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法则,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学习一门语言,必须了解这门语言的规律和法则。本文分析了应对高中语文"淡化语法"现象的三个原则。
关键词:淡化语法 高中语文 原则
引言
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这个属性决定了语文语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一种作为思维和交际工具的语言,然后才有可能以语言为凭借,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以民族精神为主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的目的。并且,中华民族从文字出现到现在,语法一直与语言、文字的演变相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就是说,离开了语言谈语法,离开了语法谈语言文字都是不成立的,因为它们互为依存。
一、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原则
语文教材里面的文学作品大都是名家名作,非常适合作为学习语法的典型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每一篇文章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句,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让死板的语法知识以句子为载体,通过美丽的蜕变、升华,成为活灵活现的、触动心灵的篇章。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让学生积累越来越多的语法知识。比如:在书信、通告、启事、留言等应用文教学中,找出典型的范文,要求学生的语言要规范得体,适应场合,适应对象、适应语体等等。又比如,在戏剧、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把握人物对白时的语调、表情等等。
教材中的一些说明文和议论文,经常会出现复杂的单句。这些句子,由于找不出主干,学生举手无措,对这些句子一知半解,即使稍稍理解,也把握不住重点。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语法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又让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语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节约了教学时间,最终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当然,这种“随文点拨”的方法要想运用自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法基础,过硬的专业素质,这样在教学中冰能做到有条不紊、运用自如;其次,教师应当花费大量的时间把教材研读透彻,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教授之前抓住教材中典型的句子,作为教授语法的突破口,而不能随意性的创设教学目标。如果以上两点把握不好,势必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学生不仅丧失了阅读的兴趣,更不能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
二、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原则
【摘 要】“淡化”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使含盐分较多的水变成可供人类生活或工农业生产用的淡水。这个词引用到语文教学中来,便有“不必看重”、“点到即可”的意思。文章作者认为“淡化××”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它混淆了语文学习的概念,给师生带来了困惑,更误导了语文教与学的方向。
【关键词】语文教学;“淡化”;概念;商榷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68-01
曾几何时,语文教育界流行“淡化”一词,如淡化课文、淡化语法、淡化主题、淡化文体、淡化结构、淡化审题等。“淡化”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使含盐分较多的水变成可供人类生活或工农业生产用的淡水。这个词引用到语文教学中来,便有“不必看重”、“点到即可”的意思。笔者认为“淡化××”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它混淆了语文学习的概念,给师生带来了困惑,更误导了语文教与学的方向。
一、“淡化××”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先说课文。从狭义上来说,课文就是教材中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都是历经岁月沉淀大浪淘沙后的优秀作品,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具有典范性,“淡化”它们是没有理由的。假如不再看重课文,还需要编写教材吗?教师还用得着费劲儿去研究他们吗?考试又依据什么老出题呢?学生造句作文又拿上网那么模仿借鉴呢?“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例子就得学,学了之后才可以用。数理化有例子,语文当然也有例子。可偏有人说,语文高考从不直接考课文,学了没用。数理化考试的题目从不照搬教材上的例子和习题,也没有谁跳出来说要淡化公式、定理和例子。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仅考学生的记忆能力是不够的,还要考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有人说:基础在课内,功夫在课外。学号语文,便能以此做参照,做模仿,做对比,为涉猎课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说语法。语法是作为工具性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句子表达是否正确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遵循着约定俗成的语法结构表情达意,否则就没有人能听得懂。些文章也同样如此。比如“人人为我”和“我为人人”,虽然字还是那些字,但词序不同,其意思便截然不同。事实上,学生没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就无法正确筛选出复杂单句的信息,无法准确理解各种概念、定理,无法准确表达某个意思。这一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已屡见不鲜。曾有许多大学教授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不是文科出身,却常常要为大学本科生甚至硕士生的论文修改病句错别字。
