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民俗艺术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精选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现代包装;发展;设计

一、现代包装设计的概述

(一)包装设计的含义

包装设计,顾名思义是“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等相关因素,通过特殊的工艺,对产品进行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美化。”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也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方式。

(二)包装设计的现状和特点

现代包装设计作为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更加注重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表达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以保护商品、促销商品为目的,通过包装对企业进行宣传,是企业理念的宣传册,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然而当今市场上商品琳娘满目,比比皆是,如何使得商品引人注意,获得良好的销售渠道,包装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要符合现代人们心理的包装设计,才能体现出商品包装的价值。人类使用包装的历史可以追塑到远古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得到发展。从20世纪中后期,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包装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包装已经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现代包装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进步。

(三)包装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及价值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想要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更多,商品包装也应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改变。商品包装的设计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装作为商品的载体,设计质量也影响到人们对商品的主观感受,直影响到商品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可见包装设计扮演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所涉及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要素影响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增加,包装设计在今后会越来越重要。

二、传统民俗艺术的研究

(一)民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民俗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生活的总结,和人们价值观的演化。是人们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人类是聚居动物,依赖于群体生活,在生活中便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基础,而最具传承性的民俗艺术便世代传承下来。中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演变而来的民俗,还是经过各个民族互相学习,融入的民俗艺术,都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精神生活的道路上一直是孜孜不倦的。传统民俗艺术在群众中的基础,是其他艺术所替代不了的,经过世代传承,便根据经济、政治的变化发生着微小的变化,保留最原始的文化形态,而一直在改进发展也是民俗艺术的特性。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更离不开广大人民对其的支持和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民俗艺术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侧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民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将会带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发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潜力是我们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二)民俗艺术的艺术特点及重要性

民俗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所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当然,民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创作的源泉都离不开大自然,所以民俗艺术也具备自然性。最重要的就是民俗性了,虽然每个民族的语言不同,审美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就更加不同了,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形式都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真实反映。这也使得我国民俗艺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其重要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民俗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

(三)民俗艺术的影响力

民俗艺术来自人民文化,对文化的影响力巨大。可以说所有的艺术都来自于民俗艺术,只有深刻认识民俗艺术的重要性,才可能创造出更加多样的艺术风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精神追求,和舒适体验。

三、传统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民俗艺术在包装中的实现

1.特色民俗艺术———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一种来自汉族的古老民间艺术,是一种利用视觉,在纸上进行创作的手工艺术。逢喜庆节日,手巧的家庭妇女会将各式各样的红纸剪成动物、人物等生动的艺术形象贴在墙壁、挂灯和大门上。远远看去,有家庭温馨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代表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手工工艺的一种文化传承。剪纸艺术现在已经拥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慢慢形成的一门艺术。是中国人民心灵手巧的证明。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剪纸艺术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创造性与艺术性在视觉与感觉上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剪纸艺术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已经融入到其他各民族的民俗艺术之中,其发展与变化的多样性使得这门艺术经久不衰。

2.民俗艺术在包装中的意义

包装作为商品的载体,包装设计需要文化体现,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民俗艺术的吉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将民俗艺术运用于现代包装当中,也就是将现代国人对于吉祥如意的期待融入其中,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通过从民俗艺术中汲取的营养,以此来丰富艺术、设计的表现空间。现代商品的包装不仅促进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而且最重要的是好看、精美又显得价值高,能给受礼者带来很大的被尊重感。如在包装中加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俗艺术,融入自己的艺术灵感,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是我们中国传统艺术,深入人心刻入民意,将民俗艺术应用于包装设计,可以使包装的视觉冲击力得以加强,增加产品的可识别度,更好的推销商品。

(二)包装设计发展的民族化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包装设计在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会给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包装设计在网店的销售环节中所占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优秀的包装设计师也会脱颖而出,包装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与传统民族的关联,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工艺的日趋成熟会使得这个行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民俗艺术的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包装是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的展示媒介。企业对于商品的包装设计和设计风格有着极高的要求。怎样利用大众的审美和价值观融合产品特性来设计包装是每个包装设计所最重视的。而民俗艺术作为大众审美的文化,这种艺术自然被设计者引用到包装设计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如中国的月饼、茶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利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展现商品的文化内涵是每个设计者所具备的素质。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代表个人,又可以展示企业的价值观。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的应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四、结语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现代包装;发展;设计

一、现代包装设计的概述

(一)包装设计的含义

包装设计,顾名思义是“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等相关因素,通过特殊的工艺,对产品进行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美化。”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也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方式。

(二)包装设计的现状和特点

现代包装设计作为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更加注重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表达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以保护商品、促销商品为目的,通过包装对企业进行宣传,是企业理念的宣传册,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然而当今市场上商品琳娘满目,比比皆是,如何使得商品引人注意,获得良好的销售渠道,包装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要符合现代人们心理的包装设计,才能体现出商品包装的价值。人类使用包装的历史可以追塑到远古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得到发展。从20世纪中后期,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包装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包装已经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现代包装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进步。

(三)包装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及价值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想要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更多,商品包装也应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改变。商品包装的设计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装作为商品的载体,设计质量也影响到人们对商品的主观感受,直影响到商品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可见包装设计扮演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所涉及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要素影响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增加,包装设计在今后会越来越重要。

二、传统民俗艺术的研究

(一)民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民俗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生活的总结,和人们价值观的演化。是人们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人类是聚居动物,依赖于群体生活,在生活中便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基础,而最具传承性的民俗艺术便世代传承下来。中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演变而来的民俗,还是经过各个民族互相学习,融入的民俗艺术,都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精神生活的道路上一直是孜孜不倦的。传统民俗艺术在群众中的基础,是其他艺术所替代不了的,经过世代传承,便根据经济、政治的变化发生着微小的变化,保留最原始的文化形态,而一直在改进发展也是民俗艺术的特性。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更离不开广大人民对其的支持和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民俗艺术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侧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民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将会带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发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潜力是我们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二)民俗艺术的艺术特点及重要性

民俗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所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当然,民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创作的源泉都离不开大自然,所以民俗艺术也具备自然性。最重要的就是民俗性了,虽然每个民族的语言不同,审美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就更加不同了,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形式都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真实反映。这也使得我国民俗艺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其重要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民俗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

(三)民俗艺术的影响力

民俗艺术来自人民文化,对文化的影响力巨大。可以说所有的艺术都来自于民俗艺术,只有深刻认识民俗艺术的重要性,才可能创造出更加多样的艺术风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精神追求,和舒适体验。

