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特大城市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本文对我国10个特大城市的消费结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特大城市的消费结构异同点,分析揭示了各特大城市消费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居民消费的重点,提出针对性建议,使得各特大城市的发展更具有针对性、目标性。
关键词:特大城市;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支出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8.6%上升为2014的54.77%。与此同时,我国特大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根据2014年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截至2016年,我国10个特大城市分别是西安、杭州、哈尔滨、香港、佛山、武汉、成都、南京、东莞、沈阳。研究特大城市的消费结构并对比各特大城市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这是非常重要并且有意义的。基于此,本文以我国10个特大城市的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特大城市消费结构的差异、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潜力,这有利于探寻特大城市新的发展之路。
二、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综述从国内外两个方面阐述。国外研究综述分为消费结构的理论研究与数量研究两个方面;国内研究主要针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以及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间对比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的学者们最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消费结构。国外对于消费结构的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关于消费结构的理论研究。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另一类是关于消费结构的数量研究。Deaton和米尔鲍尔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即Alns模型,他们研究了消费者怎样才能用最小的支出满足当前的需求水平。其次,部分国外经济学家利用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展开研究。
摘 要: 网络文学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发展,文学的创作阵地得以由现实世界转移到数字虚拟的“赛博空间”。赛博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的最大特点是时空距离的消失,使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具有同一性。这使得网络文学的生产、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将其与传统结构比较,同中见异,有利于了解网络文学本质概念。
关键词: 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 生产、消费结构 特点
网络文学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发展,文学的创作阵地得以由现实世界转移到数字虚拟的“赛博空间”。赛博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的最大特点是时空距离的消失,使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具有同一性。赛博空间的这个特性使得网络文学的生产、消费结构具有新的特点,下面通过对传统文学生产、消费结构与网络文学生产、消费结构的比较来初步了解网络文学的一些特点。
一、单线型、循环型结构构建
将文学作品看成一种待价而沽的商品是马克思在“艺术生产理论”中首次提出的,他将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下的文学作为一种商品,将文学生产的主体看作“劳动者”。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文学作品作为商品在“分配”、“交换”的环节,我将它合并成“文学传播”这个环节。因为文学作品的“分配”、“交换”,就是消费者的审美评判在对于商品在观念上的取舍,这与传播的作用具有一致性。同时在文学消费之后,我加上了“读者反响”这一环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又指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如果说生产在外部提供消费的对象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可见,消费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生产的对象,而马克思所说的“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就是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反响。以大机器印刷业为代表的现代印刷业的发展为标志,文学作品作为商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接受理论开始影响文学生产。文学生产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样可以形成单线型结构。
互联网作为文学的一种载体,它没有改变文学生产、消费的共性。但由于赛博空间中时间、空间的同一性,文学生产、文学消费、读者反响没有了时空的限制,即时空法则失效。当文学生产完成后,读者马上可以通过各个终端观看作品,并及时向作者反映。由此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平台,文学生产主体与文学消费主体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循环、双向的结构。
现实世界中的单线性结构和赛博空间中的循环型结构存在很多的相似点及不同点。对于这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从平台、文学生产、读者反响、文学传播等方面入手。但必须清楚单线型结构的时空差异性和循环型结构的时空同一性是造成文学生产、消费结构差别的根本原因。
二、T1―T3周期的缩短
[提要]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而消费结构的优化既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的客观需求。本文通过对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历史变迁的实证考察,梳理其演变特征与规律,并从增加收入、深化改革、舆论引导及重点领域消费激励等方面,提出消费结构优化策略,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消费结构;历史变迁;城镇居民;重庆市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2013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3PYYJ06);2013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SKH10);2012年重庆工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编号:1255017)资助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9日
一、引言
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动力,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速趋于放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显著下降,消费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至关重要。城镇居民消费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优化程度及变化方向,不仅关系到消费本身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但后续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对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深入把握,对于调整重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并对西部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政策溢出效应。
二、相关文献回顾
