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健康教育

大学健康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健康意识与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教育及其关系,形成系统的健康教育体系。方法:选择大一、大二护理专业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意识相关知识。结果:我校大学生行为状况总趋势是健康的,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健康意识与健康教育之间的相关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因此说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健康教育知识需要方面,饮食健康的知识需要列为第一;在希望获得健康知识途径方面,网络是首选;在健康服务期望方面,选择频数最多的前二位是⒓佑凶橹的锻炼、健康体检。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教育

G807.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水平”、“构建系统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因此,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工程,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是贯彻十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面临着职业压力、就业压力等,更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现代健康意识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培养健康意识,克服一切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就能保护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择大一、大二护理专业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意识相关知识。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对我校237名男女大学生(其中医学类212人,非医学类25人)进行了生活行为、大学生课余娱乐方式以参加各种社团、健康观念,调查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健康知识的来源、接受的健康教育状况及其希望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式来获取健康知识。

二、结果

1.对健康的关注频数

全文阅读

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 目的:观察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开设的方法。方法:通过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的教学方式,并采取对照组对比的方法分析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98份,通过对有效问卷答案进行分析,接受性健康教育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大学生中尽早进行适宜的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良性发展、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身体健康都很有必要。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健康教育

大学生从高中时代的封闭式严格管理到大学期间的松散式管理,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大一新生,通常有许多困惑,学习问题、专业问题及人际交往问题,其中较突出的是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和扭曲,甚至出现性犯罪。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和性健康知识讲座。这些课程的设置能较好地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近3年来,本人与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校教师共同在大一学生中开展较系统的性健康知识讲座和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 象

湖南长沙某学院艺术系和信息系2007届、2008届全部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 法

将艺术系学生作为观察组,信息系学生作为对照组。所有艺术系学生(观察组)在入校后的第一学年内,均接受性健康知

全文阅读

大学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大学教育基本观念及其内涵。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角度针对目前的教育状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培养观念 健康教育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向受教育者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文化知识只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和奉献的精神,造就大学生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灵魂更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现代大学教育观念体现在其社会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的辩证统一上。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能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注重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和政治品质的培养。而个人本位观注重发展个人需要,从现代大学教育的观点来看社会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的结合正好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完整价值观点。实际上,文化学习和知识学习既有社会价值的因素也有个人价值的因素。只有当一个人能够顺畅地融入社会,和谐地与周围的人或事物相处时,他才能构建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友好环境,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个人才能的发挥和社会价值的体现。所以,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除了考虑要如何将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外,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以及如何与社会和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能力。但是,大学生人格和品德形成以及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常常存在很大的误区,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科学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由于对上述两个问题认识不足,加上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工作的重要性不足,以及重视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问题的事后处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地位不高。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重心理咨询,轻健康教育”,“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至今有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仅仅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针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而对大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学业等诸多困惑的大学生无关,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生理疾病、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国不少高校先后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其工作的重点放在咨询和治疗上,缺乏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预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念。

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最高时期竟达34%。很多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大学生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实现、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杀、凶杀等恶性事故更呈上升趋势,越来越严重地危及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主要表现是: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挫伤与自信心的消失,五湖四海的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出现交流中的困难,产生孤独,不适应大学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引起心理失衡。知识与阅历的匮乏,产生认识和情绪上的极端表现。此外,独生子女自私、胆小和感情脆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都对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与品格造成影响。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乐往与封闭孤独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竞争与求稳的矛盾、性生理发展与性心理发展的矛盾也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根源。

全文阅读

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对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族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方法:以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对某民族高校298名蒙古族女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比较授课前与授课后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方面知识知晓率。调查数据用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授课后,妇科炎症及早孕的发生率明显减少,避孕措施知晓率及性传播疾病种类及传播途径知晓率明显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对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