三、传统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民俗艺术在包装中的实现

1.特色民俗艺术———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一种来自汉族的古老民间艺术,是一种利用视觉,在纸上进行创作的手工艺术。逢喜庆节日,手巧的家庭妇女会将各式各样的红纸剪成动物、人物等生动的艺术形象贴在墙壁、挂灯和大门上。远远看去,有家庭温馨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代表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手工工艺的一种文化传承。剪纸艺术现在已经拥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慢慢形成的一门艺术。是中国人民心灵手巧的证明。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剪纸艺术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创造性与艺术性在视觉与感觉上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剪纸艺术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已经融入到其他各民族的民俗艺术之中,其发展与变化的多样性使得这门艺术经久不衰。

2.民俗艺术在包装中的意义

包装作为商品的载体,包装设计需要文化体现,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民俗艺术的吉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将民俗艺术运用于现代包装当中,也就是将现代国人对于吉祥如意的期待融入其中,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通过从民俗艺术中汲取的营养,以此来丰富艺术、设计的表现空间。现代商品的包装不仅促进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而且最重要的是好看、精美又显得价值高,能给受礼者带来很大的被尊重感。如在包装中加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俗艺术,融入自己的艺术灵感,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是我们中国传统艺术,深入人心刻入民意,将民俗艺术应用于包装设计,可以使包装的视觉冲击力得以加强,增加产品的可识别度,更好的推销商品。

(二)包装设计发展的民族化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包装设计在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会给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包装设计在网店的销售环节中所占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优秀的包装设计师也会脱颖而出,包装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与传统民族的关联,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工艺的日趋成熟会使得这个行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民俗艺术的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包装是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的展示媒介。企业对于商品的包装设计和设计风格有着极高的要求。怎样利用大众的审美和价值观融合产品特性来设计包装是每个包装设计所最重视的。而民俗艺术作为大众审美的文化,这种艺术自然被设计者引用到包装设计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如中国的月饼、茶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利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展现商品的文化内涵是每个设计者所具备的素质。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代表个人,又可以展示企业的价值观。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的应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四、结语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刺绣、民俗图案、造型艺术

刺绣是中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民间服饰及物件上的主要装饰手法,在中国各地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技艺特色,其中以“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代表。刺绣是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工艺形式,不仅因精美的图案具有极高的装饰价值,而且其反复绣缀的形式还可以增强衣物的耐用度。虽然后来出现了很多纯观赏性的刺绣艺术品,但这种兼具实用价值和装饰效果的日用品在民间仍占一定比例,其中主要是为儿童和妇女装饰衣物。民间手工刺绣不同于商品生产,针针丝线充满了感情,通过刺绣技艺与图案的象征意义传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诉求和美好愿望。正是因为民间刺绣图案的装饰美感是建立在实用功能基础之上的,所以图案的内容反映的都是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活需求,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绣品按其种类可以分为服饰类、布艺玩具类和生活物件类。其中,服饰类包括鞋帽、围嘴、裹肚、遮裙带等,既实用又美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布艺玩具类包括虎枕、狮枕、鱼耳枕等,圆润饱满,稚拙可爱,传递着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日常生活物件类包括荷包、钱包、香囊、挂件、烟袋、扇套、耳套、床单、被面、帐幔等,物尽其用,赏心悦目,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虽然绣品的种类、形式丰富多样,但其图案的造型艺术归纳起来亦有一些规律可循。通过对这些规律和方法的探索,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民俗图案艺术形式的特点。一、构图饱满,中心突出中国传统民间刺绣图案饱满,中心突出,多采用主题式、对称式或边缘式的构图。主题式一般分为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图案面积较大,在装饰空间内可作均衡有序的布局;对称式具有一种中规中矩、稳重大方的美感;边缘式构图则一般集中在衣服的底摆、门襟、袖口等边缘部位。刺绣图案一般是多个形象元素的组合,在装饰空间的布局中充分展示主体形态的同时,巧妙利用形与形之间的主次、疏密、聚散及动静的关系,既使得构图饱满,中心突出,又符合多样与统

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基本形式美法则

例如,常见的“凤戏牡丹”题材(如图1),强调一个“戏”字,两只婀娜多姿的凤凰环绕着中心最大的一朵牡丹飞舞,画面中其他花卉、枝叶与其穿插呼应,动静结合,令人赏心悦目。民俗图案往往采取视觉中心点的构图方式,由此产生出从一点到多点的结构,反映出追求视觉满足的多重堆砌倾向,具有满、实、稳、匀的特点。此外,规则的几何图形结构,如圆形、四边形、菱形等,在规范结构的同时又富有变化,因此具有了结构稳定、主次分明、变化有序的理性风格。在这幅“五谷丰登”中(如图2),整体呈现圆形结构,构图饱满,画面中心的宫灯元素最为突出,四周围绕着谷穗、梅花、蝴蝶等元素。老百姓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通常以宫灯或灯笼元素作为主体图案,利用汉字的谐音,以灯寓“登”,并在灯旁悬挂谷穗,代表五谷;梅花因其具有老干上发新枝的特点,蕴含了“万世不灭”之意,而其五片花瓣亦可象征福、禄、寿、喜、财,即“五福”。民俗图案具有雅俗共谐的特点,富含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限定之间较为模糊的韵味。它的“俗”表现在构图形式的饱满、稳定和多点堆积的感性方式;而“雅”则体现在规范几何形的理性构图、图案中有规律性的变化,以及在一些图形描绘中所展现出的生动灵巧、轻盈多姿与婉约秀雅之感。

二、整体观念,简练概括

传统刺绣图案普遍具有一种“整形”观念,折射出中华民族崇尚事物完整、圆满、统一的审美心态。这种观念首先是指形态的完整性,讲求面面俱到、有头有尾、不可残缺。这不仅是指图形本身的完整性,还要对其中各个装饰元素的完整与统一进行精心布局,很少出现残缺不全的图形。因此,形态的起伏变化、形与轮廓的契合、形和形之间的穿插与迎让、首尾的顾盼与呼应等是传统民俗图案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如图3)另一个整体观念是指由两个相对的图形构成“整形”,成双成对,即为“俪偶”之象。其核心思想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阴阳观念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包含了万物相对相承的现象。(如图4)传统图案的造型整体性还具有生动简练的特点,表现在对物象形态进行归纳提炼,大胆舍弃次要的细节,突出主要特征,从而展现其原始、淳朴的本质面貌。这是由服饰和物件有限的装饰空间以及刺绣的制作工艺所决定的。造型上省略繁复的结构、细节,轮廓鲜明清晰,突出对象的外形与动态。最为简洁概括的造型是抽象几何形,这些由精神体转化为物质体的图形,是现实与想象的结合,不仅简约凝练,还具有形态优美、静中有动、连绵不绝等特点。形态概括为点、线、面元素,使得刺绣图案具有较强的符号化特征,譬如衣服边缘的曲线、折线、圆点、块面等有机组合,形式感极强。