接着说主题。主题是什么?主题就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的核心。这道理谁都懂,可就有人举例,说曾有某教师亲自前往曹禺处问《雷雨》的主题时,曹禺竟说不知道,可见“大人物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又何必强求这些十几岁的娃娃写作非有主题不可呢”,于是便提出“淡化主题,突出观点”的主张。就算曹禺真的不知道《雷雨》的主题是什么,也不能以点概面认定所有的作家都是这样吧?那么观点又是什么呢?观点就是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不论主题也好,观点也好,两者都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特点,都具有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之分。所以,我们就不能任由学生赞美“法论功”,也不能让他们去宣传“传销”,更不能让他们去鼓吹“”,发出类似“狗币女人好”的感叹。教育学生用科学的辩证唯物论去认识分析事物,使他们具有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的热情、积极、富于进去的态度和精神,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成为众矢之的。笔者认为,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作为提高语文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绝不能淡化。本文试从语文知识的民族性、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语文的本质属性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四方面论证这一观点。
语文基础知识;民族性;工具性;新课改
当下的语文学科将要排到“小五子”、“小六子”的位置时,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成为众矢之的,为人所诟病了。究其原因,一是“人文性”被更多的人提倡或误读。语文本身作为一种“工具”,正接受着形形的批判,甚至有人将应试教育的弊端种种皆归结于此;二是新课标表达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含义,让语文教学陷入了观念上的迷茫。然而,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是提高语文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岂能淡化?
这里,首先要回答“什么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促进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交际有关的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知识。”[1]我们认为,这一定义较准确地辨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内涵。但仍需考虑的是,语文基础知识包含的内容有哪些?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对此作出这样的思考:“语文知识”是学校教学中语文学科最基础的知识,不是对这些知识变更或加工后的课程知识,当然更不涉及“大语文”所囊括的总和,所以我们认为的基础知识“通常包括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2]本文重点讨论的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语文知识教学,认为这样的教学不能淡化,试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 语文知识教学背后所反映的民族性。这是极其显而易见的事情,可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竟需要讨论。作为母语的语文知识,怎能被淡化?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想必一线教师对本文的思想主旨了然于胸。我们引导学生去学习此文,难道最后却要用行动告诉他们与文相悖的道理?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如果我们连最起码的母语语文基础知识都淡化了,还谈什么民族文化呢?放眼世界教育,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教育改革中忽视了语文知识教学,导致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贫乏,甚至影响到实际表达,在随后的改革中明确将语言知识体系的教学摆到中心位置。此外,法国、日本等国家现在都非常重视本国的母语教育,甚至以义务向他国输送母语教师的方式来扩大本国的文化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不正应该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所借鉴吗?
2. 教学活动的本质及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教学活动的媒介和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而形成流畅的“言语交流”,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正是语文知识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语文基础知识在教育中扮演的,更多时候是陈述性知识的角色。它不仅是深入学习语文的必备,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条件。离开语文基础知识,一个人就无法读书看报或参阅文献,无法搞研究、做调查,无法了解自然与社会。一个人要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离不开语文;一个人若想成为杰出人才,语文素养,尤其是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是必备条件。离开语文基础知识,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会成为空谈,对其他学科的理解程度与学习深度也会有很大影响,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 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样决定了语文知识不能淡化。新课标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两者的关系上,我们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可部分人曲解语文学科性质,提出要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淡化“工具性”,在搞清楚学科性质后我们就不难明白,这一观点无法立足。必须强调的是,淡化“工具”说“人文”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很可能将语文教学引上歧路,语文(下转162页)(上接90页)教师对此应保持警惕。这里我们一直提到的“工具”,正是被很多学者批判的、要求淡化的语文基础知识。殊不知,丢了这个“工具”,语文就成了没有骨架与血肉的灵魂,成了学习者无从下手去研究的空壳。
4. 认真研读新课标,我们并不能得出“淡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结论。一些学者以新课标作为理论依据,喊出“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口号,着实令人费解。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删除了过去“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说法,可见其本意上从没有要抹杀语文基础知识的功效。我们期望的是通过新方法、新手段、新形式将语文基础知识改良,使其成为具有实效性而不仅仅是当作考试内容的一种检验。再者,我们深究新课标的理念就不难发现,如果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掌握不了,又何谈自主合作探究?何谈学习模式的创新?何谈思维力与创造力的提升?可见,新课标在根源上并没有主张语文基础知识的淡化。
