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绘画课程教学

绘画课程教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装饰绘画课程教学刍议

【摘要】在装饰画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装饰画技法和材料选择上因循守旧。装饰画教学改革要注重向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观念融合的方向发展,关注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构建更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装饰绘画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改革思路

一、装饰绘画的历史由来

装饰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创造,在当时是人类为了追求美、表达和创造美的一种重要手段。远古时期,人们出于记录劳动生活场景及爱美的目的,在贝壳上刻上图案并与兽齿打磨后穿在一起,挂在脖子上,从此产生了原始的装饰。从甲骨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非凡的智慧,仅仅用了几根直线、曲线,就能把形象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形成了最早的装饰图形,就是这种在劳动生活中深刻的体验,使其表现技巧如此高度的概括和准确。从装饰绘画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可以追溯到史前。史前东西方的岩画,可以说是至今发现最早的装饰绘画形式。公元前2万年左右,西班牙的阿尔泰米拉洞穴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内发现的装饰艺术形式记录了最早的装饰画的起源,我国的装饰画艺术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品中的装饰纹样证明了中华祖先已经熟练掌握了装饰语言的表现,同时创造了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八方连续等几何纹样。后来的商周青铜器、战国漆器、秦汉时期画像砖石刻等都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并开拓了更为丰富的装饰绘画艺术风格。所以说装饰画这一艺术形式在原始绘画和装饰纹样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并流传至今。

二、装饰绘画教学现状

针对现代装饰画在环境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同时艺术设计成为一种时尚,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兴建和设计人才培养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对作为专业设计基础的装饰绘画教学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装饰绘画被错误的认为是附属于工艺或绘画的艺术形式,被认为是肤浅的,缺乏独立崇高审美理想而难登大雅之堂。装饰绘画的教学难以进行,学生对此课程不够重视。其实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艺术样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装饰绘画以融会贯通的审美视角,在现代社会显示出特殊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装饰绘画是一种装饰性的艺术,是融装饰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装饰绘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借鉴装饰绘画元素,探索现代设计及在设计的应用,并赋予其新的审美观念和新的表现形式,使其成为注入新现代设计理念的装饰艺术形式。

装饰绘画有其自身的属性和规律,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装饰绘画中包含了理性潜意识的精神。它将自然物象转换成主观理解的物象,再现到现实生活中,成为新的理解方式。装饰绘画注重内在情感抒发并带有装饰意味的绘画形式,它实际上是理解、分析、挖掘了自然美的组织结构,从而表达着作者灵魂深处的感情,有着自身独特鲜明的美感特性。它的美感是自身独有的形式美感的体现。

在现在的装饰绘画教学中,学生总是区分不了现代构成与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所以在教学中要帮学生树立装饰画本体语言在创作中贯彻。使学生充分认识装饰绘画的审美意趣,形成学生的个人风格。

全文阅读

高校绘画课程教学方式探微

【内容摘要】高等美术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对诸多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性探索和深入拓展,将教学课程改革与时代现状紧密结合,不断探寻新的、符合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 绘画课程 培养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绘画教育处于不断发展探索阶段,诸多实验性的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正在探索、创新和完善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各种绘画技法与应用规律,还应注重让学生掌握相关绘画理论知识,启发学生自身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把握绘画学习中的规律性并逐渐将规律正确、独立地用于绘画创作中。这就要求教师授课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讲究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拓性,把握好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关系。笔者以提高绘画教育教学效果为目的,在近几年的实验性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下几点教学方式。

一、共性阶段的教学培养方式

此阶段为高校一年级夯实基础时期,是所有美术专业学生所要经历的共性阶段。要较扎实地完成这一阶段,需要在教学中强调以下两点:

(一)通过示范与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绘画专业技术、技法得到提高。具体实施是根据每位学生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指导,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对知识的吸收并转化为创新的能力不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的放矢的启发性教学,课堂示范这一教学方式与内容也应力求针对具体学生进行指导。

(二)优化原有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包括开设的课程及其所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优化各绘画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使学生通过有序课程的学习获取更多绘画专业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认知学习的规律,合理的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经过优化后的绘画课程设置具备以下三点内容:

1.符合绘画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在明确绘画课程教学总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规划课程阶段性培养目标。包括进一步完善课程的阶段性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体系,不断更新陈旧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等。根据为达到阶段性目标所需完成的详细教学重难点等内容在每个阶段罗列出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使教师与学生不断更新原有的绘画实践与美术理论认知,在深度与广度上发展自身专业素质。如增加绘画临摹课程课时量,通过直接向绘画大师学习,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宽阔且高的专业观察角度,提升学生的专业审美评判能力。

全文阅读

高校绘画创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育的不断完善,内蒙古高校绘画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改革研究,完善教学。笔者将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课程的设置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绘画 创作课程 改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育的不断完善,内蒙古高校绘画教学与时俱进,鼓励教改,支持科研,在内蒙古高校教学中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倡导下,内蒙古高校绘画专业教师不断进取,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改革研究,完善教学。

一、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课程教学现状

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课程是图像化思考与变化过程,其包含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是集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及表现能力于一体的综合体现过程,是内蒙古高校绘画专业学生四年学习的最终亮相课程。笔者在多年高校绘画创作教学及对内蒙古各大高校绘画创作教学的走访中发现当前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课程的设置存在着一些不足,使创作理论不能很好地与创作实践相结合,集中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结构、学时分布等方面,例如未能将创作课程分为创作理论课程、创作实践两部分,因为,了解、学习创作基本理论知识才能使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融于一体,表现于绘画创作当中,才能有更多的不朽之作出现;其次是绘画创作课程的学时分布不符合高校绘画专业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认知规律,致使大部分绘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创作时,临时抱佛脚,创作不能有感而发,出现了“拿来主义”,照抄图片、复制照片、改编他人作品等现象,使得创作缺乏生动鲜活性,阻碍了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的蓬勃发展。

二、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

1.完善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课程内容

当下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教学应该将绘画创作课程分为创作理论课程和创作实践课程,完善绘画创作教学内容。 苏联作家A·H·鲁克在《创造心理学概论》中提出:“事实上,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内蒙古高校绘画专业的学生都具有创作能力的素质,只是缺少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的引导,而这种“引导”便是创作理论课程所要担负的任务,创作理论课程所要担负的任务包含敏锐观察力的培养、认识捕捉真善美的能力、读画提高审美、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及探究事物的本质、将生活元素转化为艺术符号及用艺术符号传达情感的能力的培养。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在《美学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艺术家把耳闻目睹的各种生活现象,与亲身经历融为一炉,从审美直觉深入感性材料中作理性辨析,完成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化而始终不脱离感性,这便是艺术思维特有的途径。”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的完成需要观察生活、感知生活,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离不开创作理论知识的指导与创作的实践相结合,内蒙古高校绘画专业的学生将通过系统的、由浅入深的学习创作理论知识,再结合创作实践课程完成绘画创作任务,方能产生鲜活的创作作品,只有使创作理论指导创作实践,才能推动内蒙古高校绘画创作教学的发展。

全文阅读

建筑学专业绘画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建筑绘画课程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等方面均需进行改革。结合建筑专业建筑绘画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 绘画课程 教学改革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的基本技术素质和学术、艺术素养,熟练掌握建筑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很强的使用设计技术工具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建筑设计和科研单位,从事设计与城乡建设管理等工作。经过几年的工程实习锻炼,通过有关国家考试的学生可以成为注册建筑师或成为城乡建设系统的国家公务员。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筑学专业需要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建筑绘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必须结合计算机应用,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1.调整技法训练与相关知识传授的比例

建筑绘画教学大纲要求以技法训练为主,相关知识则以帮助理解、掌握技法的够用为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难度很大的技法,现在用电脑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因此,对于一些耗时过多的技法训练有选择地放弃,相应加大相关知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可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及色彩运用能力。为此,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掌握适当的技法训练和相关知识传授的比例尤为必要。

1.1丰富授课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建筑是一个高度综合、涉及面很广的艺术门类。以往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加之以简单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为主,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机械被动地学习。如果利用投影仪进行静态的画面演示,利用电脑技术的动画、音响和教师简单的讲解,就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迅速溶入情景,进而发现、联想、模仿、创作,从而提高绘画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角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现在,电脑可以帮助人完成很多设计,设计师之间竞争的焦点实际上是创意,而创意的来源是多方面训练的结果。因此,在建筑绘画课中,我们尽量加入建筑美学、艺术史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多涉猎一些艺术领域,如音乐、美术、诗歌等等,为将来的设计表现打下深厚的艺术功底。

