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相长”

【摘 要】所谓的课堂师生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关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思想就包括建立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及课堂师生情感交流中的表现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知识。

【关键词】课程改革 师生互动 新思路

正如同大仲马在《双城记》中写道的那样: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随着当代教育的发展变革,课堂间的师生互动变得异彩纷呈。虽然对一些治学严谨的教师而言,新课改的实施有些过分活跃而显得纪律混乱,然而课堂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生机,呈现师生积极互动的课堂表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资源。有时,课堂上一些意外常常令人尴尬,或者引起课堂混乱。其实意外的出现从来也是下一个机遇的开始。如果教师能讲究处理的艺术,因势利导,挖掘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便可以使课堂气氛蓬勃而具有生命力。

从来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在我们的教学中自然也没有所谓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没有千人一面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与视角,这些独到的想法与老师的教学擦出火花是一件如何美不胜收的事情啊。所以我认为教学因意外而精彩。

提前布局是教学相长的基础。在围棋里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叫布局,一个好的布局往往可以引导棋局的发展,最后赢取胜利。在教学过程中也讲究布局,一个好的布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怎么才能做一个好的布局呢?

第一,熟悉教材。百战百胜的将军绝不会打无准备之仗。老师也不能现买现卖。只有做好了一桶水的准备,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尽量做到烂熟于心。

第二,清楚重点。明确大纲划分的重点,有意识地根据重点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把各个知识点传递给学生,调节好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全文阅读

教学相长还是教学相欺

摘要:学生评教被普遍应用到高校管理中,关于其实施效果引发了很多议论。正面作用是体现高校以学生为本,重视人才培养,即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但高校若过度看重学生对教师的评估,反而限制教师教学的自主性,部分教师不再严格要求学生,而是放纵,也会扭曲师生之间的关系,即教学相欺。因此,合理利用学生评教是关键,并要求高校配套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从制度上反映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

清华大学顾秉林教授说,“现在要求大学以学生为本,重视人才培养,于是大学都开始重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甚至把学生对老师的评估作为重点内容。这导致一些教师从对学生严格要求变成放纵。以学生为本难道就是仅仅重视学生评教?这简直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生评教被引入学校,旨在完善教学监督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督促教师尽职尽责,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随着学生评教的普及,部分学校开始夸大学生评教的作用,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增添了师生关系的功利色彩。本文从高校视角探讨学生评教的利弊,即教学相长和教学相欺。

一、教学相长为古今中外所提倡

(一)教学相长的内涵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相互促进,目的在于不断鞭策教师和同学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1]。

(二)教学相长的理论主张

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国内,教学相长的相关主张很多。

孔子主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做教师的,应当不断追求新知,同时也要不断地教诲学生。教师只有不断追求新知,掌握学科领域动态,才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眼界,另外教师更重要的一项职责是教诲学生,指出其缺点,并使之改正。

全文阅读

教学相长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1-0085-01

摘要:语文是一门充满艺术色彩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贴近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特别是初中语文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的,主要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是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来完成的。正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方面,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老师,要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积极性,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文学修养。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主动的思考,认真学习,扩大阅读量,丰富自己的素材。语文对每一个人来讲都很重要,在学习中师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努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关键词:兴趣;教学相长;主动

语文是一门充满艺术色彩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贴近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阶段。语文课程是以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意义为对象,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实践性特征的学科课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它首先是语言、书和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作为中学生,他们在接受语文教育的时候,就要时刻注意培养与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价值观”。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的,各个途径又有不同的功能,学生能从中学到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各个方面的进步与提高。语文学习具有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听说读写的课程目标,综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下面我就听说读写四方面稍作浅谈。

第一方面――听。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现的。学生在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也要有自己的见解,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是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提出来,让大家一起来讨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都说学习是“师傅领进们,修行在个个人”,这就是说学习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有很多时候,老师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引导下走的,其实,学生是出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他们完全是在被老师牵着走。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改善和提高上课的效率和方法。老师应该给学生抓手,给学生一个方向,起指导作用,具体的怎么去做,如何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会听课。很多学生听课时不积极思考,因为他们没有思考的动力,怎样让学生爱上听课呢?答案是――预习。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方面――说。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社过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张开嘴巴,这就要求老师创设情境,我认为有一种方式非常的实用,那就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发明的头脑风暴法,又译智力激励法。他的实施原则是不得批评原则;自由畅想原则;以量求质原则;综合改善原则。我们在课上可以对这些原则稍加改动,而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原则。课上可以运用分组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在有限的实践内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发言,开始的时候对同学的发言不做太多的要求,遵循不得批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慢慢的去提高要求,长善救失,对学生发言精彩的部分进行表扬,对于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参加讨论,都参与了课堂,而且语言组织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养成爱回答问题,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对整个课堂而言,气氛活跃,效率也有所提高,语文课的课堂就活了。

