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华传统美德家庭教育论文

一、中华传统美德应成为家庭教育的根基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时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导致一些父母唯分数论,把孩子能否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育目的,教出了只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失德案件,如重庆女童摔婴、复旦投毒案等折射出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人格与品德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家庭也不能没有核心道德观。那么,用什么作为家庭的核心道德观,培塑我们的下一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是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传统美德不仅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等,至今都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根基,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无所不包,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展内涵,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仅就家庭建设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家庭建设理念相融合后,提出的家庭美德五个准则是一个较为简洁可行的范本,可是家长对此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据笔者所在单位2014年在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被调查者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可见,如何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家长中普及与推广核心价值观、传统家庭美德,让其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从而成为家庭教育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当务之急。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率先垂范

1.孝老爱亲,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当下不少家庭“孝亲”观念淡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啃老现象严重。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被问及对“啃老”现象的看法时,有46.3%的人认为“很不应该”,有43.8%的人认为“事出有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有9%的人甚至认为“可以理解”。民众对“啃老”的宽容固然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尊老敬老”的意识与能力均不足。只有家长们将“孝老爱亲”上升到家庭核心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对待,处处知礼、守礼、重礼,做到知行合一,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传统美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从而发挥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1.立成于幼,潜移默化。中国古代家教非常重视少儿早期品行教育,讲究立成于幼。《颜氏家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传统家教强调只要坚持从小实行道德启蒙,就能在少儿的心中培养起道德伦理情感,并在不断地砥砺之后,习惯成自然地践履道德。近代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幼年时期对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美德教育,能培养起孩子道德良知和优秀品质,并伴随其成长越发牢固。

2.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早在十年前北京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伦理学研讨会上,就有台湾学者呼吁伦理学界要协力社会教化,特别是要让义理通俗化、理论实践化、探讨生活化,也就是要将传统伦理研究与现实更紧密结合达到教化社会的目的。当前传统美德教育亦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导不够生动形象,苍白无力,操作性不强。诸如《弟子规》和《三字经》等易懂易读的道德启蒙读物还不多,也未能整编出像古时“二十四孝”那样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德育经典案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和家长们一起努力,既积极挖掘传统美德中的精华,又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少儿的特点,编辑德育启蒙读物,制作美德教育影视作品,开设国学特色课堂。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通过阅读、演唱、游戏、观看视频、参观与实践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在玩中了解传统美德、掌握传统美德、践行传统美德。

全文阅读

青少年传统美德教育管理论文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李岚清同志说得好:“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从当代青少年的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种忧患意识又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忧患的呢?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虽使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了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次,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就要有压力,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当前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有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使青少年具有忧患意识,并把它与责任感结合起来,与“祖国同发展”、“与上海同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第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

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

全文阅读

传统美德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论文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李岚清同志说得好:“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从当代青少年的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当代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种忧患意识又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青少年生活那么幸福,有什么好忧患的呢?首先,我国还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改革开放虽使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了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在温饱线上徘徊。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其次,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人的素质的竞争。竞争就要有压力,当代青少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当前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国内稳定的有利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应使青少年具有忧患意识,并把它与责任感结合起来,与“祖国同发展”、“与上海同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社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二、引导青少年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刻苦锻炼

对社会尽责,勤奋刻苦,古往今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特别是肩负历史重任的当代青少年,更有必要学习、发扬这种美德。

全文阅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书法绘画论文作品评选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名单

书法一等奖

上海市

车俊杰 张士奕阳 金轶哲 金弈飞 丁蕴婕 孙久晖

陈容吉 姚震杰 甘 羽 徐雨萍 王天成 伏起嘉

童鸣 刘宇轩 沈宸宇 吕秋悦 钱梦舟

深圳市

龙泳豪 叶慧兰 敖雨诗 房 珉 卢子云 曾 立

徐瀚洋 蓝思媛 蒋欣辰

全文阅读

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化青少年学生的习惯与行为

编者按:栾传大同志原为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主编,现任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华美德网总管、总编,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下面是栾传大同志撰写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立项与发展过程综述。本刊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2010年10月23―24日,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20周年纪念论坛会在国家行政学院报告厅隆重召开。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实验县区校点的参研人、主管领导共计500人参加论坛。

