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校企合作

高职校企合作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其教育方式必须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该文旨在通过阐述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些典型模式,加以分析比较,以探求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现状与趋势

“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随着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的国际化竞争和跨国化渗透特点越发凸现出来。纵观国外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发展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工读交替”等模式。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其实施办法是:新生入学后,先在大学里学习半年,而后便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在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和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在大学授课,最后完成毕业设计。其目的是减轻大学在设施设备上的负担,优化教育资源配制,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就业技能和经验。其主要特点:办学以学校一方为主,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明确权利与义务。学校一方派教师到企业去指导、监督学生劳动,沟通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的要求:企业一方提供劳动岗位、一定的劳动报酬,并派管理人员辅导学生适应劳动岗位、安全操作,协助学校教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共同评定学生成绩、劳动态度、工作数量和质量等。教学时间分配上,大致分为1:1,一半在校学习,一半在企业劳动,学习与劳动更换的方式灵活多样。美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社区学院,“合作教育”贯穿于社区学院的办学全过程。实践证明,合作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贴近大众的生活需求,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合作,三方受益的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模式。所谓“双元制”,就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这种模式的特点:职业培训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所进行的,但以企业培训为主。在企业受训的时间是学校理论教学时间的3-4倍,以突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强,企业参与度高。政府出面干预并使校企合作制度化。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也称“三明治”学制。其主要特点是在正规学程中,安排工作学期,在工作学期中,学生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其学制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长期的工读交替制指在学院学习和在企业工作的年限都较长如4年制的课程,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3年在企业工作,第4年又回到学院学习、考试,取得证书,即“2+1+1”。而短期的则通常为6个月。工读交替制的学生也分为两类:以企业为依托的和以学院为依托的。以企业为依托的学生,无论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学院学习,都由企业付给薪金。以学院为依托的学生,在学院学习期间由学院提供资助,在企业时领取企业付给的工资。企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获取更高的职业资格,改善其职业前程;学院的学生由于在企业实习,因而有可能在择业中处于优势。这种学习形式要求有非常细致、周密的组织。使得学院的学习与企业实习融为一体,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生产技巧和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管理知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前后衔接的生产程序和关系。

以上的概括起来主要呈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行业为主导的模式。

全文阅读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摘要: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发展趋势。在国家的大力鼓励下,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共同参与,但是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本文分析校企合作的种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展望。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需要。校企合作的合作之路我们应继续探索研究,我们勇于创新模式,拓宽运作思路,提高自身教科研能力,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性高端技术人才,真正做到校企合作的“双赢”。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aching mode is a development trend. With the country's strong encouragement, enterpris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kind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nd inherent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should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novate the mode, expand the operation idea, improve our own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rain applied and skilled talents that enterprises need, to truly achieve the win-wi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专业建设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pecial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57-02

0 引言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有关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行业指导,强化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实习就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本着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各个高职院校都与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

1 现阶段校企合作模式的种类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探析

【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的途径,随后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利与弊,指出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如何解决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探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技能型人才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实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多渠道进行校企合作,可以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增强学校培养目标的确定性,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就业渠道。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校企合作做以阐述:

1.校企合作的途径

(1)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每年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人士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使校企合作更加融合。

(2)就业指导讲座:邀请知名企业来学院院讲座,与学生共同探讨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交流行业动态,行业发展前景,分享成功经验,使学生更好定好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3)聘请金牌工人、能工巧匠客座教授:邀请金牌工人、能工巧匠作为我院客座教授,定期来我院讲座,可了解行业动态,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也可了解企业用人情况,学生也可根据企业发展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

(4)走访企业调研:走访企业调研,获取企业用人信息,了解毕业生动态,通过毕业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职责研究

[摘要]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至关重要,但大多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的规定很不规范,本文通过对35所同类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机构设置情况及其工作职责的分析,认为应以无边界管理为目标建立权威的校企合作专职机构,同时将其职责定位为全方位协调和管理,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工作职责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35—0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些宏观政策为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供了政策方针。国内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工作比较重视,无论是否设有专门机构,都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工作,但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的工作职责划分不清、甚至只设置机构,却没有明确职责。有的职责规定得很空洞、很宽泛,如“协调和管理”;有的职责限于对某一项或两项校企合作工作的“协调和管理”;有的则是以全面、深度合作为前提,把校企合作工作职责规定为全面负责高等职业院校与社会各界合作的唯一窗口。工作职责口径的宽窄不同,校企合作工作成效势必差异较大,所以应该予以科学厘定。

一、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机构设置情况及其职责分析

笔者通过网络对35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情况进行了检索,现整理如下:

