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项目传承

非遗项目传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承“非遗”项目 盘活瑶族文化

2013年6月9日,我区全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盛大举行。在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以下简称八步区文化馆)瑶绣传习老师的带领下,八步区步头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步头中学)的赵成龙、赵元媛两名学生与来自全区14个市的近200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同台献艺,展示了贺州瑶族服饰的制作过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学校,步头中学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建设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山区学校为目标,在八步区文化馆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瑶绣传习班,积极鼓励在校学生学习瑶族刺绣技艺。经过两年的发展,该校瑶绣传承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非遗”进校园,掀起“瑶绣热”

据八步区文化馆馆长刘小春介绍,步头镇瑶族人口众多,瑶族文化丰富多彩,民俗风情独特,瑶族妇女更是心灵手巧,喜欢在服装和帽子上绣上精美的民族图腾以及山川草木虫鱼等图案,瑶族服饰曾被赞誉为“七彩霓裳”“衣斑斓”。2006年,瑶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瑶族的服饰乃至风俗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瑶人着瑶服”的习惯已慢慢淡化,传统的刺绣工艺也在慢慢消失。年轻的瑶族女子大多外出打工,学瑶绣的人少之又少,久而久之,瑶绣很可能失传。

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厅提出“非遗进校园”活动,八步区文化馆积极响应,成立了瑶族服饰保护性生产基地,考虑到步头镇居住的瑶族同胞较多,便向步头中学提出在该校开设瑶绣传习班的设想。步头中学廖富伟校长等校领导考虑到本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较多(该校每年级都设有民族班),而且这些学生离家较远,周末基本上也留在学校,在学校开设瑶绣传习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涵养。“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活动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都有重要的意义。”步头中学校长廖富伟这样说道。在八步区文化馆的支持下,步头中学开设了“瑶族服饰”瑶绣传习班,并于2011年9月正式开班。

步头中学瑶绣班开班后,每周开设三节瑶绣课,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七节课。开班伊始,该校没有专任的瑶绣指导教师,为了把课程落到实处,步头中学聘请了当地优秀的瑶绣传习人李小连(曾获“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何婷婷、冯秀英三位老师到学校授课。三位传习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刺绣技艺高超,每到授课时间便来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刘小莲是步头中学的一名地理老师,现在她又多了一个身份――瑶绣班的辅导老师。她告诉记者:“我是瑶族人,对本民族的文化有种亲近感,能够担任传习班的辅导老师,我感到非常高兴。”瑶绣班开班后,刘小莲和参加传习班的学生一样,从最基本的画图、配色、配线开始,一步一步跟着传习老师学习瑶绣。“一套西山瑶民族服装包括帽子、上衣、裤子、珠带、围裙等,制作过程繁琐、复杂,特别是服饰上的刺绣图案,要有一定的刺绣水平和美术眼光才能绣好。”她这样说。因为热爱瑶绣,她学得特别认真,很快便掌握了瑶绣的技巧。渐渐地,她能给瑶绣班学生提供一些辅导和帮助了。现在,当传习老师不在学校时,刘小莲常辅导学生瑶绣。

在廖富伟校长等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该校的瑶绣班教室。教室里张贴着当地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简介和瑶绣的相关知识,还陈列着100多件有刺绣图案的瑶族服饰,廖富伟校长指着这些瑶族服饰说:“这些都是瑶绣班学生的作品。”

全文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刑法保护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刑法并没有对该特殊主体做出特殊的保护,对这种主体的犯罪行为也没有特别的规定。在本文中将提出刑法应给与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特别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刑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为重要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刑法保护,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该继承人需不需要刑法的特别保护,我个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刑法保护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需要收到刑法的特别保护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非物质遗产传承人需要履行特殊的义务,我们在法律上常常讲,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统一的,一个人承担的义务越重,那么他享受的权利应该是更多。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承担的义务包括根据相关文化主管部门要求提供技艺要领、技术资料,这就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放弃对该项技艺的绝对私有,将来面对的极有可能是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公共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享资源,这项义务的履行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丧失极为宝贵的资源。传承人还应该毫无保留地向学徒传授技艺,这是一项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本身具有数量极其少,不可复制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继承人,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虽然说我们国家已经在不断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采取了一些行政措施,给挤了一定的经济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但是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传承断代的局面,因此,传承人的数量还是极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是缺乏时取资料而依靠传承人口口相传使得技艺得以保留,传承人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的突出。在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人仅仅就那么一两个人,如果连这一两个人都因为一些原因受到伤害或者丧失生命,损失最大的应该属于国家文化的灭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如何让保护国家的这种文化资源权利,最基本的就要保护好这项文化的传播者。

