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俗文化论文

低俗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视媒介低俗化原因及策略探究论文

【摘要】:文章从提高媒介认识,提倡电视作品原创性、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及受众素养的教育等方面阐述了电视媒介对创造良发展的外部社会环境,重建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媒技术的发展,电视已成为中国千家万户的“成员”之一。电视媒介的导向也引领着中国电视观众的生活。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有义务、更有责任成为把握正确的媒介导向的’‘舵手”。本论文旨在从分析电视媒介低俗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人手,探讨如何尽快走出电视媒介的导向误区。阐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性。

经济利益的唆使推动了电视媒介对收视率的片面追求,是出现低俗化的原因之一。为了获取利润,传媒必须争取最大多数的受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满足较广泛受众的需求。电视台为争夺“收视率”而低俗,也归根于当前我国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第一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媒体之间的竞争。如国家或中央媒体与地方各级党政媒体之间的竞争。第二,转型而来的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而转型媒体依然占据着绝对的政治优势。第三,政党政府媒体与私营或合营媒体之间的竞争。前者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多为政党或政府机关,因此,其信息具有先天优势,经常被授权重要的政治新闻或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占有绝对的受众群体。第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传统媒体主要是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媒体,后者主要是网络媒体等。电视媒介激烈竞争,拼收视率,我认为深层根源也在于经济利益。例如电视台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广告,而要吸引广告客户,就必须有一定的收视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电视台就会在比较有人气的娱乐节目上动脑筋。

一、媒体要提高认识,提倡电视作品的原创性

根据传播学原理,媒体的权利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权和信息权,从信息的收集、筛选到信息的过滤、公开,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这种权利的主导作用,因而这种权利就成了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电视媒介在拥有这些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电视媒介应更多地强调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而非这种权利,并接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在利益与责任的平衡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市场化的今天,电视媒介从业人员要提高认识,自觉抵制低俗之风。

二、管理部门建章立制,加强监管

大众传播是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信息系统,也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大众传播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行。治理电视媒介低俗化,单靠电视媒介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而制度的建设更能起到制约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治理低俗化问题的核心在于制度建设。目前,很多低俗化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没有制度监管,或者说有的制度责任不到位,把关不到位,疏忽大意,或者是管得不严管得不细。制度管理才是加强管理的核心,粗放式管理带来的是制度的滞后,也是出现低俗的原因之一。此外,所有卫星频道黄金时间播出的所有节目都要进行备案制,包括电视剧、新闻节目、选秀节目、谈话节目以及晚会等等。

三、迅速而有效的建立全天候监看制度

全文阅读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整顿低俗文化现象

【背景材料】

而2012年以来,在社会上议论比较大的还是各类相亲节目,无论是在节目制作方、主持人、嘉宾之间,还是在观众、社会大众及管理者之间,围绕相亲类电视节目,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争议。而一些拜金的语言,比如,“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肯坐在自行车上笑”,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更大的争议。

2012年6月初,新浪微博上一张寻找西湖边最美女子的帖子被众多网民转载,6月4日,浙江当地报纸抛出《西湖边最美女子,全国人民都想见见你》的报道,一时间,大家都被一张18年前的老照片中朴素、纯真的女孩所吸引。在这个审丑当道的浮躁社会,表达了众人不一样的观点。

【题目】

请以“整顿低俗文化”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定角度,观点鲜明,结构完整,有理有据,不少于900字。

【范文】

整治低俗文化 共建社会主流价值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多元的文化与价值,重视着每个人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包容和承载着一个个具有主观性和利己性的观点。这也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既得利益者为了最大限度获取利润和虚无的名声,形成了低俗文化的推广团队。

全文阅读

当代二人转艺术精神中的“媚俗”与“脱俗”

摘要:当代二人转艺术极具娱乐精神,从而也引起了人们关于当代二人转的“俗”问题的争论,围绕着“媚俗”与“脱俗”的问题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催发了对当代二人转发展中的“俗”问题的深入讨论和思考。本文从当代二人转的媚俗化倾向与脱俗化吁求、当代二人转娱乐精神中的“俗”文化以及“俗”问题与当代二人转的发展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旨在引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认清二人转艺术中“俗”文化的内涵和真意。

