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图示理论下侗族传统语言民俗文化的英译

【摘要】侗语没有文字记载,其内在机制与汉语有明显的差异。由于语言机制的特殊性,侗族传统语言文化只能以口口相传的形式继承和发展,侗族传统语言文化迄今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对外翻译的现状更不容乐观。在多元文化受到高度关注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侗族这一少数民族文学典籍的翻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汉族语言民俗文化为桥梁,分析了不同文化图示下对侗族传统语言文化的认知理解,着重从图示对应、图示冲突、图示缺省和图示错位四方面探讨了侗族传统语言民俗文化外宣资料的英译策略。本文旨在为消除因文化多样性给各民族之间沟通造成的障碍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文化图示 侗族传统文化 英译

Abstract: The study on China’s Dong nationality’s folk culture is the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time. This paper, taking China’s Han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bridge, analyzes the cognitive comprehension of Dong nationality’s folk language and culture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schema and probes into the strategi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ong folk culture’s publicity materials from the levels of schematic correspondence, schematic conflict, schematic default and schematic mismatching so as to provide some essential help for the elimination of cultural barriers in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used by cultural variety.

Key words:cultural schema, Dong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引言:

通过关键词和主题搜索,当输入“外宣资料英译”、“民族典籍翻译”、“民族文化英译”、“侗族民族文化的英译”等词时,我们从中国知网2000-2012年不完全数据统计获悉,涉及外宣资料翻译或英译的论文有34篇,涉及少数民族文化英译的论文6篇,涉及侗族语言文化英译的为0篇。根据笔者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虽然中国典籍翻译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出版了大量优质中国典籍英译本,但涉及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方面的产品较少。同时综观作者所在省市涉外侗族民俗风情旅游区,有关侗族民俗风情的译文也较少,现存的译文对大家所熟知的侗族文化标识的英译存在不统一性和随意性,对侗族民俗文化特有的且不被大家所熟知的文化标识的英译资料更是微乎其微。因此选择从文化图示视角探讨侗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构式的异同,深入研究侗族传统语言文化的英译策略,不仅可以弥补民族典籍英译在侗族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可以为后期侗族典籍的英译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就此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文化图示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

“ 图 示 ” (schema) 最 早 是 由 英 国 心 理 学 家 Frederick Bartlett(1932)在他的作品Remembering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1]图式作为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的一种背景知识,在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示主要分为四类:即内容图示(关于世界的基本知识);形式图示(关于不同文体的修辞结构的知识);语言图示(关于语言词汇和语法的知识)及文化图示(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 博迪(Bedir)也提出了文化图示的概念,即所习得的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being learned)。[2] 简而言之,文化图示是指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民族心理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全文阅读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

一、中国传统动画中的民俗文化

人物造型设计上,我国传统动画注重吸取地域性文化的精华,《阿凡提的故事》中,人物造型设计呈现出新疆风味。白色头巾、略翘的小胡子,片中女子的装束都是新有的风格。《泼水节的传说》中,女子头饰和服饰都来自于傣族,《龙牙星》中,三女儿的服装和项圈、胸前的护身符等饰品,体现出苗族的特色。我国的传统动画造型设计借鉴了戏曲、民间艺术、敦煌壁画等的精华,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张飞审瓜》《骄傲的将军》中的角色造型借鉴了戏曲中的形象,九色鹿的造型来自于敦煌莫高窟魏晋时期的壁画《九色鹿本生》。《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设计借鉴了漫画《西行漫记》和民间版画上的孙悟空形象,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哪吒闹海》角色造型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有用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在传统的基础上提炼出来。我国的传统动画还汲取了许多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用的内蒙古民歌。《泼水节的传说》配乐是优美的傣族音乐,使影片充满了傣家风情。《阿凡提的故事》大量运用了新疆的地方乐器,如大铜角、达卜、萨塔尔。独特的新疆音乐与舞蹈,富有少数民族特色。还有很多剪纸动画,传承了民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

二、中国文化受到世界动画的广泛关注与应用

中国经济90年代后的突飞猛进,使世界各大动画厂商意识到,这是个无比广大的动画市场,因此,迪斯尼率先利用中国化的美国动画片,打开中国市场。迪尼斯的电影素材来源于各种文化,如阿拉伯的《阿拉丁神灯》,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影片都大获成功。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深入。

