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

关于勤奋的名言警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注文体渗透写作意识探研

摘 要:在说理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写作指导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渗透。文章以《说勤奋》实际教学为例,让学生体悟说理文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引用特点以及选取事例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及写作能力。

关键词:文体;说理文;写作意识;文章特点;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81-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写作正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最终都应指向写作。可以说,课文是供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写作指导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呢?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说理文的特点,体会说理文和其他文体的不同,然后向学生渗透写作意识。现以《说勤奋》的教学为例,探讨利用说理文渗透写作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体悟说理文的结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说理文的一般结构特点。【教学片断1】师:同学们,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看看第一自然段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师:在说理文中,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就是他的观点。说理文的开头,作者往往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师: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生: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靠勤奋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师: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生: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靠勤奋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师:在第二、三自然段中,作者用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来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在说理文中叫“举例论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师:这叫总结全文。(板书)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当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时,说理文的结构也就在他们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了――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总结全文。

二、通过司马光的故事帮助学生体悟说理文的语言特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中“警枕”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了更加具体生动的“警枕”故事,让学生找一找这两个故事的异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两段文字都讲了相同的故事:司马光睡警枕提醒自己勤于读书写作。不同之处在于课本上的警枕故事语言比较简练,老师出示的警枕故事讲得比较具体、语言生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说理文的语言和一般文体不同,它具有严密性、准确性、概括性和简洁性等特点,从而为以后写说理好铺垫。

全文阅读

立足学生,讲求实效

在执教《说勤奋》这一课时,经过查找资料,我编写教案A进行教学,课中预设与生成奏成了不和谐的一曲。原因是我在备课中没有先“备学生”,针对课中的缺失我再设计教案B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A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子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作者提出他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把这句话对你们说十遍、百遍,你们相信吗?应该怎样你才会相信?

2.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要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全文阅读

说明性课文教什么,怎么教?

说明性课文都是通过事例来阐明观点,它不像记叙文那样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不像写景文那样有优美生动的意境画面,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缺乏情趣,不少学生对这类课文的阅读兴致不高。教学中,如何根据说明性课文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科学指导学习方法。下面以苏教版四上《说勤奋》一课为例,谈谈说明性课文的教学。

一、 关注语言文字,在品析中内化积累

说明性的课文在表达上比较凝练、简洁,文中值得品味的词语很多。《说勤奋》一文中的“终于”一词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描写司马光勤奋读书、写作的事例中;一次是在描写童第周勤奋成才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扣住“终于”一词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先看司马光的故事,抓住“躲在”“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警枕”“19年时间”等词语,感悟司马光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勤奋,这样学生对“终于”一词也就有了形象化的感悟。再读童第周勤奋成才故事,扣住“终于”一词,让学生想象:童第周“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等场景,进而引出“毫不气馁”“急起直追”,让学生透过“终于”一词,去感受童第周的成才是来之不易的。之后,让学生与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做一次感性的对话,设身处地来感悟“勤奋”二字的内涵。这样,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 关注表达方式,在阅读中掌握方法

1. 关注首尾,感知文本结构的严谨。说明性课文作者的立场观点十分清楚。课文围绕着“勤奋”,开头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同时,采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成功来自勤奋,并通过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课文结尾不仅进一步强调了勤奋的意义、勤奋的价值,更向读者发出了号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表明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通过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文中作者的观点,体会隐藏在其中的思想感情,了解首尾呼应的方法,理清课文的思路。

2. 研读事例,领略说理方法的精妙。这篇课文重点不是写一个人如何勤奋,而是借用勤奋成才的事例来说明要成才必须勤奋的道理。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研读这两个事例对说明观点所起的作用。在教学中,可采用比较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把童第周和司马光作对比,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异同,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不同在于,一个是天资聪颖,一个是基础较差;相同点在于两人都非常勤奋,最终都取得成功。学生通过朗读,了解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显现出不凡的天资,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编成了名传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的道理。我们既要正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也要正确理解文本的表达方式,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布局谋篇的方法。

三、 关注文章留白,在拓展中深化运用

1. 引用句式,填补空白。《说勤奋》一文在讲完童第周事例后,作者又写上了这样两句话:“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由此可见”指的是由这个事例可以看见,作者引出的是一个道理,这样写的目的是借榜样来说理。课上让学生模仿在第一个事例(司马光)的后面,用上“由此可见”,写上一句话,引出一个道理。学生通过这样的句式练习,明白了这样借榜样说理的方式更让人心服口服。