【摘 要】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界的“淡化文体”倾向,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淡化文体是文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淡化文体是由中国文体意识的中和特征决定的;淡化文体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感而发,做到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对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淡化文体
近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指责之声,可以说是不绝于耳。其中有切中肯綮之论,也有失之偏颇之言。比如有论者云,在中学作文教学和训练中倡导“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其背后隐藏着的是文体意识的虚弱。[1] 由此引出中学语文教育淡化文体的话题,类似的议论还有一些。夸张的艺术化的标题,虚张声势的议论语句,乍看触目惊心,但静下心来思索,实际情况远非如此。笔者对这个问题思考良久,今在此一辩。
一、淡化文体是文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局限于一隅妄谈淡化文体,定会坐井观天,盲人摸象。必须从文体发展的大视野中俯瞰当下语文教育的文体状况,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把握。我们所说的文体是指文章体裁。在文章写作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出现了文体分类。最早对文体进行划分的是汉末的蔡邕。他在《独断》中,将天子令群臣之文分为四类:策书、制书、诏书、戒书,将群臣上天子之文也分为四类:章、奏、表、议。在蔡邕所处的时代,文体当然并不止八种,所论不过是具有举要性质。三国时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八种,同样具有举要性质。
以后历代的文体数目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西晋的陆机在《文赋》中将文体分为十种。南朝任的《文章缘起》列举了八十四种文体。刘勰的《文心雕龙》以专论、附论、简述、列目等方式论及文体一百二十种。萧统的《文选》将所选文章分为三十九种文体。宋代李等编纂的《文苑英华》将文体分为三十八种。
明代文体的数目达到最高峰。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分文体为一百二十七种。黄佐的《六艺流别》共列文体流别一百三十八种。贺复征的《文章辨体汇选》分为一百三十二种。
清代,文体划分的数目急遽下降。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将众多的文体划分为十三类,分别是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古文辞类纂》在文体分类上的意义在于纠正了历来文体分类之弊。自《文选》以来,文体分类大多流于繁琐,有的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往往既无理论意义,又无实际价值。姚鼐讥评曰:“昭明太子《文选》,分体碎杂,其立名多可笑者。后之编集者或不知其陋而仍之。”[2]姚氏的分类简明确当,为后来文选类著作的选编者所广泛接受。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将文体分为十一类,分类与姚氏完全相同的六类,略改名目、内容也略作调整的有三类,可见曾氏对姚氏分类的因袭。
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即文体类特征的淡化。《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淡化文体”的要求。受高考作文要求的影响,2000年成了中考作文的分水岭,“淡化文体”的作文要求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铺开,不少语文教师也把《语文课程标准》及某些考试中出现的“淡化文体”现象,理解为在教学中忽略文体知识的渗透。下面我将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对“淡化文体”要有清醒的认识
十几年前的中考过多地出现涉及文体知识的考题。如中考曾经出现过“写小议论文”;如果考说明文的话,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都会在考试中涉及,并且难度很大,学生学起来也会感到枯燥无味。为避免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体强调过细,轻视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加强学习语文的人文性色彩,《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淡化文体”的要求。这是明智之举、科学之策。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淡化文体”并非不要文体,虽然对文体方面的学习不能过多,但也不能丢弃。文体的存在是客观的,正如叶圣陶先生在《文体》一文中指出:“一篇纯粹是叙述、议论或抒情的却很少,但只要看全篇的总旨,它的属类立刻可以确定。”
各种文体在各自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独立的个性。过分淡化文体甚至不要文体,势必抹杀其个性。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虽要适当淡化文体,重视对文章整体的感知,但也不要以为“淡化文体”就是不用分清文体。不管考试中会不会涉及文体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掌握文体知识。面对不同的文章,学生们需要具有分辨它的属类,并能用其所属类别文章的语言特色去理解分析它的能力。
二、正确理解“指挥棒”的涵义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指挥棒”。这个“指挥棒”运用得好,就有利于教学,否则便可能会对教学过程造成干扰。对于“淡化文体”的要求,一些刚工作不久的教师会以为这是必然的;工作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师则半信半疑,觉得考试“淡化文体”的要求似乎不太合理。不过即使有疑问,但大势所趋,大家也会跟着“指挥棒”走。
近几年的小说和散文考题尚未涉及文体知识,考的主要是“分析词语…‘理解某句话的意思及作用”“分析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现象”等题目。看了这样的考题,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果真实施了“淡化文体”教学,甚至大胆舍弃了文体知识的复习。更为严重者,认为在语文课上讲解文体知识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久而久之,学生们很少能听得到教师讲文体知识了。然而,2008年和2010年广东省的中考议论文考题,均与文体知识相关。看到学生们在答题吋手足无措的状态,很多教师方才认识到自己对“淡化文体”教学的误解。那么,这种误解是如何产生的呢?