三、生动夸张,淳朴稚趣

传统图案由于外形轮廓被主观简化,需要夸张、强调出形象的主要特征,因此打破了原本自然的比例,呈现出局部多变、整体简单的造型方式,使得民间刺绣图案的风格具有了生动、活泼和稚趣美的特征,令人回味无穷。创作者随物赋形,即根据所表现对象的不同形态给予生动的描绘,对原型提炼概括的同时进行夸张、变形,使形态趋于艺术化和情趣化。夸张是在不脱离现实形象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力,抓住对象的某种特征加以强调或夸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对象的特点更鲜明,个性更突出,图案更具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适合装饰空间。这是我国民俗图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造型特征。例如,有的动物纹样身上满是花草、蔬果等植物纹样,这是合乎情理的想象与艺术夸张。民间艺术家也是普通的劳动者,因此民俗图案的造型观念十分单纯,更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出贴近生活的稚趣美。但传统刺绣图案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所在是它并没有简单、刻板地模拟对象或照搬生活,而是进行了艺术化的提炼和升华。老百姓创作的过程是运用自己最熟悉、最直观的生活体验,用主观随意甚至是违背常理的手法来表现,朴实地展现出他们内心丰富的想法和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因此,这些艺术形象具有着自然淳朴的随意性。但正是由于这种随意性,将许多看似关联不大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才打破了固化的、常规性的思维方式与构成规律,能让欣赏者产生意外的惊喜,也能让画面产生出一种欢快活跃的气氛和稚拙天真的情趣。例如,“一路连科”图案(如图5),将古代士子、莲花、芦苇等看似无关的元素巧妙组合,造型生动夸张、淳朴自然,洋溢着一股稚趣之美,传递出百姓追求科举仕途顺利、一举高中的心愿。这些刺绣题材和形象是民间艺术家们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观察的直觉,用心灵的体会来倾诉与表达,是其发自内心的情感与赞美,因而显得格外真实、生动和传神。

四、配色大胆,丰富多彩

色彩在刺绣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的传统向来喜好华丽、鲜艳、浓烈的色彩,民间刺绣的用色便继承了民族装饰用色的传统与特点,大多用色较活跃,丰富而大胆。当然,也不乏一些质朴素美的配色风格。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刺绣者的文化层次决定了刺绣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色彩也带有了鲜明的区域性。譬如,西北地区人们的服饰都与鲜花密切相关,如绣花帽、绣花衣、绣花鞋、绣花袋等,除了图案、针法丰富多样以外,色彩也非常引人注目。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江南地区,以苏绣为代表的刺绣作品就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苏绣受文人绘画影响较深,图案精致复杂,甚至以针进行绘画式创作,用色多变,形成一种“雅文化”。即便是民俗题材,也不失细致精美、雅俗共赏的情韵(如图6)。而处于广东地区的粤绣,则呈现金碧辉煌、装饰华丽的南国艺术特色,造型饱满,色彩强烈,富丽堂皇(如图7)。在各少数民族中,对色彩的审美与崇尚仍旧保持着由古代延续下来的若干传统特征。例如,白族喜好白、青两色,认为白色是纯净、高尚、光明、吉利的象征,而青色则有希望、实在、感情真挚之意,此二色搭配代表清清白白,光明磊落;苗族刺绣常用红配绿、紫配绿、紫配黑等,反差强烈,但经过相互穿插与黑白色的调和作用,虽然夸张,但依然和谐悦目;彝族、纳西族等喜好黑色,认为它有高贵、旺盛、勤劳和真诚之意,因而常使用黑地彩绣或黑衣、黑地加白线素绣。 刺绣图案通过色块的明度、冷暖对比,加上巧妙、精心的安排,将各色块面积比例与位置进行了恰当的艺术处理,使色块大小、疏密有致,鲜明中更显和谐。

五、结语

中国民间刺绣图案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艺术现象,而是与民俗、经济、宗教及大众审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并体现了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民俗图案首先以构图、造型及色彩等方面的形式之美取胜,同时又传达出吉祥如意的内容之美,寄托了老百姓内心的祈盼,两者完美统一,才构成中国传统刺绣图案的意匠之美。因此,刺绣并不单纯为了装饰,而是在其中渗透出人们的理想与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常卓.论中国传统民间服饰刺绣图案的意匠美[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2]常慧娟.民间刺绣图案的稚趣美[J].包装工程,2012:20

[3]章海虹.“非遗”视角下中国民族刺绣地域性图案学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10

[4]杨玲.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风格多样性及其特征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高春明.中华元素图典:特装本[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纸艺;艺术设计;构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J528.1;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242-01

“纸”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表达劳动人民情感的理想材质。中国传统民俗纸艺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艺术形式之一,利用最简朴的纸张,或剪或折、或扎或叠,形成姿态各异、美轮美奂的民俗作品。

历史悠久的民俗纸艺不仅是一种人们自我传承的文化现象,还反映出我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是一个民族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行为方式。

一、民俗纸艺的文化传承与溯源

纸艺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人们对其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是基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崇拜。五千年的文化、生活、艺术的累积为纸艺提供了丰富的样态。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进,纸本身已经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纸的视觉、触感,甚至嗅觉等都能给使用者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灵感。

纸艺大致有两种用途,一是书法绘画之用、二是生活民俗之用。前者注重美学形式高雅,后者强调功能讲求实用。

书法绘画用纸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中国的宣纸,它是一种能充分表达中国书法绘画技术效果的书画专用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均匀、色泽耐久。具有“纸寿千年”的美誉。纸与书画、及印刷技术共同创造了我国古代的艺术和文明。

实用功能的纸艺主要指民俗纸艺。民俗艺术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民俗”这个词。我国民俗纸艺应用非常广泛,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影响。如装饰节日用的剪纸;祭祀仪式用的纸扎;服饰家居用的纸衣纸帐;日常生活用的纸伞、纸灯笼等等。民俗纸艺来源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它以自己独特的形式抒发人们心中的情怀。

二、民俗纸艺与设计构成的表达共识

民俗纸艺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找寻和提取有意义的形态进行创作,视角独特、色彩丰富、造型夸张,兼具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包含形式有折纸、剪纸、撕纸、扎纸、纸雕、纸织画、纸镂、纸绣、纸浆艺术等等。其中有很多纸艺形态突破传统平面载体的局限。构成丰富的立体空间造型。2006年,我国开始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录制度。再次掀起了人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挖掘和关注。国内很多艺术院校开始逐渐将民俗艺术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之中。民俗纸艺的很多形式被列为名录当中。其中剪纸艺术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地域不同形式的纸艺也纷纷被收入到不同级别的非遗名录当中。

