可享受著作权的保护,即双重保护。所以民间乐器等民间艺术以类似两者之间实用工艺品的方式加以保护会更为有利。

5.综合艺术形式:如祭礼(如民间祭祀活动)、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活动(如火把节、泼水节)、民间游艺活动等,这种艺术形式往往集言语、声音、动作、艺术造型于一体,人们在这些活动中载歌载舞,这类富有民俗涵义的艺术形式,往往成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种群的代表、标志、象征。如果仅将其理解为习惯风俗不加以保护,实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轻视。鉴于目前尚无相关法律给予保护的情况,应就其各个部分分别予以类似口述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曲艺戏剧作品、美术作品等的法律保护。

通过以上几种艺术形式的列举,我们可以得出民间文学艺术大体包括三大类:即“传统工艺”、“文学艺术”、“民风民俗”[9]。

此处存在一个问题即公有领域的问题,哪些艺术形式进入公有领域,可以自由使用?我认为诸如白蛇传、花木兰、牛郎织女等在我国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可以视为进入公有领域,自由使用,但这类艺术形式相对于境外,则尚未进入公有领域,如被侵害,由国家作为主体进行保护,须强调的是:国家在这里充当主体,并非本文所指的权利主体,因为进入公有领域的一切作品,其所有权归属国家,所以国家在此向境外侵权者主张权利,并无不妥。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内容

1.精神权利

署名权,此项权利对于权利主体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对创作者声誉的提高,(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保护条约)(草案):一切使用者在使用有关民间文学表达形式时,必须指出它们的来源(不仅要指出作为居民团体的来源,如部落,还须指出作为地理位置的来源,如某国、某省);文化尊严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对外往往代表着该民族等群体,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肆意滥用、破坏常会伤害民族自尊心,所以有必要赋予权利主体此项权利,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不受歪曲;修改权,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创作者的群体应当享有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的权利,以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进步和发扬光大。

2.经济权利:按现有多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国家的作法,保护到授予权利主体(只能是群体,不可能是个人)以“复制权”及“翻译权”两项,职称论文以及与之相应的“传播权”与“付酬权”,是没有多大争论的,争论集中在是否授予“改编权”[10]由此可见,群体至少享有四项经济权利,至于改编权,笔者认为有必要授予权利人。针对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改编,改编者利用改编作品获得暴利,而原创人(群体)却分文不得,实为不公平。

3.权利的行使:如前所述,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行使主体为类似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委员会.,的民间团体,但对于精神权利的行使,一般由群体自己行使,无须代行,唯一存在问题的是当该类权利受到侵害时,则须由行使主体向司法机关请示救济;对于经济权利,自始至终由行使主体行使,所得收益用于保护、开发、推广、发扬本区域的传统文化。

四、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体系

探讨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英语论文必然考虑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群体性和客体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民间文学艺术到底保护什么?进而民间文学艺术应由哪些法律予以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需要保护的不仅是具有版权特征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也需对尚未形成作品的其他民间文学艺术形式通过专利、技术秘密等加以全面保护。这就是为什么<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使用“表现形式”的措词,而不用“作品”的原因所在,以免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仅限制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上。

所以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应当根据其特殊性,给予综合考虑,形成以版权法为主体,多种法律法规如专利法、文物法等全面予以救济的法律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033.

[2]唐志超.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70.

[3]赵蓉,刘晓霞.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J].法学,2003,(10):52.

[4][5]张革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探析[J].知识产权,2003。(2):48—49.

[6][7]龙文.从原著民族权利看版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之可能及其限制[J/0L].http://www.xslx.com.2002

[8]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8.