最后一点就是读、写两方面。有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语文学习中对读写关系的最贴切的写照。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支柱,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培养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正确理解读与写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读与写的关系,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能扩充知识量,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读书的过程还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运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阅读中提高写作,在写作中爱上阅读。我过的课程标准对中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在阅读教学中有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等,因此,老师要制定几本好的书目让学生阅读,并且定期开设阅读课,品读经典,培养学生文学情操。在写作教学中有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刚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老师要运用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充满激情的去写作、去进步。比如让同学每天写一篇日记。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老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一,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言语表达水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二创造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直觉思维;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培养创造个性。其三,想象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表象储备;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灵感。运用最科学、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在学习中与同学共进共勉,在生活中也要关怀备至。

全文阅读

教学相长辨析

Analysis on the Idea that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Zheng Dianbing;Tian Fuhu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China)

摘要: 教学相长是《学记》中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本意主要指“生生”相教,随时代变迁人们对它的理解逐渐发生变化。本文对其本意进行澄清,理清其历史演绎过程与原因。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其对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意义。

Abstract: The idea that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is the key educational idea of Learning, whose meaning mainly refers to mutual learning. With the times changing, people gradually changed its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its intent, the process of the history and causes, discusses its enlightenment on modern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teachers, student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词: 教学相长 生生相教 学记

Key words: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mutual learning;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241-02

全文阅读

和谐相融 教学相长

摘 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愉悦、融洽的心理环境,使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而不良的师生关系既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又影响师生的情绪和心理,更不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及管理实践,谈谈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举措的看法。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健康发展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互动可以为师生提供愉悦、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师生间是积极、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但近年来师生矛盾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中职校尤甚。在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当问及最愿意向谁倾诉时,教师排名末位,这让我们看到了师生关系的尴尬处境。

笔者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中职教学和管理第一线,对如何有效处理师生矛盾、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始终比较关注。在此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及管理实践,谈谈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看法。

一、目前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

笔者曾通过师生问卷、教师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展开过调查,抽取兄弟学校三个年级270名学生及本校四个年级713名学生,走访了33名不同性别、年龄、职称的教师。

当前的中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平时接受到来自教师、家长、同学的负面评价较多,自卑、厌学、对前途缺乏信心;中职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情绪、行为易冲动;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使他们养成了自私、依赖、娇气、骄横等性格;单亲、离异或再婚的家长如果没有处理好自身问题,也容易造成孩子孤僻、叛逆、自卑等消极个性。因此,中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普遍高于高中阶段学生,中职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在调查师生关系满意度时,显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91.7%,20.49%选择曾有过或偶尔发生过因矛盾引发的师生间的冲突,1.73%选择经常发生。

全文阅读

教学相长 点面相促

摘 要: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做到主辅相应、点面互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中学教育;体育教学;师生互动;促进发展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地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意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主辅相应,发挥“辅”的作用

主:包含两方面,一指以学生为主体,一指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辅:也包含两方面,一是教师的辅导作用,一是课外活动的辅助功能。

1.体育教学要立足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锻炼

全文阅读

教学相长 共同成长

摘要:本文介绍了笔者再读《学记》的一些感悟,笔者认为,“教学相长”是针对教师的成长与学习而言的。教师应通过教学和学习这两条途径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学相长中师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教学相长教学学习共同成长

一、对“教学相长”涵义的重新认识

我们以前时常用“教学相长”来形容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的关系,近日再读《学记》,发现“教学相长”其实是针对教师的成长与学习而言的。旨在通过学习和教学这两条途径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学记》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即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

二、在教学中不断成长

老师都有体会:开始时认为自己教课没有问题,但一上课,就感到有些地方讲不清楚,更不能深入浅出地、生动地传授知识,这时才感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远远不够,需要虚心学习,包括从学生身上学习。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的体现。

教师应该不只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法水平,应该一边教一边学,刻苦钻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与学”越深入也就越会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自反”,求得长进。所以说:“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全文阅读

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数学往往与解题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出了各种招数,精心准备了各道“盛宴”给学生品尝,而学生却在无穷无尽的“题海战术”中疲惫不堪。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中数学内容跨度大,抽象性强;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都是浅尝辄止,不够深入。如果师生能够加强互动,全面交流,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双方就能更好地把握数学。本文拟以圆锥曲线的教与学为例,谈谈对当今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点启示。

(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A1和A2是长轴的两个端点,直线l垂直于A1A2的延长线于点D,OD=4,P是l上异于点D的任意一点,直线A1P交椭圆E于M(不同于A1、A2),设λ#,求λ的取值范围,λ的取值范围是(0,10)。

上述这些圆锥曲线问题相信各位教师都并不陌生,我们在教学圆锥曲线时都做过不少类似的题目。它们看上去是毫不相干,但如果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它们的许多共性:

(1)圆锥曲线问题通常是求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几何性质解决问题,上述问题正是这样;

(2)它们是圆锥曲线与向量的结合,均可以通过把向量问题坐标化进行转化(当然也有其他作法);

(3)一般都可以通过设点,利用已知条件把其他的点表示出来;

(4)对于圆锥曲线,结合图像,根据等量关系或目标建立等式或函数。

全文阅读

教学相长 第2期

[摘要] 今天,我们提出愉快教育,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枯燥学习为愉快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是教学相长的体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和学的有机配合,才能使教学成为有效的一个整体,才能做到教师愉悦,学生愉悦,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学相长 学生 教师

