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母亲的散文

关于母亲的散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双璧辉映 异曲同工

摘 要: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和《想北平》是其散文的优秀作品,两篇文章虽写于不同时期,一写人一摹物,但二者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及情感表现上大有相同,两相对照,情系环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老舍 母亲 北平 散文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30-01

《我的母亲》和《想北平》系老舍先生的散文作品,这两篇独立的文章个体,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或情感表现上均有很多相通互释之处,两相对照,异曲同工,展现了老舍在散文文体上独有的艺术魅力。

1 两个人物,一种载体

在老舍的生命中,有两个人物对其至关重要,血脉牵连,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的故乡北平。“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老舍先生的母亲出身农家,一生艰辛困苦,独自一人挑起生活的重担,但母亲勤劳、宽厚、坚忍,活得硬朗,给予老舍的影响十分深刻。所以,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而老舍又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其生命的脐带,是他漂泊游离在外最温暖的精神归宿,所以,老舍对北平的深深依恋、款款相思,是一种从血脉里流出来的爱。对于心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老舍又是通过“散文”这一文体载体来展现的。

众所周知,小说、戏剧是老舍最擅长的文体,那么他为什么却用散文来表现呢?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当归因于“散文”这一文体独特的审美内涵。现代散文可谓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宁馨儿,其产生是伴随着“人的发现”而成立的,是对传统散文的一次扬弃、超越,最重要的是“人”(活生生的作者个人)走进了散文,激活了散文的“心”,使得散文这一文体大放光彩,作者能够本色流露、独抒性灵。老舍写母亲或北平,都是其最熟悉、最能展现真实情感的人物,所以,无需小说情节的虚构、环境的大肆铺染、人物的雕琢粉饰,只需要抒写内心中最真实的那一个,本真自我。同时,散文“散行成文”的形式,自由疏放的笔法,不拘泥于窠臼的特点,又使得作者有充裕的发挥空间和灵动的性情抒发。所以,老舍毅然选取了“散文”这一载体来对母亲和故乡北平喃喃诉语、情感流淌和心灵的倾诉,尽情尽兴,无所牵绊,写出最真实最可感的母亲与北平。总之,用散文承载母亲和北平,两者更丰满真切,又最熨帖作者的心灵。

2 类似笔法,两相映照

全文阅读

浅析散文创作的叙述视角及选材

摘 要: 此文以台湾作家张晓风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为例,分析了散文创作的叙述视角及选材。从而给出一个结论,散文的境界与美感在于身边的日常小事,在最细微处发现素材,找准叙述角度,需要训练写作的眼光。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叙述视角; 身边; 眼前

中图分类号: I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97-02

一、一篇震撼人心的警世之作

散文作为一种倾诉的文体,感悟的文体,作者情怀与心智的坦诚吐露,抒写最自由。宏观到茫茫宇宙,微观到茵茵小草;大到国家大事、民生民计、历史长河、时代风云,小到家庭琐事、风花雪月、鸡叫狗跳、风景名胜,都可以惊动散文的笔触。而散文创作,把握叙述视角及选材至关重要。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朴素清丽。她往往抓取日常生活的点滴,融化到心灵里去,平静中见惊涛,质朴中见风雨,文字的回音像手机的铃声虽然细微,却有穿透力。读她的散文顿感纸张有了温度。《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就是这样的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是写给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警世之作。

二、叙述视角的转换

送孩子上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而“这一天”常常被忽视。作者抓取了孩子说“再见”的瞬间细节,向世人展示出一个母亲的心灵世界,母亲把对孩子所有的爱都托付给“你们”,母亲把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交给“你们”,母亲把未来与希望都交给“你们”。“你们”是谁?是马路上疾驶的汽车,是电视、电影,是报纸、书籍,是“全城市”的所有,是学校,是社会,是流淌在社会血管里的文化。张晓风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不足千字,却胜过洋洋万言,胜过多少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红头文件,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教育。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的关注。作者说:“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显然,作者的孩子走上社会已经成人,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尤其是启蒙阶段。作者送孩子上学时的思虑,永远映照在心幕上,任何时候回忆那一幕,都体现了一个母亲的社会责任感。