民俗纸艺凭借独特的表现形式、审美要素以及多变的造型手段,逐渐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产生影响。把纸艺的形式和手段引入基础构成课堂,逐步找到将民俗纸艺与设计构成的表达共识。

1、从民艺角度认识形态的本质。

艺术设计院校的形态构成课程体系起源于现代艺术设计诞生的摇篮-“包豪斯”,我们的教学直接受到其艺术教学计划和理论体系的影响,缺乏从中国传统艺术角度对构成艺术的解读。中国的民俗纸艺产生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岁时节日的民俗之中,涉及了绘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等表达方式。很多民俗纸艺的表现形式、造型手段、材料再造等等都值得借鉴与研究。如传统的剪纸、撕纸、折纸、纸扎、纸浆艺术。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纸扇、纸灯、纸伞、纸服饰;在民间宗教祀祭活动中所见的纸元宝、纸车、纸马、纸人像;娱乐游戏中所见的纸鸢、叶子、纸扎玩具;建筑空间中的纸隔扇、纸屏、纸烫样等等。完全构成纸艺丰富的平面与立体空间造型。从时间和空间上突破纸作为平面艺术载体的局限。这些生活味道浓厚、造型丰富、兼具艺用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纸艺制品,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对艺术形态的本质认识。反过来说,也是从形态学的角度认知传统民艺。

2、传统纸材机理的构成创新。

现代艺术创作对材料的关注超越了以往,创作材料丰富生动的表现性、质感肌埋的艺术语言成为艺术中十分重要的造型要素。“纸”是形态构成课中最好的材料之一,他所具有的承载性、廉价性、可塑性、空间性、延展性等,都非常适宜作为构成设计课程的使用。传统纸艺的在课题的运用,改变了学生们对材料以往的的使用习惯,不再只是信手拈来,而是从深层次地认识与了解材料。纸材料对工艺形式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它的载体作用,纸本身所特有的表情、状态、历史和感受也决定着造物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将传统材料纳入当代材料学范畴,从①材料的种类与特性;②材料构造的属性和加工方法;③材质机理构成中材质启示;④材质的感觉特性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艺术基本课题进行实践训练。注重纸艺从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联觉带来艺术的综合感悟。

3、形态构成造型手段的多样化表达。

传统民俗纸艺样态丰富,表达方式多样:平面表达、板式表达、柱式、几何体表达;仿生态式表达;拼插表达;层积样式表达;光影表达……

造型手段多样:镂空的形态、折叠的形态、卷曲的形态、拼贴的形态、扎糊的形态……。将这些构成方法引入课堂教学训练中,能够打开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多的例证、为艺术设计创作增加更好可能性。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通过更多的角度开发出更新的思路与创想,创作思维方式灵活、手段多样,摆脱原有基础训练课堂的陈旧乏味,形成创新性和趣味性。建立民俗艺术形态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生态体系。

三、民俗纸艺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间的影响

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要想不断的发展下去,需要创新。墨守传统不变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我们的民俗艺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新思维,也要呈现新的形态。创新的目的是恢复活力,更好地传承下去。高等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将民俗艺术资源合理地应用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是促进高校教育形成地域文化特色的必由之路。正确处理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调整完善教学体系,构建起多样化、本土化、特色化的设计教育体系。

纸作为载体,逐渐与文化发生互动,形成物化。纸的不同形态的物化,反映出人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加强民俗纸艺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应用,既有艺术本体的回归与继承。也有借助现代语境的转化与突破。柳宗悦从民艺与人的生活质量的关系中,得出美的物品必然形成美的生活,美的生活必然培养美的情操的结论。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劳动人们在日常的民俗生活中造就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和创作形式。民俗纸艺是民俗艺术的代表,它扎根于日常生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也面临尴尬境地,人们对本土文化越来越陌生,这就需要很多人投入到中国传统的“俗”文化的整理与研究中,台湾汉生杂志的总策划黄永松先生曾说过我们要做“俗”文化,因为雅俗要共赏,这个文化的结构才会更有生机……

参考文献:

[1] 陈燮君.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民俗;渗透;民间艺术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建议“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民间艺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民族本土化特色,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江苏徐州历史文化悠久,徐州风筝、剪纸、编结等具有本土特色,结合传统民俗节日、本土文化,渗透大班幼儿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大班幼儿艺术表现能力,并在欣赏、表现、创造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民俗,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环境中渗透

在幼儿园公共环境中将传统节日和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代表性项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介绍,并展示传统剪纸、写意水墨画、青花瓷纸盘、中国结、脸谱、泥塑等艺术作品供幼儿欣赏。设立幼儿民俗工作坊、陶艺吧、编结室、剪纸吧、扎染坊等活动室,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区域。班级内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区角和游戏环境,如,永康糕点店、两来凤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活动区角,以剪纸、瓶子画、版画、泥塑、脸谱、青花瓷、扇面画、水墨画为主的动手区。

在环境创设中处处体现传统民俗节日与民间艺术文化氛围,大班的孩子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丰富和民间艺术的美。

二、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

传承节日文化,是渗透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民俗节日融于社会生活,幼儿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对社会生活中传统民俗节日的节庆活动有一定认识和兴趣,幼儿有想参与节庆活动的需要。因此,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组织幼儿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幼儿了解、参与身边社会活动的需要。幼儿通过社会、综合活动了解节日的由来与习俗;通过语言活动学习相关儿歌、童谣、故事;通过音乐活动学习传统民俗歌曲、民间律动、打击乐等;通过体育活动学习民间体育游戏;通过美术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如何动手制作各种民间艺术作品。例如,在大班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开展欣赏故事、童谣诵读、绘画、制作龙舟、做香包、亲子包粽子、赛龙舟体育游戏等活动体验端午节的习俗。从而促进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了解各传统民俗节日家乡的民间风俗活动,增强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三、游戏中渗透

创设富有传统民俗色彩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操作材料,渗透民间游戏、民间艺术,使民间艺术与幼儿生活有效联系,可以发挥民间艺术教育的最大效益。

户外运动中增加民间游戏,提供绳子、跳格子、沙包、毽子、铁环、陀螺等有趣的民间玩具,幼儿户外锻炼时自选各种玩具自主游戏,体验民间玩具的多种创意玩法,感受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乐趣。

区角游戏与地方民俗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开设“永康糕点店”“两来风早点”“巨龙夜市”“烙馍村”等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游戏活动区。如“永康糕点店”设有加工区和食品店,有三刀、羊角密、山楂糕、小孩酥、云片糕等小吃,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加深认识并在加工区制作这些徐州特产。