关键词:媚俗;脱俗;俗文化

当代二人转火爆全国,赵家班的众多二人转艺人在赵本山的带领下更是多栖发展,连创演出票房佳绩,二人转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东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然而,围绕当代二人转问题的争论也从未止息,其中一个焦点的问题即当代二人转的“俗”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有专门研究二人转的业内学者,也有从文化学、社会学角度进行讨论的文化批评家、艺术评论家。本文将对当代二人转娱乐精神中的“媚俗”与“脱俗”的问题进行讨论,其中主要涉及到当代二人转的媚俗化倾向与脱俗化吁求、当代二人转娱乐精神中的“俗”文化以及“俗”文化与当代二人转的发展三个大的问题。

一、当代二人转的媚俗化倾向与脱俗化吁求

当代二人转虽然红遍大江南北,但是“俗”问题一直倍受争议。其实,在“俗”问题的争论之前或在“俗”问题本身之中,还一直有一个关于二人转的“黄绿”的争论,即关于黄色二人转和绿色二人转的争论。有些观点认为,二人转来自东北民间乡野,二人转无性不成活,粉词、脏口是二人转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保持原汁原味的二人转的必需的佐料。这种观点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并非二人转原来具有的一些特征就都是合理的应该继承的,这种观点显然并没有从时展的眼光去思考和看待问题,而且错误的理解了二人转本身的乡野特质。现在,这种观点已经很少再有人支持了,只不过是关于二人转中的性意识和性话语的问题仍有些争议。以赵本山为首的一些东北籍艺术家以及一些正规的演出团体都在大力提倡绿色二人转,坚决反对和禁止二人转演出中的粉词和脏口,现在效果明显,可谓是非常有效地扭转了以前二人转演出中的不正之风。现在,关于二人转黄绿的争论基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即坚决反对黄色二人转,大力提倡绿色二人转。

然而,关于当代二人转表演中“俗”问题的争论并没有止息。著名文化评论学者肖鹰先生针对当代二人转表演中的“俗”问题曾提出过非常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当代二人转的表演具有非常明显的媚俗化倾向,甚至其中的很多表演很低俗。当代二人转的表演已经失去了传统二人转的特色,对其更为恰当的称呼应该是“二人秀”。研究二人转的著名学者王兆一先生在其《二人转现状剖析》一文中也非常清楚地提到了当代二人转民间艺人表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他们打着二人转的招牌,却不唱本色的二人转”、“唱通俗歌曲,卖弄杂耍,说笑话等等技艺充满舞台,显示多面手,从而取悦观众,把二人转的演出,变成了单纯的搞笑”、“好歌歪唱,好戏歪演,信口开河,无拘无束,举凡社会上流传的街谈巷议和政治笑话,都可以脱口而出,极其放肆”。面对学者们的这些批评和质疑,许多二人转艺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反驳意见。他们认为,首先,二人转本来就是民间的乡野艺术形式,“俗”本来就是其贴近大众的特性,无论俗还是雅,能给观众带来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能让观众哈哈一笑身心愉悦就是二人转表演最大的价值;其次,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二人转的表演形式也不能拘泥于传统,要适应和迎合观众的口味,观众喜欢什么就多来点什么。从以上反驳的观点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代二人转表演是具有很强的媚俗化倾向的,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表演要尽力迎合观众的口味。

从以上两种争论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二人转的确具有十分明显的“媚俗化倾向”,同时很多人对当代二人转的表演也有着非常强烈的“脱俗化吁求”。其中,争论的核心就是“俗”的问题。所以,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当代二人转娱乐精神中的“俗”文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和阐析。

二、当代二人转娱乐精神中的“俗”文化

全文阅读

浅谈大众传播低俗化的危害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个别媒体在办报、办台报道方向上出现了偏差,向低俗化、庸俗化靠近,以吸引观众和读者的眼球,在社会上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从大众传媒低俗化的表现形态、产生原因、不良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此作出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市场经济 大众传播 低俗化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新闻工作者肩头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笔下是公平正义。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搞好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是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然而在市场经济下,个别媒体过度追逐经济利益,造成当今新闻报道的低俗化倾向,在新闻界兴旺繁荣的背后,潜伏着股股浊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对我国传媒业的健康发展也形成了障碍。

一、大众传播低俗化、庸俗化的表现形态

在我国的大众传播中,虽因广播、电视、报刊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低俗化现象的表现方式、程度也各有差异,但总的来看,大众传播低俗化的表现形态大致可分为:过度追异猎奇,不惜夸大甚至编造假新闻;极度渲染暴力;以“性”为卖点,专打“球”;捕风捉影,恶炒明星绯闻;漠视苦难与死亡,缺少人文关怀;广告用语粗俗,给人不良暗示,虚假广告满天飞等现象。大众传播中的低俗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传媒业的“四大公害”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谴责。

