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考核思想总结

教师考核思想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合理考核机制下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效果提升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考核机制。提升实践教学水平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与监督;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的考核;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总结。

关键词: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212-02

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手段、方法以及内容等制度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转变以往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传统观念,还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考核机制,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与监督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大多注重课堂讲授内容的精准、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授课方法的新颖灵活以及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融洽,以上述考核目标为出发点的考核指标和体现已经非常完备,而在对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考核体系,各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上千差万别、内容上五花八门,虽然看似丰富多彩,但实际效果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考核与管理不规范。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主导者,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及具体实施。因此,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必须要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让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有章可循、让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有据所依、让教师的实践教学成果得以展现、让教师的教学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严谨性、严肃性,激发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走过场、摆样子。

第一,明确实践教学目的,确立实践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对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考核的直接依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主题,要让学生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进程,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全文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设计

摘要: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时效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自主研发性学习小组等多种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要求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也要随之变化,否则,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大打折扣,失去了它的创新性和吸引力。本文主要在原有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相配合的考试方式的基础上,探索性地设计了过程化考核考评体系这一方案。也正是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组织合组学习小组、自主研发性学习小组这种教学模式相呼应,从而达到此门课程改革的全面性、系统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改革;思路;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58-02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配合这种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大体形成了这样一个考核模式:口语表达沟通能力与参与课堂表演能力50%箑书面表达能力(课后作业和心得体会)30%箑课堂提问10%箑上课出勤与课堂纪律10%。这种考核模式从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内化过程的完成,有一定的好处和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弊端是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老师已确定的知识。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仅仅沿用原来“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确定的知识”已很难使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应对急剧变化、不断创新的社会变革的能力。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新的考试方案是建立考评体系,制定合理的考评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在内容上以“能力考核”为主,在时间上以“过程考核”为主,在方法上以“项目作业”为主,在方式上以“小组自评为参考”、“教师评定为主导”;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主要采用过程考核,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参与课堂应用知识的过程表现、结果讲解、PPT展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书面表达能力考核。这部分成绩的核定设定为策划书的制作、课后作业的完成,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由于该课程在理论内容学习上表现为:理论知识较浅,通俗易懂,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怎样把道德规范应用于生活实践并有效有机结合,难度较大。本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知行合一。而要突破这一点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必须将课程的原理应用到实践中,在“应用”上下功夫,特别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化”工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主要是对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背诵和理解。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没有达到思想教育应该达到的教育目的。笔者一改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在教中采取由学生自由分组组合、自由选题、自己评分,自评方法与老师评价相结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全文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那么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问题时就一定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的分析,可以从两个大的层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于前者而言,理论层面的分析结果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对于后者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既可以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翔实的研究资料,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确定主要的研究课题。这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层面上确定了以下重点研究课题。

1.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其研究的第一个问题。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都知道,所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安排或统筹性规划。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核心内容,才能把其具体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性研究、处理。为此,应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高度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思考和具体的安排,从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实现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还需要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内容的方法和途径。众所周知,国家审定的思想政治教材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定教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包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针对本校的教育实际,针对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各高校还可能通过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

3.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现代媒体的介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得到了拓展。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现代媒体展现给高校的学生就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教育课题了。例如,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内容通过微博、微信呈现给学生,如何利用学校的网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系统地展现给学生等等问题,都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即这些载体能够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

全文阅读

完善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

摘要:思政课考核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目前思政课考核普遍存在缺乏具有思政课特殊性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实效性差等问题,提出制定一套符合思政课特点的“四位一体”考核评价体系以期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评价 四位一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考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思政课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考核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目前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普遍缺乏一个具有思政课特殊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往往没有一个单独的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没有考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评价的特殊性,思政课课堂教学考核评价与专业课小班教学考核评价存在一定差距,这既不符合思政课的教学与考核特点,也严重打击和伤害了思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普遍存在实效性差的问题

首先,考核目标形式化,偏离学生学习效果。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考核大多已经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即将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合为形成性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终结性成绩。由于形成性考核过程中每位教师和每个班级学生对考核范围的界定认识和实践做法不同,检测结果也不同,甚至产生平时上课和实践活动不认真、思想行为表现差的学生和认真、思想行为表现好的学生考核成绩却相同的现象;另外,终结性考核即通过期末考试,将考核量化为分数,学生成绩评定以期末一张试卷或一篇论文得分作为主要依据,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考试搞突击、论文靠抄袭,考核结果无差别,偏离学生实际学习效果。

全文阅读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流程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在管理上都有不同的要求,将这些要求统一起来即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管理流程。本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以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管理流程

当前,全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上都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更高标准的角度来看,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要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流程,以为增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在教学管理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它们一起构成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管理流程。

一、准备阶段的管理

(一)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沿着预期方向正常进展的控制要素。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初始环节,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理论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即要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总目标而设立,并根据实践教学自身的特点和相应规律,确定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分别要达到的要求。在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之中,培养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是根本性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其他目标都要围绕这一根本目标而确定。

(二)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

有了宏观指导性的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还不能进入实施环节,实践教学实施之前还需要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而使教学目标分解为明确的任务,师生在接受了明确的任务之后才能开始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教学计划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确定教学目标的下一步就是制订教学计划。制订有效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大致包括教学大纲的设计,教学任务的分解,学分学时的安排,时间地点的明确,人员构成的安排,考核评价的规定,奖励表彰的办法,等等。

全文阅读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 要]自从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围绕增强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这一主题,国内学界就改革教学方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改革考核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效果;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13-04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政课的教学研究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巩固,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进而增强教学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向外辐射和传播自身教学经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学界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关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的切入点问题