美工区中动手操作,创作民间艺术作品。为幼儿提供红绳、彩带、麻绳、毛线等,供幼儿编织;提供生宣纸、色水,供幼儿染纸;提供纸盘、瓶子供幼儿创设青花瓷系列;提供碎布、乳胶等供幼儿布贴;提供多种材料,如,蛋壳、纸杯、葫芦、石头等,供幼儿创作脸谱等。并将幼儿新的艺术作品陈列于教室内外,或作为吊饰等供幼儿、家长们欣赏,激发幼儿不断创作的欲望。

在表演区中展示,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表现美、创造美。利用走廊、小厅为幼儿创设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民间童谣、故事、戏曲等,幼儿在学习、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和小朋友们交流、商讨、合作,共同制作道具、服饰,在展示民间艺术的过程中表现美、创造美,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四、活动中展示

结合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及徐州当地的“云龙山庙会”,开展花灯节、风筝节、民间艺术节等宣传月活动,帮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节庆活动的快乐。结合“元宵节”带领孩子们在班级里学习童谣、猜谜、制作花灯、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等体验元宵节的习俗,组织幼儿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布置、贴谜条,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幼儿向家长们展示元宵节民俗表演,邀请家长共同舞龙、踩高跷、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体验自我展示和共同庆祝节日的热闹氛围;结合“清明节”开展风筝节宣传月,在班级内每位幼儿都参与风筝的制作和装饰,月底展示幼儿的风筝作品,请幼儿介绍,评选出最佳制作奖,为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通过评选活动,幼儿共同欣赏、评价,从中体验作品被肯定的喜悦;结合徐州传统代表性民间庙会――“云龙山庙会”开展民间艺术节活动,动员家长、孩子去赶庙会,带来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工艺品,在班级美工区增加相应材料,供幼儿制作扇子、香包、拨浪鼓、泥人、玩具大刀等庙会上的民俗玩具和民间艺术作品,再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逛庙会”,幼儿园的庙会上全是孩子们自己的制作,在买卖的过程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感受民俗风情、体验参与民间活动的乐趣。

结合幼儿园活动在班级内为幼儿创设自主创作、展示的机会。例如,“六一”儿童节,可以编排民间戏剧、童话剧等参加表演,并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从选择题材、编排、竞选角色到道具制作、剧情创编……均由幼儿自主、合作开展,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并适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再通过“六一”舞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赞许,从中体验表演的乐趣,感受舞台表演的荣誉感。

结合传统民俗节日对大班幼儿渗透民间艺术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民间艺术环境的熏陶,在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魅力,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与表现中增强自信、学习评价、收获成绩,从而增强对民间艺术的欣赏与热爱,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服饰图案;形式特征;民俗文化

中国服饰纹样的发展宛如一条星河,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绘出了服饰的华彩,也奏出了文化的乐章。服饰图案纹样的发展,其带有的文化气质深邃久远,其中的情和意更具有典型的中国情节。我国的儒、道、法、墨等诸家,对服饰均有各自独到的见解,而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服饰的文化形象和民族风格。并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民俗风情、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着装观念、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中。而中国服饰文化中的民俗寓意,在服饰上则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服饰纹样的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相结合

服饰是最贴近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服饰图纹中表现吉祥如意、避悔驱邪的内容比其他艺术更为人们所重视。形的外在形象与内涵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具有这种深厚、独特文化背景的服饰纹样中。于是,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在服饰纹样题材上大量运用了具有祈福纳吉的吉祥纹饰,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风雨雷电、日月星辰、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双关、比拟、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在结体构形时,多求整齐、圆满,具有典型例子如: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象征着纯洁爱情的葫芦花,一些民族的小伙子常在三弦琴和赠给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芦图案,象征爱情像葫芦花一样洁白、纯净,像葫芦一样地实心忠诚。汉语发音中“葫芦”谐音“福禄”,汉族民间葫芦纹样造型应用的也较为广泛,这些图形、纹样在结构上整个构图饱满而又富于深刻的内涵。纹样所呈现出的结构形式与其要传达的信息是紧密相关的。

透过这些吉祥纹饰以求使用者能迎接顺势与福分,这也正是中国人文哲学思想精神之所在。可以说,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表现密切结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服饰图纹中蕴含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外显部分。

二、服饰纹样中民俗个性的表现

服饰纹样中民俗个性主要表现在纹样内容上、所选取题材上,大都能配合个人对世俗社会的看法。在结体构形时,圆满、完整,通过纹样充分表现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这就使吉祥纹样凸显出较强的民俗个性。由于我们的先人对生活和生存充满了热望,那么,作为吉事的祭祀和卜筮活动就是这种吉祥观念的具体行为。卜筮活动主要是占问凶吉的活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录。李砚祖先生认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活动中察看纹象的认识有直接关系”,由此证明真正优秀的创作是源于生活的,高于生活的。只有从人们生活当中发现美、感受美,就会产生质朴的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与民间信仰与崇拜的关系相互渗透,人们通过服饰纹样来表现信仰内容与追求的目标,而图腾崇拜又是服饰纹样的重要来源。远古时期人们身上的图案是文身,他们把崇拜的纹样刺在身上,比如在身体上刺龙的图纹,以象龙的后代,避其风险,以谋生存。当时人们的意识是通过刻在身体上的龙、凤等部落崇拜的图腾才能除灾、避邪、避免自然界中的危险。随着朝代的更迭、图案文化的进步,取而代之的是刺绣、织锦等形式,逐渐把身体上的文身转移到了服饰上。

中国各民族信仰崇拜着不同的图腾,在华夏族形成之后,龙成为了民族的保护神。华夏族的图腾为龙,不过夏族所崇奉的龙不仅仅是图腾,更是由图腾演化的神,龙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相信龙能护佑人们平安和人丁兴旺,相信龙具有主宰雨水的神职。中华的先民,自远古时期就来自不同的地区,带来不同的文化,呈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民族又不断融合各少数民族,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变通融合为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纹样中,唯龙的纹样贯穿着中华历史,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亲和力,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独特文化结构,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格局,同时赋予了它维护自身和谐与稳定,增加民族凝聚力的生命机制。因而龙的形态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它本身不仅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其造型的适形性也很强,与多种几何纹样可较好的相融。这种亲和力恰好与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的“和”的观念相融。可以说,龙纹和凤纹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乡土文明。因此,与民间信仰有关的图腾纹样,是服饰纹样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纹样中喜庆吉祥的民俗内涵体现