全文阅读

深入《散步》文本深处,品味字里行间真情

《散步》是莫怀戚写的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的散文。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小事,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围绕“我”处理散步过程中“走大路”还是“走小路”这个意见分歧,展现了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母亲的敬爱、对妻儿的关爱;母亲对“我”的慈爱、对孙儿的疼爱、对儿媳的尊重、“妻子”对儿子的母爱……一家四口、三代人之间的浓浓亲情交织在一起,着实感人。

首先是以“我”为中心,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而体现出的“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如第三自然段“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太迟了、太迟了”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酷寒而在清明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交织着自己对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中的“总算”表露了“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熬”字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母亲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的理解、担心、忧虑。这些词语充满了“我”对慈母的诚挚孝敬之情,所以在第四自然段,当我看到“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时,“我”便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缘景生情,想到了生命,是因为“我”衷心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我”爱母亲,也爱“我的妻子和儿子”。文章第一自然段,一家人散步出现先后排列有序:“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连用两个“我的”强调“我”与“母亲”、“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情谊。当散步途中遇到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意见分歧时,“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顺从母亲,进一步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孝顺。

正因为“我”爱母亲,所以母亲因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不愿出来时,“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信服”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依赖。“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个“像”字架起了母子亲情关系今昔比较的桥梁:儿子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是个乖孩子;母亲现在老了,又十分尊重、顺从正当中年的儿子的话;母慈儿从,儿孝母顺。母子间几十余年来互相尊重、和谐的关系,骨肉之间的浓重深情,跃然纸上。

“我”爱母亲,当“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时,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摸摸”、“还是”等词语表明母亲固然听从儿子,但是在这特定的情景下,她更爱孙子,一个“吧”字则流露出商量的语气,表明母亲心目中也有儿子和儿媳,由此展现了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睦的情景。“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慢慢地”极言速度之慢,“稳稳地”说明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三个形容词,形象细致而深切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家庭幸福温馨的散步图”……

本文所写“散步”是人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文章不长,作者却写得情趣盎然,很有波澜。其中蕴含的深深的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婆媳情,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东郊中学)

全文阅读

细读文本,再现精彩

案例背景:

为参加市“两课”评比,组里杨老师执教了胡适的《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人的叙事散文。胡适的作品是第一次在职高教材中出现,与鲁迅、郭沫若等名家相比,学生对胡适是很陌生的。作为语文教师,笔者也只是在读大学时才接触胡适,曾读过他的《尝试集》,但他的散文也还是第一次接触。相对于名家经典作品,网上对胡适,的《我的母亲》的解读很少。杨老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进行了第一次教学。纵观整个课堂,文本《我的母亲》只是个引子,学生不需要解读文本就可叙说并抒情。听完课,笔者的感觉是“老师教了学生知道的东西,学生不知道的却没有涉及”。另外,杨老师的课堂教学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像是一堂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缺少了“语文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执教者没能准确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这篇散文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

案例呈现:

一、导人

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氛围。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你的母亲。

学生发言:宽容、勤劳、朴素无私、坚强。

老师点评。(以为学生会用伟大、唠叨来评价)

二、出示学习目标

全文阅读

母亲――爱的源泉

摘要:琦君以深厚的古文功底、真挚浓烈的情感、如诗的情怀、细腻的笔触将散文写得像诗一般优美凝练,无论是什么题材,何种形式,母亲对她的影响都深深地蕴藏在她的作品中。她笔下的母亲,有着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勤劳、能干、善良、质朴、慈爱、宽容、坚强。无论是做人还是写作,母亲对琦君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琦君散文;母亲;爱;勤劳;能干;传统;善良;悲天悯人

琦君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之一,但她却是2002年《橘子红了》这部电视剧的播出,才让大陆人知道的。琦君作品不仅风靡台湾、大陆,同时多篇文章也被美国《读者文摘》选载。琦君的作品,最打动读者的是她的散文。在这些散文作品中,写得最好、最为动人的几乎全部都是她的母亲。母亲对琦君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母亲的形象,也是琦君散文中最为伟大而感人的形象。正如白先勇所言:“琦君最感人的作品,都与母亲有关。”[1]