以目前的刑法规范看来,对于传承人的保护并没有特别的规定,仅仅可以按照普通公民的相关待遇来规定,也就是说按照目前刑法来说,如果对传承人做出故意伤害行为甚至是剥夺生命的行为,尽可以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对犯罪者实施制裁,但是这样并没有凸显出这种故意行为的相当严重社会危害性,没有凸显出刑法对于传承人这个特殊身份的保护。

二、刑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方式

全文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园传承的可行性

摘要:近期,湖南省共公布了38所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名单。鉴于湖南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河北省如何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展可行的校园传承,本文将以“常山战鼓”为例,笔者将做三点讨论:一、以常山战鼓传承人为代表的团队进高校、中学、小学等各类别学校进行演示、演奏,进行科普类的传承。二、以高校的音乐系(学院)为主要阵地,进行课堂性的教育教学,并列入教学计划。三、在高校中,以所有的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素质拓展领域的兴趣延伸活动。

关键词:常山战鼓;非遗;校园;传承;方法

自2003年起,我国开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于长久以来生存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能力更有责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利用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教育工作,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近期,湖南省共公布了38所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名单。韶山学校、白关学校分别将韶山山歌、如意剪纸等“非遗”传承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河北省正定县的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是河北省第二批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鉴于湖南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我们如何将常山战鼓开展可行的校园传承,笔者将做三点讨论:

一、以常山战鼓传承人为代表的团队进高校、中学、小学等各类别学校进行演示、演奏,进行科普类的传承

2013年12月,正定县南牛乡邀请常山战鼓传承人之一的张书社作为顾问在南牛乡12所中小学、1300多名师生中开展“常山战鼓进校园”活动。正定县弘文中学自2006年起将常山战鼓引入校园,作为了学校音乐课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并积极参加省、市、县的各类活动。常山战鼓适合在校园中进行演示演奏传承是因为:1,学校中有硬件资源优势。不论学校的类别,所有的学校都建设有操场,操场适合于进行常山战鼓的室外表演。2,学生在正常学习期间,集体观摩欣赏常山战鼓的演奏,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调剂学习紧张程度。3,有利于学生增长课外知识,学生们实地观摩欣赏可以认识并了解各个打击乐器的形状以及音色。4,以常山战鼓为范例,进行民族音乐类的欣赏,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民间锣鼓以及民间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性。5,小学为起点的广谱性欣赏,可以让学生们从小就树立民族意识,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6,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历史荣誉感、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二、以高校的音乐系(学院)为主要阵地,进行课堂性的教育教学

在高校的音乐学院中,无论学生所学哪一种专业方向,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系统的学习过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音乐功底。那么,在没有任何旋律乐器而只有以节奏变化为主、肢体表演辅助的常山战鼓演奏中,高校的音乐系(学院)学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他们只需要在单鼓、大钹、铙等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上加以学习和训练,并且为之进行合奏和队形的排练,因此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对于有深入学习意愿的学生,我们可以帮助其深入的掌握这些技能,甚至使其成为常山战鼓的大学生传承人。如果能够在高校的教学课程方案中增设常山战鼓的课程,那么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作为一种资源正式的引入到大学教学之中,这对于大学音乐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常山战鼓的传承都是双赢的。这种传承方式是时代背景下的新探索,符合河北省文化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国情。另外,由于高校的音乐系(学院)的学生在就业时,有数量不小的毕业生会成为中小学或者幼儿园的教师,那么只有他们在接触、学习常山战鼓之后,才会为下一代学生接触和认识常山战鼓提供更高的可能性。