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赵堤大鼓;艺术特色;传承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度,有着庞大的民族民间文化。位于中原地带的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中原地带,北依太行,与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相邻,与省会郑州、古都开封隔河相望,是民间文化的繁荣地带,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丰富的中原文化中,赵堤大鼓占据不可忽略的地位,赵堤大鼓又名中州大鼓,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发展历史。

一、鼓文化

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尚书•舜典》中说:“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说明了鼓伴奏的形式是最早的音乐表现形式。“乐器是人类音乐生活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不仅模仿人类的歌喉,而且进一步发展了人声歌喉所不能表现的范围,使得人类能够尽情地来描绘她那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也由于乐器是物质的,它的物质性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发掘的历史遗物中来找回那些消失了千百年的声音艺术。同样也由于它的物质性,它与特定的地理、文化、社会等因素紧密相联,构成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乐器不同的特点。”①人类学者邓启耀在其《鼓灵》中说道:“鼓在各民族之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或象征母体,皆本与本它;或形似女阴,血祭之后便可化生万物;或是送葬的指示,亡灵将循着鼓声回归祖地。在他们看来,鼓分阴阳,声联生死,即为祭生,也为祭死。生死灵肉,有鼓而发”②再比如,在古文《曹刿论战》中,鼓就是一种气势的象征,一种精神的支柱。“鼓在现代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期盼的体现,鼓是无音阶的歌,它虽无旋律变化,却唱出了人民的心里话,舞出了人民的真挚情,它虽没有笙、管。笛、萧和丝弦的起伏,但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对比和它那大似石磨,小如柿饼的身躯,却时而发出悲乐如泣如诉,又时而伴着欢舞而欣慰的奔腾。用它那独特的艺术特性和风格,奏出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声。”④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3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赵堤(中州)大鼓就是其中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③赵堤大鼓是具有民间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现在国家一直在强调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二、新视野

新乡的赵堤村位于新乡市南8公里处,村子交通很便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中州大鼓便是当地最杰出的文化娱乐活动。赵堤大鼓又叫“中州大咚鼓”是河南省新乡县郎公庙乡赵堤村的一种边击边舞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据碑刻记载,赵堤大鼓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公园1574年,村民捐资置鼓数面,以击鼓为乐,助民之威,破敌之胆,抗匪拒寇。清咸丰年间,村民张万坤置鼓、铙、镲,组织天爷会、火神会、天地会三个鼓队,并创作了天唿雷炮鼓歌。民国初年,增添娱乐设备,建立鼓会,每逢年节祭祀都以击鼓奏乐为兴。

赵堤大鼓以鼓为主,并配以铙、镲、锣等打击乐。其中,乐队无固定编制,根据演出的场所及具体情况而定。少者十几人,多者上百人。一般比较大型的场面须有身强力壮的男演员参加。鼓队的乐器构成,大鼓四十面,铙十五副,配音镲十六副,舞镲四十副,开道锣两面,鼓的重量为四十五公斤。赵堤大鼓苍劲有力,激情洋溢,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舞镲为中州大鼓所独有的表现形式,舞镲变化很多,其中鼓和铙、配音镲必须有男的演奏。在服装上面非常讲究,服装尾绿褂红边、黄裤带红线,红褂黑边、白链头和戏装帽。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在商周时代就有鼓和舞相结合的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也有鼓舞大家的,团结奋进的意思。鼓的形制也很独特,大约直径超过两米,内有拉簧,敲打后发出的金属声十分悦耳。十名鼓手围着一面直径超过两米的大鼓,一边敲击,一边不断变出各种队形,演奏时将鼓挎在腰间,用双鼓槌敲击,分为击鼓边、击鼓面、击鼓框等几种。赵堤大鼓的演奏多以齐奏为主。鼓和镲节奏各不相同,鼓得节奏缓慢、结实有力,多打在强拍子上,而镲的节奏紧促而密集。鼓与镲结合营造出一种气吞山河、排山倒海的雄壮气势。在演奏过程中,鼓与镲一起形成强与弱、齐奏与分奏等不同的音响色彩,在节奏上协调配合。演员用眼神相互交流,形成一种整齐统一的情感交流,传达给观众一种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鼓谱分为 “大忽雷炮”“小忽雷炮”两种。“大忽雷炮”鼓调深沉,缓慢,鼓调复杂;“小忽雷炮”鼓调欢快,热闹,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三、传承中的赵堤大鼓

