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中医文化

传统中医文化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与传统文化

一、中医文化释义

“中医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指中医是对人体病理、生理、防病治病规律的探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科学术语大文化,所以受中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狭义指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汉民族的医学。

二、传统中医文化

(一)传统中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有关医药起源的说法,最早在皇帝时期就出现了。在经过了长期与病痛的斗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医学知识已经是非常的丰富了。关于在大众嘴里经常说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就是对我们祖先的医学医学回忆。医学早在夏朝、商朝跟周朝就已经是处于萌芽发展期了,中医理论体系主要是在战国、秦与汉三国时期形成的,其中标志性的理论著作有《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跟《伤寒杂病论》等。

从理论到实际临床的中医学新发展,最早出现在两晋至隋唐,并且还不断完善了中医学的文化内涵。晋王叔和着了《脉经》,关于脉学的一些理论还有基本知识记载都是十分丰富的,《备急千金要方》最为我国最早医学百科全书由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邀着。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医学的发达兴盛时期,形成了“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养阴派”金元四大家。革新趋势的医药学最早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发展的。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发展又取得了突出成就。

(二)传统中医文化以医家为传承载体

全文阅读

中医药传统文化论文

【关键词】中医药学;传统文化;科学价值

我国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其独特的整体协调、辨证施治等思维方式和治则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思维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会有其生成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传统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东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东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特定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变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映射出向东方回归的痕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学哲学思想有着深深的默契,后现代医学也与中医药学存在明显的暗合。可以说,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药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药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全文阅读

传统中医文化的影响

作者:邓翠荣 单位: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医与良相同论,说明中医在古代得到老百姓较高的认同。不仅如此,传统中医文化在当代社会也有较高的认同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在港澳台地区,中医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如在香港,香港东华三院的综合性医院内设立有优质中医药中心,为香港民众提供优质中医服务。香港博爱医院致力于推动中医服务发展,与医院管理局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建立2所全新中医临床教研中心,自资开办了5间综合专科诊所及10部流动医疗车,积极组织各种中医养生展、中医义诊活动等,服务覆盖港九新界各区,深受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信赖。孔宪绍博士伉俪的中医药博物馆作为香港首家中医药专题博物馆,通过展示与香港中医药有关的内容丰富的文物、图片、实物等,介绍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澳门自回归后,其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正逐步建立、完善,为保障居民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由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主办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澳门中心”挂牌揭幕仪式于2007年6月在澳门举行。该中心充分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实力、人才与知识优势,结合澳门优越的国际平台,建立达到国际水平的中医药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培训国际型的中医药科研和管理人才,为传播中医药文化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台湾使用中医药的历史比港澳地区还要长。台湾的“中国医药学院”1966年就设立了中医学系,至今已有毕业生3000余人。近几年,台湾与大陆在中医药方面的交往更加密切,如2007年签订了“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合作意向书,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同样,传统中医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很广泛。早在唐代,《伤寒杂病论》就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日本尊其为“东洋医学的宝典”,并形成了“汉方医学”。

朝鲜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韩医学”,英译本《伤寒杂病论》译者认为其可与牛顿力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欧几里德原理在几何学中的地位相媲美。到了近现代,由于华侨对中药的需求,海外中药市场兴旺。在抗战前,药材占我国出口的第二位,仅次于蚕丝。1973年4月,中医针灸在国际上首次取得合法地位,美国第一个《中医法》在内华达州诞生,美国现在中医诊所约有5000个。在英国,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经常使用中医药,每年在中医等传统医疗方面的消费开支达1.3亿英镑。2008年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伦敦中医孔子学院,主要学习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在德国,有四到五万人从事中医工作而且还不是华人,德国慕尼黑大学成立了中医理论研究所。东南亚国家如泰国于2009年由泰国国王正式签发了中医立法文件,泰国卫生部把中医药列入疾病治疗辅助医科,并列入《国家从医条例》。东欧国家如捷克,有以针灸和推拿为主的中医药服务,在捷克行医的人员几乎都来自中国,2009年该国有10万人曾经接受过中医药方面的服务。中东国家的伊朗也与中国建立了中医方面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医药文化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学习中医文化。

传统中医文化在文化统战中的作用

文化统战工作应基于大文化、大统战理念,着力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大众文化的社会感化功能,乡土文化的情感联络功能[1]。传统中医文化恰恰具备了这四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能增强海内外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