全文阅读

《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解析“说”字,明辨文体

1.“说勤奋”的“说”,与“说话”的“说”意思一样吗?这个“说”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谈、议、论……)从题目看,文章不像《徐悲鸿励志学画》是写人的,也不像《九寨沟》是写景的,它是什么类的文章呢?(说明文)

2.我们第一次学这类文章,通过初读你发现什么特点了?(归纳并相机板书:理例)

【设计意图】解析“说”字,起点“低”,有利于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抓住“说”字,起点“准”,稍加解析就能扣住文题发现文体特点,为进一步依据说文教学打开思维通道。

二、梳理脉络,明白道理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观点,说了什么道理?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样的意思连续说出来,我们却不感觉重复啰唆,你是怎么看的?(作者反复强调“勤奋”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成功者证明了“勤奋”是非常重要的……)

3.我今年勤奋,明年不努力会不会成功?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不行的。(再次指导读第三句,突出“一生勤奋”)

全文阅读

廉政誓言精选

办公室格言警句

天平称公正,廉洁以从政;

两者稍失衡,铸成悔与恨。

计划 统计科格言警句

政治上做一个明白人,

工作上做一个勤政人,

经济上做一个清白人,

生活上做一个清廉人,

全文阅读

利用名言、小故事效应,加强班级管理

内容摘要: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免不了要做好多苦口婆心的教育疏导工作,以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准方向,迈出坚实的脚步。面对思想渐趋成熟的高中学生,我常常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格言教育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关键词:名言、小故事;班级管理

“再寒冷的日子,内心也要有火热的梦想!”这是一个寒冬的早晨,学生们刚走进教室时,我写在黑板上的一句话。

“理性的思考,能给燥热的世界生成一抹沁人的清凉!”这是炎炎夏日的午后,教室里有些躁动时,我写在黑板上的一句话。

早晨,我给学生们写下:用深沉的思考去预约今天的幸福!

夜晚,我给学生们写下:让我们拥着一天的充实安然入眠!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免不了要做好多苦口婆心的教育疏导工作,以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准方向,迈出坚实的脚步。面对思想渐趋成熟的高中学生,我常常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格言教育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实践证明,名言、格言、警句对中学生个性的形成,人格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取向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多样化的途径,营造了浓郁的教育氛围

全文阅读

利用名言、小故事效应加强班级管理

摘 要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免不了要做好多苦口婆心的教育疏导工作,以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准方向,迈出坚实的脚步。面对思想渐趋成熟的高中学生,我常常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格言教育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关键词 名言;小故事;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免不了要做好多苦口婆心的教育疏导工作,以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准方向,迈出坚实的脚步。面对思想渐趋成熟的高中学生,我常常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格言教育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实践证明,名言、格言、警句对中学生个性的形成,人格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取向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多样化的途径,营造了浓郁的教育氛围

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格言使用应形式多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实践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方式:

(1)在教室四面墙上张贴格言、警句、名言字画,供每日自省;

(2)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以“每期赠言”形式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3)利用黑板的“边角余料”地方,由学生自行设计,抄录“每日格言”,“人生珍言”、“名人名言”;

全文阅读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就业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中职的语文教育归根结底就是适应创业和就业的需要,为此,语文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文试以与就业相关的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意义和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谈谈对这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名言警句教学的内涵

要了解名言警句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明确名言警句的内涵。何谓名言警句呢?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便于理解记忆,是人生经验教训浓缩的精华。就业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赏识、感悟、应用就业方面的名言警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名言警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与就业有关的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对职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就业名言警句,是人生智慧的精华,对人的思想性格有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这些就业名言警句,包含着励志、勤奋、坚强、惜时、敬业等内容。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勉励人们要勤奋学习、工作,否则,会一事无成;“学好技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读书增知是照亮梦想之路的明灯”让学生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有信念不一定成功,没信念一定会失败”让学生知道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所谓天才,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让学生明确要想成才就必须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让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树立坚定的信心,不断走向成功彼岸等等。