2009年6月6日赵堤大鼓走进河南师范大学,其激情热烈,苍劲有力的鼓舞,震撼全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赵堤大鼓,它那强大的阵势吸引了我,人们挥起鼓棒,有节奏的打起鼓,均匀的节奏,阵势强大,随着鼓的震动,我也跟着颤动,大家幸福的心情随着鼓的节奏而激动,张扬的鼓声给大家带来美好,敲去过去的晦气,让大家精神百倍的去迎接新的生活,给我们大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文化冲击是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堤大鼓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魅力,要想好好传承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俗话说:要得惊人艺――需下苦功夫,我们要不断地磨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才有能力做到传承。赵堤大鼓走进河南师范大学让我们当代大学生了解到民间文化传承的紧迫感,有的同学拿起照相机记录下赵堤大鼓雄壮苍劲的一瞬,有的同学是立刻打电话给朋友来传达这样一种震撼人心的民间表演形式;还有的同学通过网络来进行宣传。鼓舞走进高校进行表演,让更多在校大学生认识赵堤大鼓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赵堤大鼓。这一刻我也体会到,太多的民间文化需要我们保护传承,太多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动。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努力保护传承自己身边的民间文化结晶,不要让我们身边炙手可得的民间文化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去了解更多的民间文化,赵堤大鼓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体现,是表现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作为当代最有活力、最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我们大学生要自觉地承担起保护、传承的任务。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乐章中留下璀璨的光辉。通过这次“民间文化”之旅,让我看到了中国这个强大民族的吸引力,当我真的踏入这片土地,当我闭上眼睛,耳边好像传来了那许多年前的在这里激情洋溢的鼓声。如果真的不是身临其境,或许我真的不会知道赵堤大鼓的魅力所在,如果真的不是身临其境,或许我真的不知道在河南在新乡在我身边有着这样的一种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的赵堤大鼓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注释:

①转引王晓坤.《豫北群鼓文化研究》 ,音乐艺术,2004

年第2期,第66页

②邓启耀.《鼓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③王晓坤.《豫北庙会祭礼》,音乐研究,2009年第6期,

第86页

④洛秦.《心&音•com:世界音乐文人叙事》,上海音乐出

版社,2002年,第143页

作者简介:

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间美术课程;资源;整合

民间美术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它是构成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本土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原本浓郁的民族与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赖以生成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面临危机,有的正逐步走向萧条,衰退和消亡。现代流行文化的价值取向正在让人们逐步疏远自己民族和地方文化。民间美术课程与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相结合,传承民间美术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是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呼唤。

20世纪初,在我国鲁迅和郑振铎先生最早提出了对于关注和研究民间文化的倡议,至8O年代,国内兴起了一场乡土意识回归的思潮,在此影响下中央美术学院于1986年设立了民间美术系,在中国高等艺术学府首次开辟了对乡土艺术的研究与教学,与此之后民间美术课程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其他几所地方美术院校相继开设,使民间美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加快了步伐。

高校民间美术课程的开设,不仅在大学生中弘扬了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具有“继承”和“传播”的天然优势与特殊功用。高校是通过对专门知识的系统传播和综合修养的规范培育,是在造就高等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进行文明传承,推动社会进步的系统工程。

高校美术类专业民间美术课程在整个教学产研进程中形成丰厚的资源,如一、教育资源,体现在针对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所形成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程教案、编写的教材、发表的研究性的论文等;二、学生资源,体现在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提高,对传统民间文化遗产传承关注意识的提高,学生校内兴趣小组的建立与网络沟通推广平台的建立等。三、商业资源,体现在学生临摹作品和设计作品通过网络平台或与企业结合的方式、渠道进行发售。

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充分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教学角度而言,对当地民间美术资源的普查与筛选,了解民间美术资源在地区与形式上的差异,探究民间美术资源的课程表现空间,并寻找本土资源课程开发与实际应用,拓展高校课程资源。选择具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倡导基于资源的师生教学方式。民间美术理论的收集和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民间美术的发展。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定位、更新和优化,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媒体,教学力求有很鲜明的特色和很强的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由此形成了良好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相关课件、教案、论文、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等。