二、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传媒新闻庸俗化的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每一种社会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也不例外,而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1、欧美传媒低俗化传播趋势

全文阅读

73.6%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

阅读提示

当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如凤姐、马诺、伪娘等都成了众多媒体追捧的“明星”,其承载的错误价值观经由各种途径和方式在社会大众中持续发酵,导致了人们的思想混乱、价值错位、文化迷失。

近日,中央提出反对“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可谓正当其时。一种错误的社会价值观之所以得以泛滥,原因在于主流价值观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或这种主流价值观没有很好地为民众所接受。

因此,在反“三俗”之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主流文化重塑问题。那么,低俗文化流行,究竟凸显了主流文化怎样的发展难题?人们对主流文化的态度如何?又是如何看待低俗文化流行的?主流文化如何重塑?等等。人民论坛杂志联合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人民论坛网进行了网络调查,网络调查人数7866人;同时,人民论坛杂志书面调查了1450人,本次调查总计9316人。

观点摘要

・通过什么样的作品来娱乐大众,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应当提倡用主流文化来娱乐民众

・社会上的一些文化艺术部门,因固守传统,思维僵化,转型艰难,生计堪忧,主动投入“低俗”的怀抱

调查结果

全文阅读

人物两级复合建构在电影《低俗小说》编剧中的结构功能

【摘 要】昆汀・塔伦蒂诺的经典之作《低俗小说》突破了一般电影编剧从故事产生结构再依结构创制人物的创作规律。这一突破使电

>> 低俗小说 昆汀的环 《低俗小说》主题与圆形结构用意新论 比《低俗小说》更早玩环形结构 略论《低俗小说》的叙事语言的思想特征 《低俗小说》镜头语言的多重解读 略论《低俗小说》的叙事构成语言 重读《低俗小说》中的短调素描 《低俗小说》中的暴力美学特征 《低俗小说》中圆形叙事结构的“新叙事学”理解 《低俗小说》: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嘲讽 《低俗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低俗小说 《低俗小说》影评 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读昆丁《低俗小说》的“戏仿”文化 《低俗小说》:传承、颠覆与开创 昆汀?塔伦蒂诺:从《低俗小说》到《混蛋》 现代剧中新英雄人物塑造的编剧技巧 电影《阿甘正传》编剧中的象征手法运用 “纯叙事”的魅力:旁白在名著改编剧中的运用 舞台美术在戏剧中的功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⑤苑国华.神话与哲学之间――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

⑥列维・斯特劳斯.庄晨燕,刘存孝译.猞猁的故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6.

⑦胡托马斯・沙兹.周传基,周欢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58.

作者简介:

程郁儒(1964-),男,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导师;

张亚婷(1989-),女,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

全文阅读

论俗文化与大众接受

摘 要:雅文化和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审美文化,近些年来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异军突起,俗文化在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为人关注。本文通过阐述俗文化的界定及其价值特征,阐述了影响大众接受俗文化的人文因素、心理因素,并提出要平衡发展雅文化和俗文化,警惕和控制俗文化中不良因素的蔓延。

关键词:俗文化;人文因素;心理因素;抵制低俗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02-02

大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升了俗文化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的日益蓬勃使得雅文化与俗文化分庭抗礼。雅文化与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审美文化,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融合、转化。在今日中国,市场的导向作用以及大众对于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心理促使着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合流,俗文化的大行其道成为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俗文化已经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电影电视领域有着大量的表现。研究俗文化与大众接受对于俗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引导大众形成积极的审美趣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雅与俗都是针对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的,是人们追求的不同审美目标,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标准,都是审美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雅,即高雅,典雅,雅致,一般说来能称之为“雅”的文化艺术作品都具有较为复杂的艺术样式,以及较为高远,深刻的精神追求,能够展现创作者的深邃的精神境界;适合有较高文化教养和审美趣味的人们的口味, 显示较高的文化品位, 具有严肃、纯正、典雅等特点。而所谓的俗文化,就是指那些产生于民间,流传于百姓之中的文化艺术,具有通达晓畅的突出特征,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更加注重对于文化艺术的娱乐功能的追求,带有日常化的特点,清新流丽、活色生香。因此,俗文化往往不拘泥于艺术规范的藩篱,突出自身娱乐化的特点,显示出不同于雅文化的旺盛的生命力,为大众广泛接受。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大众对俗文化接受中的“俗文化”,不仅仅包含通俗文化,还包含一些不可避免的低俗、庸俗的文化艺术。