思政课的教学工作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教师只有紧紧把握教学的时代气息,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现有的研究不少是以现代性、网络化、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转型期等为背景切入思政课教学研究的主题。

付秀荣、张岩从现代性视域来审视、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将现代性的理性、自由、平等理念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强调要把握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主旨,展示理性与体验的现代性魅力,从而营造平等、自由的现代性教学氛围。[1]朱潇潇专门探讨了网络时代思政课的语言艺术,她认为大学生活的网络化、网络语言的浅层化都对高校思政课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构成了挑战。为了应对当下的传播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师有必要发展出新的语言对策: 一方面通过关键词抓取、固定用法转接等方式更好地吸收文件和教材语言中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则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源头语言转化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内容。[2]张一澍从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入手,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3]张卫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特点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展开调查,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政策思路。[4]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研究,拓宽了研究的路径,也为思政课教师了解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二、关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问题

全文阅读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职思政课过程考核方式研究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文章从传统思政课考核方式的主要弊端,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过程考核方式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构建等三个方面对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开展过程考核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 思政课 过程考核

作为教学的终端环节,考核是反馈教学效果、检验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因此,探索适合思政课特点及规律的过程化考核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干预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既能真实反映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全过程,还能“以考促行”,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品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考核方式主要弊端

1考核目擞虢萄目标不一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应该至少能够达到对信仰、知识、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四个方面的考核和检验。但是传统的考核体系往往只强调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忽视了其他更为重要的三个方面的目标,或者单纯为了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考核,或者是为了评价、划分学生们的政治水平而进行考核等等。

2考核内容书本化。传统政治理论教育的考核,是课堂内、书本内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书本上的概念、理论甚至案例。考核内容的书本化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时空延展性,直接导致了学生期末的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等应试行为,并且使学生逐渐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平时学习,甚至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及价值观,不自觉地走向应试教育。

3单一的考核方式与全面考核的要求相矛盾。传统的考核无论是单纯的开卷笔试或是闭卷笔试都有缺憾,那就是“一纸定终身”“千人一卷”“言行不一”现象非常普遍。要想进行全面性的考核要求我们考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思想政治状况、思想品德、个人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显然仅凭一张试卷是很难达到这些要求的。

4考核结果是教学功能缺失。考核结果除了具有评价功能外更应该具有诊断、激励、导向和发展等教学功能。但是传统的考核体系却是游离与教学之外的。其结果往往只用来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高分低德”“高分低能”的现象也最终使这一评价功能逐渐缺失。这样,考核的结果就仅仅流于形式,作为单纯的分数仅成为总分数的分支。

全文阅读

度教师考核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规范教师考核工作,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并有利于教师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质量。根据区教育局、盘龙教育总支关于教师年度考核工作考评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考核原则

1、激励性原则 考核工作坚持有利于促进事业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出满勤,爱岗敬业,注重师德,钻研业务,更好地教书育人;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性原则 在考核中坚持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相结合,领导、教师考核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全面评价,既要防止求全责备,又要防止以偏概全。

3、客观性原则 考核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求做到考核内容真实全面,考核方法科学简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4、导向性原则 在考核过程中要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以精神鼓励为主,积极引导教师参与考核工作,引导教师立足岗位比奉献,比贡献 二、考核内容

我校共有58名教师参加考核。教师年度考核内容是2010年度全年工作的考核。分政治思想及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及业务能力、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全面评价。考核的重点是工作实绩,也就是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和教书育人的工作实绩。

三、考核方法和步骤

全文阅读

简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重构

论文摘要:课程考核评价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真正体现评价的实践性;应建立学生自评与互评机制,增强评价的公平性、公开性、公正性;应建立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机制,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全面性;应建立任务性评价机制,体现考核的基础性。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考核评价体系 重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体现了观念引导、行为引导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在“基础”课中采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一、传统课程考核评价的弊端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以笔试为主,以考查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为主要目的,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首先,考核评价有明显的节点性。在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学生十分清楚什么时间会考试,他们只要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时间点上采取积极的应对行为,就能顺利通过考核。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在其他时间段内根本不在乎该课程的学习的问题。

其次,考核评价形式单一化。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采取以笔试为主的方式。学生只需要在考前翻翻书,熟记概念和原理,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再次,考核内容片面化。传统的考核评价只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尤其是记忆能力的评价,导致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学生就等着教师提供“复习资料”,只要把考试内容机械地背下来即可过关。这样的考核根本无法解决考核标准的直观性与学生思想品德的隐蔽性之间的矛盾。诚然,采用这样的方式对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的专业课程进行考核是必要的,但用它来对以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为目标的“基础”课进行考核,显然有些不妥。另外,“基础”课程设置的1个实践学分,在这样的考核评价中也难以得到体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要抛弃对学科相关知识考核的要求,只是希望能够增加学生认知外化表现考核所占的比重。

全文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重构

摘要:课程考核评价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真正体现评价的实践性;应建立学生自评与互评机制,增强评价的公平性、公开性、公正性;应建立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机制,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全面性;应建立任务性评价机制,体现考核的基础性。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5-012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体现了观念引导、行为引导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在“基础”课中采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一、传统课程考核评价的弊端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以笔试为主,以考查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为主要目的,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首先,考核评价有明显的节点性。在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学生十分清楚什么时间会考试,他们只要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时间点上采取积极的应对行为,就能顺利通过考核。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在其他时间段内根本不在乎该课程的学习的问题。

其次,考核评价形式单一化。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采取以笔试为主的方式。学生只需要在考前翻翻书,熟记概念和原理,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