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性知识

创新性知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中医知识创新研究

[摘要] 知识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内在需求,它对中医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医隐性知识的相关概念,指出中医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中医知识创新应以隐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将对中医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对中医知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中医知识传承过程中知识创新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隐性知识;中医;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18-03

[Key words] Tacit knowled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innovation中医知识创新是中医学术发展和创新的源动力。传统中医知识体系中涵盖大量的隐性知识,它的难以意会阻碍了中医知识的有效传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效果密切关系到中医知识的传承与创新,隐性知识应该成为探索中医知识创新途径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基于对隐性知识转化模式的研究,结合中医知识的特征,对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1 理论背景

1.1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研究起始于英籍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年),1985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明确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1],认为隐性知识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缄默的知识,它是与认知主体密不可分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波兰尼的基础上对隐性知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隐性知识不仅是一种经验和技能,更存在于个人信念、价值观念中。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F.Durcker)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作比较后认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技能,而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反复地观察、领悟和练习[2]。由此可见隐性知识是以人为载体的,以个人或组织的经验、印象、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为存在形式的,难以用语言、文字、图象等形式清楚表达从而形成传播和共享的知识。

1.2 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

全文阅读

基于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供应链柔性研究

摘要:多样化的客户偏好和不确定的市场需求,要求供应链企业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要提高对柔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核心企业在逐渐完善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创新,应用科学手段对外部环境合理预测,进行计划决策的准确制定,快速响应供应链所面临的市场考验。

关键词:供应链;柔性;知识共享;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4-0065-04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需求多样化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给企业带来了新挑战。核心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依靠单一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还要采用全方位的视角对整个供应链的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协同供应链成员,整合各节点资源,灵活快速地响应环境不确定性,达到供应链柔性。由于知识是提高整体运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知识结构和知识存量是供应链企业绩效最深层的决定性因素。要增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提升企业整体知识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建立知识共享平台。

在动态环境中,企业为了实现愿景,要关注如何适应、利用和制造变化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制定合理的柔性战略,找到柔性战略与已有战略在特征、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汪应洛等,1998)。并且运用该战略解决从外部的市场环境、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到系统内部的各项任务职能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供应链竞争优势。从系统的视角来看,知识决定柔性,基于知识的供应链,体现了供应链不断通过知识创新,追求知识的经济化并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的目标,供应链柔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的关系,表明知识管理对于柔性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王能民、杨彤,2004),所以核心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改善与完备对于供应链应对各种需求的柔性能力培育十分重要。供应链中结构柔性与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联结关系模型由知识联结范围和知识联结强度两个维度构成,经过对这两维度综合考虑,测量了基于知识联结的供应链结构柔性。另外,资源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联盟与市场相比,在知识转移、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拥有不同知识系统的企业联盟能够实现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最大价值和组织间学习的最小成本。通过供应链各节点扩散与转移利用知识建立起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柔性管理能力,能为核心企业带来最终的战略优势。

全文阅读

技术创新中的意会性知识

提要随着我国创新能力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意会性知识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它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由于技术转移和技术基础的意会性,意会性知识构成企业的知识基础,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关键。根据这种观点,本文建立了基于意会性知识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一、意会性知识的内涵

意会性知识是迈克尔・博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博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具体到技术领域,他发现关于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论述并不能把这种能力表达完全。任何一项技术都可被看作可以清楚表达出来的技术和无法加以表达的技术两部分。他把前者称为明言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意会性知识。

技术史家福格森则指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意会性知识不容易被表达和转移,因为它是难以编码和难以整理的。他依赖于个体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深深植根于行为本身,植根于个体受到的环境约束,难以规范和学习。意会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难以捉摸,不易识别,难用数字、公式和科学法则等来表达,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精确描述,不易模仿和复制。

二、意会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了主导的生产要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源于其技术知识基础、尤其是意会性知识基础。意会性知识是企业知识的主体。实际上,企业里的大部分知识是由储存在企业个体头脑中的意会性知识组成的。据统计,意会性知识大约占知识总数的90%。人类任何通过语言和其他表述形式呈现的明确知识,都依赖于意会性知识的存在,都必然有意会性知识的支撑。也就是说,人类所有的知识,要么是意会性知识,要么植根于意会性知识。人类的认知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一个默然的认识过程。在企业技术创新中,意会性知识是所应用知识的内核和内容,而明言性知识只是在内核上赋予了可以表达和转述的外形。相反,作为内容,意会性知识却可以不依赖语言和其他表述方式而存在。正如莱・杨所说:“明言性知识可以说是冰山的尖端,意会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意会性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明言性知识不过是树的果实”。

尽管当前发展趋势正走向知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地”增长知识,意会性知识仍将是生产和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大部分知识所固有的意会性本质,意味着知识转化有天然的限制。意会性知识的“明言化”,不可避免地会以牺牲资料或数据为代价,一部分知识将会在这一过程中损失殆尽。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本身必然涉及到意会性知识的使用和产生。博兰尼认为,人类知识源于个体直觉。科学就是把构成潜意识学习基础的意会性直觉解释或阐述出来使之易于理解和掌握,科学创造最初就滋生在这种可以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直觉的氛围中。依据这个观点,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认为,组织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个体意会性知识向集体意会性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从而组织的学习和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运用意会性知识以及鼓励意会性知识和明言性知识交互作用的能力。