同时,从教学成果的开发和利用上来说,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课程的学习,从临摹学习到最终将设计与传统民间美术形式相结合,在对传统民间工艺继承的基础上,将现代设计元素注入其中使传统民间工艺焕发新的生机。将设计成品转化为产品,与企业相结合设计开发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也可通过淘宝等网络平台,将自己的设计品转化为产品,形成实际价值和资源。这种形式从侧面促进了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播和发展。

从校园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来看,通过成立校园民间美术兴趣小组,在校园倡导周末创意市集,搭建新浪微博平台,微信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校园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此次,从思想育人角度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结构的变化,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人文土壤日渐稀薄,很多传统习俗渐渐淡化,一些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形式渐渐淡出我们的眼帘,甚至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开发与利用民间工艺,可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与爱好,加深他们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学习民间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热爱家乡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借鉴民间艺术的方法、形式,汲取其中的优秀传统,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理论的传授,不仅激发和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推进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学生对地方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保护意识。

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民族文化 现状 反思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Ethnic Culture Education Status quo and Reflection in School Education

――Take Enshi Wuyang Community Offices as an example

KE Bo, CHEN Ling, GUI Longxiang, YANG Yanqiong, LIU Liq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Enshi, Hubei 445000)

Abstract Cultural heritage of minority schoo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national folk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mainstream education, but also for the survival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national spirit of wisdom and then cognitive processes. Although the 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Enshi got some success, but there are also national education faculty shortage, shortage of funding for education and other issues. This must be taken to identify the main heritage, cultural atmosphere,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novative measures such as school education model.

Key words n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status; reflection

0 前言

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外来文化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狭义的民族教育则专指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本文所指的民族教育主要是指狭义方面的。民族教育的目的不仅让少数民族进入主流社会,更需要他们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传承民族文化。

1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现状的个案调查

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的集聚地,恩施市现包括白果乡、盛家坝乡、芭蕉侗族乡、沐抚办事处、板桥镇、屯堡乡、沙地乡、崔坝镇、太阳河乡、白杨坪乡、龙凤镇、红土乡、新塘乡、三岔乡、六角亭办事处、小渡船办事处、舞阳办事处。所有的乡镇、办事处均有中小学。我们对舞阳办事处部分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进行了调查。

1.1 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社区中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

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地处恩施州府所在地,国土面积116.2平方公里。办事处辖9个社区居委会、10个行政村,总人口125200人。辖区内有全日制初中三所,小学十三所(含两所市直小学),教学点一个,在职教师561人(不含两所市直小学),在校中小学生共8492人(不含两所市直小学)。经过初步调研,本调查组选择了三所中学、城镇与乡村小学分别2所重点调查。

1.2 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社区中的学校教育现状

1.2.1 师资

桂花园小学占地面积8960平方米,现在有教学班6个,在校生1115人(民族成分以土家族为主,在校学生农村务工子女占80%左右),在职教师47人,其中有4人在鸭子塘小学支教,6人在金子小学支教。金子小学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200余人,在职教师23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14人,中师学历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实验小学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22人,在岗职工168人,其中,大专以上在岗职工121人,湖北名师2人,特级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中级职称90人。2002年至2005年,学校教师在各级刊物上300多篇,论文、案例、课件在市级以上获奖700多人次,优质课在市级以上获奖60多节。2005年11月17日至20日,在福建泉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新世纪(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该校青年教师黄爱华执教的《林中乐队》代表湖北省参赛,荣获全国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参加全国现场比赛获此佳绩在全州尚属首次。

金子初级中学现有十个班级、学生460人。现任教职工54人,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38人。有3人分别被评为恩施市骨干教师。七里坪中学现有19个教学班,教师17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学生1730名。

