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亲情的名言

关于亲情的名言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扬州方言亲属称谓及其特点研究

摘 要: 本文对扬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词语按照长辈、平辈、晚辈的分类方式进行了描写,分析了扬州方言中亲属称谓词语新派与老派差异,利用内部屈折、重叠等方式区别意义,受到从他称谓的影响,面称与背称不平衡且有亲属称谓泛化趋势等特点。

关键词: 扬州方言 亲属称谓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平原的南端。扬州方言属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洪巢片,是江淮方言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扬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总量多、分类细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将对扬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一、扬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

扬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分为长辈、平辈、晚辈三类列出。每个称谓按照普通话称谓、方言称谓、方言读音及备注的顺序排列。扬州方言的调类及调值为阴平11,阳平35,上声42,去声55(依李荣、王世华、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变调按实际变读情况标记。

(一)长辈

扬州方言中伯父、伯母、叔父、叔母、舅父、舅母、姨父、姨妈、姑父、姑母一般都按长幼排序,年纪最大的称大舅舅、大舅母、大姨娘、大姨夫、大孃孃、大姑父,其余按长幼称为二舅舅、二舅母、二姨娘、二姨夫、二孃孃、二姑父,最小的可以称为老舅舅、老舅母、老姨娘、老姨夫、老孃孃、老姑父。其中伯伯和叔叔既可以按照长于父或幼于父分别排行,又可以按照家中兄弟的大排行来确定,用排序加“大大”或“叔叔”以示区别。伯母和叔母随同其丈夫变化,分别叫做“X妈妈”和“X娘娘”。

(二)平辈

全文阅读

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研究

摘 要: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语音和词汇系统,与普通话有差别,也有别于西南官话。其最显著的方言特征是不区分父母的姐妹,面称时统称为“儿[nir34]”;伯母、叔母分别称呼为“[mAmA53]”“婶或娘”;姻亲亲属面称和背称时不一致。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与普通话的差别越来越小。

关键词:襄阳方言 女性 亲属称谓语

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属西南官话,但有别于成都话。前人时贤已有关于襄阳亲属称谓词的调查,如黄赛勤[1]在《襄阳方言记略》中关于襄阳方言词汇的调查涉及到襄阳方言亲属称谓语的调查;王琢玺[2]简述了襄阳方言亲属称谓的演变特点。但是襄阳方言亲属称谓具体有哪些,这些亲属称谓有哪些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尚不明确。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襄阳城区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进行了全面考察,整理女性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特点。

一、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记录

(一)调查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一、从词汇学角度调查收集襄阳方言区女性亲属称呼语使用的具体词汇,探寻襄阳方言区女性亲属称谓语的静态分布;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襄阳女性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

(二)调查方法

本文以《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涉及的女性亲属称谓为调查词表。采用访问调查的方式进行,对被调查者提问、调查对象回答和调查者记录的方式收集语料。

全文阅读

称谓浅析与比较

摘 要:语言是使用者的社会标记之一,使用语言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使用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社会地位等社会特征差异。与此同时,人们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会反映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性质和距离远近等特征。称呼语便是这其中的语言项之一。本文从称谓语的角度出发,浅析权势与同等,社会文化对两种语言称谓语的影响,并比较两者不同之处。

关键词:称谓语;语言权势与同等;社会文化;称谓比较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85-02

一、引言

著名语言学家哈德森(Hudson)说过:每一种语言都似乎包括着反映说话人、听话人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社会特征的语言项。不可否认的是,语言是使用者的社会标记之一,使用语言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使用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社会地位等社会特征差异。与此同时,人们日常交际使用的语言会反映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性质和距离远近等特征。称呼语便是这其中的语言项之一。

称呼语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引起了社会语言学广泛的研究兴趣。布郎(Brown)和吉尔曼(Gilman)研究了欧洲语言的称呼语并提出“权势”和“同等”来代表人们通过语言行为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时关注的两项主要的社会关系原则。称呼语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的形成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政治、经济、宗教、科学和哲学文化必然会对人与人之间的称谓语产生影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许多少数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文字。维吾尔族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称谓语的角度出发,浅析权势与同等,社会文化对两种语言称谓语的影响,并比较两者不同之处。

二、语言权势与同等对称谓的影响

全文阅读

比较视野下的英汉亲属称谓差异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外在反映,同时,文化又促使语言发展。作为一种语言习俗,称谓语自然是语言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简言之,称谓语可被视为一类带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通过探究英汉亲属称谓上的差别,我们可一窥这两个民族在宗法观念、等级制度及价值取向等各个文化层面上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英汉;亲属称谓;文化比较;差异