服饰中的吉祥图案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材料工艺的变化更新,异域文化的注入和融合,本民族审美意识的自觉等种种因素,都起到了相当大的因素。服饰纹样融会了民众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和人生的理想。吉祥图案不单单是造型优美的装饰纹样,古人早已将种种具体的观念注入其中,正所谓是“图必含意,意必吉祥”。

从中国传统服饰纹样所表现的基本功能来看,不仅能利用各种不同的纹饰来强调思想观念上的统一和谐,同时也能利用各种装饰图案艺术来喻示人们精神与心灵上的需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宗接代是人们极其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之自豪的责任。中国重视家庭的延续,以及子嗣承传的多子多福思想绵延了几千年,为了表达此类朴素的愿望,例如:吉祥图案中有象征“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有又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多子、多福、多寿“三多”图案等,总之,在内容观念上以取材当时的生活、信仰、故事、祈福、避邪等为主,再加上个人的情感与创意,表现出一种自然风格。可以说,这些内容、题材是一种人间的、现实的、生活的祝愿,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朴素的表达,直接反映我国民族性格和品德,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犹如一部生动的信仰与民间文化的历史全书。从它的形式特征与民俗个性表现中,我们发现各种不同的纹样特征能够体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同时,中国传统服饰纹样在满足人们精神与心灵上的需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类心灵之美的情趣,进一步增加了服饰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装饰纹样[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 城市文化 价值

传统的“民俗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的民俗艺术都具有深刻的民俗观念、区域特色,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阶段,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思想的集中反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要注重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促进传统“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的转变,不断地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底蕴、品牌知名度,提高城市文化的育化功能。

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全面开展,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明的积淀,是现代城市文化的历史来源。现代城市要具有独特的内涵、文化底蕴,必须要塑造自己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的塑造必然离不开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艺术①。我们在注重发展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对城市所固有的人文特色、民俗艺术的开发、利用,使其在宣传现代城市品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民俗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古老文化、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古老优秀的中华文明,而民间传统的民俗意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传统的民俗艺术在经历过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依然表现出传统的民俗文化特征、民俗艺术价值,大多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以潍坊风筝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例,历史上,民间流传着放风筝为“放晦气”的说法,显然,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然而,却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潍坊风筝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经过深度的挖掘、开发,尤其是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使得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民俗文化、艺术的延伸、代表,具有了多元化的社会功能,比如,健身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等等。潍坊风筝作为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之一,与潍坊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在当前功利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俗艺术所蕴含的情感、信仰、教化等作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艺术更为执着、真诚、直接,而这正是当代纯艺术形式所缺少的②。现代城市文化不仅要体现流行的“文化元素”,更要折射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文化、智慧文明成果,这对于引导现代城市文化走向、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价值

当前,城市文化不断接受外来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如何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现代城市的“意象”贵在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则是建立在城市对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的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先进文化,必须要讲究“艺术美”,努力在“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之间寻求“契合点”。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宝库”。传统的民俗艺术多是造型艺术,绝大多数具有绘画、美术以及雕塑等艺术特征,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丰富想象力的展现,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是发展现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文化宝库”,继承民俗文化精髓、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不仅可以更好地诠释传统民俗艺术的“价值”,还可以将民俗艺术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纪念活动,带动城市相关的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城市名片。以潍坊国际风筝节为例,潍坊是中国风筝的发源地,风筝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潍坊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④。与其他民俗艺术形式不同,潍坊的风筝艺术图案数量居多,而且以吉祥、祈福图案为主,比如,求福、喜庆、吉祥等等,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习俗。事实上,传统民俗艺术挖掘、发展,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会激发当地群众、相关部门、民间艺术工作者发掘、发展传统民族艺术的积极性,促进当地民俗艺术的复兴、发展,比如,在潍坊风筝节的带动下,跑竹马、民间舞闹海等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总之,或者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亦或者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抗争,潍坊风筝在经过艺人们上千年的巧妙构思之后,每个图案几乎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民俗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其原本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功能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寄托人们对崇拜者、敬畏对象的一种感情期望、娱乐形式,传统的民俗艺术也富含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研究、发展这些传统民俗艺术文化对于构建当代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是现代城市的价值宝库,这些艺术、文化的存在,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是现代城市的文化符号。要提高现代化的城市的品味,必须要将这座城市的民族传统、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追求考虑进去,因为,经典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都能够反映城市所拥有的精神、气质。潍坊作为世界风筝之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共设风筝历史文化等八个展厅,各个展厅均以绘画、照片、文字、文物的形式全面地展示了潍坊的风筝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风筝艺术魅力,可以说,以潍坊风筝博物馆为代表的风筝文化,也是世界风筝的“文化宝库、文化符号”。博物馆是民俗艺术的集中展示,而民间工艺展厅的民俗艺术,则是对这种传统艺术文化的直接反应。

潍坊的大街小巷中,民间艺人现场扎制风筝、风筝年画、风筝剪纸等等,向游客全面地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民间风筝工艺的魅力。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气度、修养、文化以及精神要与城市的发展与时俱进,离开了这些,城市就会缺乏底蕴。从潍坊风筝的发展历程来看,风筝这个最简单的民间艺术经过发展、挖掘、凝练最终转变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每年都会齐聚潍坊这座城市,这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放飞了共同的梦想,而且也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了潍坊这座城市。传统的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其在具有较高文化研究价值的同时,也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⑤。挖掘独具一格的城市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民族旅游、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民俗艺术是现代城市的“文化坐标”。民俗艺术不仅仅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同的民俗艺术对于研究特定时期各个民族、地方的人文历史环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民俗艺术从产生伊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古代人类的陶器艺术作品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审美意识、工艺创作水平的反映,是整个原始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事实上,从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缺少了民俗艺术的创造、发展,城市文化大多是苍白无力的。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鲜明的坐标,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艺术都体现了这些城市所独有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而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泼水节等等,则是对这些民族民俗的一种凝炼。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这座城市的象征,每年举办的国际风筝节不仅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风筝文化”已经成为潍坊的城市品牌、金色名片。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是对潍坊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潍坊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可谓是吸纳了世界上各个地方风筝文化的精髓,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白浪河畔,已经成为潍坊标志性景观。

以传统的民俗艺术建立城市博物馆,可以增添城市的艺术魅力,使得城市更加富有现代城市文明的文化底蕴。而风筝广场以“人文文化、风筝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在注重现代园林风格、民俗艺术所应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了广场的“文化”特色,使得整个建筑群既具有了现代文明的特点,也具有了历史传统文化的特色。传统的民俗艺术是广大民族文化心态的体现,对于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说,民俗艺术凭借其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其朴实无华的审美角度、实用价值以及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城市文化生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文化的“文化坐标”。