全文阅读

创新思维训练绘画教学课程改革

摘要:

在社会提倡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环境中,社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该文作者基于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结合艺术类专业的训练方法,分析高校的艺术类专业课程从传统的平面艺术思维转向立体的空间思维,开发具有发散性与联想性的思维创新课程训练。高校艺术专业通过平面转向空间的思维创新课程训练,可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创新;平面;空间;思维;训练

在社会需求大量应用型人才的情况下,各高校都积极创新教学思维,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也是将来的教学方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兴的艺术设计类行业不断出现,社会对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相应不断增加。在这种环境中,各高校都开设了各类艺术设计应用型的专业课程。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在社会各方面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各高校逐渐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如今艺术设计理念日新月异、专业范围已有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高校艺术类绘画专业教学课程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深厚美术功底和较高艺术应用能力的艺术类应用型人才。

一、现代大学创新思维培养应用型人才

现代美术不仅是美术技艺教育的学科,也是一门以创新为生命的应用型学科。创新是现代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创新思维作为现代艺术的灵魂,在艺术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艺术从业人员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加强开放性思维训练,并注意打破思维定式,这样才能最终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1.创新思维的性质

全文阅读

基础绘画课程在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一、前言

艺术设计专业从引入我国教育领域到不断壮大,已经经历了二十几个年头,各大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就业方向分别开设了不同侧重方向的艺术设计课程,分别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以及服装设计等专业。这些专业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开设基础绘画课程来开启和巩固学生对艺术设计这门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帮助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这门专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用好这项专业技能的自信心。根据调查显示,有很多学生对基础绘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足够了,因此学习计算机设计绘画的学生的手绘基础却很薄弱,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种认识误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通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基础绘画课程的重要作用,通过基础绘画课程的深入学习,找到学生艺术设计的有效方法,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艺术设计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深。

二、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是一切艺术设计的基础和源头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高校的艺术类考生也在大范围的扩招,这些招生现状导致艺术生的生源基础差,对绘画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几乎为零,这些低质量的考生涌入艺术学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造成了很大压力,加之学生在入学前并没有参加相应的测试,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少之又少。这就告诉我们,面对基础如此之薄弱的学生源,我们教师只有重视基础,在基础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根据美术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来讲,只有学生经过一个长期的绘画训练过程,即通过基础绘画课程的深入学习过程,学生的才能够具备学习艺术必有的细胞,才能够运用艺术思维对艺术设计方面专业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有价值的评价。例如,学生只有通过在基础绘画课程(如素描、速写)的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为以后在专业领域中施展自己的创作才华提供坚实的基础后盾。但是如果轻视这一环节的学习,直接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创作,学生的创作作品就会像根基不稳的建筑,没有思想和灵魂的躯壳,随时都会倒塌和毁灭。所以说,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是一切艺术设计的基础和源头,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不加以重视,就会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产生巨大阻力。

三、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获得创作灵感和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果我们只把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看作是其他艺术设计分支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来学习的话,就着实小看了基础绘画课程的作用。基础绘画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基础绘画课程中对一些绘画作品的修改和斟酌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深造,使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例如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抽象美,因为美没有衡量标准可言;其二是具象美,因为美有规律可循。而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绘画能力的训练和形式美相结合进行讲解,来提高学生对有规律的美的认识,如通过点、线、面的协调配合使得整个绘画作品在外观上变得匀称、均衡,通过虚实线的勾勒使得整个作品变得和谐柔软。通过一些具有形式、规定的美的概念的教学使得学生对客观的美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形成自己对美的独特理解,逐渐培养学生判断美、区分美、欣赏美的能力。而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在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捕捉到美,从而获得创作灵感,提高创作能力。

四、如何在基础教学中发挥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如上所述,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那么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采取何种措施,或者说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教学细节,来充分发挥基础绘画课程的作用呢?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例如在素描课上强调在不同的角度对所画对象进行细致观察,鼓励学生画出不一样的物体形象设计;再比如在油画创作中,鼓励学生重视光与影的分析,能够通过不同的颜色凸显出哪些事物是用肉眼看到的,而哪些事物是光线造成的阴影等等。其次,应该培养学生表现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形式绘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创作能力,鼓励不一样,鼓励别出心裁,鼓励学生画的“不像”但却有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达,从而培养学生表现美的创造性能力。最后,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只有经过教师的逐步诱导以及学生的刻苦不断地练习才能逐渐养成。