(一)传统中医文化的引导作用传统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了儒、道、佛文化的精华,“医乃仁术”,这个“仁”就是儒家的“仁”。孔子把“仁”作为人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如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礼记•中庸》有“仁者人也”,也就是说“仁”是人的本质,国家君王要“施仁政”,所有人都要有“仁爱之心”。这种仁爱的思想为大众所普遍接受,能引导人们避恶向善、讲究礼仪,与佛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理是一样的。中医倡导“天人合一”的医学价值观,如《灵枢•邪客》说的“人与天地相应也”,与道家倡导的“道法”是一样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要人们善待万物种类,尊重生命,对人宽容友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变化运动规律,反映了道教中和谐、平等的思想,所以《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中医很讲究一个“和”字,如《黄帝内经》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己身心的和谐。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外部环境也是一个整邓翠荣:弘扬传统中医文化,推动文化统战工作开展体。人体内部的各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密切关联的,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与我们现在倡导的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合的。如《素问•宝命个形论篇》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唯人为贵。”《灵枢•玉版篇》也说:“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认为人在天地间最为尊贵,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一样的。中医的人文精髓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人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引导作用,也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写照。

(二)传统中医文化的凝聚作用传统中医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繁衍和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已深深植根于老百姓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之中,并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包容、发展、创新,也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所接受。中医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汉以后的中医融合了儒、道、佛的精华,从儒家那里接受了伦理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医德规范,从道家那里接受了养生思想。同时中医也对儒家、道家乃至佛家产生影响,从而成就了儒医、道医和佛医。随着历史的演变,中医在不同朝代又融合了匈奴、女真、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荔枝核、檀香等,渐为中原医家所采用,中医也被一些少数民族接受并融合形成了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维医、蒙医、藏医等。中医并不排斥外来医学,如在西医传入我国后,清朝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撰写了《医林改错》,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和治疗体系。古人云“有容乃大”,中医文化正是因为它的巨大包容性和融合力,使它历经不同文化的冲击而保存下来,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和满族统治的清朝时期,中医仍为主流医学。在元代,伏羲、神农、黄帝“三皇”成为医学祖神,供奉于三皇庙,由医家专司祭祀。清朝由政府命令编纂的《医宗金鉴》是对18世纪以前的历代中医书籍进行校订、编辑而成,包括医学理论、方剂、针灸等内容,是清朝太医院医学生的教科书。现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中医热”,其影响逐渐深远,也证明了传统中医强大的生命力,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对中华儿女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中医文化也在长期的融合中因民族的认同而一代代传承下来,这种文化认同表现在许多人移民到了国外,仍然信赖中医,在生病时仍想到中医,并把中医的一些治疗方法带到国外,服务于广大同胞,也服务于所在国的人们。他们对中医文化的归属和认同,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和认同,由此可见,中医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p#分页标题#e#

(三)传统中医文化的认同作用传统中医来自民间,古有神农氏尝百草而著《神农本草经》之说,明代李时珍遍采草药而著《本草纲目》之实。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大众。中医文化属于大众文化,符合大众的文化传统,它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风俗习惯当中。比如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春捂秋冻”,“火烤三伏,护头护肚”“,冬吃萝卜夏吃姜,暑天喝些绿豆汤”,“三月三荠菜当灵丹”,“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这些疗效确切,又蕴含着中医养生道理的习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为人们所乐于接受,自然得到高度认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全球也兴起了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热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正符合这种社会需求,《内经》说“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在病人还未表现出病症时就能判断出病人的情况而提前用药,阻止疾病的发生,或生病后根据病人情况,预见到他可能加重的方面提前用药,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这正是现代医学理念开始倡导的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的转变。同时因为中药大都是以植物、动物等为原料,污染少,副作用小,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创伤小,效果好,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百姓主动寻求中医,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现在港、澳、台地区也重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治未病”疗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筹划的“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先后于2007年、2008年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让港澳地区的民众体验了中医药文化的无穷魅力,也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带来的健康快乐。由于中医文化的吸引,使海内外同胞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加深了对祖国的认同。

全文阅读

中医传统文化教育探索

1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医教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邃而广搏,是中医学的源头活水。其核心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2]。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含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3]。从中医专业基础教育及中医学来源来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基础[4]。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5]。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传统中医文化促进医德形成。