三、在高校中,以所有的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素质拓展领域的兴趣延伸活动

全文阅读

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湖杂技”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摘 要:建湖杂技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繁盛于唐宋年间,复兴于建国之初,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建湖曾有各类杂技(马戏)班30多家,从业人员最多时有千余人,活跃在全国各地,蔓延至俄罗斯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历经两千余载的传承发展,建湖杂技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和艺术风格,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别具一格的演绎视角,被业内称为婉约型的南派杂技代表。2008年,建湖杂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盐城市和建湖县相关部门大力加强杂技团体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并加盟省文化产业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建湖杂技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建湖杂技艺术,推进非遗文化更好创新与传承,笔者对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的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近年来,建湖杂技坚持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扎实培养杂技人才,大力打造杂技精品,积极创塑杂技品牌。作为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主要剧团的江苏省杂技团,其精品节目先后获全国文华奖、金菊奖、第十三届法国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第六届莫斯科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获省级比赛奖项16余次,并两次登上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才培养显成效。近年来,作为建湖杂技传承的主要剧团――江苏省杂技团,扎实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建湖杂技的传承发展储备后续力量。该团不仅内培师资,还在其他知名杂技团寻聘具有高级职称、经验丰富、掌握特殊尖端项目的教练授课,杂技学员的四项基本功取得了长足进步,节目效果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新创节目令人耳目一新,为建湖杂技的存续勃发蓄积力量。

(二)杂技惠民辐射广。据统计,2015年,建湖杂技全年完成“杂技村村到校校到”文化惠民演出288场次,完成周末剧场专场惠民演出41场次。并先后随国家文化部、江苏省文化厅、盐城市政府等出访荷兰、哥伦比亚、特立尼达、文莱、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获得广泛好评。

(三)多管齐下塑品牌。近年来,江苏省杂技团突出创先争优打造精品力作,倾全团之力打造的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在美国林肯中心商演27场次,打破了该剧场建成开放以来单一剧目演出场次、票务销售、盈利额度等多项纪录。演出期间《纽约时报》、《世界日报》、《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予以跟踪报道。2016年,创作了国内首部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并应邀参加了2016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演出。

二、建湖杂技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全文阅读

图瓦民歌源于生活传承三百年 被列为非遗项目

新疆布尔津县文化馆近日传出消息,该县的图瓦民歌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尔津县文化馆馆长袁文英说:“图瓦民歌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来源于图瓦人放牧狩猎、耕种土地的生活习俗,其内容丰富、短小精悍。”

图瓦人现居住在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一带,自称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部落,也称蒙古图瓦人。歌曲反映他们长期的生活实践、风俗习惯和。又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变革的筛选和升华,图瓦人代代相传,传承至今。

图瓦民歌分为赞美故乡的山水歌、敬酒歌、友谊歌、爱情歌和乌扎尼克民歌。其中山水歌不仅单纯地赞颂故乡的美丽、风景如画的山水景色,而且还融入了族人的生活、情感和梦想;敬酒歌的歌词内容各异,情深意重,主要在庆典和婚礼上,对上席就座的贵客及亲家男女敬酒唱,用歌词来表达主人的一番好意和尊敬款待之诚意;友谊歌讲人情友谊,为人正直,宣传高尚行为品德,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和对他们真诚祝福的心情;爱情歌富有激情,欢快奔放,充满青春活力和人生哲理,也具有传说和历史背景,展现了图瓦人原汗原味的爱情故事。

近年来,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升级和喀纳斯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民歌、语言、习俗、礼仪组成的传统图瓦文化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由于传唱图瓦史诗的老人已经过世,这一文化瑰宝已经失传。同样面临失传的还有独特的图瓦服饰和一些节日习俗。为了使宝贵而神秘的图瓦文化不会完全消亡,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加强保护,尽快启动系统科学的收集整理工作。

“乌扎尼克民歌中的‘乌扎尼克’是传说的一个人名,讲述了一位孤女和富家公子间的爱情故事。其实,图瓦人民歌就是通过将某种事件不同的情感、伦理道德和理性思维相结合而创作的丰硕成果,听起来很简朴,但蕴涵着许多实际生活的规则和客观现实的故事。”袁文英说。