论坛结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总结了20年来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交流了各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经验,表彰了传统美德教育最佳示范单位和最佳优秀班主任、科研人员和少先队员。共同探讨了如何深化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水平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发贺信,对传统美德教育20年研究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题词“弘扬传统美德,培养爱国精神”,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题词“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人”。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于1990年由笔者首倡并主持,历经4个五年规划期,均被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国家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20年来,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教育科研兴教的正确方向,科学挖掘整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资源,系统构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8德目体系,紧密联系德育现实问题,在全国召开30余次学术研讨会议和成果推广会议,出版了50多部各类著作,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530多篇文章,在全球创建了首个《中华美德网》,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与成果推向现代化、推向世界、推向未来,有效地探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和保障机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通过报告,论坛,讲话和成果出版展示,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国德育的基础地位。5000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国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人格品质、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开展的传统美德教育,就是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品格、民主情感、民族礼仪的根与魂的教育。众多实验区点实践证明,传统美德教育对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是中国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实践效果证明,课题组梳理和挖掘出的既源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系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如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崇荣知耻、求索创新、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是当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德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德育内容的有效性,德育的内容的有效性取决于德育内容的民族性,大家一致认为,应当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青少年学生内化为良好的习惯与行为。这是国家长治久安,永固中国特色和优良文化传统的生命需要。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水平必须构建系统的运行模式及保障机制。为增强中国德育的长效性,众多学校创造出的包括4条途径、10种方法,12种模式、7种保障机制,是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具有教授、学习、活动和综合实践功能的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体系。会议认为,德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德育方法的针对性,方法的针对性取决于方法的现代性和系统性。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要强调外在教育,也要强调内在自省,坚持他律与自律结合、知与行结合。只强调灌输或只强调体验,忽略其他都是达不到完满目的的。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提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实效性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会议认为,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应当弄清国学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国学蕴含传统美德,国学不等于传统美德。国学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散落在经典之中,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统美德是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经过提纯、重释,被当代所认可的。用国学代替传统美德是不正确,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学经典,目的是传美德,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经典特别是古代经典,学习方式要与时俱进,体现现代精神、要求和习惯,不要机械照搬那些旧形式,旧礼教。摇头晃脑读经,不分什么地方都深鞠躬。《弟子规》中的“揖深圆,拜恭敬”的深鞠躬,可以在节日祭祀,拜师,父母生日,或文艺表达中效法,在平日见面时采用敬礼、握手、点头就可以了。学《弟子规》、学《孝经》,不要与宗教搅合一起。

全文阅读

国外品格教育历史发展及缘由探讨

作者:王晓娥 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一、传统品格教育兴盛时期

1.传统品格教育兴盛的背景众所周知,大批受到宗教迫害的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被迫离开他们的土著国踏上了美洲这块“新大陆”,在1776年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伴随美国人进入美洲的同时是欧洲宗教教育传统的传入。从建国初至19世纪末宗教教育传统始终是道德教育的主导形式。而宗教式的道德教育渗透了神学的性质,愚昧主义、禁欲主义、不理解的服从、灌输、记诵、惩罚构成了其主要特征,后来随着19世纪移民潮的出现,培养美国精神,传递美国“伟大传统”(GreatTradition)和共和国公民价值观,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学校道德教育成为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依托。历届总统都非常强调学校在民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其道德教育方式具有强烈地传统性和强制性的特点。2.传统品格教育的思想渊源及特征传统的品格教育思想源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美德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具备四种基本的美德:智慧、勇敢、正义和节制。德性是可教的。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告诉人们只要把道德的内容规定下来,教师就原封不动的按照规定的道德内容来简单的向学生传授道德规则,作为学生就无可选择、不加任何思考、鉴别只是去记住这些道德规则、道德内容。然后按照规定的道德规则去做就行了。因此其“道德教育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专制性的,儿童的行为必须严格遵守自己所学习的社会道德习俗。在教育过程中不允许违背这些行为准则或者对它们有所批评”。传统品格教育思想深受古希腊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而古希腊人从荷马史诗中以及摩西十戒中吸取了宗教的思想,在中世纪时期道德教育神学色彩、宗教色彩尤为显著,道德教育蔑视人类理性、强制人们的思想,强调禁欲、对肉体的惩罚、“棍棒纪律”,指令人们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规范。3.传统品格教育衰落的缘由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一个因素是当时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进化论告诉人们所有的事物当然包括道德价值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此告诉人们传统品格教育向学生传授固定死板的道德规则是不合理的。进步主义教育者也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其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的道德准则,并且极力反对道德灌输,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培养学生道德批判性探究能力。同时他认为传统品格教育脱离生活。传统的品格教育还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质疑。虽然其结论对传统品格教育产生的影响比较小,但对后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流行的传统品格教育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相适应的。封闭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单一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封闭、单一的道德教育模式。然而,到19世纪末,传统的品格教育之所以受到了种种质疑主要是因为19世纪末,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活习惯方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传统的封闭、单一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其传统的品格教育如果不进行有鉴别的选择和改良则就失去了在多元社会存在的理由。这是深层次的原因。但是,一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统的品格教育仍在美国学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道德教育荒凉时期及其缘由分析