2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虽然“中医药存废”之争已经硝烟散尽,各高等中医院校不断发展,招生人数也不断增多,让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表象,但实际上中医事业的发展却遭受着极大的困境,其前途让人堪忧。如今,中医药事业发展迟钝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跟当前的中医教育相关。

2.1教学模式的改变

由于招生人数大大增加,现在的中医教育已不再是曾经“师带徒”的模式,而是更多采取了大规模院校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上看,中西课程安排比例的改变,面对学习古代文化和现代科学的矛盾,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必须寻找一些方式来回归中医教育的本原。

2.2传统文化的缺失

中医学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医学的发展永远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能让中医学繁荣昌盛[6]。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已建立抽象逻辑思维模式,当面对深奥难懂的中医基础理论,他们往往陷入迷惑。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特别是中医经典理论教学的薄弱,使中医的教育需要更多真正热爱中医的人来传承。

全文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

1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药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核心是思考人生,研究人道乃至长生久视之道是各种思潮和学派的共同特点。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和后来的佛学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2]。中医药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紧密围绕“人-社会”而全方位沟通,二者水融,相互促进。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天人观、形神观、中庸观、常变观等方面[7]。

1.1天人观与中医药文化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基本问题。《春秋繁露·同类相召》主张“天人同类”、“天人相副”的观点,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应之而起,其道一也”。[2]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始终,提倡人的精神要顺从自然的法则[2]。天人合一思想始终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主导地位,渗透在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之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规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方式是不分主客,其思维方式是以整体思维、类比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主。中医文化受整体思维的影响,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还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反映为:(1)人与自然同源,即天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进化之源,又为生命延续提供必要的条件。天地由气构成,人亦是天地之气构成。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7];(2)人与自然同构是指人与自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如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等;(3)人与自然同道是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具有相同的阴阳消长及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类比思维认为天人相通,主要体现就是天人相类,如九州之中有东、西、南、北四海,人体中则有髓、血、气、水谷四海;天地间河流注入海,中原有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济、河、漳十二条主要河流,人体相应有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脉注入四海[7]。直觉思维是以现实中人的具体感性为中心的感性领悟方式,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联系做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洞察,直接领悟和具体判断的一种思维方法。人处天地间,天地万物之道,即是立人之道,故人应遵守天地之道。然而天地万物都是无言的,不会把天地之道说出来,要想获得天地之道,就只有依靠人对天地万物的存在加以领悟,并把这种领悟作为建立人道的依据。中医文化中对阳气的论述,就是在“阳气者,若天与日”的基础上,通过对太阳的作用和运行节律的直观领悟,以推论阳气在人体的功能和昼夜消长变化。由于直觉思维不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通过内在直观实现认识的突变与飞跃的特点,中医治病立足于整体调整,不可按图索骥,而多半凭医家的悟性而临证用药。中医其所以难学的原因就在此。

1.2形神观与中医药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形神观,本质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南朝范缜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并喻之为刀刃。《神灭论》谓“: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未闻刃没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7]中医文化中形神关系则有物质与运动、机体与功能、肉体与精神之区别,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形体产生精神,精神与形体有机结合,相伴相随,俱生俱灭,只有形神相俱才能成为人。受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形神观影响,中医人治病,虽然注意疾病本身,但更关注的是有病之人,既重视病人的生物属性,又重视其社会属性,认为人体的健康应当是生理、心理乃至情感、精神等世界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对病因分析中,既要考虑物理、化学、微生物因素,更要关注社会、心理,情感等因素,按照中医学的观点,任何心理情绪虽然都是内部的情绪状态,但都可能导致身体上的变化乃至病变,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忧虑恐惧等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即所谓七情致病学说;在疾病防治方面注重“天人合一”,主张“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注重“身心合一”,主张“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意疗”“、身心”的融通,强调“心身并重”、“形神并重”、“心病心医”、“身心互动”;注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具体问题,采用不同方法,不仅考虑药物和手术等物质因素,还要考虑心理、精神、社会等非物质因素,形神兼备,充分体现中医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医文化的形神兼备与西医文化的重病轻人观不同,它是现代医学倡导“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先驱者。