三、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借鉴

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借鉴,最成功最典型的非《功夫熊猫》莫属。首先,片名,功夫+熊猫,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在片中,中国文化的痕迹无处不在。面馆挂着灯笼,屋檐下的画着倒福字的灯笼。过节的时候,舞龙、舞狮、烟花、鞭炮、轿子。神龙殿借鉴了故宫的设计,图腾柱,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龙,牌楼,都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除了外在表现,还有很多内在元素也充分体现。面条和包子,中国传统音乐,李小龙,中国俗语和哲理,中国的针灸,书法。《功夫熊猫》乍看甚至会觉得是中国人自己拍的,可见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研究得极为透彻与细心。除了功夫熊猫,还有很多国外动画都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中国自己的动画却一门心思模仿国外,缺乏对各国文化,包括本国文化的耐心细致的研究。丢失了当年的优良传统。

四、中国动画路在何方

中国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与动画领域结合,能给人带来美感,焕发出新的光彩。但是这只是形式,动画仅靠形式上的特色与美感是不足以吸引观众的。许多有关中国京剧、脸谱、剪纸、漫画等所谓具有很强民族性的片子,有独特的美术风格,确实具有民族特色,而且曾经给我国带来荣誉,然而,并没有通过题材去挖掘内涵,叙事方式也比较单调缺乏故事性,今天这种创作观念已不再受欢迎。”动画应该首先是影视精品,然后才是是美术精品”,如果动画人让美术思维膨胀到不应有的限度,忘记了电影思维在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就会本末倒置,从而使动画艺术变为绘画艺术的“绘画化”。动画就会偏离应有的轨道。因此动画必须在动画故事上下功夫,使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

全文阅读

试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民俗文化特征

摘要:随着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的变迁也让人们对传统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传统文化和物质更是受到了学者的研究和分析。在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其自身的造型艺术类型多种多样且各具特点,在其美丽的外观下还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伦理和民间风俗等涵义。本文就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民俗文化特征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民俗文化;特征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lso let peopl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aterial, the scholar's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ts modelling art and each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type at its beautiful appearance also contains ric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custom and social ethics conno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folk cul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features are discussed below.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Folk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中国的传统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演变,其积累的历史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这也使得传统建筑等同过于一个艺术品。在这些品种多样的传统建筑物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因此得以展现,其包含的社会伦理、社会文化、时代观念和民俗文化等也成为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1、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建筑装饰是一种艺术文化的表现,其自身也与民俗文化联系密切。例如一些农舍门户上面的雕刻着的细致精美的砖雕,这样的作品当然可以堪称为艺术品。然而,在这些艺术品的背后,却蕴含了中国传统时代的伦理道德和民俗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诸如“桃园结义”、“二十四孝”、“福禄寿”、“八仙过海”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这些都在传统建筑装饰中有所体现。一些建筑装饰品还表达除了对家宅的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景,因此饰有蝙蝠、双鱼和如意等的建筑装饰品也有很多。其中“蝙蝠”的谐音为“变福”,双鱼和如意更是象征了家族的和谐美满,这些传统装饰品将民间的传统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建筑装饰的艺术性也有所体现,例如蝙蝠在外貌形态上都是较为丑陋的,而应用于建筑装饰中却被美化; “八仙”装饰图案中,经常以八位仙人的八种神器作为暗示,也一点也是建筑装饰艺术性的体现。

全文阅读

中学语文中传统文学的浸透

专家学者的建议

如何对待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对民俗文化的漠视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早在1937年,钟敬文就撰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一文,谈民俗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问题,点明了教育在改造民众生活模式,提高民众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99年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提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民俗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大学、研究院,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它的传播……至少应该从中学起,对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自强不息。”同时,还提出了编写中学民俗文化教材的设想,并以日本、北欧等国家典范做法为例,这些说明了在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2004年在南昌召开了“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中国民俗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民俗教育与学校教育,民俗教育与大众教育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建议应把民俗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黄永林也提出,对民俗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从中小学到大学这种现象都存在着。如果这样下去,民俗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把民俗文化纳入教材中去。2011年7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中国民俗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民俗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编写双语教材,编写民族民间文化普及的读物”以及“传统节日为民族教育平台”等建议。专家学者们呼吁要高度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强调要把民俗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程改革的重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对教材提出了建议,强调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关注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强调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第二条也指出:“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课程标准都强调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也包括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就直接强调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如此还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各地都蕴含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其实早在2005年由等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强调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提出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新课标颁布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编排都有了很大变化,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素养。