20世纪40年代,品格教育渐渐被人们忽略了,拍尔(Powr)等人专门分析了1930年到1940年《教育索引》中“品格”条目下的论文篇目,发现其数量下降了85%。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美国品格教育在40年代不断走向低谷的趋势。到了50年代品格教育课程几乎从美国学校中完全消失了。(M.clel-lan,1992;Yulish,1980)。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期以及后来的美苏冷战时期。此次战争的爆发动摇全世界人的道德信念,也彻底改变了美国道德教育的方向。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深重的全球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转变了学校教育的职能和方向,国家的需要、权力而不是个人的品德教养越来越成为衡量教育是否优秀的标准。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对美国产生了强烈刺激。加上美国国内问题又层出不穷。在军备竞赛的冷战时期军备竞赛背后更多的是科学技术的较量,这使得教育的天平出现了严重倾斜。虽然学校仍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但在科学和技术课程的冲击下,道德教育已形同虚设。正如一位美国教师所说的:“在人造卫星和计算机中间,品德被遗失了。”

三、道德相对主义、多元主义道德教育时期

1.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兴起,文化多元论的思潮随之广为传播。文化多元论突出了美国民族与文化的多样性、多样化,强调和肯定少数民族文化对美国的价值,以及出现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更是体现了这时期多元文化的特点。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击给传统品格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动荡,民权运动、反对越战、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事件,对美国人产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长期以来向孩子们灌输某种占支配地位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价值相对主义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价值澄清”(valuesclarification)、“认知发展”(cognitivedevelopmental)理论。2.对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认识和分析价值澄清理论认为当代社会充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念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当代多元的社会背景之下,几乎找不到一套公认的道德个人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因此,该模式力图找到一种不受各种各样各样具体道德内容、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制约的普遍适用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讲,价值澄清学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对价值教育实践或实用的重视意义尤显重大。其缺点在于注重道德教育的形式而忽视了甚至否定了德育的具体内容;该模式倡导相对主义价值观,以其作为整个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础,无视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强调每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而且这些价值都是合理,值得尊重的,实际上已经陷入极端个人相对主义的巢臼。这也是价值澄清理论为什么后来遭到人们强烈争议的原因所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价值澄清理论开始受到强烈地批评。随之在此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可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有它积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它同价值澄清理论一样坚持道德相对性,易变性,反对道德的绝对性和永恒性,从而陷入了道德相对主义。突出了主体在道德发展中的自觉意识和自由意志,回避忽略德育内容的教育,忽视了道德行为的指导,很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导致一些学生在面临重大道德问题时束手无策。

四、新品格教育时期

全文阅读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道德力和影响力

摘 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中华精神的精髓。本文着重论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小学生德育中的道德力和影响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文明校园的创建、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中小学生德育 道德力 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25-01

1 引言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可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且需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得到创新。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优秀的传统、高尚的道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综合。儒、释、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来源,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传统美德是人们行为习惯的基本准则,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民族强大凝聚力的主要来源。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主要支柱,具有强大的道德力和影响力。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涉及到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道德力和影响力表现在: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小学生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中小学生不断前进;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项基本工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重点探讨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学德育中的道德力和影响力,以期能够促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提高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水平。

2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社会,全球化带来了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某些不利影响。如:青少年中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道德滑坡等等。这些都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在弘扬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是集爱国主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身心和谐发展为一体的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根基,也是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造成了社会中价值观的杂乱迷离。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彰显个性,着重个人的创新品质的塑造与培养,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的创新、和谐发展。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都学生进行渗透性教育,是一种外在的知识与内在的情感的贯通和融合。“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是我们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因为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传统美德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张俊杰、王钟坤、送红军,2010:138)

全文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透视传统美德教育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科目,对学生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均具有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透视。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美德;透视

【中图分类号】G633.3

随着青少年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多,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表现出了应试教育的特点,并且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必须将传统美德教育进行充分的落实,与语文科目良好的融合,减少学生的极端行为,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一、初中语文透视传统美德教育的形式

(一)直接透视

初中学生的年龄、见识等,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当前的教育要求和目标,可以尝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选择“直接透视”的方法,广泛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直接透视的形式,可以将传统美德进行最直接的展现出来,将美德的内容和传统对心灵的冲击,以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由此来打消学生心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比较偏向于直接透视的形式,不仅见效快,同时能够帮助学生长久的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对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应用直接透视的形式,教师在语言和态度上,要充分的掌握好尺度,不能过分的要求学生或者是打击学生。

(二)间接透视

全文阅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美德伦理教育的价值重构

【内容摘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美德伦理教育是“双生花”,它们既非从属的关系,也非互为“绝缘体”。艺术审美的过程是一个立善、导善、储善的过程,它自然也就带有了美德伦理教育的功能。反过来说,正确的审美意识的养成,技能层面上和良好的技术学习、艺术修养有关系,思想层面上则和审美主体的美德伦理修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因而在高校教育中,美德伦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区别本来就只有相对意义,它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是同一的,教育对象的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相融性。

