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活动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活动形式

一、集体活动

1、集体活动的特点

集体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全班孩子一起进行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儿童获得某些知识和能力;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促进所有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共同发展。幼儿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学会倾听,同时也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要学会遵守班级规则,学会适当地约束自己,这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很有帮助。集体活动的缺点也在于此,那就是在同一时间,全班孩子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教师难以关注幼儿的个性和差异。

2、集体活动的指导要点

集体活动常常被看作是灌输式的教学,实际上是对集体活动的曲解。集体活动也可以采用启发、诱导、让幼儿主动尝试等教学方法,那么如何组织好集体教育活动呢?

首先,要深入研究“教”。

1)确定活动的重点、难点及目标。如果教师事先充分分析教材,确定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具体实施中就会游刃有余,较好地达到目标。

2)确定活动材料的性质、材料多少、材料何时出示。这些看似细小的环节,也能影响活动的效果。

全文阅读

论小学语文活动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艺术,被喻为“当代新的教育方法。”语文活动式教学特点紧扣学生的身心特点,变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一、创设情境

好的导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的兴趣。在《我会画》一课中,我首先问学生喜不喜欢画画,回答是肯定的。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很喜欢画画,而且画得很美,你们想看看吗?同学们都很兴奋地说:“想!”我马上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认识“、、。”然后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位小朋友画了些什么?是用什么图形画的?”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小朋友画的是_,是用_画的。”我因势利导:“同学们都很聪明,一看就知道这位小朋友画的是什么,那你能不能像这位小朋友一样,用、、拼出新的图形呢?”同学们都很高兴地回答:“能!”我马上板书《我会画》。情境的创设,有趣的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画一画

自主学习产生于人本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论,由于它弥补了传统教育侧重于“教”而忽视“学”的不足,是一种更能满足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学习理论,因而,深受各国教育创新的青睐,是一种正在世界流行和普及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的特点。它的巨大的教学价值在于:自主学习能激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自主学习能让学生潜在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可以对知识、方法、技能达到更自觉、更深刻、更持续的掌握,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李吉林说:“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如:我在教古诗《一去二三里》时,化消极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要学生根据诗意作画,并当堂完成。有学生这样画: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去二三里)几座小瓦房催烟袅袅(烟村四五家)几个老爷爷在亭子里下棋(亭台六七座)旁边还开着美丽的鲜花(八九十枝花)。如此通过发展学生创造性,变文字为画面,既入又出。

三、表演式

小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一般比较强,尤其是有趣味的表演更能激发他们参与交际的热情,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的特点。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表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主动的求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习动词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在教学“看”字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孙悟空看望远方时做的是哪一个动作?”有很多学生就会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又如,在学习“跑”字时,先想一想跑的动作,再请比较大胆的学生上台来表演这个动作,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全文阅读

活动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倡导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方式。 不论是教师教学模式的开展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它的支撑点应是设计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式教学横式。

一、 活动式教学的特征与作用

活动式教学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发学生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有以下特征和要求:

第一,要以活动促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唯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参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并为学生实现多种潜在发展的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的确定性的转化。

第二,以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活动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活动的实质是要求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使学生享有课堂教学中更多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和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

第三,强调活动过程的自主性、开放式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时空和人文环境时,享有一种环境开放,具宽松合作的人际氛围,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独立、主动、探索心态,从而为学生获取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学习成果提供条件。

第四,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感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中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活动教学要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并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为良好人格的形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第五,必须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前提。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合作的咨询者和指导者。

全文阅读

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应该说有很多,而活动教学模式则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新探索,目前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建构还处在初始阶段。

一、 解读:活动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1.对活动教学模式概念的解读

(1)对活动概念的解读

“活动”概念使用很广,多个领域都使用这个概念,而在不同领域,活动概念的内涵又是各不相同的。在哲学领域,活动是一种过程,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性实践过程。在心理学领域,活动是一种方式,是人的生命特点和生命存在方式。在教育学领域,活动是一种行为,是主体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本文主要在教育学领域来探讨活动这一概念。