舞阳坝中学现有43个教学班,学生2458人,平均班额达74.5人;教职工162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州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在教育科研上,教师近5年来在各级报刊上公开发表教研文章200余篇,获省级以上论文奖500余项。部分教师参加全国英语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承担了8个立项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该校除了结对支援兄弟学校外,年均送课下乡20节次,年均承担省、州、市级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等30节次,真正成为了恩施自治州的窗口学校。

由于学校大多教师具备的民族文化知识较少,民间艺人不懂教学,由此给民族文化教育的传承造成困扰。即使在本地能够找到有一定民族文化理论的学者,可以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但学校也没有这笔经费聘用。所以,教师缺乏的问题,不仅影响到民族文化教育的质量,也影响到民族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

1.2.2 校本教材

金子小学使用的校本教材有《理想点亮人生》和《忠孝雅诚》,且开设了恩施民族常识、恩施民族文化等地方课程,这些地方课程是基于恩施州情和各地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而编写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些民族课程,学校将民族知识也纳入到考试机制中,并占5%的比例。其他学校均没有编写校本教材。

1.2.3 教学内容

调查分析,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社区中各中小学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其一,学生课间学做恩施民舞摆手舞,还时常开展民族舞蹈比赛。其二,在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设置上加入了一些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等内容,如踩竹马、打陀螺、踢毽子、滚铁环、龙船调、摆手舞、六口茶、清江舞等体育艺术活动。其三,校园内民族文化宣传。在学校宣传橱窗、文化长廊、黑板报、校园网络广播等地宣传民族文化。在调查的学校中学生们大多都是通过此方式了解土家族和苗族文化的。其四,传统节日。在女儿会、赶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学校组织相关的活动,师生一起庆祝。通过这些活动,深深地将民族文化氛围融入到师生之间。

为了大力推进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级政府安排了一定的专项补助经费,但由于经费数量少,覆盖面较窄,得到补助的学校不多,严重制约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学校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中需要的教材编写或购买问题、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聘请老师经费缺乏的问题等,难以支撑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可见,民族文化教育经费投放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尤其是要注重解决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经费投入的不均衡问题。

2 民族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当中的“繁荣发展”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学校作为人类学习文化知识和实践的重要媒介和摇篮,抢救、保护、传承、繁荣民族传统文化显得非常必要。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把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这项既利国又利民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引向深入,应采取以下对策:

2.1 找准传承主体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的。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在打造民族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的形势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正是在遵循这一规律基础上找到的根本途径。

在调查桂花园小学过程中,学生们对少数民族服饰、节日、语言等内容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哈贝马斯曾在其沟通行动理论中提出“兴趣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因此抓住学生们的兴趣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人意识。青少年是接受教育的广泛主体,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只有通过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使民族文化传承具备造血功能。

2.2 营造文化氛围

富有民族特色氛围的校园,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美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对祖国、对民族的挚爱之情,产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调查中,舞阳中学、七里坪中学、金子中学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氛围不是很浓厚,学校更加注重考试课程的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族文化的教育。

2.3 创新校园教育模式

民族文化的传承,要根据本地民族文化资源,采用教学内容与民族文化结合,利用历史文物、历史图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资料来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从而使得民族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因此需要创新学校的管理模式,为民族文化教育提供制度支持。

综上所述,要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创新校园教育模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总之,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小培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逐渐把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由自然向自觉、由家庭引向学校、由分散引向集中,而且有利于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既能够熟悉、掌握、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又具有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强烈民族自信心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重点项目),【编号】K201242

参考文献

[1] 普丽春著.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A].民族教育出版社,2011.

[2] 徐开芳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舞蹈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青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1).

[4] 吴永忠.深入推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5] 薛丽娥.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机制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6] 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J].贵州社会科学,2009(3).