(一)校企合作工作机构设置情况

1 设为——级独立机构的有17所学校。名称有的叫校企合作与产学研促进办公室,如威海职业院校;有的叫产学研促进处,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的叫合作教育办公室,如天津职业大学;有的叫产学合作部,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的叫项目合作处,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还有的叫招生就业中心(工学结合办公室)或招生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如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有的叫校企合作与对外交流处,如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阅读

高职校企合作教育

一、高职校企合作教育的现状

1.从校企合作的广度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还停留在个别的专业试点上,而绝大多数专业还是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上。既使是走在全国前列的高职院校,其校企合作教育也没能覆盖全部专业。

2.从校企合作的深度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仍然停留在表层形式上。虽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但专业培养计划实际上都是以学校为主制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也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是停留在专业培养计划上,并没有得到企业的通力配合和认可。

3.从校企合作的时间上看,绝大多数的校企合作教育都是在高职院校的单方热情下,一事一议,一时热一时冷,缺乏稳定的校企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校企合作教育难以深化的原因

1.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完全到位

首先,中央政府、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政策,仍然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上,还没有建立起权威的、完整的校企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更没有具体的规则或指导手册等操作层面的东西。特别是对校企合作教育中企业行为、企业责权利如何界定,更没有明确规定。其次,虽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承诺,由国家财政拿出140亿元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地方政府还有配备资金出台,但是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职业院校的实训中心建设,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资金支持没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国家还没有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护校企合作教育中企业的利益。第三,各级政府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协调机构。仅仅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是不够的,因为校企合作教育涉及到众多的企业,从而牵涉到众多的政府主管部门,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全文阅读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分析

作者简介:伏星(1984.07-),女,汉,江苏连云港人。本科,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经贸系,职称:助讲,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摘要:高职教育在为社会输送职业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因此要充分重视探索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对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包括企业配合、校企联合及校企实体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化对策,包括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方针及优化企业参与过程。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分析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及社会服务等提供必要的支撑[1]。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合作共赢,因此高职学校在开展高职教育时必须强化校企合作,有效加快职业特色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相关问题,旨在为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1.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企业配合。企业配合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在此类合作模式中高职学校占主导地位,负责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国家政策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因此人才培养任务主要由学校完成,企业则是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实践教学基地等必要的条件,在职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辅助作用。(2)校企实体。校企实体指的是企业全方位积极参与高职教育,并同时将股份注入到高职院校中,包括资金、师资、技术、场地及设备等。(3)校企联合。校企联合模式指的是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计划、内容及方式等的制定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平等合作的地位。以上三种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均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具体情况优化选择合作模式。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化对策分析

2.1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方针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职教育的主要机构,所以在优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时应从高职院校方面入手,保证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1)高职院校应明确校企合作对于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与企业共同建设相对完善的调研基地、考察基地及实训基地等,深入企业跟踪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高职院校应主动探索优化校企合作的方法,从而将校企合作推向更高的层次。(2)准确定位自身的服务功能,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便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从而获得合作企业的支持、信赖。此外,要注意重点做好管理改进、技术创新及科研创新方面的工作,在校企合作中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运用多种措施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从而让企业可以从校企合作当中真正受益[2]。(3)高职院校应注重不断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并积极创新实训课程设置、实训绩效考评及学制安排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企业实训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与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利条件。

2.2优化企业参与过程

全文阅读

浅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摘要: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路,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更是将校企合作提到了高职教育的战略性地位。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本文结合国内外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从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分析了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将校企合作同地方特色相互结合,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地方建设服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特色;校企合作;政策扶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27-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特性,其职业性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环节,始终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针,而校企合作则成为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关键所在,教育部[1]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与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要把握学生校内学习与岗位需要的一致性,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教学做一体化;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行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实现产业文化进教学,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高职院校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的相互结合,依托产业、行业和区域经济,走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的道路,在经济、技术等飞速发展的时期,职业教育的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是实现产学结合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校企结合,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使高校与企业实现双赢,是当前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现状

纵观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2]在世界各国的教育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德国实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技能和相关专业的培训,又在职业院校接受理论和文化教育,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技术工人;韩国实行的“产学合作”职业教育,即以如何培养合格的“就业者”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美国实行的“合作教育”鼓励将学习和见习交替进行,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2002年教育部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例如,“企业配合”模式,即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过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实现工学结合[3];又如“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即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行业技能的人才;另外像“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是指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企业向学校入股,成为学校的所有者之一,在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方面,企业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进来,与学校共同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全文阅读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刍议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一种最优模式。本文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原则、现状、策略等五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