1.3中庸观与中医药文化

中庸观是儒学倡导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宇宙观、方法论和境界说的统一,它对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处世态度和价值取向乃至民族性格,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学创始人孔子在综合殷周“中德”、“中行”、“中道”观念的基础上第一次把“中”与“庸”联结起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论语·雍也》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中庸是一种既无过,也无不及的和谐状态。受中庸观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始终贯穿着协调和平衡的“中庸”、“中和”思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素问·调经论》云:”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7]中医文化对不同事物或矛盾的另一方采取包容和协调的态度,注重纠正一方的偏胜或偏衰,使不同事物或矛盾双方维持相对平衡稳定、协调发展的状态。而不是象西医文化那样一味地排斥或企图消灭对方。中医治疗法则的“调整阴阳”“、协调脏腑”、“调和气血”“、清热与温寒”“、补虚与泻实”等,就是以改善和恢复人体“和谐”为目的,以协调人体平衡为宗旨[8],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中和谐、平衡的“中庸”理念。

全文阅读

中医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呈现

中医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亦有着与西方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理论基础、思想体系和治疗手段。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而西医根于辨病论治;中医采用直接观察人体之方法,而西医主要借助仪器间接观察机体变化;中医试验方法简便直观,而西医实验方法复杂严谨。凡此种种也造就了中医医院不同于西医医院的鲜明特征与内涵。因而在现代中医院的设计中,如何最大程度满足其独特的建筑空间需求,融入和彰显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底蕴,并形成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将是未来不断实践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院中的体现

“以人文本、天人合一、调和至中、大医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而在中医院建筑的设计上,应注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地方建筑特色,使现代化的建筑格局与传统的艺术装饰相得益彰,表现出古朴典雅,简洁大方的韵意。

外观色彩的运用上,应借鉴当地民居或其他传统建筑的色彩搭配,如民居中的黑、白、灰、红等色系,呈现出大方庄重、特色明显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应融入中医药元素,力图整体视觉达到构图简洁、形式典雅。

就建筑环境而言,在满足医院使用功能、美化环境的前提下,可通过庭院等形式,着重体现中医药的历史和文化,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人拥有被历史文化围绕之感。也可通过园林小品、主题文化墙、主题雕塑、名医塑像、建筑小品、亭榭、山石、盆景、碑刻、地面装饰造型等方式来烘托和实现。园林绿化可适当选择药用植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有观赏性的中草药最佳,并配以药物功用等文字说明。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院区内建造标志性构筑物,如体现中医理念或表达医院价值观的抽象艺术雕塑,医史人物或本地历史上有贡献、影响较大的中医药人物的塑像,典型的中医器物或某些中药植物的造型等,既体现对文化的尊重,又能美化医院外部景观环境。

另外,在中医药文化中,尊师重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如果条件允许,可考虑设置拜师堂和祭师馆等功能性场所。

中国传统药物特色与设计的关系

中药是中医院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中医院的设计中可以从视觉、嗅觉、功能等几个方面来突显中医院的特色。

全文阅读

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1加强中医本科人才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比如适时吸取了天文历法、地理物候、阴阳五行及人文清理等,将这些知识和理论与人体的调控与认知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套理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当前的中医本科生教育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对于中医本科生教育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提高其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医理论的形成根植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深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经常可见到阴阳五行等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哲学学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强调宏观整体、平衡和谐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如果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学生无法培养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西医学理论不断冲击中医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

1.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中医根底

中医本科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逐步打牢学生的中医学理论功底。由于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医课程的内容就显得晦涩难懂,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课程的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为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在这样的中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的深刻内涵加深了解。

1.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中医学理论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医德风尚的培养,将医技与医德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市场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中医理论受其影响,同样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理论,认为“医乃仁术”,对医德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在当前的中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医德的教育,将“术”与“德”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中医学的本科生大都是理科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所以更加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了解古代社会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然后更深刻地理解“医乃仁术”的含义,逐步提高自己的医德风尚。

全文阅读

对医古文中传统文化的研究

1《医古文》中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

传统医学中包涵了丰富的天文、地纪、气象知识,在强调人与自然统一的同时,又重视情志(心理)、社会活动对机体的正、负双方面的影响。作为中医院校入门课程之一的《医古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在讲解字、词、句的同时也应为学生简单地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日后阅读和学习医学古籍奠定基础。

如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运行规律,形成我们现在所知的纪时、纪日、纪月、纪年的方法。传统的记时方法提醒我们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大地,或者说是以中原地区为主的,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古人记时方法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人生产、生活的活动规律。年龄称谓则反映出古人对于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认知,及不同年龄阶段人的主要社会活动规律。而这些知识又与医学内容相交叉。