(2)对活动教学概念的解读

自从活动教学在我国出现以后,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对活动教学概念的解读却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括起来有下列几种解读:一是从教学观念的角度来解读,把活动教学作为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来看待,认为它是实践概念在教学领域的教学论转化,因此称之为“活动的教学理论”。二是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解读,把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来看待,认为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习得方式,它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区别于其他教学方式。三是从教学范型的角度来解读,把活动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范型来看待,认为活动教学是一种集思想、观点、形式、方法、生成等于一体的活动结构范型。

(3)对活动教学模式概念的解读

全文阅读

浅谈活动探究式教学

[摘要] 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就是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通过活动的培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角色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逐渐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及合作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活动探究式 教材改革 教育效应

活动探究式教学,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的借鉴。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就是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形式和内容,通过活动的培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是冲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怪圈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实施活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1.开展活动探究式教学是新教材改革的突破口

教材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活动探究式教学也适应了教材改革的新形势。新教材虽然删除了一些生、难、偏的内容,但是总的来讲,内容非常多,基本上是原来需要两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必须在一个课时里讲完和练完。在课节不增加的情况下,上好、上完新教材,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有些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总有一种感觉,要上完知识点,课时又不够;要完成进度,许多东西又没讲完。这还是在用老方法在授课,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殊不知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知识点是可以由学生通过活动探究式学习来完成的。可以由学生分组讨论主题,教师做适当点拨即可。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新教材的这一特点,为我们进行活动性学习提出了必要性。

2.实施语文活动探究式教学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统一。语言教育主要是凭借教材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丰富感受力和灵活的运用力;文学教育重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思维的灵性和创造,它们正是一张纸的两面,契合语文教育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顺应语文教育学科性质和学习规律,语文活动课呼之欲出,它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观、思”等动感层面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做中学,玩中学,动中悟,情中化。使学生真正从被动应付,接受灌输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自主的活动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在语文学习中积累、理解和运用语言,陶冶情感,丰富心灵。

全文阅读

“活动式”教学――让课堂飞扬

摘要: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生命,是学生知识习成和技能掌握的最有效方式。新颁发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修订)》指出:“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要充分利用各地的教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新颁发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修订)》把基本要求由过去的“识记、理解、运用”改为“识记、理解、活动”,并要求用于“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总课时的20%。这些要求都进一步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活动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的必需。

关键词:新课标 思想品德 活动式教学 兴趣 素质教育

一、思想品德课“活动式教学”的立论理念

“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对现行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的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思想品德课提倡“活动式教学”,主要是基于以下教学理念:(1)“育人为本”的理念;(2)知行统一理念;(3)活动体验理念;(4)开发能力理念。

宝剑锋自磨砺出,能力须从实践来。借助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让学生试一试,说一说,谈一谈,干一干,做一做,辩一辩,编一编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创造潜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道德选择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道德行为实践能力等等。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活动式”教学,是建立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上的自觉行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二、思想品德课“活动式教学”的基本形式

全文阅读

活动式教学方法浅谈

活动式教学即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规律作为基础,培养其实践与创新能力。将活动式教学应用至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活动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一、 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在实施活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研读,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创设浓郁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多重刺激,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可采用诗歌朗诵、猜字谜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得到锻炼,并有效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引入新课。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同时配以生活中父亲形象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沉浸到教师营造的情境中,并联想到自己与父亲的点滴回忆。观看完图片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看完这些图片大家一定有所感触吧!大家眼中的父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可结合你与父亲之间的一些小事谈谈。”从而使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印象中父亲的形象与师生分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 从而实现活动教学的目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自我表达的环境,有利于碰撞出思维上的火花,并且能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即将学习的新课中。

二、 重视自主意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教师应明确活动式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本质,运用有效的手段使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提升。指导其善于发现,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使其学习能力提升。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学习《秋天》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朗诵,使其在朗诵中反复品味文章所描绘的景象。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使其主动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其表达美好的愿望。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亲近自然”的活动,并布置学生将其在户外观察到的自然景象进行记录,形成关于“季节”题材的作品,作品的形式可以是诗歌、散文、摄影等。之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整理,创办成果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体会到语文无处不在,增强学生“我要学”的欲望,使其学习主动性提高。