“教学相长”这句话看似普通,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自身知识结构欠缺,需要不断更新完善;学生提出各种问题需要合理解答;学生是否能较快地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尤其是艺术教育中“技术”和“艺术”的关系,更是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每解决一个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是教学相长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的关心爱护,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也是教学相长的细腻再现。面对青少年学生,其艺术思想和绘画技巧虽然还是稚拙不成熟的,但他们的眼睛是敏锐的,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充满热诚的,这些也为教师自身在艺术上的研究探索增进了活力。

一、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师不仅要读书,还要育人;学生不仅要会画画,还要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广泛的艺术修养,丰富的知识结构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面对初涉美术之门的青少年学生,面对教学的大宗旨“教书育人”,就决定我们不是培养画匠,我们除了教给学生绘画上的技术外,还应该教授给他们许多其他的知识。

首先,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许多学生只注意考试分数的高低,喜欢和同学攀比,只爱听表扬的话,既希望听到教师的意见,又怕教师提出缺点后自己在同学中威信全无;还有些同学自信心不足,事事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往往别人的一个议论,就很容易改变自己正确的目标和追求,甚至严重地影响一整学期的学习生活。教师如果不把握学生的这些复杂心里、如果没有一把心灵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理之门,那么,在绘画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就会因这种心理障碍而受阻。由心理因素而影响学习的情况还有许多:如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阶段的变化、个人的性格、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等等。作为一名教师,在掌握本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还应了解相应这方面知识。

其次,在专业教学方面,即在进行素描、速写、色彩、国画、版画、雕塑等教学的同时,如何努力提高学生在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上的能力,就提上了日程。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画画,还要教会学生懂画,品画。在这方面更需要教师有对传统和现代的审美修养,要求教师对文艺理论、美学及哲学有着广泛的了解,这种知识不是生搬硬套、语录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贯穿渗透在基础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全文阅读

浅谈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的两个方面,现在也叫双边活动。过去是教师只教,学生只学,即所说的“填鸭式”。现在是教师要注重方法,学生要注重学法,既新课程理念。

老师和学生,除了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同样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相互储存,相互贯通。倘若没有老师,也就无学生之谈。没有学生也就无老师可言。他们在相互作用中自我发展。

老师和学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老师可以成为学生,向学生学习。学生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师,教育老师,成为老师的老师。

记得有一年,我在读高中时,有一天物理课,老师讲完了课,离下课还有一会时间。老师说到我有一个光学方面的问题,是初三学生向我提出来的,我没解决了,老师如实说了出来,我们当时都很惊讶,初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教高中的老师都解决不了吗?再说我们都从初三过来的,光学那也没什么呀,同学们都来了精神,老师就在前面一边画图一边娓娓道来。等到我们听明白了,才知道这光学这道题真的很难解决。下课了也没解决。随着我们紧张的复习这件事也就逐渐淡忘了。大约过了十多天吧,又是物理课上,老师又把那道题说了出来,说是和其他的老师研究后,和那个学生一起,又找了大量的资料才算做了出来。把我们听的是目瞪口呆,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那个提问题的学生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这就是后话了。同学们不但没有把老师看轻,而是为老师的那种求学态度所感染。

老师在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共同发展。“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倡导从学生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我的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多了解信息的发展史以及信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实用性。现在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增加了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多了实验探究活动,并且整本书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这本书从整体上尊重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多给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从中也体会到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每一章上完后,就让学生自己对本章知识进行整理,有些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用拟人的手法,有的用动漫的形式展现出来,既生动形象又有趣,又能很好地把知识体现出来,真有点让我佩服有些学生简值是天才,我都自叹不如了,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既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这对我的教学工作也有相当大的好处。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是开放的课堂,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解除对学生的束缚,改变教师单方面讲,单向灌输的做法,充分释放学生的能量,增强学生主动性,解决好课堂教学低效益的问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教师发展自己的起点,问题的解决过程恰恰也是教师获得并体验成功的过程,是可以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我以为,这种开放的、双向活动的课堂教学,已经丰富了“教学相长”原来的含义,即教与学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双方都得到提高,赋于了其新的含义,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成功的过程。许多教师都发现自己在一开始开放课堂教学尝试过程中,往往自己很被动,经常一节课都被“吊”在黑板上,没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感觉面对这么差的学生生源,又要少讲多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用这一方法实施课堂教学是无法达成效果的,因此教师产生一些情绪。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十分重视问题意识在思维和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他要求学生要“每事问”并提倡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此外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宋学大师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著名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有疑无疑,大疑小疑可说是一个人学习是否进步的一种表现。教师被学生“吊”在黑板上,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更多的是教师没有思考过,可能在重复自己以前的老师在教的时候一些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原因的分析,可以及时得到教训,发现、提炼经验,可以更丰富所教的相关知识的内涵,避免学生一些先入为主的问题、错误,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在自主体验教学内容的过程,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实际情况,教学的针对性会更强,促进学生发展。

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好多的教训。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