全文阅读

艺术设计课程绘画基础教学探究

摘要:

在技师学院中,艺术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和设计性都很强的专业,有着较强的综合性,与其他的学科都是有联系,比如与美术、语文、历史等。对于技师学院的艺术学生来说,绘画课程是基础课程,是能否学好艺术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技师学院的学生一定要对绘画有极强的敏锐性,要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绘画基础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

技师学院;艺术设计;综合性;绘画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近几年新兴起的一个热门专业,随着该专业在社会的需求不断扩大,技师学院也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相关课程教学。但是在对学生进行绘画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不够等,因此如何对技师学院的艺术设计学生进行高效的绘画基础教育,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革新绘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感知

绘画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首先就要要求学生对于色彩和造型有一个敏锐的感知,对绘画技能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因此在最初的教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及色彩渲染能力。早绘画改革之后,更多人对色彩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认知,对颜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在运用色彩进行绘画时,能够强调整体色彩概念,提高自己的抽象和归纳能力,实现从形体到空间、从具象到抽象和空间之间自由和转换的跨越。教师还可以在绘画基础课程中加入一些扩展性的内容,比如对一些著名艺术作品的赏析、各类艺术高校的最新资讯、国内外美术史的发展、艺术概论等课程。我国早期的艺术理论知识虽然体系很好,但是学习时间过长,学生一般都要接受很长时间的教育才能进入高等学校继续进行深造,像这种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绘画基础是很难适应学校的教学生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审美能力对于艺术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审美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审美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因此在绘画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入一些拓展知识是很必要的。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还记情况革新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审美一直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

2综合利用绘画材料,增强学生创造

全文阅读

对高中美术绘画课程教学的重新认识

绘画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人类最早的文字,本质上来说就是绘画,可以说,绘画是人类的本能。现在绘画在中学课堂中的比例日渐减小,甚至日趋消失。对于高中美术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认清教学目的

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入门式的。不可能指望同学们通过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就能成为一个比较专业的绘画人员。

笔者觉得,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只要达到几个目的就可以了。一是让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绘画来远离枯燥的知识学习,陶冶情操,提高一下自己的美术修养;二是让学生对物的造型、对美学有一个认识,锻炼动手能力;三是让一些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从而热爱上美术,对以后更深入地从事美术相关活动有一个启蒙作用。

二、选择主要课程

平心而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课程,更不能直接培养出专业美术家。所以,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注意基础性、入门性。

在现在高中的绘画教学中,多数老师都选择了专业授课课程,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其实,大多数学生都不是专业艺考生,单纯的艺术专业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他们反而会因为自己在美术方面的欠缺,产生逆反、厌恶心理。所以,高中美术教学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恰当,必须有别于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选择入门容易、实践容易的课程。

对一些绘画方式而言,同学们的接触可能会多些。不少同学甚至节假日也曾参加过各种美术培训班学习。比如素描、速写,可能是最简单易学的内容了。这两门内容学生自己可以预备一些必要的绘画用具,而且讲解相对容易,内容也不太深,便于学生理解。其他的,比如做些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等,用同学们用容易找到的材料来进行绘画练习也很可行。一定要认清,高中的美术绘画教学更多的是通过体验让学生对绘画有所理解和熟悉。

全文阅读

论基础绘画课程在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商业、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多,各大高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来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些专业大部分都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这就使得不同学校不同方向的专业在教学上出现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使得很多学习设计的学生只会电脑设计图案,不会手绘图案;而学习油画的同学却对国画一窍不通,学习国画的同学却找不到素描画的绘画特点等。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是轻视基础绘画课程教学引起的。本文重点介绍,基础绘画课程在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前言

艺术设计专业从引入我国教育领域到不断壮大,已经经历了二十几个年头,各大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就业方向分别开设了不同侧重方向的艺术设计课程,分别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以及服装设计等专业。这些专业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开设基础绘画课程来开启和巩固学生对艺术设计这门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帮助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这门专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用好这项专业技能的自信心。根据调查显示,有很多学生对基础绘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足够了,因此学习计算机设计绘画的学生的手绘基础却很薄弱,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种认识误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通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基础绘画课程的重要作用,通过基础绘画课程的深入学习,找到学生艺术设计的有效方法,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艺术设计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深。