全文阅读

一切评语皆情语

【摘 要】评语,逐步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学生品德成了评语的主题。评语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在某个时间段以及一个学期的结,还要给予学生在新学期里提出新的希望,更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桥梁。因此,评语本身不应只注重对学生评述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还应该具备真情实感。文章就如何让学生操行评语具有真情实感进行探讨。

【关键词】操行评语 评语撰写 情感

自从推进教学改革以来,学生操行评语有相当明显的变化,逐步地从传统操行评语转向现代操行评语。在教育改革中,不管评语的形式与内容出现了什么变化,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综合发展的追求。评语,作为一种评价,是对学生这段时间至这一个学期的总结,同时又是对新学期给予的希望。一份精彩的评语,不但能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增强自尊与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不断走向成功。

然而,在呼唤“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今天,仍有部分教师撰写学生评语时习惯于条条框框的套话,写的内容总离不开“关心集体”“努力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等公式化、标语式的口号,最多在“很”“比较”“有时”这几个词上斟酌一番。那么,能不能改变一下这千人一面的评语写法,把评语写得具体实在,写出学生的个性,融进教师的喜和忧,使这感情的交流生动活泼,充满魅力呢?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撰写学生评语的语言方面所进行的一些尝试。

一、注意变换人称,增进语言的亲切感

记得刚当教师的头几年,我所写的评语多半是“望该生今后……”的僵硬格式,自己读来也觉得这种评语语气生硬,心里不甚舒服。可见,这种评语产生的是“教师劳而无功,学生无动于衷,家长司空见惯,最后不知所终”的不了了之的结果。因此,我认为写评语首先应把“该生”等字眼废除,换成第二人称――“你”,然后娓娓道来。

在评语中可以多用这样的开头:“你,一个帅气的男孩,学生崇拜的偶像”“甜甜的你是大家的开心果”“勤奋好学的你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样一个“你”字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顿时觉得教师是在跟自己促膝交谈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实践证明,这样的评语少了一份呆板,多了一份真诚;少了一份严肃,多了一份亲切,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达到了情感的交流,即便是不很中肯的意见,学生心理上也易于接受多了。

二、巧用学生姓名,增添语言的幽默感

全文阅读

作文教学中的名句赏析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奋力追求的目标。许多人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收获甚丰,经验不少。我在实践中得出了一条结论——引导学生做好名句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积累:集思广益,搜集整理。

赏析名言必先搜集名言。搜集的来源有很多:家庭的、学校的、父母的、老师的、亲朋好友的、社会其他诸方面的,其获得的途径各异。就学校而言,一般包括教师“抛给”和学生“自寻”两种。前者指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一些具有针对性、教育意义深刻的名言警句“抛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得来全不费工夫”之,充分调动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言必行,行必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和“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等等抄写在教室后的墙报上,加上简单的插图,一周一换,既便于学生对照名言检查自己的言行,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名言赏析的来源。此谓教师“扶”着走。至于后者,则是“放”,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各类名言警句,让学生自己“寻食吃”,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这样,促使学生为有意识地搜集名言而广泛地读、有鉴别地读、认真地读各类有益的课外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还可以搞竞赛活动,谁读的书多,比谁搜集的名言多,积累丰富的赏析资本,为迈好储存、赏析和习作这几步而勤读、勤思、勤写。

二、储存:编码储存,为我所用。

有了积累,这还不算,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经过编码储存,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可引导学生按道德、品质、理想、情操、勤学、守纪等分门别类,注上编码,制作成精美的名言片,每天随身带着一两张,逐日更换,利用吃饭、走路或闲暇之余,

只要三两分钟便能熟读成诵,方便易行,使之为我所用。如理想类:“有志者事竟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好苗全凭肥壮,好汉全凭志强”等;学习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勤奋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常读口里顺,常不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记忆能力。日久天长,原先积累的名言便真正稳固地存入大脑,完成“信息”的存储工作。

三、赏析:有赏有析,步骤分明。

经过了“积累”和“存储”两个阶段,即完成了“积累”名言的过程。接下来便是“反刍”积累,即赏析阶段。一般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笔头练习,首先是析义,也就是解释所积累的名言的含义,使学生懂得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接着是对照名言,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读后的感想;再次是表决心,也就是读了名言后,谈自己今后该怎么做。第二步是口头练习,即三分钟演讲。让学生将笔头的赏析拿出来在早读课上即兴演讲,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胆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真正在赏析活动中得到锻炼和熏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