小时候,母亲是自己最温暖的依靠;离家时,母亲是自己最舍不得的牵挂;长大了,母亲是自己爱的源泉。阅读琦君的散文我们可以体会到母亲虽然只是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女人,但她确是“琦君精神世界至关重要的存在。”[2] 我们在阅读琦君散文时,切不可把她笔下的母亲看作一般意义上的母亲,因为她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和生命形态被崇拜着。琦君笔下的母亲形象太完美了,她有着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勤劳、能干、善良、质朴、慈爱、宽容、坚强。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使琦君收到其人格的熏陶,培养了她体察万物的慈悲之心,养成了她温婉淳厚而坚韧的性格。

一、琦君散文中的母亲

琦君的母亲其实并非她的生母,是她的伯母。她在《永世有情人》的序言中写道:“我一岁丧父,四岁丧母,生母于奄奄一息中把哥哥和我这两个苦命的孤儿托付给伯母,是伯母含辛茹苦抚育我们兄妹长大的……。”[3]她文中的父亲是她的伯父潘鉴宗,母亲就是伯母叶梦兰。收养他们兄妹时,伯父伯母自己没有自己的孩子,把他们两兄妹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爱护。《金盒子》中有关哥哥长春去世的消息写道“我已不记得当这噩耗传来的时候,是怎样哭倒在母亲怀Y,仰视泪痕斑斑的母亲,孩子的心,已深深体验到人事的变幻无常。我除了恸哭,更能以甚N话安慰母亲呢?”[4]如果不是《永世有情人》的介绍,我们是不会知道的。因为他们虽不是亲母女,但母亲对她的爱却丝毫不比其他的母亲少,甚至更多。琦君的散文中,到处都能感受到母亲对琦君那深沉浓郁的爱与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雨天,真好》中母亲抱着她给她讲故事的情景,是那么温馨感人。“那时在浙江永嘉老家,我才六岁,睡在母亲暖和的手臂弯里。天亮了,听到瓦背上哗哗的雨声,我就放了心。因为下雨天长工们不下田,母亲不用老早起来做饭,可以在热被窝里多躺会儿。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著要她讲故事。母亲闭著眼睛,给我讲雨天的故事。”[5]对琦君的《母亲的金手表》中琦君要离开母亲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这只手表是父亲送给母亲的礼物,格外的珍贵,平日总装在一个丝绒盒子里,要拿出来,母亲也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6]可是,为了女儿再心爱的东西她也舍得给。为了不影响女儿读书,她得了不治之症也不让琦君的叔叔告诉她。

母亲对琦君也不仅仅是细心呵护,还有严格而又特别的教育。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教育孩子却懂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粽子里的乡愁》中,母亲每逢端午节都要给那些乞丐布施,还会带着我去。让我懂得: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享福,时时刻刻存好心,要惜福,要帮助别人。母亲的教诲,让她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体谅别人,帮助别人。《桂花雨》中八月桂花收获时,母亲总念叨收获了要送给“胡宅老爷爷”和“毛宅二婶婆”,因为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正因为母亲的分享让大家都享受了桂花带来的芬芳。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她并不像那些没有文化的母亲那样严厉惩罚,随意打骂,而是耐心地教导。《妈妈,我跌跤了 》中,琦君跨厨房门时不小心踢到门槛摔了一跤,躺在地上不起来,直喊妈妈。母亲先是耐心地回答她,可是她耍赖不起来,母亲就大声地说:“起来,是你自己不小心跌跤的,怎么怨门槛,再赖着不起来,我就要打你了。”一会儿,母亲做完事后把我拉到怀里,慢声细气地说:“走路要小心,做什么事都要小心,做错了就想想看,是怎么错的,不要怨别人。”

全文阅读

《散步》中的我为何要摆在第一位

《散步》入选中学课本感动了多少读者,不仅是因为它真实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责任”,而且它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中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也让读者百读不厌。品味文中的语言如同吃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笔者在教读这一课时感到文章开端的第一句话就值得细细咀嚼。

文章的开端是这样写的: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看似平常的一行字不仅向读者传达了“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它还包含着更深的意蕴。

