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赤壁赋教案

后赤壁赋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赤壁赋》为例谈课题教学方式的改革

受应试教育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一种较为滞后的教学模式,而在新时期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本文中笔者将以《赤壁赋》为例,探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方法,旨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

一、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赤壁x》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作者为宋代的著名词人苏轼,文章之中不仅有宋文的特点,还有南北朝骈赋的韵味,是一篇写景的古文佳作,同时在文章中还包含着作者的一些人生观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的精神世界将会深受洗礼。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着知识的灌输,若是采用这种方式去进行《赤壁赋》这篇文章的教学,学生在主观的情感上就会受到压抑,因此很难理解到文章的奥秘之处,而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而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无疑是多种多样的,如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乌台诗案”的短片,让学生了解作者苏轼在写《赤壁赋》这篇文章时的背景与心情,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音乐氛围烘托中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这会让学生体会到“赋”的魅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增添语文课堂活力

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教学活力。以下笔者将介绍两种教学方法,首先是动态教学法,通过一些设想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如在《赤壁赋》这一篇文章之中,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这样的互动假设,如若是苏轼当时没有经历“乌台诗案”,那么他是否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再或者若是没有这样的人生际遇,那么苏轼的写作是否会出现这样的转变,通过这种以身设想的假设方式,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其次是小组合作教学法,这是教学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前,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以《赤壁赋》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赤壁”对于作者和曹操各有什么样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三、提升教学综合素质,加快语文教学改革

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教学改革的推动力量,因此作为一名对学生学习成长负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自身出发,全面的认识自己审视自己,通过弥补自身的不足优化语文教学。首先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放弃传统教学过程中师为尊这种教学思想,放下身价与学生主动沟通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教学工作的主体,转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可以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同时为了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还要多去听取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教学交流与教学反思,采取学生更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去传授知识。例如在进行《赤壁赋》这篇文章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尝试去改变一下过去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通过一些游戏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从而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关系。

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全文阅读

文言教学中的取舍之道

长期以来,文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过度教学”的病症。具体表现为,不论何种类型的文言课文,总是从第一个字教到最后一个字,唯恐哪一个字、哪一句话没有解释到位,学生便无法理解。此种教法,如果撇开文本的课程属性,只将其视作一篇独立存在的文章,或许无可厚非。一旦将其纳入三年一贯制、甚至六年一贯制的学科课程知识体系中,便会发现,其中必然存在着太多的不合理性。比如,同样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古汉语语法问题,出现在初中低年级文言课文中,便无需作过分深入细致的讲解;出现在高中文言课文中,则应该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再如,同样是儒家思想的传承,初中阶段《论语十则》《孟子二章》中需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与高中阶段《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中需要传承的信息,也应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样的批判性认知,是学科课程体系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

文言课文的此种课程属性,决定了任何一篇文言课文,都应该承担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以此为准则,引导学生学习文言课文时,就必须依照课程目标体系和具体学情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重点突破课程目标预设的重难点信息,大胆舍弃低学段时已经作为重点强化的内容,或者未来的高学段时才需作为学习重点的内容。不必要求学生完全知晓课文中的所有古汉语知识,不必穷尽课文的所有思想情感。

明确了上述观点,再看文言教学中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便会发现,无论是重难点信息的预设、拓展训练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不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教什么”必然受制于课程目标,“怎么教”必须受制于具体学情。

下面,将结合笔者二十余年来探究的“三度语文”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四部分阐释文言教学中的取舍之道。

一、取“点”舍“面”,还文言以课文属性

在“教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三度语文”一向主张“丈量语文的宽度”。每一篇独立的文言文本,或许都可以视为一片宽阔的海洋。一旦纳入教材,成为具体单元中的具体课文,其承载的教学任务,便被缩减成可见的两三朵浪花。这“两三朵浪花”,就是该篇课文的“宽度”。“丈量”此种宽度的标尺,就是课程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知,便可发现,教学苏轼《赤壁赋》时,非但不必采用逐句串讲的方法,从头至尾说清每一个字的现代汉语意义,而且也不必将围绕着该文本形成的所有解读全部告知学生。因为,《赤壁赋》被纳入高中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之后,其身份便转换为语文大厦中的一个知识构件,既无需以“一己之力”承担起文言学习的全部责任,也不必以此“一滴水”便全部呈现出苏轼的人性光芒。

那么,《赤壁赋》的“宽度”究竟如何“丈量”呢?或者说,《赤壁赋》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又该如何教呢?