目前,图瓦民歌的传承谱系是额德什家族,经历了两代,每代人都有三人传承,把图瓦民歌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我们将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资料的搜集和归整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布尔津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袁文英说。

全文阅读

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在经历了“项目申报热”之后,工作重心转变为对项目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本文从昌吉州便于推向市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例,就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试做分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项目;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伴随着2001年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入人们的眼帘。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公众参与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增强。但是,随着“项目申报热”的逐渐降温,如何对非遗项目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以本地区便于推向市场的项目(文中统称为传统工艺项目)为例,就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试做分析。

昌吉回族自治州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重要行政区之一,地域性强、民族特色鲜明。昌吉州传统工艺项目有借助政府扶持,形成规模的;有依托旅游资源,打开市场销路的。然而,统览我州全部传统工艺项目,多数还处于小作坊生产、后继乏人的境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水平的发展,绝大多数的传统工艺,都面临着断代,甚至消亡的危险。在当今社会普遍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继承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使传统工艺走入现代生活,让这些传统工艺在这个新的时代以一种更加健康的姿态活下去,便成为目前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文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经费的不足将直接影响非遗项目的存续状况,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及早加以重视。一是保障项目保护经费的足额发放。可借鉴国家及自治区的做法,提高单一项目保护经费额度,将全部项目均等化发放改为试项目濒危情况、价值大小逐年轮换发放;二是传承人补助经费须不间断发放。传承人是非遗项目活态传承的唯一载体,传承人补助经费是各级政府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的专项资金。三是发放宣传展示活动经费。可借助文化遗产日、各类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非遗知识宣传展示、非遗项目实物展、手工艺制作大赛等活动,让群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项目的魅力;四是划拨一定的组织管理、研究经费。目前我州五县两市,加上州非遗保护中心,均采取“一个中心、两块牌子”的形式挂靠在文化馆。文化馆工作人员在作着群文工作的同时兼职做非遗保护和研究,而线索搜集、项目申报、著书立说等非遗保护工作中所用资金不得不占用大量的群文事业经费,捉襟见肘。因此对各级非遗中心划拨一定的管理、研究经费将更好地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兴建展示传习场所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保护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品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和指导意义。一是建立非遗展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已有几年时间了,但是多数群众对“什么是非遗”、“我们身边的非遗项目有哪些”还不甚了了。因此各地建立非遗展馆,并实现全面开放,让群众走进“非遗”势在必行;二是建立传习所。除了保护、传习非遗项目外,传习所同时承载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打造特色的文化产品的功能,尤为传统工艺类项目的有效传承方式。

全文阅读

运用“订单”模式培养江西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问题研究

摘 要:传统的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培养模式已日益陷入“家族式”断代危机。运用“订单”模式培养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建立“政府主导、校地合作、订单育人、定向分配”机制,有利于文化部门统筹培养传承人,有利于高师院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有利于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有利于年轻世代学习和传承传统技艺,需要政府加强引导,相关各方密切配合。

关键词:音乐类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订单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19-02

在保护和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培养新一代非遗项目传承人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一些国家级和省级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去世,以及传承地因城镇化建设导致的居民生活和劳动方式改变,江西一些音乐类非遗项目面临着消失或衰落的境地。“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破除音乐类非遗项目身口相传模式的弊端,运用“订单”模式培养新一代非遗项目传承人,是各地高师院校、文化部门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运用“订单”模式培养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切实可行

“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源于国外的“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2005年以来,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师院校,采取“订单”模式,培养了一批师范、药业和幼儿教育、特殊教育职业人才。笔者以为,借鉴既往教育经验,运用“订单”模式培养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人,不仅切实可行,而且能够实现多方共赢。

(一)有利于文化部门统筹培养传承人

据笔者统计,截止2014年12月,江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0项(含扩展项目),其中音乐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非遗项目34项;共有省级非遗项目488项,其中音乐类非遗项目192项。另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34名、省级传承人314名。根据有关规定,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应通过收徒或办学方式,积极开展传承工作,文化部门负责监督考核和资格评定。然而事实上,由于资金补助不到位、市场效益不好等原因,传承人对开展传承工作并不积极。如果文化部门监督考核不力,现有传承人去世后,极易出现传承断代现象。运用“订单”模式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可以倒逼文化部门履行监督考核职责,在全面摸清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底数的基础上,统筹制定传承人培养方案,确保音乐类非遗项目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全文阅读