1.太过迷信“指挥棒”。考纲中“淡化文体”的要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支指挥棒,引领着教学理念和备考工作。有经验的语文老师认真研究考纲和中考的共同要求,把它当做教学和复习的指挥棒,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把文体知识当做可以忽略不教的内容。学生缺乏文体知识,如何能写好作文呢?初中三年语文教学的近期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中期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这不是钻研几年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习几种模式化的题型就可以达到的。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摘要:本文论述了淡化语法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保护汉语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法教学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 淡化语法教学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80-0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现在所有的中学语文教材都出现了一个共同
的趋势,即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特点,鲜明地体现在淡化语文的语法知识教学。这种做法是否真正可取呢?笔者认为其结果恰恰相反,淡化语法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保护汉语健康发展方面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 淡化语法教学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
现行语文教材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关于语法教学的内容都安排在附录中,课程标准只是以知识要点的形式在最后一部分做了简单的列举说明,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下册未安排语法内容,明显体现出了淡化语法的倾向。编在附录中,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充足的课时安排,考试中也未涉及语法知识测试题,因而教师不会专门去讲解、学生更不会自觉地去学这些知识。语法教学形同虚设,淡化最终导致缺失,对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1.1淡化语法教学影响了语文教师的教学
一、 “语文文体教学”的相关文献概况
从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语文文体教学”问题不断得到学界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发表意见、看法,众多一线教师也积极参与讨论,学术期刊和高校发表了一些相关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国内出版机构也出版了一些相关教材和著作,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局面。
这里讨论的“语文文体教学”文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写作教学中的分文体写作教学和其他注重文体的写作教学训练;阅读教学中按文体划分教学内容所进行的教学;语文教学文体划分的理论探讨;怎样针对具体作家、作品所具有的文体特点进行教学;“文体意识”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的探讨等方面。
通过在中国知网以“语文文体教学”为题名进行的跨数据库检索(模糊),自上世纪80年代至2011年4月30日,检索到的文献共5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篇,期刊论文49篇)。在中国知网以“语文文体教学”为关键词进行跨数据库检索,自上世纪80年代至2011年4月30日,检索到的文献共93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3篇,期刊论文907篇)。合并计算后,实得相关文献的数目为233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0篇,期刊223篇)。
将实得的10篇硕士学位论文按主要内容进行分类,研究作文教学中的文体教学(含高考作文文体研究)的有6篇,研究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教学的有4篇,研究具体作家作品文体教学的有1篇。具体篇名、作者等信息见表一。
除以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外,在一些相关教材中有一些讨论“语文文体教学”的章节,鉴于这些教材中的章节和论文集中的文章散见于各处,笔者未作专门统计。
二、 “语文文体教学”相关观点梳理
以搜集所得的文献和相关书籍为基础,笔者总结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语文文体教学”的部分理论观点。
【知识梳理】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提取重要信息,是阅读现代文的重要能力。就一篇文章而言,信息就是指文章传达给读者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新经验以及对它们的解释与阐述,它可以是事实、理论,也可以是观点、设想;它可以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词句,也可以是文章中的概括句、过渡句;它可以是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文字的注释;当然也可以是文章中有特殊指代内容的指示代词,等等。
“筛选信息”是答题的第一步。就是根据试题的要求,淘汰无关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也即依据题目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存精,去次留主,说到底,就是要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挑选出来。
“整合信息”是答题的第二步。就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将“筛选”之后的信息,进行综合、归纳、概括,使之符合检测的目的和要求。
海底也有淡水
【金题回放】
开发新水源,是解决水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面对咸苦浩翰的大海,人们在望洋兴叹之余,肯定不止一次地幻想过:海中有没有淡水?能不能像钻探石油那样从海底下钻出淡水来?