全文阅读

新课程个性化课堂中联想式思维运用

新课程对教师的重新定位使得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中为之一新。新在什么地方?笔者认为,让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让课堂成为知识链接和能力提升的课堂,那么,联想式思维不可少。

我们知道,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到另一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按其分类可分为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和因果联想。联想无处不在,生活因联想而丰富多彩,工作因联想而精彩迭出,艺术因联想而焕发光彩。许多艺术,因联想而诞生、成熟,也因联想而气象万千、摇曳多姿。它既是构建艺术不可或缺的心理历程,也是欣赏艺术必备的思维境界。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需要运用联想。运用联想式思维进行教学,正好体现了新课程个性化课堂教学要求。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整合知识、利于理解记忆。

一、整合知识

教学以知识为基点,而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范畴内,他都与其他知识点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教学当中,运用联想可以将分散的、凌乱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与组合,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下面我就以《赤壁赋》为例,谈谈运用联想整合知识的优点。《赤壁赋》作者苏轼,历史上作为一位重要的且很有影响的文人,我们必须讲解。

首先,讲解姓氏与称谓。作者姓“苏”,我们能过相关联想,自然会想到苏洵、苏辙,想到“苏门四学士”。因其与苏洵是父子关系,与其弟苏辙是兄弟关系,他们三人在文坛上并称“三苏”;而与秦观、黄庭坚、晃补之、张末是师生关系。苏轼号“东坡”,人们称其为“东坡居士”,我们由“居士”通过相似联想会想到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清真居士周邦彦、石油居士范成大、幽栖居士朱淑真、易安居士李清照、后村居士刘克庄、柳泉居士蒲松龄等。东坡死后谥号“文忠”,我们又会联想到欧阳修和元代的散曲家张养浩,因他二人谥号都为“文忠”。

其次,讲解对他的评价。“北宋文学家,‘唐宋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方面皆有卓越成就。”(《诗歌词典》)既然是“唐宋家”之一,通过相似联想我们立刻会想到其他七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通过“唐宋家”又会联想到归有光,因归有光与王慎中是明朝“唐宋派”的代表,是“唐宋家”与清朝“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苏轼又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我们又会联想到其他三位――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样,我们运用了多种联想,将一些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这些知识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利于理解记忆

全文阅读

《赤壁赋》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赤壁赋》是苏轼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辞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精练优美、内容隽永深长。它被作为讲读课文选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和文章寄寓的志趣,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赤壁赋》的教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PPT显示)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3.背诵课文

全文阅读

心灵深处的碰撞

摘 要: 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面对如此打击,苏轼并未沉沦,在《赤壁赋》中,苏轼淋漓尽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态。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思想 “悲”

黄州山水,尤其是黄州西北的山麓,横插江中,峭壁直立,山石赤红似火烧,它的对岸即是华容镇。人们传说,这儿就是当年“火烧赤壁”的古战场。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被贬期间苏轼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彩绝伦的散文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气势磅礴的千古绝唱。那么,苏轼是不是像旧时代大多数落魄文人那样,在遭到打击、饱经困厄时自甘沉沦、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及时行乐、无所作为呢?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选编了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亦选入第三册读本。我对苏轼此时期的思想做些探究,以求加深对《赤壁赋》这篇课文的理解。

一、乐景哀情显痛苦

苏轼所贬之地黄州,滨江带水,群山盘曲,翠木蓊郁,险峻壮伟。而且黄州还有当年吴王避暑的圆通阁;有伍子胥逃到昭关,以价值百金之剑酬赠渔父的解剑亭;有王F率晋军沿江东下灭吴,用烈火烧熔千寻铁链的西塞山。所有这些胜地,都足堪苏轼流连凭吊,这些胜景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广泛的体现。特别是他第一次来到传说中带有神奇色彩的赤壁,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感慨良多。自己仕途遭挫,屡受打击,而且“戴着帽子”被贬黄州,此时此刻最吸引他的当然是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了。因此,在《赤壁赋》中作者对赤壁的美好景色做了细腻的描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秋天的江面,微风吹拂,爽朗而澄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从淡云写到江水,月亮在徘徊,雾气在升腾。茫茫的夜空,辽阔的江面,缥缈的雾气,经过月亮银辉的浸染,显得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浩瀚无边。这是多么空灵、多么旷远、多么美妙的景色啊。面对如此胜景,难怪作者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了;置身这样的情景之中,难怪乎作者具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了。