三、 综合多种实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全文阅读

探析活动方案式教学法

【内容摘要】活动方案式教学法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着无限发展的空间,可以将一节课的知识进行深加工,一方面易于学生接受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课堂内容进行拓展。老师在课前制作微课,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或难点,重点例题等,制作成简短的视频,将教学重难点等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具体目标。

【关键词】活动方案式教学法 微课视频 发现学习

面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探索中已经悄然变化。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使得学生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动力,让学生能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

一、活动方案式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将一节课设计成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活动方案进行学习的模式,我们称为活动方案式教学法。活动方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学习指南,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关于课堂学习活动形式的设计,要一目了然,使学生清晰地知道该怎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要花费符合自己学习进度的时间,任何学生都能达成目标,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出适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方案,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维度和程度。因此,活动方案是集中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智慧和教学领导力的项目①。

该教学方法使教师变成课堂的导演,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该方案与新课标倡导的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一致,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发展了老师的教学素养。

二、活动方案式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学习过程。活动方案式教学法注重的是课堂中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教师设计活动方案的目的,就是要学生积极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独立思考,自主发现问题。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好比得到了一双翅膀,可以让学生展开独立翱翔了。

全文阅读

教学活动方式浅谈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有限,因此我一方面积极学习基础教学理论,另一方面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在教学活动中,我认真地进行了各种教学方式的尝试实践,不断总结归纳,下面仅就个人的粗浅认识做一展示。

一、讲授法

讲授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系统地讲授,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输较多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讲能力。但是,初中生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能持久,在课堂上需要积极活动,完全由教师讲学生听,会妨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配合一些其他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教学。

讲授过程中,要组织好讲授内容,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讲能力。首先,教师提出课题要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动机;其次,讲授过程中还要组织学生听讲的问题。例如,就着学生心领神会或困惑的目光,提一两个值得思考难度适当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活动;对于分心的学生用暗示提问复述等活动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来;最后,在讲授结束时要注意做出简明的结论,由学生复述所讲内容,或由学生小结。

二、演示法

演示,是在上课时,配合讲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向学生提供感性经验。演示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

运用演示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再次是操作准备。演示进行时,要有计划地做好临场安排和指导。

三、参观

全文阅读

“活动式”教学在教学中的激活与创新

【摘要】 传统教学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身份,不能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活 动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读、填、演、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新思 维,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关键词】 活动式,读、填、演、辩。激活,创新。

中学语文课本选用了很多名家作品,这些作品如果按传统教法,即使再深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很难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也难以提高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因为文学作品的美是难以讲出来的,即使讲出来,也是枯涩难懂。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活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读、填、演、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学生自我实现 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

1读、即分角色表情朗读,激发兴趣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 阅读活动,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手段。它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 性阅读活动。”如果能够按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能起到感染和教育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语,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 把说和读联结起来,并形成语感。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我教《变色龙》时,就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由全班同学推选9位学生 代表,分成3组,每组3人。各组分角色 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 朗读 ,活动开始后,同学们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填、即填补原作中的艺术空白,激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的同时留空白,给学生留有一点回味思考的余地。目的是给学生创造的天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意识,激活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服务。”有很多作品的作者都运用了一些空白艺术,这些空白,省却言辞,在言不尽意下,显其神,概其貌,抒其情,表其意。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 中,对此要细心体味,反复吟 咏,仔细揣摩,还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如我在教《孔乙己》时,就组织一次填补空白活动。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到咸亨酒店,掌柜照样取笑他因偷东西而被打折腿。这回,孔乙己低声说是:“跌,跌……”文中孔乙己怎么不说了?我让学生展开联想,加以合理想象推测,填补这个空白。很多学生填补了这个空白,不仅非常合情合理,还合意。如一位学生是这样填的:一是孔乙己没有勇气再自欺欺人地说出只能招致取笑更多的跌字了;二是孔乙己是想以跌断骗人,但转眼一想,又骗不了人,心里很矛盾;三是孔乙己很像求掌柜,不要再提。一个省略号就有三种味道,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留下的空白,妙不可言。通过填补空白活动,学生既可感受到、领悟到未尽之意,又能激发创新热情,激活创新思维。

3演、就是把原作改编成课本剧表演,锻炼创新能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