从古至今,俗文化都是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文化的特征使得其易于大众接受,换言之,大众对于俗文化的接受具有合理性,这也是俗文化生生不息,受人追捧的重要原因。俗文化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都决定了其易于大众接受。俗文化的审美特征决定了其为大众广泛接受的可能性与合理性。从内容上讲,一方面,俗文化中包含审美元素,虽然俗文化中审美元素所占份额不如雅文化的审美元素丰富,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也富有一定的思想含量,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贴近大众的审美经验,更易引起共鸣。另一方面,俗文化具有更多的娱乐元素,带给大众或新奇或刺激的感官感受,大众在欣赏俗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放松身心,从而带来心情的愉悦之感。从形式上讲,其传播形式大多依据民间的方式,或口口传播,或以物易物,或引其形式与内容的引人入胜的特点而不胫而走。①纵观整个艺术发展史,各个时期的俗文化都具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例如清末的白话小说,采用白话而非文言,拉近了与市民阶层的距离,再如电影这一近代诞生的艺术样式,更是综合了各家之长,更是为各个阶层、各个年龄阶段、各种人生经历的大众所乐于接受。

俗文化同雅文化一样,同样具有社会价值,俗文化不像高雅文化“曲高和寡”,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流行性和娱乐性使得其被大众广泛接受。众所周知,社会大众包括各个阶层、各类人群,人们因其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个人喜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欣赏水平。雅文化以其深邃的精神境界,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为精英阶层所接受,而俗文化恰好可以满足百姓阶层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发展俗文化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此外,某些俗文化同样具有雅文化所追求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同样为精英阶层所喜爱。俗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含量,也对百姓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虽然不像雅文化或主流文化那样包含较多的认知、教育价值,但它能够寓教于乐,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全文阅读

采取系列措施 抑制低俗语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语言随之出现,网络低俗语言就像杂草夹杂其中在互联网迅速传播。网络低俗语言违反语言规范,污染社会环境,损害公序良俗,误导广大受众,遏制网络低俗语言向社会蔓延,是媒体应尽之责。

为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引导社会公众抵制网络低俗语言,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长江商报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网络低俗语言”的净化工作,编委会多次在采编例会和全员学习会上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增强责任意识,自觉使用规范文明用语;增强底线意识,坚决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增强导向意识,积极主动引领公众舆论;增强阵地意识,建设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长江商报编委会从报纸、网站、报社公众号、微博等多层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抑制网络低俗语言:

1.严格坚持网络文明用语报纸和网络一个标准。从技术层面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将一些出现频率高、比较流行的网络低俗语言,在采编系统中设置为敏感词,净化网络语言。由新媒体部负责“一网两微一端”审核,安排专人值班,全天监控。

2.完善“一网两微一端”稿件流程和审核机制。在当日报纸晚上关版之前,新媒体部通过相应的技术软件对稿件再度过滤,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和谐。

3.重点监控公众号。报社规定分管新媒体的编委不定时值班或巡视,抽查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稿。这样既保证了日常稿件的“三审制”,同时又能保持公众号所刊发稿件的语言干净纯洁。

4.完善报社新媒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按照相关要求和报社编委会的决议,报社与本单位新闻从业人员签订了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和职务行为信息保密承诺书。对不文明、不规范用语“零容忍”,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实行全流程追责。

5.严禁网络低俗语言上报纸。严禁一些所谓“流行”的网络低俗语言刊登在报纸上,严禁网络语言进标题,对文内的网络低俗语言要进行处理。长江商报加强稿件的审核把关管理,按照“谁出问题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稿件实行“五审制”,重要稿件实行五级“签字制”,即记者、部门主任、编辑、要闻编辑部主任、值班编委五人都要对稿件签字,做到对网络低俗语言、不规范不文明用语自动过滤、主动查找、定向清除。

全文阅读

论媒体时代受众越位表达的文化反思

摘要:受众观看节目的动机有若干种,为满足低俗的为最下;电视节目的形态有若干种,却将低俗的炒作奉为圭桌。低俗的情感节目其核心是节目话题以拜金和艳情为主,这类话题可以用“中之言’’来界定,‘‘不足道也,堤朴素的国人在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一种基础的言论道德观。