首先,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它体现了“我”很重要。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父母为上,应该先写母亲,那么这句话就应该是“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以此体现对母亲的尊重和孝敬。而作者却没有这样写,却把“我”摆在第一位,作者其实想告诉读者“我”的责任很大,“我”在这个家庭很重要。作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对上要赡养母亲,因为母亲为劳了一辈子,现在老了,到了需要儿女照料的年龄了,再说没有了父亲,到了风烛残年的母亲自然把一切都交给了儿子。“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此时的母亲就像是一个一切都靠大人的孩子,儿子现在是母亲唯一的依靠了,她的听话无疑显示了儿子很重要。越是这样,作为儿子的“我”越是感到责任的重大。对于母亲我是儿子,而对于儿子“我”却是高大的父亲,还要担负起养育儿子的责任,“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儿子还小,需要这样一个父亲去照顾他,所以父亲很重要。对于妻子“我”是丈夫,丈夫天经地义的要去照顾妻子,所以丈夫很重要。“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作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维系着这个家庭,理所当然的要首当其冲。之所以把“我”放在第一,可见作者的匠心。作者向读者袒露的,正是一个强壮的生命在家庭中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

其次,这样写很庄重,表现了“散步”这件事在我心中很重要。“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作者在散步的后面用了一个冒号,足见散步的重要性。一家人出来散步本来是很普通的事,但是看似普通的散步对于我来说却是很不一般、而且是很有必要的。“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冬天对于我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许多老年人却是鬼门关。而人老体弱的母亲却“熬过”了这个严冬,一个“熬过”在我的心头是多么纠结啊,既表现出儿子对母亲身体状况的担忧,又体现了我对母亲走出鬼门关的庆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用更多的时间去陪母亲。母亲不愿意出门走动,我就耐心的劝导,这也是为了母亲能多熬过几个严冬,我们能多陪她几年。出来散步不仅对母亲的身体有好处。而且能让母亲的心情得到愉悦。一家人一起散步,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欣赏着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让晚年的母亲在散步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享受到天伦之快乐,这是一举三得的事啊!

另外,这句话的句式很美,特别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读起来有一种层次感。从一个字到四个字,再到七个字,慢慢读着,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图便也慢慢向我们铺展开来。如果换成“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那种层次美感则就消失了。这句话读起来还有一种庄重感,以沉稳、舒缓的语气读着,仿佛就是整个家庭都在我肩上,我要挑起来,慢慢地、稳稳地走,我的那种责任感同时也敲击着读者的心。如果换成“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就显得很随意,那种庄重感则全无了。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从竹的间隙中何尝不能窥见其脉脉的斜晖呢?静下心来,品读文本,亲近语言,你会发现每一个字词都是一处美景。

张增光,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徐州。责任编校:洪 鸣

全文阅读

也谈《散步》之美

摘 要: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可以说是镶嵌在我们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颗宝石,它玲珑剔透,秀美隽永,意蕴丰富,为我们唱响了一曲真善美的颂歌。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是这样,对于成年人更是如此。那么,这篇短小散文美在何处呢?

关键词:结构美;主题美;语言美

一、文章的结构美

本文所写事情虽小,但情节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文章开头就写“我们”一家去散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很累”,可我说“正因如此,才应该多走走”于是母亲信服地点点头答应了。

后来散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当深感责任重大的“我”一番权衡之后做出“走大路”的决定时,结果竟出人意料,“母亲摸孙儿的小脑瓜”“还是走小路吧”。

这样,“散步”,生活中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被作者写得波澜起伏,意味深长。

二、文章的主题美

全文阅读

高中散文课堂教学策略浅析

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最为常见的文本,也是教学中最难以教出新意的文本。因为散文大都带有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往往是比较深层次的和自我的,不容易引导学生去准确体味。但是也正因如此,创新散文课堂教学策略,才能教出精彩,教出亮点。本文试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我与地坛》一文来简单分析高中散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分析文本特征,确定教学路径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往往所写的内容和细节比较繁杂,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但其内在的精髓却是一个主题。在散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要寻找到这篇散文的“神”,才能确定教学的路径在哪里。当然,不同的散文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质,更需要加以细细研判,这就需要对散文“知人论世”,明确散文的作者是谁,在何种背景下所写,教材中又为何选入此文,编写者的意图是什么。明白了这些,大致上就可以找准散文教学的切口了。