避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在医古文中对传统医学也是有相当的影响的,如《本草纲目•薯蓣》中记载:“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避讳制度虽然有它不利的一面,但是在文献研究中,避讳往往也是帮助了解确定文献的时代等的依据之一。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变化也是比较大的,了解历代度量衡的标准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古籍时正确理解古代医家所创方剂的真实用量情况。如秦汉时期,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5g左右,唐宋时期则相当于40克左右,而不是现代的一两等于30g,若不知道其中的差别而误照搬原方,就可能会造成临床上的错误。另外中医文献中会出现大量中医特有的计量单位,如“方寸匕”、“钱匕”、“刀圭”、“盅”、“盏”等,仔细揣摩其中的含义才能真正领会古人用药的精髓。

《医古文》选文中不乏大量的典故。恰当地引用典故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避免平铺直叙,所以为古人所常用。如《类经•序》所载之“他山之石”、“断流之水”、“壁影荧光”、“竹头木屑”等。在讲解这些内容时,要详细地为学生介绍这些典故的出处、含义、引申义等,以便学生能准确理解。

教学育人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为学生指引门径。有了正确的开端,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常识的积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日后阅读古籍时的壁垒,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其知识层面。

2《医古文》中彰显的传统道德

全文阅读

中医药立德树人传统文化论文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定义

中医是我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与疾病和自然做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引用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对中医药文化进行的阐释,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中包含的追求道法自然的思想境界,以及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道德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价值观方面的追求,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

二、中医药文化对促进立德树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立德树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对立德这样描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由此可以看出立德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医院校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自觉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工作实践当中,是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实践成效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利用中医药文化促进立德树人工作在中医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医药院校承担着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任,文化育人重在内化于心,贵在外化于形,传统中医药文化包罗万象,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和育人理念,将中医药文化运用在日常的育人工作中,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代对医德的论述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充分发挥丰富的中医经典医籍对于培养中医学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坚定学习中医信念、巩固其专业思想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甘肃中医学院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中医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

全文阅读

中医院校英语课堂中的传统文化

1、国内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现状

在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提出来的.他于2000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他发现许多英语水平较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际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本土文化.这一现象引起了外语界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关注,一些学者专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各自的观点.刘润清(1999)教授在《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藏文化》指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文秋芳(2012)曾指出,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本族语文化,更为准确地说,学习的只是英美国家的文化,非本族语文化被边缘化,中国本土文化更是被排斥在外.于是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本民族文化的英语释义了解不足,无法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导致交际失败或低效,从而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黄辉,2009).束定芳、庄智象(1996)指出,本族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至少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从而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二是对学习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调节,培养学生对于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学习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初步走访调查,目前国内很少有高校专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课程,而我们目前的教材等书籍的编写主要是为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化,极少专门为学生提供本土文化的英语学习材料,针对中医院校学生编写的中医药文化学习书籍则更少.

2、在中医院校英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2.1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不容忽视

汉英文化的可比性特征要求英语文化教学应以母语文化教学为基础.A.Arnauld和C.Lancelot在《普遍唯理语法》中提出语言是思想的表现,所以语言和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内在联系.语言与思想之间内在的联系说明语法与逻辑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张静,2005).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其普遍语法理论中提出一切人类语言都有共同的规则.人之所以能学会语言,是因为人脑生来就存在人类一切语言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普遍语法.这些理论指出人类的思想存在着相似性,人类的语言也存在着相似性.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因此,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的缺失会阻碍学生去理解两种文化的相似处.例如,中西方都有亲属称谓语.西方人的亲属称谓不分男女且辈分淡化,但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却非常注重男女,辈分,以及血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不同的亲属称谓系统形成的原因,以及其背后所体现的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点.

2.2中医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填补了西医的许多缺陷,因此,国外对于中医学的态度也由最初的轻视逐渐转变为尊重、重视,再到有专人进行研究.但是,中医学中的专业名词以及独特治法的英文翻译一直是困扰英语国家研究者的难题.如何能在保留中医独特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同时使外国人了解中医学一直是中国英语研究者致力解决的问题.当代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我国这样一门饱含劳动人民无限劳动智慧的科学发扬光大.因此,对于中医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医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主要以英美国家文化导入为主,大多数学生能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侃侃而谈,能够熟练地讲解万圣节、复活节这些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却对清明节、七夕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含糊其辞.因此,肩负着将中医学及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下去重任的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3、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院校英语课堂上缺失的原因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