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非遗”视野下展开的对民间音乐之传承与保护的探讨,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山东新泰大谭村“古事音乐”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音乐,引起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随着现代文明影响的逐渐深入,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音乐品种濒临灭绝的边缘。在此背景下,对民间音乐进行普查并探讨其传承与保护的具体策略之意义重大,抢救与保护人类的民间音乐遗产,以维护民间文化生态平衡。

一 “古事音乐”概况

大谭村位于山东新泰市果都镇境内,由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枣强县谭氏居民迁入此地聚居而成现在的村落。所谓“古事音乐”,即该地区群众对秧歌音乐的统称,称“秧歌队”为“古事队”。秧歌最初是一种纯粹的歌唱形式,后发展到独立的民间歌舞表演。音乐一般有小场演唱、打击乐和吹唢呐等部分组成。用到的乐器有锣、鼓、二胡、唢呐等。内容以歌颂太平、扬善惩恶、儿女情长为主。由于各地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其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区域文化内涵。

笔者曾就“古事音乐”的起源问题,探访过当地居民。据本村民间艺人谭西风(1929-,田野调查中主要采访对象)叙述得知,从其爷爷的爷爷就有传唱,曾为县令表演过。这些话虽不具有确定性,但可以说明当地“古事音乐”存在之久远。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现只能就所掌握的资料对“古事音乐”的产生作一推测,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可能:

其一,陕西甘泉县出土的宋金时期的浮雕砖刻距今已八百多年,本村村民为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枣强县迁入,所以推测当地“古事音乐”有可能是祖辈从山西老家带来的。

其二,新泰地区民俗音乐形式多样,方圆几十里有大洼独杆跷、谷里逛荡灯等,其他村的“古事队”也相当活跃,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主要以“边关调”为主,与大洼村的名字一样。史料记载大洼村的“古事音乐”至少产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如果二者之间产生横向影响的话,那么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也应至少在此年代出现。

其三,从其传承来看,据谭西风叙述,在解放前有谭志星、谭志风、谭志全、谭献昌、谭献信等人会唱“古事音乐”,不过他们只能唱出各个角色中的部分唱段。能够确定师承关系的是谭献信(谭西风之师爷)一支,谭献信出生于咸丰九年左右(具体时间不详),所以推测在这个时间里,“古事音乐”已经产生。

由以上推测可知,虽然“古事音乐”产生的具体时间尚不可考,但其渊源确已久远。

二 “古事音乐”发展现状及分析

“古事音乐”曾经辉煌过,但现在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据谭西风讲述得知,那时的人们都盼着看“古事”、玩“古事”,几乎人人都能唱上三五段;如今虽也玩“古事”,但只剩下一种形式了,全是在走、舞,而根本没有唱段了。例如,大谭村“古事音乐”之《边关调》共分花船、女驴、男驴等角色传唱。男驴角色所唱《边关调》属该地民乐中较有特色的部分,共分24场,加上“走场过寨”可演唱一天一夜。遗憾的是,如今的“古事”中再也见不到如此丰富的传唱了,音乐部分也只有乐器演奏,演唱的越来越少。 转贴于

“古事音乐”的发展堪忧,日益衰落,面临后继无人之状况。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民间音乐生态环境的改变。民间文化如同自然生态环境,在这一环境之下繁衍、生产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果实。如果这一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文化将会凋零、失落,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随着高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到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底层社会对物质的追求高于精神的享受,民间音乐的生态环境面临失衡的状态。

第二,传承方式的局限性。民间音乐大多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传承,很多东西在流传过程中变异、消失,这是民间音乐自身传承的局限性所致。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也同样避免不了这样的局限。

“古事音乐”的发展濒临灭绝,为了丰富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应大力提倡对诸如大谭村“古事音乐”此类的民间音乐进行传承与保护。

三、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

大谭村的“古事音乐”在民间音乐中看似不出众,但在音乐形态、精神内涵中则透露出一种内在美。她独具地方特色,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的审美总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采取有利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首先,让民间音乐走进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教育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所以将民间音乐纳入教学内容,在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为音乐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对优秀的民间艺人传承行为给予物质奖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完全依靠政府行为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民间自身的力量。既然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间,那么最好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就是还原于民间,充分依靠民间力量,通过民间艺人以及民间组织来进行传承。同时,政府应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措施来激励他们。

再次,健全保护机制,落实对民间音乐保护的政策法规,借鉴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体系。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开发、引导市场需求。