关键词:健康教育;蒙古族女大学生;生殖健康

近年来由于婚姻政策的更改以及性观念日益开放,大学生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妇科炎症、性传播疾病等发生率增加,严重威胁着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1,2]。目前,我国高校人数已达3000万人左右,高校学生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3]。不孕症原因调查显示输卵管不通和不同程度的输卵管炎症已成为主要病因,这与性传播疾病、不洁和反复的宫腔操作有关[4]。女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生殖健康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与我国逐年上升的女性不孕率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报道,女性大学生与有关的疾病如盆腔炎、阴道炎、泌尿系感染、早孕、宫颈糜烂其发生率随年级升高而增加[1,3]。故本实验针对蒙古族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展了生殖健康知识现状情况调查并针对性的开展系统的、专业的生殖健康教育,观察其结果。

1对象

选取以不记名自愿填写问卷调查方式对2015年9月入学的大学一年级新生,自拟性传播疾病知识、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情况调查问卷,并进行无记名调查,并当场收卷密封。调查数据全部录入系统,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参与的女大学生共298人,平均年龄在17-23岁之间。

2方法

对上述298人,定期开展生殖健康教育课程,每周一节课,一节课90分钟,内容以预防妇科疾病、性病、避孕措施、人工流产知识、自我保健等生殖健康知识为主,由专业的妇科医生讲解,进行健康教育,长达6个月。实验结束后,对授课后的学生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方法同1。然后对比授课前和授课后的各种参数。P<0.05,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全文阅读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

把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战略是全世界都重视的事情。我国一直把它作为保障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千秋大业来重视。国内外成功的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解决当今社会卫生问题的重大对策。因此在高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减少疾病给青年一代带来的伤害,实现提高社会群体健康水平的社会性目标,都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树立“预防为主”、“健康第一”的思想

可以把“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和体育课一样纳入到必修课的计划中去,或者提高其学分比例,采取强制措施或条件引导普及健康教育,同时扩大卫生知识的普及率。大学生可以学习掌握必要的卫生知识,逐步建立起符合健康要求的个人行为,改变各种不良习惯,树立讲卫生的良好道德观念,自觉遵守学校卫生制度,使学校卫生工作得到普遍的支持。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各种必要的健康信念,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健康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加强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自我的生活质量,实现优化后代,强盛民族的美好愿望。老师可以在健康传播中采用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及自我传播的方式,运用健康传播技术,如:语言教育方法、文字教育方法、形象化教育方法、电化教育方法等,讲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标准以及学习卫生、运动卫生和食品与营养健康知识,指导学习熟悉对主要的传染病、性病、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掌握常见病的防法和用药基本知识,并通过实际演练,提高学生应用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互救的技能。

定期运用健康测量标准的指标进行高校评估检查

健康测量是将健康概念及与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量化的过程,即依据一定的规则,根据被测对象的性格和特征,用数字来反映健康概念与健康有关的事情或现象。依据健康测量指标来考评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水平。

用知识的疫苗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免疫力

教师在授课中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要重视师生互动而不能只是单向的、说教的教学方法;要善于调动起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热烈。首先师生要沟通、理解、信任与尊重,保护对方的隐私;第二,对周围环境、人群健康情况应有所了解,不管是回答咨询、专题讲座、授课、座谈等都应针对性强、有的放矢、使对方产生兴趣、共鸣;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对非医疗专业的学生使用了很多医学术语,对方理解不了医学术语的含义,也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同时需要具有科学性。

全文阅读

论大学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在素|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做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强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理情况会对身体情况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会有比较高的效率。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并且和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大学生;教育;锻炼;素质

1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体育锻炼通过两种机制影响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增加积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出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有两方面:第一,体育锻炼能有效转移不良情绪,将集中力放在体育锻炼中。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的作用与反馈,而人类的左脑是沮丧、伤心等不良情绪的发出地,愉快的心情产自右脑。人们运动时,左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右脑控制人们的思维,这样积极的情绪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运动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从而释放内啡呔,让人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正是这两种作用机制,使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积极影响的理论得以成立,成为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提升其心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1.2体育锻炼能够调节学生心态,振奋精神

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到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受到抑制,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而且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想法,对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再者体育锻炼是一个宣泄的途径,释放出来之后,更是会感觉到心里的轻松。调节心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选择的途径,而体育锻炼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的烦恼和困扰都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发泄出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变心境。