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比重的增加

伴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教育的呼吁,以及新课改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渗透民俗文化理念的中学语文教材相应而出。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已经有数篇学位论文对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过研究。如西南师范大学覃宗毅的《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冯汝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李菲的《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山东师范大学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等。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对比,发现这些论文几乎都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他们多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罗列,有的还对涉及到民俗文化的课文篇目比例进行了分析。

从他们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的比重。如西南师范大学谭宗毅,他初中教材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为蓝本,高中教材是以“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为蓝本进行研究分析。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材中与民俗有关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初中二册、三册、六册,高中一册、二册、四册、六册中占了一半以上,甚至高中第六册所占比例高达3/4。由此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依据的。”

山东师范大学2004级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据粗略估计,在现行的山东版新教材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与民俗有关的文章基本占到各册的二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四分之三。其中,有些课文全篇都在讲民俗文化,而绝大多数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识。”以上都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全文阅读

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

作者:李颖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一、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1〕。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2〕。“‘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3〕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4〕。以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5〕。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著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

全文阅读

《美国民俗学概论》与《中国民俗学》比较分析

[摘 要]美国布鲁范德的《美国民俗学概论》和中国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是两个国家各自民俗学领域内有广泛影响的基础性学术著作。这两本书从整体上把握民俗事象,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俗学框架。本文针对这两部概论,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比较:“民俗”及其承担者“民”各自的定义的比较、民俗学研究方法的比较以及整个学术框架的比较,此部分亦涉及两者相似民俗类别的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初步管窥中美民俗学研究的异同和特征。

[关键词]民俗 分类 比较

民俗学虽是一门国际性学科,但是由于各国学科背景、发展、历史和国情的不同,其民俗学研究呈现一定的国别差异。本文拟从比较两部具有权威性的概论入手,管窥中美民俗研究体系的异同。美国著名民俗学家布鲁范德(J.H.Brunvand)的《美国民俗学概论》民俗内容丰富,系统完整而清晰,而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也是我国民俗学领域的权威性著作,有着相同的优点,并且两者都经历了再版修订的过程。《美国民俗学概论》自1968年首版以来,三次再版修订,内容、形式多次修订改进;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自1985年首版以来,也经历了1999年的再版修订。这两部概论都随着学科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补充新内容,可谓是千锤百炼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经典作品。

一、“民俗”及其承担者“民”的定义的比较

自从民俗学诞生以来,关于民俗的定义就众说纷纭。陶立璠先生在《中国民俗大系》序言中提到:“什么是民俗?关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概念上的争议。学者之间的界定分歧往往很大,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国内外许多学者总想给民俗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往往是勉为其难,理论的表述捉襟见肘。实际上,民俗的定义是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和描述的。”[1]尽管如此,各种民俗学著作还是要给民俗下一个定义,因为这是进行其他民俗研究的前提。《美国民俗学概论》对民俗的定义是:“它是文化中以不同的、传统的形式流传于任何民众类型中的事象,不论它是以口头的形式,是以习俗范例的形式,还是以传统行为和交流的形式。”[2]这个定义中包含了四个要素:第一个是“不同的形式”,即同一个民俗事象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也就是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变体;第二个是“传统的形式”,即民俗的重复传承是以相对固定和标准的形式;第三个是“流传于任何民众类型中”即强调民俗是流传于所有民众之中的;第四个是“不论它是以口头的形式,是以习俗范例的形式,还是以传统行为和交流的形式”这里指出了民俗的传播方式。另外,布鲁范德还提出,匿名性和程式化对于一个传统民俗事象的完整描述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民俗学》对民俗的定义是包含在民俗学的定义之中的。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它具有以下一些概念的因素:第一,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世代传袭下来的,同时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事象。“世代传袭”中包含了流传于民众的意思,与上述美国民俗定义的第三个要素类似,但是这里更进一步强调了从古到今的时间上的流传。第二,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事象。各国的民俗学研究都十分注重分类,并且民俗也是以许多类型的形式存在的,这点是美国民俗定义中所没有提到的。第三,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有比较相对稳定形式的事象。这个与上述美国民俗定义的第二个因素相类似。第四,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事象。这点反映了民俗的三种传播方式或者说是存在方式,与上述美国民俗定义的第四个要素类似,但是美国民俗定义中未提“心理”这点。虽然如此,但是“心理”只是民俗的一种存在方式,有关心理的民俗依然要依靠口头或者是行为的方式来传播。第五,民俗学研究的事象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事象。[3]这是与偶然发生的事象相对的,只有那种反复出现、具有深层影响的习俗才有可能是民俗。这是可用于排除伪民俗的非常重要的一点,但美国民俗定义并未提到。另外,美国民俗定义的第一个因素——有关变体的论述——虽然在这五个概念因素中没有出现,但是乌丙安在分析民俗特征的时候也提到了变异性的特征。至于布鲁范德补充的“匿名性”和“程式化”是乌丙安所没有提及的。