最后,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提高人们对民间音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虽然现在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多样,但是如果能借节日、庙会之际,将“古事音乐”此类的民间音乐做大,也不失为一种应时之策。

以上仅是笔者通过对大谭村“古事音乐”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而总结出的保护对策,当然,对民间音乐保护的具体策略也并非笔者所能概全,这需要众多有识之士来共同探讨,在此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新泰市文史资料,新泰市文史办公室。

民间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目前艺术学院倡导的学院派艺术在文化价值观念上是单一的、欧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也是单一的。民间艺术学科在中央美院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很快。尤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把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文化体系及教学体系率先引入中央美院教学中。美术教育应该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接轨、与西方文化接轨、与民族民间艺术接轨。民间艺术学科在学院教育中的发展,涉及到艺术院校文化与艺术教育体系的扩展与整合。美术学院不仅要教西方的视觉价值体系,也要关注本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艺术教育中的研究,实践、寻找一种符合这种艺术价值文化体系的教学方式。

我们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明确高校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园地,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传承、创造、发展的主体。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族民间艺术也随之悄悄的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发展基础上的,其实也是要靠青年群体参与的。所以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审美教育引入高校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研究目标: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最初形态,作为我国美术传统的主流,作为今天应该重点研究的,主要是指那些“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而不是经过专业工作者“取之”、“用之”后再创作的东西。作为大学教育——一个智能、知识、信息集合的现代基地,不了解本民族的现实、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存在,而只去学习西方文化,那么大学教育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能力实现上将受到怀疑。不是西方的月亮就比东方的月亮圆。文化既要多元化,更要本土化。只有保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精神上独立、成熟起来。

二、研究视角、途径

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具有持久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时间、空间上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复制品、批量产品泛滥的今天保持着神圣性、权威性、不可复制性,从而更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生产者),往往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条件,陶冶不同地域居住者的气质。地产的资源,提供了在那个地区产生特定作品的物质基础。各民族的风格习惯和文化传统,有着各自特殊的爱好方式和心理因素。

1)“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保护与调研”——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象一个大海,每个人来到乡间田野,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激动的民族民间艺术。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间艺术也随之悄然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然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现状并不乐观,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随着乌江流域民族原生态民俗旅游市场对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无止境、廉价的滥开发,由于对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价值认知肤浅,缺乏文化规划,对原生态文化艺术造成文化误导和原生态破坏。近期形式有所改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也在积极准备民族民间艺术方面的普查抢救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传统特色的村庄和民间工艺、民间艺人进行有计划的考察和采访,文字记录、拍摄照片、录音采访、收集实物资料等同步进行,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考察调研、采风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研究,进行个案分析,并写出考察报告。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民艺藏品展,目的也是在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意识到民艺在民众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表明传统文化的生态建设是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才能完成的,如同自然生态保护一样,它是全社会的义务。如果能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唤起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重视。应该说比仅仅完成一项科研课题更有意义。

2)“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引入高校审美教育——在国家大范围推行基础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有幸承担了“重庆市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实施以及在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探索,根据重庆市大农村的现状,在“新课标”的精神下,结合地域特色,开发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资源,建设特色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中央美术学院在国内高校率先将民族民间艺术正式、系统引入高等教育。标志着建国以来,真正开始了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把本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预示着更多与文化遗产相关新学科的延伸。目前中国民间美术史上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几乎是片空白,地方志上有零星记载。随着电脑广泛应用,许多画家用电脑喷绘取代画笔,我们的学生一上装饰图案、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只会想到用电脑做。提到外出写生只想到广西、陕西、云南丽江,而不想到乌江流域最具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龚滩、龙潭等地。说明我们以往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宣传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教育,本文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如苗族服饰审美功能研究、乌江流域传统建筑审美意识、乌江流域民俗文物审美情趣、乌江流域民族服饰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情感”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现代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蜡染艺术装饰图案美学特征等应用性研究,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引入高等教育,非美术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美术专业学生必修课。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今后他们走到哪里,就可以将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带到哪里。唤起更多的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