企业的意会性知识主要源于工作实践。在企业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许多专家和研究人员自己也经常难以表述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某些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而不选择其他,而他们这些说不清原由的选择对他们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我们只能把他们的这些意会性知识称为“直觉”、“灵感”、“智慧”或者“经验”。它包含了人们对各种问题的感悟和直觉,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索和判断。一旦这些感悟和思索被激发,并通过某种机制在企业员工之间流动和传递、交流和共享,就会更加明晰、更加丰富起来,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全文阅读

知识创新的另一重要源泉:非理性

【摘 要】非理性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相互批判、相互依存,同时却又不可分离的存在着。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不只是理性和理性因素在起着重要作用,非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知识的不断丰富意味着人类理性的进步,这种理性的进步使整个世界渗透了非理性,渗透了非理性的进步。理性是知识创新的源泉,非理性同样也是知识创新的源泉。

【关键词】非理性;非理性因素;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90-02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理性及理性因素始终贯穿于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非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也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类知识的不断丰富,是人类理性的进步,这种理性的进步使整个世界渗透了人的意志,甚至渗透了人的审美意识。豍而人的意志、审美意识是非理性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理性的进步中渗透了非理性因素及其进步。因此,理性是人类认识改造世界、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非理性是则是另一重要源泉。

一、非理性概念的界定

在人的意识要素“知”、“情”、“意”中,“情”和“意”归属于人的“非理性”的因素,是非逻辑的主体心理形式,不具理性思维,属于非理智、非认知的方面。非理性是人类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理性所不具有的非逻辑的认知功能。据此,非理性就是:人的精神所特有的、与理性相对的,在心理上表现为本能意识,在认识上表现为主体的非逻辑认知形式和认知功能的要素的总称。可以分为两类:1.是指人的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即意志、欲望、情感、情绪等;2.是指人的非理性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即直觉、灵感、顿悟等。豎

理性存在的基础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和情感,即没有生命就不会产生理性,没有作为人类生存需要和情感的非理性,理性则不可能成为人的对象化的产物,因此,非理性是理性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不存在脱离理性而单独存在的纯粹的非理性,也不存在脱离非理性而独自存在的纯粹的理性。

二、非理性的基本特征

全文阅读

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具体阐述了隐性知识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概念,从本质上揭示两者之间的的内在联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隐性知识 研究生创新 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体系中,知识资源有两种重要的形式,其中显性知识大多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明确了的内容,而隐性知识则相反,它来源于个体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观察和理解。由于隐性知识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方法和研究的思路,再加上彼此之间的交流,它就能够更加全面的发挥人们的创新能力。所谓的创新,就是指研究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和脑力思想来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这是一个需要不断钻研和努力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了解隐性知识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系,本文将从以下个三个方面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隐性知识的提出

随着知识管理形态的不断进化,人们对知识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1958年,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波兰尼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他提出的隐性知识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非言述的智力发展而来的一种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技能、是语言不能表述清楚的。另一层是指隐性知识的动态结构中人对辅助项的认识即“格式化”的隐性知识,也是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

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以来,人们对隐性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不同的学者对隐性知识有着不同侧面的研究,例如包括认识基础方面、形式主体方面、技能和认识方面等。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是人类对知识深入挖掘的过程,也是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是缺乏创造力,原创性成果稀少,学术成果质量不高,国际学术论文数量偏少;二是实践能力较差,科研实践参与度低。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其价值观、关注点和研究角度不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所持的观点通常各异。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全文阅读

基于知识互补性的创新:一个收益模型

摘要:基于企业内劳动投入的知识互补性问题,可以构建具有两种劳动投入的收益模型,分析论证最优劳动资源配置与专业化经济之间的正向关系,互补性知识的积累程度、互补性知识的协调效率、互补性经济程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补性知识的协调效率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打造高协调效率的企业文化,采取交易费用低的管理方式,以促进创新。

关键词:知识互补性; 协调效率;互补性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3;F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10-0033-06

博伊索特(2005)指出,自古至今,人类的生产似乎表现出逐渐用“信息密集型”投入代替“物质密集型”投入的趋势。波特(2002)将经济增长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越发达的国家越处于后面的发展阶段。目前的知识经济的特征也体现了逐渐用知识投入代替物质投入的动向。德鲁克(2006)指出,工业社会已于二战后不久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资源不再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而是知识。在中国,随着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价格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也更加需要考虑进行知识创造和创新,用知识投入代替其他资源投入以降低成本。