对《我与地坛》一文,在具体教学中,我就考虑了以下问题:文章作者是史铁生,史铁生的一生中最为重大的变化就是20岁时双腿残废,以及母亲的过早去世,这两件事是史铁生命运变化的两大要素,在文中也有明确体现;文章写作的背景,在文中可以看到是母亲去世多年后,作者已经取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幸福之路,但是已经无法让母亲为自己骄傲了;本文是教材“珍爱生命”专题第一板块“精神支柱”中的一篇文章,编者选入此文,无外乎是为了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在编者看来,精神上的信念和支撑也是生命能够继续下去的重要支柱。

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就可以明确本文的教学应该从史铁生的生平入手,重点了解史铁生残废后精神上失去了支撑的事实。在教学中,可以以史铁生另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导入,这一篇文章比较短,但叙述成分更多,基本上包含了作者双腿残废和母亲去世前后的一些事情,能够很好地为《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教学提供教学背景和营造情感氛围。

二、探究文章内涵,明晰教学层次

散文的内涵往往比较丰富,这和散文语言的跳跃、含蓄有关。因此,散文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着力领会作者的写作层次,以此来作为教学上的层次,这样才会更符合作者的情感逻辑。理解散文的教学层次,可以通过描写对象来作区分,往往一个对象一个层次,一种情感一个层次。

在《我与地坛》教学中,文章层次相对比较鲜明。文章表面上分两个部分,即“我与地坛”、“我与母亲”,但实际上还有一个层次,即“地坛与母亲”。围绕这三个部分进行层次分析,才能明确具体的教学策略。如第一部分“我与地坛”中,文本层次为地坛景色描写与我的感悟,实际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地坛中景物的特征是什么,领会“院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内涵,也就是地坛虽然经历风雨沧桑衰颓了,但是却依然蕴含着勃勃生机。接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引发的生命感悟:“我”双腿残废了,面对这样的生命困境,“我”为何不能像地坛一样“死而后生”?“我”为何不能在残废的墟土上重新绽放生命之花?这样理解起来就揭示了“我与地坛”的关系:地坛告诉“我”“为什么生”,“我”与地坛的相识是一种缘分和宿命。再如第二部分“我与母亲”中,叙事和细节描写部分比较多,也非常感人,其层次是“回忆+感悟(评述)”模式,那么就结合这样的层次,引导学生品味其中最为感人的细节和语句,通过研讨领悟母亲的不幸是双重悲苦,体会母亲默默奉献背后坚忍伟大的爱,这样母亲和“我”的关系也明了了:母亲是用自己的坚忍和奉献暗示“我”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通过这样的研习,文本教学层次就理清了,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全文阅读

深沉的母爱,不尽的痛悔

历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从生命体验、情感体验的角度激发读者对人类所共有的某种情感的普遍性认识,史铁生关于“母爱”主题的散文作品一直以来倍受读者青睐,其奥秘就在于作者以坦露的心魂抒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深沉而无法释怀的母子之爱,这种爱因人生的特殊变故始终处在失衡的错位状态。二十一岁双腿残疾,史铁生被厄运逼入了人生的绝境,他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命运与苦难,没有心力感受与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承受的痛苦;49岁的母亲突然离世,尚未走出人生阴霾的史铁生骤然间理解了母亲,可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这种母子之情的不平衡、大幅度错位,构成了史铁生抒写“母爱”散文的艺术魅力,它能直指读者心灵,激荡读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一件艺术品不是别处已经存在的美的记载,而是艺术家所感受到并且传达给观者的一种感情的表达…… 而且感染的程度是衡量艺术价值的惟一标准。”本文想通过对史铁生有关“母爱”主题的散文中母子感情双重错位的探讨,感受其散文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母子感情的第一重错位。双腿残疾是史铁生与母亲之间感情第一重错位的关键。“活到最狂妄的年龄”——21岁,双腿突然残疾了,这种人生变故一下子让他坠入了人生的谷底,自卑、恐惧、绝望遮蔽了一切。看不到生的希望、找不到活的勇气,他只能在残疾的黑暗世界里苦苦挣扎,做着“生”与“死”的拔河赛。此时,厄运和不幸在他心间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阻隔了他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屏蔽了他对外界的感受与体验。他残疾后母亲有着怎样的心情,做着怎样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情感,他的眼里看不到,心里感受不到,他把自己最亲、最爱的母亲阻隔在了自己情感世界的大门外。因此,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通道是单向的,母子感情呈现出不平衡的、错位的状态。相关的作品中,作者以叙事的方式,一方面,真挚而坦然叙写残疾之初“我”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深情地追忆母亲给予自己的厚重的爱。