民俗艺术打造现代城市品牌。城市是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旅游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旅游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为了杜绝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地方政府要在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的同时,要独辟蹊径,将挖掘独特的民俗艺术文化作为发展经济、打造城市品牌的“增长点”。秦皇岛利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望海求仙”民俗传统,将现代舞蹈艺术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融合,表达了当地居民渴望健康、渴望长寿的最为温馨、最为灵动的美好愿景。

潍坊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城,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产业的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0年代中期,潍坊市政府决定以潍坊传统的民俗艺术(风筝)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开发潍坊传统民俗旅游产业,将潍坊的现代城市建设、文明与传统的风筝文化进行融合,使得当地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不仅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风筝产业基地,还实现了潍坊由不知名的小城到世界风筝之都的“华丽变身”。2004年,潍坊国际风筝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名录,使其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毫无疑问,潍坊风筝能取得今天的硕果,与潍坊风筝节的举办密不可分,而国际风筝节的举办则来源于对传统民俗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同时,也使得潍坊人民的文化财富在潍坊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潍坊城市文化的建设、展示了潍坊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现代城市文化植根于传统的民俗艺术、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智慧的结晶,是现代城市悠久发展史、文化底蕴的产物。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提高城市品牌知名度时,要特别注重以传统的民俗艺术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现代城市的文化品牌。可以说,传统的民俗艺术给现代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及策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困境。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对现代城市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又与传统的“民族艺术”密切相关。以潍坊风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民俗艺术,在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当前主流文化的冲击下,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大量的传统民俗艺术消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现代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传统民俗艺术陷入了生存危机,而是要求传统的民俗艺术需要从现代城市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让传统的民俗艺术体现出更多的“民族性、地方性”,使其真正地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⑥。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与具有地方城市特色的活动连在一起,这样有助于传统的民俗艺术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

“民俗艺术”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的策略。综上分析,发扬、保护民俗艺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当前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形形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扑面而来,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要从传统的民俗艺术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建立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面对来自现代文化的冲击,潍坊应该以风筝文化作为发展的契机,全面地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以风筝为代表的传统民俗艺术、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开发,从根本上提升潍坊风筝文化等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潍坊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品牌知名度。

城市在发展现代文化、文明的同时,要系统全面地梳理传统民俗艺术的发展史,选择最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并不断地挖掘、创新,让更多地人了解这些艺术、关注热爱这些艺术,以推进“民俗艺术”向“城市文化”的快速转变。潍坊国际风筝节的举办,证明了民俗艺术是可以跨越种族、国界的,实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传统的“民俗艺术”与民间文化、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用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教化作用增强现代城市文明的内涵,在继承传统民俗艺术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共同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结论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要注重提高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使城市具备现代文明特征的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发展现代城市文明与继承、弘扬传统的民俗艺术精髓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开发、挖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价值,将传统的民族艺术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或者进行重新的开发利用、推广,或者收藏展示,让每个现代城市公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肩负起应有的继承传统民俗艺术文化的责任。

(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注释】

①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42页。

②欧阳华:“城市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和个性中的作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24~125页。

③范玉刚:“警惕‘产业化’埋葬‘文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30期,第37页。

④张黔:“欧洲城市文化与城市艺术”,《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都45~56页。

⑤张彤,韩俊武:“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人民论坛》,2011年第20期,第214~215页。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24-4

一、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以传播生态视域切人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著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著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著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一二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著述。这些著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著述,但这些著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著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

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著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著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著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著、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分析归纳法是通过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专题性个案研究。本研究需要从个性到共性,发现一些共同的艺术传播规律或传播生态特征,做到个案剖析和理论总结相结合、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使论文达到理论研究高度,这要有赖于归纳法的采用。

交叉研究法是运用艺术学、传播学、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本论题进行综合研究,这些学科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以艺术学学科理论为先导,交叉研究法可拓展本论文研究视野、开拓思路。

历史比较法是本论题的研究需从总体上寻找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形式观念与人的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当民俗艺术被放在时间坐标中审视时,需要把握时间的生命精神与民俗艺术传播变化、生态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历史纵向比较时间坐标中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变迁,可挖掘其表象中蕴藏的规律。

研究视点首先是,采用多维视角。本研究系民俗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以艺术学观照为主,结合采用传播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和资料来作分析整合研究,力求以新颖全面多方位视角呈现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的整体特色。

第二,把民俗艺术的研究和传播生态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崭新的视点。以往相关的一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民俗学学科体系内的民俗传播与生态民俗研究、艺术学学科体系内的艺术与传播关系研究、以及生态文化角度的民俗艺术专题性研究,而把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纳入民俗艺术学研究视野的专门性理论研究尚属艺术学学科中有待涉及的新的研究尝试。

第三,重视规律概括与综合性表述。本研究虽为基础理论研究,但研究中也必须借助诸多鲜活且各具特色的个案资料,从具体的个案分析层面出发,进行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的相关性研究,从中探析抽取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特征与规律,并对其进行综合性表述与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层面。

四、可行性分析

把传播生态理论纳人民俗艺术研究视野,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分析主要抽绎了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并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内外部规律,试图从崭新的视角考察“民俗”与“传播生态”的交叉与共融。

其一,媒介生态学从生态想象介入传播研究,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以期望达到生态平衡,具有批判的意义和反思的力量。而“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研究民俗艺术的特征,也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与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可开辟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考察民俗艺术的视野,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式。

其二,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摒弃了单纯的传播生态理论研究因缺乏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科技话语过多而掩盖了对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使理论出现失衡等弊病,更注重结合对本土特殊因素的考虑,对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分析。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9篇

一、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1〕。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2〕。“‘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3〕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4〕。以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5〕。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著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

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著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著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著述。这些著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著述,但这些著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著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著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著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著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著、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分析归纳法是通过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专题性个案研究。本研究需要从个性到共性,发现一些共同的艺术传播规律或传播生态特征,做到个案剖析和理论总结相结合、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使论文达到理论研究高度,这要有赖于归纳法的采用。交叉研究法是运用艺术学、传播学、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本论题进行综合研究,这些学科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以艺术学学科理论为先导,交叉研究法可拓展本论文研究视野、开拓思路。

历史比较法是本论题的研究需从总体上寻找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形式观念与人的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当民俗艺术被放在时间坐标中审视时,需要把握时间的生命精神与民俗艺术传播变化、生态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历史纵向比较时间坐标中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变迁,可挖掘其表象中蕴藏的规律。研究视点首先是,采用多维视角。本研究系民俗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以艺术学观照为主,结合采用传播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和资料来作分析整合研究,力求以新颖全面多方位视角呈现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的整体特色。