关键词:低俗节目;传统文化;审丑时代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672-8122(2011)01-0169-01

一、“中之言”与“审丑”时代

《诗经・廊风・墙有茨》中有言“中之言,不足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中之言”自卫宣公及其子等人典故引申而来,可以引申指那些伤风败俗的事情及言论。此语于两千五百年前始用文字记载,用通俗的话语来告诉人们最起码的廉耻观 一某些代表着伤风败俗的“中之言”是丑陋的,不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讲述。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大众媒体所呈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却在逐渐沦落。特别是近年来,频繁亮相于黄金时段的相亲节目也因其大胆出格的言论,成为学界和业界诟病的对象。《非常勿扰》、《为爱向前冲》等节目纷纭突显,马诺、凤姐……一个个“审丑冠军”粉墨登场。这些所谓的现场交友真人秀节目正是以贩卖“中之言”作为其特殊的卖点,开启了庸俗婚恋和“中之言”话题的炒作序幕。“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话题被奉为电视婚恋节目的至圣圭臬,将传统文化伦理观中的道德置于不顾,频频挑战电视受众的忍耐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电视荧屏开始进入庸俗时代,这是一个由强势话语引导能力,且表达趋向比较单一的平民群体构成的时代,平民化的表达者的将金钱、性等话题作为公开表达的核心内容,成为大众媒体“审丑时代”的典型。

全文阅读

教授更该炮轰国民欣赏水平偏低的根源

“《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以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1月5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委员、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作家晓苏在武汉市“两会”上炮轰电影《泰囧》对于文化产业的不良示范(1月6日《长江日报》)。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泰囧》的票房传奇引发的文化思考,本就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在一片唱好之声中敢于炮轰,本身就是值得提倡的。实事求是地说,晓苏指出《泰囧》代表的“贱下”与“炫富”的不良倾向,影片中也确实存在,期望《泰囧》的高票房提高国民素质,也确实是不现实的,至于会不会起到负面作用,现在下结论虽然为时尚早,但作为文化学者、参政议政者,先天下之忧而忧,也是理所应该的。

能不能由有“三俗”嫌疑的《泰囧》的高票房,就必然推导出国民欣赏水平偏低的结论,教授如果稍稍回顾逻辑学的常识,也许就不会如此断然肯定。就如晓苏自己的作品中,也不乏男欢女爱的描写,我们却不能断然给您扣上“三俗”的帽子、不能给您的读者扣上“欣赏水平偏低”的帽子一样。

其实,《泰囧》之所以有高票房,我想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国人确实有逢年过节图个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心理;二是近年来的大导演、大影片都去追求好莱坞式的宏大叙事、新技术,已在观众中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泰囧》接地气,虽然“囧”的有些离奇,但它的“俗”却是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境遇,它的“局”也是日益空虚、迷茫的灵魂正在反思和追求的。

市场具有晴雨表的作用,检验着文化艺术追求与世俗真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以电影为例,如果以平均票房为标准,越是低于平均票房的影片,就与世俗真实生活越远,要么过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无关,要么下里巴人都上岸了,影片的文化艺术追求还在准备过河;越是高于平均票房的影片,一方面与世俗真实生活确实越近,但另一方面也一定暗含着对人性弱点的深度挖掘,有走向“三俗”的因子。所以,文化艺术不能不看市场,也不能唯市场看齐,必须在当下与趋势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

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世俗真实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艺术消费需求。如果说《泰囧》的高票房确实代表了国民欣赏水平偏低,那么背后的根源一定是国民的世俗真实生活质量偏低。炮轰《泰囧》的“三俗”,可以提高文化产业者的文化担当与文化使命感;但无论如何炮轰国民欣赏水平偏低,只要决定国民文化艺术消费需求的世俗真实生活质量没有提高,国民的欣赏水平也不会自动提高。因此,作为有一点文化担当与文化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仅仅将炮轰的对象停留在表面,那几乎是没有任何建设性的。

网友似乎对教授炮轰国民欣赏水平偏低纷纷拍砖,但细细品味,其实没有一个人说你“脑残”,而大多数都是批评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网友的用意也就不言而明了,爱之深,责之切。作为教授、参政议政者,您还需大胆往前走,更该炮轰国民欣赏水平偏低的根源并提出理性、建设性的对策。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