“我”残疾后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残疾之初的史铁生情绪暴怒无常,常常无缘无故地摔砸东西或缄默不语。《秋天的怀念》中这样记述:“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妹妹史岚在《天上,人间,相距并不遥远》一文中也写到:“他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看见他把鸡蛋羹一下扔向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双腿残疾的不幸强烈地刺激着史铁生,使他的情绪严重失控。其实,摔砸东西只是他宣泄自己恐惧、绝望情绪的一种方式,他的人生需要这样的出口。但他不知道,每一次摔砸都在撕扯着亲人的心,特别是母亲那颗为儿子不幸命运悬着、揪着的心。此外,残疾之初的他对母亲的担忧、关爱视而不见,毫不领情,甚至厌烦和拒绝。对端着眼镜费力地在偌大的地坛寻找自己的母亲,他曾故意地为难母亲,有意地让母亲在地坛焦急地寻找自己。“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我与地坛》)北海的开了,母亲想推儿子出去散散心,缓解缓解儿子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史铁生却十分厌烦母亲的絮叨、忙碌:“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秋天的怀念》)总之,这时的史铁生,眼里只有厄运,心里只有自己,人生词典里只有死亡。母子情感的交流因他的双腿残疾而遇到了障碍,他把对母亲的爱和理解的情感通道暂时封闭了。

母亲无私、博大的爱。母亲始终默默地站在被绝望所左右的瘫痪的儿子背后,无怨无悔地承受着一切,奉献着一切。史铁生在作品中没有工笔式地刻画母亲形象,而是选取了母亲在“我”残疾后的一些生活片断、生活细节等,以“散点式”的刻画,凸显母亲坚韧、隐忍、无私等个性品质。首先,母亲不辞辛劳,求医问药,执着地想医治好儿子的双腿。散文《合欢树》中有这样的记述:“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希望她的努力能发生奇迹,有一天儿子能从轮椅上站起来,用双腿去闯荡他的未来人生。她一次次怀着希望而去,却一次次承受着失望而归。身患重病的她为了儿子,必须站着,明天还要奔波!其次,母亲隐忍地承受一切。残疾使母子之间失去了交流沟通的共同话语,母亲渴望学会与儿子交流的语言,更渴望能走进儿子的心里世界。她极力避免使用“跑”“踩”等与儿子双腿有关的词语,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面对儿子暴怒无常的情绪,母亲默默地隐忍着,毫无怨言地承受着,因为这是她的儿子呀!更令母亲揪心的是儿子能不能从残疾的阴影中坚强地走出来,她知道这个时候儿子需要一个可以独自思考的去处,所以她从未阻止儿子摇着轮椅去地坛。但独自呆在地坛里的儿子会做些什么,她又不能不担忧,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悄悄地去地坛看儿子,看到儿子好好的,她则放心地离开。儿子在地坛一呆就是好几年,这无数个日子母亲就这样提心吊胆、坐卧不宁,不敢问,也不能问,一日又一日地煎熬着度过的!另外,母亲更期盼儿子能找到一条生存之路,这条路能把儿子带出人生的沼泽地,重新迎来生命的曙光。所以,母亲拖着患病的身子,四处奔走为儿子找工作,低声下气地忍受着别人的嘲讽与搪塞,《庙的回忆》里有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叙述:“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个什么人,就把她的儿子介绍一遍……那些人自然是满口官腔,母亲跑了前院跑后院,从这屋被支使到那屋。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徒劳地四处奔走却为儿子找不到工作,母亲的内心是怎样的失望、无奈、不甘呀!不过,当母亲意外地发现“我”在写小说时,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不遗余力地为儿子奔走,“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合欢树》)

通读史铁生写母亲的散文,一位将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儿子的伟大母亲,一位身患绝症还四处为儿子奔走、日夜为儿子操劳的无私的母亲,站立在读者面前。这位母亲承载了太多命运的苦难、生活的重负、心灵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然而,遭受厄运的史铁生对母亲的这一切,不察觉,也不感动。母亲却不因儿子的不理解、不领情而动摇,依然故我地为儿子操劳着一切、奉献着一切。这种母子感情的不同步,不平衡,能强烈地撞击读者的心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恰恰就是史铁生母爱散文别具感人魅力的地方!