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是一切艺术设计的基础和源头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加,高校的艺术类考生也在大范围的扩招,这些招生现状导致艺术生的生源基础差,对绘画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几乎为零,这些低质量的考生涌入艺术学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造成了很大压力,加之学生在入学前并没有参加相应的测试,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少之又少。这就告诉我们,面对基础如此之薄弱的学生源,我们教师只有重视基础,在基础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根据美术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来讲,只有学生经过一个长期的绘画训练过程,即通过基础绘画课程的深入学习过程,学生的才能够具备学习艺术必有的细胞,才能够运用艺术思维对艺术设计方面专业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有价值的评价。例如,学生只有通过在基础绘画课程(如素描、速写)的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为以后在专业领域中施展自己的创作才华提供坚实的基础后盾。但是如果轻视这一环节的学习,直接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创作,学生的创作作品就会像根基不稳的建筑,没有思想和灵魂的躯壳,随时都会倒塌和毁灭。所以说,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是一切艺术设计的基础和源头,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不加以重视,就会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产生巨大阻力。

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获得创作灵感和

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果我们只把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看作是其他艺术设计分支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来学习的话,就着实小看了基础绘画课程的作用。基础绘画课程不仅是一门基础课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基础绘画课程中对一些绘画作品的修改和斟酌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深造,使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例如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美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抽象美,因为美没有衡量标准可言;其二是具象美,因为美有规律可循。而基础绘画课程的学习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绘画能力的训练和形式美相结合进行讲解,来提高学生对有规律的美的认识,如通过点、线、面的协调配合使得整个绘画作品在外观上变得匀称、均衡,通过虚实线的勾勒使得整个作品变得和谐柔软。通过一些具有形式、规定的美的概念的教学使得学生对客观的美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形成自己对美的独特理解,逐渐培养学生判断美、区分美、欣赏美的能力。而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在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捕捉到美,从而获得创作灵感,提高创作能力。

全文阅读

建筑绘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建筑绘画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担负着效果图表达、设计宣传推广、提高专业人员审美能力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以培养造型能力为主要目标,兼顾审美能力培养,以人为本,改善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改革。本文系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筑绘画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支撑文献之一,详尽地阐述了建筑绘画课程改革中值得思考因素。

[关键词]建筑绘画;教学改革;建筑设计技术专业

造型能力是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必备的能力,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没有专业造型能力就无法将设计意图及效果进行表达,造型能力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培养建筑设计专业造型能力的课程叫做建筑绘画,它负担着效果图表达、设计宣传推广、提高专业人员审美能力等重要任务,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就相当于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因此提高建筑绘画授课质量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将建筑绘画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是建筑绘画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引导学生对建筑绘画的学习态度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建筑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几乎都没有绘画基础,有的学生甚至对绘画不感兴趣,但通过学习,那些勤于自勉的同学,对绘画及学习目的明确了,并靠后天的努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造型能力能够满足建筑设计专业应用需要。其次,建筑绘画与建筑设计专业课及其他基础课是相辅相成的。素描画得好的学生,他的建筑速写、建筑画,包括色彩画也必然好。同理,绘画水平好的学生,他的专业课(建筑设计、建筑效果图)也必然好。

事实证明,绘画水平好的学生专业课都很好,自然就业情况也很好。个别画得好的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被一些大公司、集团提前签定了就业意向,或提前“挖走了”。再有就是在学院及社会上所举办的艺术设计赛事上获奖的学生,几乎也都是在绘画方面的姣姣者。这些足以看出绘画基础在其建筑设计方面是多么的重要。建筑设计是艺术范畴,绘画是研究美的艺术规律,因此是相通互补的,学好它,就能够举一反三,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建筑绘画和设计工作的应用中去。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对所学内容的重视程度也对其专业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建筑设计各学科、门类相互渗透,互补性很强,建筑设计艺术也是如此,绘画基础,美的要素,艺术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起着巨大支撑作用,造型基础包括素描、色彩、构成、速写等,提高审美分辩能力的学科,建筑艺术是以美为先决条件的,也就是说,建筑设计离不开绘画艺术。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