摘 要对劳动力成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多从成本视角进行分析,从收入―消费视角研究两者的量化关系缺乏。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文章构建了分析劳动力成本、消费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并运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对居民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规模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推动消费规模扩张和消费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政策含义是,经济新常态下应顺应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形势,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产业结构;消费需求;中介变量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2-0001-05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丰富劳动力资源推动着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当前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结构调整是热点话题,党的“十”报告指出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制造业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和服务业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十三五”时期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产业结构作为国民经济的部门经济的构成,纵观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推动着产业结构持续升级:1978年GDP在产业间的布局第一产业为28.2%、第二产业为47.9%、第三产业为23.9%,截止至2014年我国GDP在产业间的布局演变成第一产业9.2%、第二产业42.6%、第三产业48.2%。
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研究,早期的研究者关注农轻重比例失衡(杨坚白和李学曾[1],1980),借鉴国外产业结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二元结构转变论、不平衡增长理论、部门分析理论和雁形形态论等)学者们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特点和发展方向。进入新世纪,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研究者更加重视产业的内部结构(李江帆和曾国军[2],2003;王德文等[3],2004)。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基于“价值链”理论刘志彪和张杰[4](2009)指出,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是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欧阳i等[5] (2014)通过数据的国际比较认为当前中国GDP的产业格局仍然有巨大的调整空间,第三产业①、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亟待发展。
要素禀赋的变化所带来要素价格的改变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者报酬率持续下降以及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刘易斯拐点”到来),学者们开始基于劳动力成本视角研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微观的企业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是采用转型和转移两种应对方式,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转移和制造业转型的影响这两个方面。在制造业转移方面,一国(地区)产业结构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最优的产业结构应当和要素禀赋相吻合(林毅夫[6],2010),基于成本视角Arthur. Lewis[7](1972)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驱使着发达国家(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在制造业转型方面,Romer[8] (1987)强调,高工资驱使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带动着产业升级。基于内生增长模型林炜[9](2013)利用1998~2007年期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激励弹性系数,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罗来军等[10](2012)研究也认为较低的工资水平削弱了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积极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通过成本机制(“工资侵蚀利润”)学者们分析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的“倒逼效应”推动制造业的转移或转型,进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除了成本机制外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收入―消费渠道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收入―消费机制是指劳动力成本对劳动者而言是收入,工资水平的上涨提升了劳动者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得以攀升,由于“恩格尔定律”同“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在联系,由此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升级。
梳理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对劳动力成本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学者们从成本机制视角分析劳动力成对产业结构(制造业企业)影响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收入―消费机制视角的分析相对欠缺。基于此,本文从宏观的消费成长视角分析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扩大农村需求以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为基础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各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依次是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小于1的依次是居住、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江苏省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以扩大内需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结构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对数模型
问题的提出
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以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2010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针对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可见,有效扩大农村需求对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江苏是经济发展强省,截至2009年,江苏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4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4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3000元。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消费结构也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研究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对于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制定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举措,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江苏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可以为研究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趋势提供借鉴。
文献综述
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结构作为一个范畴的提出,与恩格尔定律的提出相关。德国统计学家和工程师恩格尔对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一些居民家庭的消费构成进行统计分析后认为,随着国家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一法则被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实证数据所验证,其研究方法成为研究消费结构变化的一个基本方法。
作者:刘慧姝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后现代消费时代的文化特征