全文阅读

浅析《永久的悔》的语言风格

【摘 要】“真”与“实”是季羡林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他在他的回忆性散文《永久的悔》中很好地表现的这一特点,让读者从平淡、朴实的语言中感悟到他对母亲深厚感情。

【关键词】浅析 永久的悔 语言风格

《永久的悔》是季羡林先生应别人之约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童年与母亲在一起的经历,描写了对家乡对母亲一生难解的情怀。慈母仙逝,亲朋凋零,是一般人都可能遭遇的自然变迁,但事隔多年季羡林先生依然会夜半惊梦、老泪纵横,穿透思念的月色,情至深处无言辞,落于笔端即华章。作者文章对其母亲几乎没有正面描叙,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只贯穿于“白的”“红的”“黄的”三种食物的讲叙中,烘托于一个朴实、温暖的乡里亲情下。于是母亲便成了一种落叶归根的乡里情怀,便成了永恒的乡愁,也成了人类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寻根情结。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结,作者在独自面对心灵时总会生出痛彻的心扉。《永久的悔》一文作者是通过平实质朴语言来表达出来的,这种语言如朗月星空,看似稀松平常,细品却有博大的人间真气象。其实,“真”与“实”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正如季先生所追求的“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真”即其散文是他心灵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近九十年坎坷、曲折、追求、奋斗的人生历程。 “实”即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小中见大,如同他一生经常穿在身上的蓝色中山装一样,形成了其散文的独特风格。我们在这里就谈谈季先生在《永久的悔》中的语言风格。

一是语言平实、质朴

《永久的悔》文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轻易表露深爱和沉痛。本文语言表达极其朴实自然,而感情却自然流露。如“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这里说五里路并不能算是很长的距离,然而母亲却一生都未能够走出过这五里路的距离。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母亲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她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平实、质朴的语言中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又如“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胆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月饼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是对于幼年生活贫困的“我”来说,却是美味佳肴。也许是年幼的缘故,我从未顾及母亲是否也曾品尝过月饼。想想母亲一生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点好吃的东西统统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忍受着吃糠咽菜的困难生活。这里作者也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出对母亲一生的艰辛生活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更是对母亲的思恋与怀念挥之不去。

二是散文语言语言细腻,情感真挚

中国近代外交家黄遵宪倡导“我以我手写吾口”,季先生则是“我以我手写吾心”,文字虽平淡如水,而其中的对生活的感悟却醇厚如醴。他的文章缺少棒喝、顿悟的讥讽,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警句,是本色的,不以机智和才智取胜,但文章处处闪现其真情、真实、真挚、真切。如“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这里平淡的语言体现出作者感念母亲的深恩,却未能报答母亲,未能尽孝的深深的悔意。如“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也没有笑过。”这平淡的语言流露出由于年幼时不懂得珍惜母亲的关爱,对苦难生活的记忆远远比母亲的印象深刻。这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包含了儿子多少的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又如“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作者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能力不能独立,虽空有孝心一片,却无法实现尽孝母亲的美好愿望;因此作者立下誓愿:一定要迎养母亲,以补偿自己前些年未能对母亲尽孝的缺憾!谁知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却永远的走了,自己也永远不能尽孝了。这也给作者心中留下一个异常沉重包袱,每每想至此处,就会心肝俱裂,泪盈于眶,成为一个永久的遗憾,永久的悔!如“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有人说母爱如山,崇山峻岭,显示着母爱的博大与宽厚。在母亲的身边永远是最幸福的,而作者似乎经历了人世间种种变迁,终于明白了这世间最简单的情感。什么名誉、地位皆可抛弃;任何优越、幸福都不值得一提;因为母爱如山――重如泰山。这句话平淡、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款款依恋,同时也渗透出一丝的悔意,绝不该离开母亲。

总之,全文平淡、朴实的语言包含作者深深的情感,也含了母亲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呀!同时流露出:作者年幼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能力不能独立,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觉得对不起母亲,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了。这些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都是从朴素的语言中得到体现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