“民”即“民俗”的承担者,乌丙安称之为俗民,布鲁范德称之为民众。

对于民众,布氏是这样界定的,民众是主要传统的承担者,不仅是古朴的、乡村的民众,而且任何拥有独特的口传传统的民众都应该看作是传统的承担者。总之,“民众”定义中最必需的题中之义即任何拥有民俗的人。[4]乌丙安没有对“民”的定义加以强调,只在有关民俗学的章节中提到了人民大众这个词。但他在另一著作《民俗学原理》中对“民”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在这里他将民俗的承担者称为俗民,排除了“人民”、“民众”、“民族”、“劳动人民”、“全民”等他认为概念模糊不清的专有名词,并特意对为何选择“俗民”作为民俗承担者的名称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俗民存在于全民之中,又负载了所有的民俗文化,并且除了普通人之外,那些表现了民俗文化特色的典型人物同样也是俗民的个体。[5]这里强调了两点,一个是俗民是以文化代表性界定的文化群体,另一个是俗民概念既包括俗民的个体,也包括俗民群体。布鲁范德和乌丙安的表述方法虽然不同,但二者的落脚点是相同的,即所有负载着民俗文化的人。因此关于“民”的定义,二者的看法实际上是一致的。

全文阅读

超循环视角下的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研究

摘 要: 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与建构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困扰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教育的难点 问题,本研究借助自组织理论中的超循环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建立了相 关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认清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自身 演进的认知与建构以及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过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知 与建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教育的深入进行,有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 传承与保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5-0078-04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Sport b y the Hypercycle Perspective

LIU Minhang,QIE Hanlie

(Dept.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250 014,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folk spo rts is the highlight problem in China’s folk sport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us es the hypercycle i dea i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to research the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hypercycle system. It hopes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acilitate the cognition an d constru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olk sports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ol k sports education (inheritance). I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urther enhancethe folk sport education, facilitat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fol k sports culture and benefit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elit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olk sports; educati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hypercyc le

全文阅读

新时期中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探究

一、现阶段制约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

制约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于追求经济价值、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以及宣传教育的缺失,具体内容如下:

(一)过于追求经济价值。开发的过程中,旅游行业一直都是主角。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由于相关部门过度追求经济价值,没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开展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没有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只是把民俗体育文化当成赚钱的资源。

(二)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有待完善。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人民大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的传承途径还没有得以明确。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有着丰富民俗体育文化,按理说,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应相当成熟,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理论却非常的滞后,这就使得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非常不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和继承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宣传教育的缺失。可以说,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因此,它的继承和发展是一项非常宏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想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依靠的还是广大群众的力量。然而,我国的青年一代,由于他们从小很少有机会真正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由于受西方体育文化的较大影响,他们对NBA、足球世界杯等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而对中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像划龙舟、舞龙狮等却知之甚少,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我国对民俗体育文化所进行的教育和宣传相对缺失,使得他们这一方面知识的严重匮乏,同时,对民俗体育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新时期发展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

发展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完善相关机制,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强化理论研究,继承的同时加快其发展,加大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以文化价值为前提,再适度开发经济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一)完善相关机制。众所周知,制度是约束行为的有效准绳。因此,只要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各项制度加以完善,才能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法律地位加以明确,使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使其能够受到有效地保护。

全文阅读

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现代性转换

摘 要 民俗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独特鲜明的特色,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并向世人展示了无穷的魅力。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在农耕文明时期长盛不衰的民俗体育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 传承 转换