二、主客对话解心结

面对如画江山,作者并没有“物我相忘,身心皆空”,超脱尘寰,而是想到了“一时多少豪杰”,“吾生之须臾”,华发之早生,功业之无成。作者借助“赋”的写法,去除汉赋板重、堆砌的毛病,更没有受骈赋、律赋形式束缚,而且巧妙运用主客对话形式,引出了存在于作者心中的“结”。于是在“饮酒乐甚”的情况下,客却吹出了凄切婉转“如怨如暮、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悲凉幽怨的曲子,这自然引起了苏子的惊讶,从而完成文章由“乐”到“悲”的转换。

全文阅读

赤壁赋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全文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的教学渗透

有章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两句蕴涵了作者极为复杂的情感,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周瑜不朽功业的仰慕,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痛;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超越无奈现实的彻悟,走出心灵困境的旷达。(《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如此总结,应是比较全面地把握了苏轼的情感,但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如果不从深层次挖掘词作中的本我,不从苏轼同时期、同题材的其他作品的比较阅读中品味句中深意,或许学生更多只能感受到句中的“消沉与哀痛”,难以真正理解“彻悟与旷达”,从而产生对词作情感把握上的偏差。为此,如何教透这个关键点很重要。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渗透。

一、以“外雄壮”来写“内悲凉”,哀而不伤。

词作开头,作者以广袤瑰丽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阔大壮美的图景: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赤壁”故垒,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急流危崖,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将周郎。雄奇之语将英雄主义情怀释放至极限,为下文的怀古抒情蓄势铺垫,可谓外境“雄壮”。

然而雄壮的外境并非一绘到底,“人间如梦”四字一点,不仅道出了“雄壮”背后的悲凉,更道出了人世的艰辛与无常。

笔者以为,悲凉与雄壮的融合恰是本词豪放词风审美的节点,它赋予了词作更多的深意。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因“乌台诗案”下狱,同年十二月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无聊谪居四年。本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作者时年四十七岁。“乌台诗案”不仅使他“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惨遭打击,更因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个体命运之悲油然而生。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若仅有绚丽的外壳,怀古显然不够张力,正是雄壮乐曲中的一声悲叹使得词境的审美观照显得更有深度和广度。就本词而言,雄壮是主体,但仅是情感的表层;悲凉是点缀,却是精神的内核。苏轼之悲源自怀古的失意,正是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追慕,才使读者真切感受到苏轼人世艰辛中的感伤与崇高,生命才更见张力。以悲笔作结,不仅丰富了词作豪放壮阔的审美意境,也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哲学内涵,显得含蓄隽永,哀而不伤。

二、以“江月恒常”来凭吊人生,超然释怀。

“酹江月”的解读是把握本词情感的又一关键点。酹:古人祭奠时把酒洒在地上祭神,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75页注解③)据此可知,“酹”是一种凭吊、寄怀的行为。凭吊之举,既是对过去的追忆,似乎又是与过去的了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全文阅读

力求深入,避免肤浅

先让我们来看两段为必修2第三单元苏轼的《赤壁赋》一课设计的导语: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拆字游戏,哪位同学知道“虫二”的含义?对,就是“风月无边”。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杭州西湖湖心亭,被清风明月无边无际的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极言风景之佳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边风月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苏轼的代表作《赤壁赋》,去领略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无边风月吧。

2.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又被称为赤壁,相传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仙谤朝政”系狱乌台,案后元丰二年(1080年)二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名誉上是官,实际上是被软禁、被监管的政治犯。苏轼在黄州度过了四年艰难困苦的生活,他的人生陷入了最低谷,他痛苦、愤懑,但贬谪生涯也使他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人生,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在元丰五年(1083年)七月,与客泛舟赤壁后写下的《前赤壁赋》。