目前,科学家们已在海底发现了甘甜的淡水,而且数量惊人。例如,在希腊东南面的爱琴海海底有一处涌泉,一昼夜能流出100万立方米淡水。人们将泉水与海水分开,用冰冻水灌溉3万公顷的土地。近年来,俄罗斯海洋学家探测表明,大洋底部淡水资源很丰富,其蕴藏量约占海水总量的1/5。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之间,海面上有一个直径30米的淡水区,水色、温度与周围海水皆异,人称“淡水井”。在我国福建省古雷半岛东边有个莱屿,距该岛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个淡水区,叫“玉带泉”。上述几例都是海底喷泉,因离岸不远海底的含水构造都是和陆地含水构造相连的,喷出的淡水由陆地予以补给。由于地下水露头很低,在海面以下,水头压力也是很大的。除此之外,在海底海相与陆相交互地层中,陆相地层也有淡水层保存,它们一般与陆地含水构造不连通,也没有露头,成为封存的“化石淡水”。
摘 要:在中学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中,在近20年的时间里,基础教育阶段降低了对语法知识学习的要求。特别是在1990年前后,语文教学界提出了“语法教学内容要简化,要求要降低,考试时少考或不考”的主张,导致这些年来中考、高考试卷中已经不再考查语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淡化理念,对语法只字未提,语法知识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呈现出淡化的趋势。但是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无论从规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还是从提高高考成绩的需求方面,语法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语法教学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了母语的健康发展,在母语自然习得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语法教学是完全必要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法教学 必要性
自马建忠1898年引进西方语法写成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始,汉语语法研究逐渐被中国学者认识,语法教学也渐渐进入课堂。从中学语法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语法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局面。从教材层面看,有时过分强调从概念到系统、从专文介绍到分编教材;有时过于简化,只选取其中几点,少量练习加以辅助。从教学层面看,有时过于重视,将语法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加以系统化、知识化的讲解;有时又过于轻视,教学过程中略作讲解或直接略去。从业界观点层面看,时而重视,时而淡化。这种种局面的产生与其说是对中学语法教学的不断探索,不如说是一种困惑。究其原因,重视者是因感到语法对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故而强调再强调;淡化者是因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考什么,教什么,考试没有专项考题出现,教学中就不用涉及,故而能少讲就少讲,能不提就不提。在这种摇摆中,长期以来中学语法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如人意。近些年,“淡化语法”的观点更是在中学语文界颇为盛行。许多语文工作者,甚至是一线教师,公然提出了“淡化中学语法教学”的观点。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为中学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正名,为其争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有的地位。
如今,教育界对中学语文教授语法和语法教学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些批评者认为,现在的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繁复,难度大,不适合中学语文教学;教材受到编排体例和容量的限制,语法知识挂一漏万;语法知识的传授,理论知识名词术语的讲解多,用法指导少,实用性不强;语文教学对于指导学生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作用不大……简言之:理论先天不足,教材编排混乱,教学脱离实际。
在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中,在近20年的时间里,基础教育阶段淡化了语法知识,降低了学习的要求。特别是在1990年前后,语文教学界提出了“语法教学内容要简化,要求要降低,考试时少考或不考”的主张,导致这些年来中考、高考试卷中已经不再考查语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这种淡化理念,对语法只字未提。语法知识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却呈现出淡化的趋势,这会使学生缺乏严格的语言训练,从而使其语言水平越来越差。
淡化语法教学对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进而影响到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必要的语法知识能使学生读懂文句,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读写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和调查了解,笔者发现淡化语法教学不仅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直接导致中学生语文成绩难以提高,而且大大制约了中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语法知识能力是学生读写的基础。淡化语法教学造成学生在阅读中对句子理解不透,句子与句子关系不明,进而造成对文章段落内容的理解不清晰,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淡化语法教学更造成学生在写作中病句百出,句意表达不清晰,进而影响段与段之间语义关系的表达,整篇文章表达缺乏逻辑性。