1.引言

称谓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称谓可泛指一切人与物;狭义称谓专用于指人,即所谓人际称谓。而亲属称谓是人际称谓系统下最重要的一类。根据田惠刚先生《中西人际称谓系统》一书的定义:“亲属称谓是指互相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戚和亲属的名称。”

从亲属称谓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传统及其历史积淀,它有着意蕴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泾渭分明的文化体系,因此二者也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称谓体系。英汉两种语言亲属称谓的差异源于各自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本文拟对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进行系统比较,并简要探讨其根源。

2.英汉亲属称谓差异对比

2.1英汉亲属称谓概述

据统计,英语的亲属称谓只有二十几个,而汉语的亲属称谓却有百个之多。可以说,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是现存语言中关系最复杂、最繁多的亲属称谓系统。相较之下,英语的亲属称谓系统就显得简单、宽泛、笼统得多了。

全文阅读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看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祖林,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泽兵(1989-),山西大同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摘 要:无论何种文化,称谓语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交用语。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实现良好交际的开端。中英称谓语分属不同语系、扎根特有文化。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并探究其原因,旨在揭示称谓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以期更好地进行英汉跨文化交际,促进两种文化和谐、礼貌地交流。

关键词:称谓语;文化;差异

一、称谓语的定义

称谓语是指人际之间用作称呼的语言习俗,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称谓语又叫称呼语,是说话人用来指称交谈对象名字的语言项。不同称谓语的使用选择可以反映交谈双方的社会或家庭关系,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也会用不同的称谓来传递对对方的态度和身份认定。

二、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称谓语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反映出交际双方在选择称谓语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社会规则和文化价值观。中英称谓语的主要形式虽然基本相同,但由于这两种语言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遵循的社会规则和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大不相同。

全文阅读

浅析中西称谓的差异

摘 要: 称谓语作为语言交际的先导,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本文通过分析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称谓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分析其背后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 中西称谓语 文化 差异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民俗语言学家曲彦斌则认为,“称谓”是“习俗礼制与语言的结合体,是关于人际之间用作叫法、称呼的语言习俗”。称谓是完整的语义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表达说者对听者的感情,而且可以起到在他们之间建立特定社会关系的作用。称谓可以分为两种: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每一种语言的称谓因为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制约,都有其复杂的系统和规则。因此,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及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从语用对等的层面正确地翻译并使用称谓语。

一、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英语的亲属称谓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是标明汉民族血缘、婚姻关系的语言符号,既丰富又复杂且繁复多样。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如伯父、姨母和伯母、姨父;区分父系母系,如姑妈、堂兄和姨妈、表兄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grandparent,brother,sister,uncle,aunt,尤其是cousin一词身兼数职,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没有血亲姻亲的区分,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全部用这一个词表达。

此外,在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即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成员。无论是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性别、年龄称呼对方为奶奶、大叔、大娘等。泛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示亲密和尊敬,即将非亲属成员纳入亲属关系网以表达亲近之意,因而在选择称谓时根据被称呼对象的特点尽可能地选择亲属称谓系统中关系最亲近的称谓语。这也符合汉民族注重血亲的伦理观念和“天下一家亲”的宗族社会的影响,而这一现象在英语民族中是极为罕见的。英语民族血统观念淡薄,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和强调个人独立性的民族特性相悖的。

二、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是指作为一定的社会群体或一定的社会组织的人在互相交际时按对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所使用的一切称呼方略和规则。社会称谓系统具有开放性和隐蔽性,其选择机制较为灵活。一方面,被称谓者的社会地位是公开的,在一个人身上有时可能同时存在着几种社会称谓;另一方面,这些社会称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反映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包括地位规范和结合规范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关系和权势关系,后者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和远近。我们生活在各自民族的国度里,生活在各自独立的社会中,它有异于其他民族和社会,但又与其他民族和社会保持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导致了中西社会称谓存在着同一性与差异性。但总的说来,异远大于同。这种区别的大小与语言文化差异的大小相一致。中西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的区别也愈大;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的差异也愈大。

全文阅读

中西礼貌原则之亲人称呼语差异分析

【摘 要】称谓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学现象,含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语用特点。而亲属称谓是称谓语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中西亲属称谓用法比较分析,揭示其中隐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称呼语 礼貌原则 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105-02

一 概述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西文化都有“谦虚”这一礼貌准则,但文化内涵却不同。“自卑而尊人”的贬己尊人准则可以说是中国的“谦虚”准则,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贬己尊人准则是指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是中国礼貌的最大特点;而西方的“谦虚”是减少而不是不要对自己的表扬。