1.3促进学生个体心理调节作用分析

全文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作用并指出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图书馆;阅读疗法

大学年代是很多人向往的青春如画岁月如歌的年代,然而现实的情况其实不然,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高校的教育应该。加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卫生教育。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

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压力: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相比中学变化很大,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不知道如何学,考试也常挂科。

生活压力: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贫富差距,价值观世界观的冲突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和自卑心理。

交际压力: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一些学生从小备受宠爱,任性,自私不懂得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进入大学以后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表现为交际困难,自闭。

全文阅读

大学体育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大学体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教育措施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报道杭州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在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对我院一、二年级4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18%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

全文阅读

大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及各种专门性活动,运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心理,结合体育与健康所蕴涵的身体练习心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与身体品质更完美地发展的过程。大学生正处于a青少年期的中期,是成长过程中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心理健康对人生的成就极其重要。大学体育是从多方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的系统,是高等学校德、智、体三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体魄和健康心智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机渗透心理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大学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中的作用

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社会化两方面。和其它教育形式相比较,体育由于其项目多样,内容丰富,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全身心地投入在活动或比赛中,这样有利于活动者大脑注意力的转移和放松。有些集体项目要求参与者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才能完成,这有利于队员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同伴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的提高,增强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参加者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完善。而且参与者在运动或比赛过程中,经过重重压力和磨难,可以正确认识自我和正视现实,陶冶情操,使意志力更加坚强,人格更加健全,从而面对各种困难,也能够正确应对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防止过激或过偏行为的发生。

二、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健康的人必定身心健康。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只注重躯体的健康,忽视了心理的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的特殊功能并加以拓展;协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渗透以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思想,指导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学习、掌握预防治疗心理疾病方法与过程,从而更好地发展身心健康。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剖析

1.教师方面。一些教师在体育课上过于严厉,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对上体育课反感,行为上消极对抗,出现师生间的情感障碍。一些教师站位不当,示范难看清,或口令、节奏不够有力度,影响学生的情绪;不掌握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特征等差异,不能区别对待进行教学;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使用的语言与措施不当,等等。虽然教师方面的因素不是主要的,但对学生心理健康却有着重要的影响。

2.学生方面。由于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不同等因素,学生间存在个体的差异,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身体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心理失衡,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随着学习负担的增加,竞争加剧,面临毕业择业的选择,等等,个别学生无所适从,迷惘彷徨,从而产生心理上错位与变态。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是造成心理健康缺陷的重要因素。

全文阅读

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分析,探讨体育健康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并针对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育 身心健康 大学生

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都趋于成熟的一个时期,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导致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教育,缺少实践,只重视继承而缺少创新等问题。从而造成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在市场经济对人才高要求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会产生环境适应能力差、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性意识困惑等问题。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大学身身心健康正常发展的重要手段,有着指导学生保持健康的生理与心理状态、预防各种生理与心理的疾病的教育责任。

一、 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在全国性抽样调查中显示,当前大学生体质正在逐渐的降低。各项生理指标正在逐年下滑,如学生的视力水平、身体机能、体育测试的成绩等。这些情况应当引起的教育本门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几种:(1)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精力去参加体育锻炼。(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运动上没有热情,缺少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锻炼(3)没有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了解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4)部分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从而导致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甚至是对体育锻炼具有抵触心理。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细致分析,高校应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去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自主的去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

同时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社会与家庭的多方压力,是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对压力的控制能力低,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受到负面的情绪所影响。而在许多学校里缺少心理健康的疏导,在家庭中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二、 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很大程度的受到体育健康教育的影响。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环境、习惯、教育、营养、锻炼、文化环境等,然而在这些因素中,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运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状况,改善大学生的生理机能与提高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心肌的生长、加大肺活量、通气量,使大学生的身体良好的发育生长,增强大学生身体的免疫能力,加快新陈代谢,打造健康的体魄,从而适应高强度的工作与学习。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