由于语文学科在学生所有学科学习中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淡化语法教学使得学生在其它科目的学习中产生了无法逾越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多次听到理综老师这样的说法,“这个题目审题是关键,能不能审对题,就看他语文学得怎样了”,“这个题目能否做对,理解、分析题干句子是关键”等等,甚至有时理综老师会与语文老师讨论题干句子成份、陈述重点。而文综科目,对于语文的依赖性就更强了,甚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素养的高低,题干的分析、材料语义关系的理解都与语文的语法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语法知识的清晰熟练更是外语学习的基础。
语法就是词的变化规律和组词造句的规律,而语法学就是研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变化运动的规律,汉语当然也不例外。学习语法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符合汉语的习惯,自觉地避免语法错误。语法,产生于人们的语法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这安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淡化语法”实际上就是忽视语法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当然,小孩不学语法,也学会了说话:一些人从未学过语法,也能交流思想,相互了解。但学习了语法,情形就会大不相同。况且现在人们学习外语,还要研究他们的语法,难道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就可以置语法于不顾,只凭语感和语言习惯办事吗?
由于受“淡化语法论”的影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淡”到了极点:初中语文课本语法知识内容过于简单,高中语文课本根本就不涉及语法。
首先,初中语文课本语法知识内容过简。新教材实施以来,语法知识短文越来越简,甚至以表格形式出现。许多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被删掉了。以短语为例,新教材中,短语,这一十分重要的语言单位,只讲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连极为常见的介宾短语、复指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都不讲。句子成分,这样重要的内容,新教材中竟然只蜻蜓点水地讲了一小页。有关复句、多重复句的知识更是简而又简,“插入语”这样重要的语法现象也被舍弃,而且,语法练习也越来越少。
其次,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准确性。新教材中许多知识不够严密准确。如词类知识中,只对名词、动词等作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至于这些词的语法特性,都没有交代。有的概念突然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新教材先介绍短语,后介绍句子成分。而在提到动宾短语时,这样介绍:“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这里的“宾语”从何而来?让人不得而知。又如“中心语”这一概念突然出现,整个中学教材语法系统中,根本就没有“中心语”这一概念。
再次,轻视术语教学。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离不开必要的术语。离开必要的术语,教学就无法进行。近几套语文教材,都不重视术语。如对“动词”的介绍,新教材只说:“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为什么不可以把动词的各种类型具体化、术语化呢?为什么不可以用个“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之类的术语呢?又如对“代词”的介绍,只说“代替人和事的名称,或起区别提示作用,或用来提问。”难道就不可以把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吗?
淡化语法也使得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无所适从。再加上中考不考语法,有的老师对语法知识只简单地讲一讲,有的干脆不讲。语法知识的淡化,加上语法教学的淡化,给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淡化语法论”的直接影响是使当代中学生汉语水平下降。
首先是对常见的语法现象不能解释。如对于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分不清。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事理的关系也分不清。
其次对稍复杂的句子不会分析。高考中,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就必须用到语法知识。辨析病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提取主干法”,即提取句子的基本成分。如果初中对句子成分掌握的充分,经过训练,做这些题应该不成问题。但现在的学生不知何为句子成分,或对句子成分辨别不清,又如何去提取主干呢?如对这样一个句子:教育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坚决执行国家关于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和规定,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杜绝营私舞弊行为。学生看不出,这是一个复杂单句,“通知”后面是一个句子充当宾语,却把它当作一个没有主语的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