消费社会是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和高科技社会。消费主体的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后现代文化消费体现为人们的追求和社会理想行为标准不再是工作或劳动本身,而是以消费为衡量尺度的生活方式。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却愈加平面化和浅薄。首先,文化的商品化和人的异化。后现代消费社会将文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文化不再依据其内在的精神价值为读者所欣赏,而成为可供消费的商品,文化已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具有可销售性和可展示性的众多商品的一类。正如杰姆逊认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文化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消费品。金钱和消费的逻辑渗透到文化市场的各个角落,充满诱惑的广告就成为世界性的言说方式,主宰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动机,影视广告在编织生活美好图景的同时,也将人们带入心甘情愿的消费时尚和承诺梦想生活的超真实中,整个社会引诱消费者成为“上帝”而顺理成章使金钱和消费变作社会的统治力量,从而演绎了整个社会浓厚的功利主义氛围和拜金逻辑。“消费社会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歪曲、社会等级结构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人成了商品消费和无休止的物欲追求的奴隶;在货币和商品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条后面是身份、地位、人格、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的等级化。”
消费文化的拜金主义倾向掩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消费文化使人产生错觉,以为主体与客体、个人与其消费的物之间已经融合无间,这种认同表明个人已完全被物化。消费文化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文化认同的假象,以此掩盖现实中身份的真正缺失。其次,精神的平面化与感官愉悦。商品拜物教和消费至上的原则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匮乏。
当消费而不是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金钱和商品及其附加的符号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惟一意义时,价值的混乱就不可避免。极度生产以及资源耗费,强大的消费主义不断刺激消费的欲望,不但造成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也使人类在当代物质过剩中处于精神的贫乏状态。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整个社会文化转向享乐主义。各种娱乐节目、无厘头影片蜂拥而至,张扬着感官的愉悦与欲望,空洞无意义的内容大行其道,层出不穷的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搞噱头、娱乐至上。当“玩”和“乐”成为社会的文化思潮时,也意味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衰落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合法性危机。
再次,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后现代社会消解中心性和秩序性,倡导综合性、无主导的文化。在后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模糊,各类文化不断走向融合,体现了文化一体化世俗化的倾向。“如今,休闲、娱乐与文化已交织在一起,文化活动与娱乐活动已不再被完全分离开,同时,商品消费和文化消费也融合在一起,业余时间被视为文化、消费与娱乐合而为一的时间。”
传媒的迅速发展造成新的文化霸权,文化消费的一元话语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大众文化不断从价值层面驰入游戏层面,在虚无主义和低俗游戏中消费感性,并甘愿被传媒的一元话语所支配。
摘 要:梳理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典”研究现状,分析大众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的处境及理论界对其的价值判断。多角度厘清文学“经典”的内涵及外延,追问文学经典的建构及生成机制,探求当代消费社会文学经典的命运。理性判断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语境中,重建文学经典的可能。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经典;消费语境;经典性
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07-02
新世纪以来,有关文学经典的研究一直是文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现代社会中,当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不断扩张,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观下的文化批判席卷整个文学领域,消费时代的文化在凭借着视图媒介不断颠覆人们的价值观时,经典文学的解构自然也由此引发不同的声音。当现代化领域中的文学逐渐去政治化,失去文学显学地位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研究的时候,文学经典化的问题便成为学术界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关于文学“经典”内涵的论争
西方学者关于“经典”的论争始于对“经典”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世界的影响性以及时间的筛选等几个方面,来阐释文学经典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文学界对“经典”有着本地域性的独特见解,黄曼君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原创性文本和独特阐释的结合,其存在形态生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特征,价值定位上必须具备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①同时,文学经典应是特定历史时空与文化语境中思、诗、史相交融的结晶。必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着“诗性”的内涵,还有着民族的文学特色。②童庆炳认为文学经典“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范式的完美之作”③方忠认为应该首先坚守“文学是人学”的原则,将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艺术价值还有经典应具有的原创性作为衡量经典作品的标准。④刘晗从“经典”二字字义考究,贯通古今进行纵横比较,得出结论:“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经典指是指那种能够超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和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⑤刘象愚对比古今中外、英汉文中“经典”的含义得出结论:“经典’指那些权威的、典范的伟大著作,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必须具备内涵的丰富性、实质上的创造性以及时空的跨越性。⑥陈定家在结合中西方学者对文学经典的阐释之后认为:“真正的文学经典应该是那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价值观和美学观之时代局限的优秀文学作品,是那些在历史维度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富有教义且常读常新的权威性的典范之作。”⑦
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的定义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经典既有传统视角,又有现代的革新。基于主体对文学文本认识的不同,对现在文学文本进入经典序列后,关于经典的争论更是不休。时代语境的不同,对经典的定义及内涵的阐释仍会继续,文学经典也在阐释和再阐释的循环中发挥着它不朽的艺术魅力,对其内涵及外延的界定,是对文学经典及经典性问题研究的基础。
摘要:“消费至上”的信条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国社会在文化上已不是从前那样一个同质性与整体性社会,中国文化结构正在走向多元性和异质性,消费文化从多方面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本文探究了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
关键词:消费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46
消费文化是一种符号象征与价值。它是通过广告、电视、媒体、商业品牌、大商场、购物中心等媒介发展起的一种符号化的消费生活方式及价值选择,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消费时代、信息时代的生活格调、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相继进入了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它与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消费的大众化。消费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国外学者已作了大量经典研究。英国学者指出:英国青年反文化生活方式,是“传统的工人阶级生活方式与新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丹尼尔・贝尔阐释了美国大众消费社会的兴起特征,发现了“经济转而生产由文化所创造的生活方式”的趋向。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方法”,批判了消费文化中的性别编码规则,提供了跨学科批评的新视角。同时,许多学者,如迈克・费瑟斯通、齐格蒙・鲍曼、吉登斯、埃德加・莫兰等在论证全球化、后现代性问题时,几乎都和青年群体新的价值世界的再解释联系在一起,使消费文化与青年(包括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成为日常生活批判与价值建构的重要角度。国内学者也已经进入了消费文化与价值观研究的领域。罗纲等学者编译了《文化研究读本》、《消费文化读本》等,产生了巨大影响;戴慧思、卢汉龙《“中国消费文化的兴起与消费革命”对话》、成伯清《我们离消费主义有多远?》、王淑梅的《消费行为与人的生命的符号化》,把“消费时代”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文化结构变化的一个新的课题提出;郭景萍的《“80后”消费文化特征:世俗浪漫主义》、程远芳的《青少年网络消费文化的特点》,以及大量分析消费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论文,体现了新的多元视角的研究的兴起。许多学者探讨了消费主义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多重影响。