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把握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寻求一种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优模式,是当前摆在每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找到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模式,我们必须研究职业教育本身的定义,这会坚定我们的信念,指引我们朝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我们的事业。

与普通教育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由于考虑运行成本的原因,往往在教学设备、实习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无法为教学提供最好的保障,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人才质量难以保证,这与我国目前的人才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加上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学校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来保证实训条件跟上企业改进更新的速度。再者,由于企业的生产环境与学校的校园氛围有很大的不同,现场教育和课堂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同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落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高职院校的资源和企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并得到充分利用,我们应该选择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策略。通过开展各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在运行成本和教学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把现代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低成本地嫁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合作了解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这对学校本身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都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之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需要一大批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缩短职工培训周期,降低职工培训成本,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2校企合作的模式

全文阅读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解析

【摘 要】文章探讨目前高职几种合作模式,主要介绍“订单+联合”、“借船行海”、“校企合一”三种模式,为高职院校进入深层次校企合作时代作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校企合一

高职坚持“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方针,不断寻找和探索有效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就目前实践情况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要有“订单+联合”型、“借船行海”型、“校企合一”型三种模式。

一、“订单+联合”型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办有“订单”班,并且订单班由最初的“纯就业型”,慢慢发展到“订单+联合”型。

纯就业型订单班是指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挑选学生,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组成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订单班,到学校规定的学生离校顶岗实习时间,该班学生就直接到企业进行上岗培训和就业。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并不介入学校的教学,也不参与培养方案制定。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订单企业与学校进入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合作模式也就变成了“订单+联合”型。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互授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牌。合作成果是一般实行了校企“四联合”:一是校企联合,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甚至将订单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联合,共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解构原学科式课程体系,重构与岗位能力、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融合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三是校企联合,共同实施顶岗实习,就业与顶岗联动,订单学生在预分配岗位上顶岗实习,毕业生直接在该岗位方向上就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与指导,根据校企双方考核结果,共同确定顶岗实习成绩和发放企业上岗证书;四是校企联合,搭建人才共享、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校企员工互聘互兼,除顶岗实习外,企业还在学校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实训方面提供便利,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重要的合作企业还加入学院董事会、理事会,参与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

二、“借船行海”型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学生技能培养,所以实习实训是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可以“仿真”,但毕竟无法比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所以在尽量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寻求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借船行海”,借企业生产车间为专业课程实训场所和专业技能比赛训练场地,借企业技术人员为课程实习主讲教师和专业技能比赛指导教师。直接将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训、技能比赛的学生赛前训练放在企业进行,借企业先进的实训设施和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提高实习实训质量。“借船行海”型校企合作模式的合作成果具体体现在专业建设上。一是课程教学进企业,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开发专业精品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对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二是建立生产性实训平台,直接将专业实训课程放在企业进行,将校内“仿真”生产性实训和校外“全真”生产实训相结合。三是搭建技能竞赛训练平台,将学生实习中的工作任务竞赛与校内专业技能比赛、省赛国赛内容接轨,推动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改革,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全文阅读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综述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作为学校在培养人才中与企业开展合作的一项具体活动,校企合作应当与区域经济相结合,适应区域环境的发展,实现学校与企业间产学资源的互补,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各方面都获得成效的目标。

一、区域经济环境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一,订单模式。该模式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学校根据企业各项项目工作所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进行本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合作教育模式。订单模式当中,又有“长期订单”子模式、“中短期订单”子模式和“近期订单”子模式。其二,定向培养模式。该模式是长期订单模式的一种,该模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由企业出资资助某固定学生完成学业,该学生毕业后到资助单位进行定向就业。该模式有“定向招生”子模式和“定向分配”子模式。其三,“实训基地培训”模式。该模式是指大专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建设学校的实训基地,在实训过程中感受真实的企业生产与工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工作意识、工作技能和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大专院校的实训工作实力,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意识及职业素养意识,为学生的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四,“校企互助培训”模式。该模式是指根据相关企业的用工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制出教学、培训方面的要求,并且共同编制与企业工作实际相关的授课培训教材,为企业现有员工开展各种相关技能等级提升的培训工作。培训时由相关企业提供教学以及实训的地点和设备,由大专院校派出专业教师及企业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该项培训教学工作。

二、区域经济环境下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

其一,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务技术资格证书的考核工作,考取各类专业职务资格证书;

(2)选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参加校企合作单位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种培训交流与学术交流工作,使大专院校的教师能够了解掌握最新的行业企业发展趋势;

(3)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本专业的进修,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知识水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