【关键词】美德伦理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 价值重构

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和内涵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德伦理传统的鼻祖,在他之后规则主义代替美德伦理成为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主导,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1958年英国哲学家安斯康布发表了《现代道德哲学》的文章,才开始转变西方伦理学领域中美德伦理学长期缺席的状况,西方哲学界也开始重新关注美德伦理学的复兴。1981年麦金太尔写成了《追寻美德》一书,全面阐述了他的亚里士多德传统意义上的美德理论。麦金太尔认为,近代以来,西方道德伦理理论继承的是传统道德伦理的理论残片,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体系中的人性论和目的论。但是现代的西方伦理道德理论处于深刻的危机中,要摆脱这个危机,只能通过弘扬和复兴亚里士多德优秀的美德伦理传统才能消除。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西方哲学领域最重要的著作,是“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它代表着西方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开始。

美德伦理学研究的是“什么是良好的品质,应当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美德诠释,一直是美德伦理学的核心问题。美德伦理思想的精彩诠释最先是由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完成的,其观点认为“品格之美德”,即美德是道德认识与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合于人所展现的品格。他超越了当时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的“知识即美德”思想,指出美德不只涉及理性的知识,更与非理性的情感和品格有关。而当代麦金太尔对美德伦理学完成了最杰出的诠释,他强调对善良品质的培养,而不只是强调遵守规则,即一个人应当培养自己内在的善良情感或意向,而不是单单合乎道德的行动。

二、艺术与道德伦理的历史渊源

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都十分重视艺术与道德伦理的联系。从总体上看,西方美学史上大多是“哲人”对艺术的思考,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语言的美、乐调的美以及节奏的美,都表现好性情。所谓好性情并不是人们通常用来恭维愚笨的人的意思,而是心灵真正尽善尽美。”而中国美学史上多数则是“贤人”对艺术的要求,在先秦典籍中“美即善,善即美”,而且在孔子看来,“善”比“美”更加重要,是更根本的东西。比如孔子评论音乐,他认为《武》乐虽“尽美矣,未尽善也”,还不能算上乘之作;而《韶》乐,才达到了“尽美矣,又尽善也”的境界,堪称上乘。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美学史的始终,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后来的《毛诗序》就提出了“教以化之”的理论,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要“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可见,东西方美学历来都非常重视艺术的社会道德伦理功能,高度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艺术在道德伦理上的感染作用,是世界美学和艺术学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

三、当前对高校美德伦理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关系的局限认识

全文阅读

美国品格教育复兴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品格教育运动。美国品格教育是目前美国进行道德教育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形式,因此,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是针对美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困境和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而产生的,而我国也出现了和美国类似的道德问题,表现为青少年道德滑坡现象极其严重,甚至出现道德缺失的状况。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把解决社会问题的视角及时转向回归与挖掘传统品格教育的思想与道路上。其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理性并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文化。

一、品格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要阐明“品格教育”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考察什么是品格教育,什么是德育。品格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品格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培养人们形成社会需要的具有普遍性的核心价值的道德教育。品格教育是一种与理性主义道德教育相对照的、缘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传统,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美德为目的。正如丁锦宏认为“具有人类共同性、普遍性的价值获得,进而形成具有个体主体性的德性品格。”新品格教育虽然是美国传统的品格教育的复兴,即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强调品格训练的传统道德教育途径。但今天的美国品格教育不仅仅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简单继承,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和发展。

“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概念的界定是我国大陆德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争论的一大“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争论主要体现在对德育范畴的不同理解,研究德育概念的学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指的就是道德教育,即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笔者比较认同后者,这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认为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相一致的,英语中也只有“moral education”与之相对。只有研究狭义的德育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德育无所不包,那将是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的。

品格教育的目的、落脚点与归属点都在受教育者的个体品格形成与发展上。德育指的就是道德教育,即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品格教育与德育归根结底都是“对人”和“培养人”的教育。品格教育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品格教育就是道德教育。从相关的文献来看,许多时候品格教育与道德教育是混合使用的。在许多研究美国品格教育的专著和文献中,人们在探讨传统品格教育时,把传统品格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等同的情况很多。

二、美国品格教育复兴的缘由

1.陷入严重道德危机

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一直处于道德危机之中,并且正在经历道德衰退。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青少年糟糕的道德状况。利考纳将其主要概括为十个方面。第二,美国社会的道德问题。社会道德危机给了儿童一个恶劣的道德成长环境,青少年出现了许多道德问题。“自二战后,对公共利益的关注日益下降而只关心特殊的和个人的利益,热心于追求名誉、财富和权利而缺少羞耻感,公众人物的不道德行为以及社会舆论和媒体对邪恶鬼魅的迷恋。另外就是没有共同接受的一套标准。”第三,道德共识困境。美国社会处于道德共识崩溃时期,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