论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族品格在商业思维中的传承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的精华,独具民族品格。但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商业化环境中面临经济效益追求最大化,人才储备不足,获利资金流失等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能更好地将非遗项目中的民族品格传承发展,应从寻求发展模式,保持独立品格;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实践创新;加强推广宣传,突出文化价值等方面寻求突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品格;四川银花丝

1 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品格

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项目中属于比较特殊的类别,它的生产技艺是“活态”传承,而成果则是实物展示。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表现出了比较一致的作品质量和风格:

(1)从物质载体来看,重视选材。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选材一般极为考究,多用金、银、玉石、象牙、犀牛角等珍贵材料,即便是木料、石材等传统材料,均会首要考虑珍贵品种、奇石等。选材的考究往往意味着对其传世的期许,表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恒远”的追求。四川银花丝的选料为银,为突出其艺术效果,会采用“嵌宝”等表现手法,所选材料品质很高,器物造型高贵典雅,富丽堂皇。

(2)从表现手法来看,工艺细腻精致。工艺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手法细腻多样,无论是王公贵族用品,抑或寻常百姓之物,其表现形式无一不趋向繁复、精致的极端审美趋势。中国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工匠在各自领域较为封闭的发展,经过各代的传承,追求极端的精细,将中国人“内敛”的品格特征借助于器物的精细,表达得淋漓尽致。四川银花丝技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平填”技术,仅“平填花丝”种类就可以分为光丝、麻花丝、滚筒丝、拱丝、水浪丝、桂花丝等十多个种类。银丝最细直径可以拉到人一根头发的一半。

(3)从创作内容来看,追求写实风格。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内容一般为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如动植物、瑞兽、祥云等,通过艺术化的加工,真实再现某一种场景、造型、姿态。对于这些内容细致入微的表达,表现出民族性格中“务实”的品格特征。四川银花丝的创作取材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多为具有实用价值的首饰、胭脂盒,具有装饰价值的各式摆件。器物造型灵动,但规整,表现手法重写实而非写意。

2 商业思维对非遗传承的影响

全文阅读

制约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发展因素研究

1、研究背景和意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3、研究主要内容

3.1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代表作名录》公布的分类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归为第六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依据这种分类方法我国第一批非遗名录里有17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河南占有5项,分别为“禅拳合一的少林功夫”、“缠绕螺旋的陈氏太极拳”、“形气合一的苌家拳”。还有广泛流传于河南境内的“勇猛短毒、急狠快利、拳功一体”的心意六合拳、“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月山八极拳[1]。河南省的传统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拳种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间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了河南省武术之乡的本色,体现了中原大地积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3.2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当代意义

全文阅读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 要]美丽的湘西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了解其传承与保护的现状,笔者走进湘西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揭示了湘西龙山县和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实境况,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调查

为了完成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湘西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笔者于2014年7月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和凤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实地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两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之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代表性项目名录情况

截止到2013年,龙山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分别是土家梯玛歌、土家打溜子、土家咚咚喹、土家摆手舞、土家毛古斯舞、土家织锦技艺,其中4项为第一批国家级项目,2项为第二批国家级项目。省级非遗12项,州级50项,县级116项。凤凰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分别是土家织锦、苗族鼓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凤凰纸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医药,其中3项为第一批国家级项目,2项为第二批,1项为第三批。凤凰县省级非遗项目4项,州级16项,县级49项,具体详见表1。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学术研究及展演情况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学术研究方面,两县每年都会举行1-2次研讨会。龙山县已出版《汉语土家语辞典》、《武陵四言八句》等书籍10本,凤凰县有三套集成出版。两县都发表了科研论文,龙山县5篇,凤凰县20篇。龙山县平均每年参加3-4次国内“非遗”展演,1-2次国际展演。凤凰县平均每年参加10次左右国内“非遗”展演,1-2次国际展演。表2是两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及展演情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