二 礼貌原则

1.中国的礼貌原则

中国学者顾曰国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及中国礼貌悠久的历史渊源提出了中国礼貌所遵循的五个准则,即:“自卑而尊人”的贬己尊人准则;“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称呼准则;“彬彬有礼”的文雅准则;考虑谈话双方“脸”“面子”的求同准则;“有德者必有言”的德、言、行准则。

全文阅读

汉英亲属称谓语比较与对外汉语教学问题初探

摘 要:称谓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表现,它包含了社会称谓、亲属称谓等不同的称谓类型。汉语和其它语言的称谓系统相比,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主要就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语的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亲属称谓语的教与学问题做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 汉英对比 语用 语义 文化传统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75-02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称谓作为首先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对交际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称谓不仅能有效唤起听话人的注意,往往能为交际的成功实现铺平道路;而不恰当的称谓使用,会让听话人和说话人都倍感尴尬,交际的效果也可能因此而削弱。

近年来,无论是对汉语称谓系统本身的剖析还是汉外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都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然而,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由于受到母语和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对称谓语选择总是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亲属称谓,因其纷繁复杂,用法多变,常常会给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造成了很大困扰。本文将在汉英对比的基础上,对汉语称谓系统本身的特点及对外汉语称谓教学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1 汉英亲属称谓系统划分

亲属称谓是“指互相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戚和亲属的名称”。汉语亲属称谓可以算是世界语言中最丰富、最复杂的亲属称谓之一,不但分类多,而且在不同交际环境下的使用也非常灵活。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则相对简单,且没有过多活用现象。汉语的亲属称谓采取描述式,所谓描述式就是常采用描写的方法表明亲属关系,将亲属关系在称谓语中通过层层的描写展现;英语亲属称谓采用类分式,即,根据既定的几个大类将亲属称谓语分开,因此,英语中很少见到采用描述性的方法表明亲属关系的例子,且描述的细致程度比汉语要低很多。

2 汉英亲属称谓的语义差别

全文阅读

章丘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普通话和山东章丘方言亲属称谓的比较,得出两个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的异同之处,并通过对章丘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的分析,找出章丘方言的特色所在。

关键词:章丘方言 亲属称谓 特色

一、章丘方言概况

章丘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是新划为济南市的一个区,距济南市中心50公里,被誉为小泉城。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李荣主编)的分区,章丘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冀鲁官话)沧惠片、章桓小片。章丘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亲属称谓有很多区别于普通话的地方。

章丘方言有声母25个,韵母36个,声调4个。

声母:p ph m f v t th n l ts tsh s t? t?h ? ? t? t?h ? ? k kh ? x ?

韵母:? i u y ? a ia ua ? i? u? ? i? u? y? ? i? ei uei ou iou a? ia? u? y? ?? i?? u?? y?? ? i? u? ?? i? u? y?

本文以章丘区政府所在地的明水镇现居人口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日常亲属称谓进行调查研究。

全文阅读

南京方言人称代词的特殊变调

摘 要: 南京方言中的人称代词可分为单数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和复数人称代词(我们、你们、他们/她们)。而人称代词在某些特殊的搭配使用中会产生变调现象:单数人称代词单独使用时,遵循两字组连读变调规律,“我、你”在上声前变为阳平;“单数人称代词+亲属称谓名词”时,若后字为阴平、上声和去声,人称代词变读为阳平,若后字为阳平和入声,人称代词不变调;“单数人称代词+家”时,均变读为阳平。复数人称代词中,只有“他们”中的“他”变读如上声。

关键词: 南京方言 人称代词 变调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现辖九个区、两个县,分别是玄武、秦淮、建邺、鼓楼四大主城区,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五个郊区,溧水、高淳两县。广义的南京方言包括南京市所辖九个区的方言,狭义的南京方言只包括明都城范围内的玄武、秦淮(原白下和秦淮)、建邺、鼓楼四区及城郊结合处的方言。南京居民普遍认为城南人,尤其是秦淮区的老居民所操方言是南京话的代表。

本文主要阐述南京方言中人称代词在某些特殊搭配中的变调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简要的音理分析。

一、南京方言的声调和两字组连读变调

南京方言的单字调共有五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现将笔者通过实验调查所得的单字调调值列作下表,并附上每一调类的传统值进行对照:

表1.1 南京方言单字调实验值与传统值对照表

注:传统值1来自《南京方言志》(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出版社,1993.7,第5页);传统值2来自《南京方言词典》(李荣主编,刘丹青编纂,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2,第12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