比较两段导语,可以说各具特色,前者新颖、简练,有吸引力,后者朴素无华、信息量大。那么,在教学时如何选择呢?或者说哪一种设计更好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导入环节设计的思路、原则以及艺术性,而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又是受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制约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多数停留在激趣层面上,其主要目的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聆听教师的分析、讲解上,以保证学生领会知识点。新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着力点和课堂教学的归宿点就落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上。(2)课堂教学变成生生、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的模式,而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或师生互动式质疑的模式,师生合作、探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3)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化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鼓励个性化理解和自主表达,重视和保护课堂生成等。因此,新课导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激趣表层,要力求深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生、师生间的探究交流创造条件做好铺垫。

据此来看,上述两种设计虽各具特色,但设计的思路、原则却不相同:前者重点在激趣,也涉及作品的内容“无边风月”,但太笼统,无实质性的东西,功能仅限于激趣层面;后者涉及“题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信息,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相关信息,为解读文本做好了铺垫。前者比较适合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配合教师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等环节;后者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核心,教师的着力点和课堂教学的归宿点落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上,符合新教改精神。下面笔者再用课例来探讨导入环节的设计思路、原则和艺术性。

我们来看一段为必修2第四单元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课设计的导语:某杂志“让故事说话”栏目登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的父亲领着五岁的儿子上班,到单位后儿子老是缠闹他。为了让儿子老实一会,他就把办公室里的废旧世界地图撕成碎片,让儿子重新摆好它。他认为没有一两个小时,儿子是摆不好的。可是,不到十分钟,儿子就端着摆好的世界地图来给他看。他惊诧不已,忙问:“你是怎么摆好的?你怎么知道哪里是哪个国家?”儿子说:“我不知道哪里是哪个国家,不过地图的背面是个人体图,人摆正了,地图也就摆正了。”于是这个故事就浓缩为一句名言:人正,世界就正。而这一名言也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宗旨――立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中国现代教育先驱蔡元培先生的演讲词《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来聆听先哲的教诲吧。本课以故事导入,很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为学生自主阅读,领会文章的主旨做好了铺垫。

综上所析,由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导入环节的设计思路、原则都要作相应的改变,要力求深入,避免肤浅、花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生、师生的探讨、交流创造条件,这是总的思路和原则。可以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写作背景及相关知识,或为解读文本选好切入点,或为解读文本提供思路,或揭示文章的主旨,为学生领会主旨创造条件,等等。至于艺术性,则要在符合设计思路、原则的前提下,去追求设计的新颖性、多样性、启发性、简练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设计出精彩而实用的导入环节,才能最终完成新课改的任务。

全文阅读

《赤壁赋》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融的特点。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全文阅读

试论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及人生启示

【摘要】苏轼的《赤壁赋》中蕴含着超凡脱俗的胸襟、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抽象的观点有着丰富的感染力,将诗情与哲学实现了良好的融合,真正的做到了情景交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本文主要分析苏轼《赤壁赋》的哲学意蕴及人生启示。

【关键词】《赤壁赋》;哲学意蕴;人生启示

中国分类号:I106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这一时期的苏轼在人生哲学思考以及诗文造诣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赤壁赋》是苏轼在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文章中除了营造出清幽的意境,其中含蕴含这深刻的哲学意蕴与人生启示。

一、《赤壁赋》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苏轼在黄州不仅仅是他思想发展的主要时期,也是苏轼思想成长的关键性时期,从始至终,儒家思想都是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主导性思想。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其父苏洵是一名著名的古文名家,对他进行了悉心的指导,苏轼雄才大略,但是却被贬黄州,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一度有厌世的念头。他的志向一直都是报效国家,但是却郁郁不得志。

在《赤壁赋》的开头,作者描写了清风、水波、明月等景色,在这种皎洁的月光之下,作者产生了忧伤与思念之情,后来,又描写了“饮酒甚欢”、“月出于东山之上”等情景,他借助屈原忠君爱国的情操来表达自己的抑郁之情,虽然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但是也依然不为世俗苟合,《赤壁赋》中还采用大量迂回的表现方法,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观念。

苏轼虽然被贬,但是依然思念自己的君王,但是却与之产生了分歧,因此,苏轼智能在悲愤、失意的痛苦中哀叹显示,《赤壁赋》中“望美人兮天一方”正是代表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也无所作为,只能够将自己的悲愤与忧思寄托在抒情中,期盼自己能够获取到精神慰藉。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