民俗体育,不管其定义的表述如何不同,民俗体育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文化性及区域族群性。一项民俗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包含着该族群或区域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多数学者都选择以民俗的基本概念为立足点。《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而樊正治将民俗体育定义为“用于祭祀、庆生、教育、养生、医疗、休闲活动等并以达成身体健康,促进团结意识、发挥精神力量的教育目标,余万予界定民俗体育内涵是“在民俗体育活动中产生,依托民俗节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涂传飞和余万予在《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认为民俗体育存在于广大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体育的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又是民俗体育的载体。其次,民俗体育是被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在时间上是可以世代延续的,在空间上也是可以传播和分布的。

综合上述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采用的民俗体育的概念是在民间风俗和民间生活中为顺应和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文化性、风俗性,并以物质的、非官方的方式传承,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的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既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乃至我国的文化整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全民健身也具有实质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使得江苏省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出现参与人员身份变异、宗族崇拜功能弱化、活动指向功利化等问题,使其维持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民俗体育亟需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冲破这些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促进催生我省民俗体育发展的新领域。民俗体育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等功能,是先辈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国家体育局出台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管理办法》,民俗体育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但是,在生活方式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全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学者在民俗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源开发、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概念辨析等方面或通过不同视角对不同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填补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理论研究的不足,深入挖掘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生态发展策略。通过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河北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民俗体育与民俗体育文化: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文,起初意蕴耕耘和挖掘土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是先辈们为了适应和利用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是民俗学和体育学交叉融合而衍生的学科,是与各种民俗文化民间风俗和人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游戏的总称,是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特殊文化形态,它承载着健身娱乐、竞技和传承民族文化等功能,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基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在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利益化、生活方式现代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境。如何抢救与保护、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原有属性和内核价值,实现其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TYD008)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民族认同视阈中的现代民俗艺术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文化同质化和文化断裂的危险,这给民族认同带来了巨大冲击,原有的认同基础已无法完全有效。现代民俗艺术因其民俗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凭其传承性、社会性和象征性而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地克服各自单独作为认同基础时的缺陷。在民族认同的视阈下,正视和解决现代民俗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民俗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尤其是整合城市民俗和农村民俗共同的民族精神资源,无论是对艺术的民族性、大众性的传承和弘扬,还是对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塑造,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民族认同;现代民俗艺术;城市民俗;传承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167-005

一、民族认同:现代化进程中的焦虑

所谓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1]。对于各民族来说,这是一个一直存在但并非始终显著的问题。所谓一直存在,指的是每一个人类成员由于自然的原因,总是天生地属于某一个族群,在传统社会中,极少有质疑自己民族归属的可能,民族认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不会成为显性的问题。不过18世纪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很多民族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发展,被动地进入现代化,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威胁,民族认同便成了问题。

对中国而言,这一形势直到清末才出现。由于晚清保守式变革的失败,中国以激进的革命形式进入到现代化的序列之中,无论在政治层面还是在文化层面都是如此。就文化层面而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使得文化的延续性一时间被压制(1),在随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文化政策都没有给传统文化留下太多空间,从而造成了文化上的断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化,本来就会带来一定的文化割裂,中国发展的这种特殊性更是深化了这种断裂。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逐渐卷入经济全球化。这种全球化的经济诉求加快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使得原先的文化独立性被打破,文化同质化的倾向逐渐显现。同时,又因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不均衡,欧美在全球化状况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欧美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强势文化,所谓文化的同质化也就是对欧美文化的模仿和趋同,而并非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独立或综合发展。

如此一来,当今中国的民族认同必然面对着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同质化与从古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中产生的文化断裂的双重压力。如果说这是民族认同的离心力的话,那么在这些离心力加大的状况下,还伴随着民族认同向心力的减弱,而之所以减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化所带来的个人意识的增强。现代化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单子”式的个体,“他基本上是独自负责确定他所扮演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角色”[2]63,他不再是整体的有机部分,而是和整体保持着一种契约关系;和他人也不是自然融洽,而是把他人看作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这些人抱有这样的观念,那就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有别于其他的个人,而且与被称作‘传统’的过去时代的思想行为的各种各样的忠诚背道而驰”[2]62。这就从内部极大地削弱了民族认同的强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