1 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意义
其主旨是探究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文化趋向。中国正在发生以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为内容的社会转型。这个转型又和全球化、信息化、后现代现象联系在一起。中国消费文化出现是中国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变迁的产物。符号消费、过度消费、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逐步蔓延的西方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结构、生活方式、社会人格正在发生的多元分化,探究中国社会转型时代的文化趋向。
2 探究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摘 要:本文利用2004-2014年河南省数据和回归分析方法,考察河南省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证明,少儿抚养系数与老年抚养系数与居民消费率呈正相关,与生命周期理论相一致。
关键词:河南省 人口年龄结构 少儿抚养系数 老年抚养系数 居民消费率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河南省的居民消费率却持续下降,由2004年的60.14%降低到2013年的48.86%。针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国内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如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对未来支出和消费的不确定导致了中国居民低消费[1],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均导致居民低消费[2]。除此之外,由于儿童、老年人和中青年对消费的偏好、方式都不尽相同,人口年龄结构对消费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2、文献综述
涉及到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理论是生命周期假说。按照该假说,消费者按照效用最大化原理,将一生的预期总收入在不同的年龄段进行最优配置。生命周期假说含有一系列的假定:工作期间保持收入不变,没有不确定的因素,不留遗产给后代等等。但是在现实中,退休人口可能会遗赠一部分财产给子女;他们还会保留一些储蓄以应付未预期到的支出,因此,遗赠动机和谨慎动机会部分抵消因老龄人口上升而引起的总储蓄率的下降。相反, 如果工作人口比例的上升伴随着长期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人们可能会因为预期到将来的收入增长而增加消费,这会部分抵消因劳动人口上升而引起的总储蓄率的上升[3]。
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中国经济结构正处于快速变化之中,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未来支出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多,造成中国现阶段总消费不足[4]。其二,中国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也会造成现阶段总消费不足[5]。其三,即使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者仍将受消费惯性的制约。
而在相关的文献中,关于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不多。王刚[6]认为人口老龄化将会降低未来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率。李春琦,张杰平认为少儿抚养系数与居民消费率呈显著负相关。李文星等[7]利用中国1989―2004 年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受儿童抚养系数的微弱负影响,老年抚养系数与居民消费的相关性不显著。随后,康建英[8]却得出了与上述观点相反的结论。王宇鹏[9]研究表明老龄人口的增多不仅没有降低消费,反而显著促进消费增长,而少儿抚养系数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
摘 要 本文选取了浙江省1990~2013年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数据,采用产业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关联与协整模型研究了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浙江省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动的问题,发现浙江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调整速度在逐渐减缓。同时,浙江省能源消费、三次产业结构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产业结构演化每增加1%,有助于节省能源消费0.023个百分点,而GDP每增长1%,带动能源消耗增加1.23个百分点。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协整
一、引言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是能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它们之间既相互制约也相辅相成。在人类发展进入工业化之后,往往仅注重经济增长,而相对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导致能源短缺与环境的破坏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何在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确保经济保持合理增长,高效使用能源又能使环境得到良好保护,是世界各国政府与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进程,既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也面临能源约束的困境,如何降低能耗水平,提升能源消费效率问题迫在眉睫。
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见图1)。一般的,经济体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而第二产业是以高耗能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不同产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一,故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对能源消费带来直接影响。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也反过来推动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可以因势利导,积极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主动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浙江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均衡的省份,转型升级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本文选取浙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以期为浙江省与其他省份转型升级与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二、理论回顾
现有文献表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问题已有大量研究。有的从能源消费视角检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均衡关系,有的从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视角研究能源消费,或者研究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迁、能源消费的关系,但是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
国外较早对该领域着手研究的是Yu和Hwang(1992),他们对美国1947~1988年的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太明显。Zhang(2003)对中国1990~1997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效率做了实证建议,他认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效率的提高没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