第二,把民俗艺术的研究和传播生态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崭新的视点。以往相关的一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民俗学学科体系内的民俗传播与生态民俗研究、艺术学学科体系内的艺术与传播关系研究、以及生态文化角度的民俗艺术专题性研究,而把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纳入民俗艺术学研究视野的专门性理论研究尚属艺术学学科中有待涉及的新的研究尝试。

第三,重视规律概括与综合性表述。本研究虽为基础理论研究,但研究中也必须借助诸多鲜活且各具特色的个案资料,从具体的个案分析层面出发,进行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的相关性研究,从中探析抽取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特征与规律,并对其进行综合性表述与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层面。

四、可行性分析

把传播生态理论纳入民俗艺术研究视野,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分析主要抽绎了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并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内外部规律,试图从崭新的视角考察“民俗”与“传播生态”的交叉与共融。

其一,媒介生态学从生态想象介入传播研究,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以期望达到生态平衡,具有批判的意义和反思的力量。而“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研究民俗艺术的特征,也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与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可开辟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考察民俗艺术的视野,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式。

传统民俗艺术范文第10篇

一、民俗与民俗风

民俗一词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文献中。如《礼记· 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士民俗”;《史记· 孙叔敖传》,“楚民俗,好痹车”;《汉书· 董仲书传》,“变民风,化民俗”。张紫晨先生对“民俗”一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民俗’就是下层人民创造的、用来自我教化或传袭已久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给‘民俗’下定义:即创造于民间、传袭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当中带有传承性的行为、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工艺美术等。”

民俗风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作品整体呈现出的具有独特民俗特征的艺术风格。它具体表现为作品题材的选取、创作手法的运用、塑造形象的方式、对艺术语言的驾驭等独创性,并通过艺术品表现出艺术家个人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

二、吉祥图案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

吉祥图案,《辞海》中解释,“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通过某种自然物象的寓意、谐音或附加文字等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愿望、理想的图案。主要流行在民间”。居阅时、瞿明安认为,“吉祥图案又称为‘瑞应图’或‘吉祥画’,是表现喜庆祝福和善的图案”。吉祥图案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有深刻的“涵义”——吉祥寓意。

吉祥寓意是吉祥图案设计的精髓和目的所在。传统吉祥图案以其内在的吉祥寓意和独特的形式美相结合,给现代陶艺的创作者带来无限的灵感和创作源泉。现代陶艺家是新一代文化的秉承者,他们主动吸收带有民间美术原创性且符合自己审美心理的吉祥喜庆主题,通过艺术再创造,寓意于丰富的吉祥图案,以优美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融入丰富的情感表达与现代陶艺进行话语的融合诠释,构建出具有中国古朴稚拙的民俗风格与趣味为主的吉祥主题。

现代陶艺家们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运用是传统民间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重生,是当代审美视野下的传承与创新。图1是笔者纯手工拉坯制作、题材取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并采用景德镇传统的陶瓷颜料绘制及粉彩、雕刻相结合的技法制作而成的具有民俗风格的陶艺作品。笔者凭借深厚的艺术实践功底和理论造诣,吸取具有中国民间美术文化象征吉祥如意的传统主题,再融合古朴粗犷的原始艺术和质朴明快的民间艺术的情境趣味,创造出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又有时代新意的作品。笔者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过去,广泛吸收民间艺术质朴、率真、平安、祥和的吉祥主题,进行新的艺术创造,使作品表现出一种喜庆、祥和的气氛。

三、现代陶艺形式语言中民俗文化

现代艺术吸收民间绘画、剪纸、雕刻等民俗文化精髓,将其独特的线条、色彩、明暗对比、题材等以种种唯美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来。民俗文化是现代陶艺创作的立身之本,现代陶艺是民俗文化的反映,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方式。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及审美意识的提高,现代陶艺以它独特的艺术语言将陶艺家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尽情地诠释,并借以民间艺术的传统语境进行改造和加工,赋予现代感的形式与内涵——民俗艺术的再生。

我国著名的陶瓷艺术家朱乐耕的陶艺创作以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为基点,吸收并借鉴现代艺术思潮的视觉方式和造型手法,力求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陶艺作品。其代表作品《京剧人物》(图2),选取具有艺术美学意味的国粹京剧人物为原型,再采用景德镇传统“五彩”进行大胆的色彩对比装饰,与大片的红色达到对比色的调和,色彩明快,表现手法新颖,将民俗文化通过艺术形式很好地诠释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民俗文化,以现代艺术语言来表达,把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元素艺术化融入现代陶艺,使民族文化精神和现代设计语言共同汇成现代艺术设计的主流。笔者纯手工拉坯 《吉祥如意》(图3),以来源于民俗文化中的“石榴”和“莲”来表达多子多福、吉庆祥和的美好愿望。画中一群天真浪漫、身着盛装的孩童,或携石榴或夺莲,神态生动可爱,给人兴旺发达、繁荣富强的感受,气氛喜庆祥和,彰显出中华民俗特色。站在艺术美的角度,作品利用釉面丰富特质达到的哑光质感,采用粉彩、新彩相结合进行工笔着色绘制,使得画面鲜艳亮丽、光彩夺目。作者把民俗文化与艺术巧妙结合,通过升华的过程赢得“力量”,不但做到取其“形”、 延其“意”、传其“神”,赋予淳朴的民俗文化以新的生命力,也提升了艺术设计的审美品位与格调,将两者交融所体现的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民俗风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现代陶艺对民俗风的召唤

民俗风洋溢着质朴、纯净、自由的气息,与当下人们心中的返璞归真、追求纯净与自由、渴望自我灵性的人性回归等美好向往相吻合。艺术的永恒主题是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现代陶艺作为艺术永恒主题的语言表现符号,它的泥土塑成的坯体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它淳朴率真的民间美术图式和意蕴表达是人们抛开都市喧嚣、找回纯真雅趣的精神家园,是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精神寄托与情感的召唤。

现代陶艺馥郁泥土的芬芳,存留着创作者心手相应的艺术形象,描述着民族的心理、精神的发展与变化,将创作者的民俗风格、情感的表露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具有民俗风格的现代陶艺是一种立体的民族文化载体,现代陶艺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其中,满足了广大人民多层次的消费心理需求,为现代陶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真正形成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返璞归真的现代陶艺民俗风,使人们欣赏到更多融入民俗形态的现代陶瓷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白明:《另说陶艺——关于陶艺教学的实验与设想》,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术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页。

3. 陈雨前:《景德镇陶瓷雕塑与民俗文化》, 载于《中国陶瓷》第36卷第6期。

4.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402页。

5. 胡潇:《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6. 居阅时、瞿明安:《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0页。

7. 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52页。

8. 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