企业内知识的创造和创新问题多数局限于传统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论述。斯密(1974)论述了专业化和分工的三个好处:一是可以节省转换工作的时间;二是增加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三是促进机器或工具的发明。Arrow(1962)的“干中学”学习模型考察了工作实践中知识的积累对生产率的影响,验证了斯密关于分工的理论。Babbage(1977)对斯密的分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专业化和分工可以节省学习时间,因而能加速知识积累。杨小凯(1991)甚至用他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理论证明了分工是如何促进知识的积累。很显然,斯密所说的分工的第一个好处是毋庸置疑的,第二个好处作为分工的副产品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斯密所说的第三个好处、Babbage所发展的好处却并非分工自然而然的、工人无意识的结果,杨小凯的证明也没有给出知识生成的内在机制。因为这两个好处的获得需要工人的积极性和有意识的努力以及工人对工序间和流程间知识的了解,而如果工人仅仅是听命于管理者的劳动机器,企业又采用细密而严格的分工(如一个工人的工作可能永远就是拧一个螺丝),这两个好处便难以获得。

在Hayek(1937,1945)看来,远比劳动分工更重要的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所造成的知识分立问题。为了使分立的知识交互作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协调费用(交易费用的一种),基于此,Becker(1992)强调一般知识的获取、积累、扩散对于降低分工协调费用和扩展劳动分工范围的极端重要性。一般知识的积累及其在参与分工的专业化劳动者之间的分享,可以降低协调分工的费用,从而促进分工的拓展和财富的增长。但是怎么协调这些分立的知识却未得到明确的阐述。

为了解释日益出现的收益递增现象,汪丁丁(1997)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了知识互补性的概念,即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正是由于知识的互补性,所以,如果具有互补性的知识没有交互作用,即企业遵循严格的分工和专业化策略,那么互补性经济的好处将永远无法实现。为了发挥企业内互补性知识的作用,企业需要使互补性的知识产生交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德鲁克(1998)将后资本主义社会称为知识社会,将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称为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强调知识工作者之间的合作,而丰田公司则将其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视为一个思想者(Thinker),将其生产体系称为思维生产体系(Thinking Production System),强调这个体系中思想者们的交流与合作,由此足见知识互补性早已受到重视。

由于知识互补性更主要体现在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技术要求高、知识投入比重大的企业,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这些类型的企业。本文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互补性知识,构建了一个收益模型,由于创新最终反映在企业收益上,所以互补性知识利用情况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可看作其对创新的影响。然后讨论各种因素对企业收益(间接反映创新)的影响,进而提出企业利用互补性知识进行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赢得竞争优势的策略。

全文阅读

隐性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运用

摘要: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管理现状的分析,从隐性知识的共享、转化方法、测评、转化模型以及转化障碍五个方面进行评述,指出其研究手段缺乏效率、分析方法落后及研究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应该在智能信息技术、实证与定量研究及具体工作流程研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管理;企业技术创新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竞争模式,企业愈来愈重视通过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知识转化的过程,就是把研究的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技术或产品,是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知识积累的结果。而在所积累的知识中,很大程度上是尚待挖掘的隐性知识。因此,隐性知识作为企业最具开发潜力的战略资源,不仅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保持生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中,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如何使企业中的隐性知识成功显性化,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针对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隐性知识的共享、转化、测评和转化模型等几个方面。

1、隐性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研究内容

1.1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的共享

目前,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知识转化的过程,技术创新与知识密不可分,而隐性知识却是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不同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不能用语言、文字、符号等介质进行表达传播,主要存在于个体的思维、心理和经验中,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了主体的主观意识,比显性知识共享存在更多的障碍。因此,在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中更多参考了显性知识共享的方法。

1.1.1技术方法

随着数据库技术、Web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隐性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文/贵佳琳李永先的成熟,企业技术创新的隐性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愈来愈趋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Barrett等通过对现有的隐性知识共享技术的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了通过高新智能技术和知识共享背景的管理来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陈劲等根据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提出企业隐性知识可以采用编码化、电子网络等多种方法实现共享。

全文阅读

建构现代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

【摘要】《文学概论新编》在学科的自足性、内涵的包容性、逻辑的严密性、思想的前沿性、表述的学理性等方面堪称典范,是一部兼具现代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知识形态特性的文学理论教材,是一部富有理论建树与现实意义的教材,是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关键词】文学理论 现代性 综合性 创新性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一般项目“《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SJG26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2-02

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范围内出版了约300种文学理论教材(含再版、修订等情况),其中只有不到20部是由个人独立编撰出版的,很多教材都有拼凑之嫌,缺乏写作个性和情感、学者的写作机锋和思想火花。同一时期的教材似曾相识、缺少著作、创作,是这些年来“文概”最大的不足和尴尬。但是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推出的张孝评先生全新修订的《文学概论新编》(第四版)可以弥补或减少这种不足与尴尬。我有幸先睹为快,该书新意纷呈,在学科的自足性、内涵的包容性、逻辑的严密性、思想的前沿性、表述的学理性等方面堪称典范,是一部兼具现代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知识形态特性的文学理论教材,是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重要成果之一。

首先《文学概论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是一本具有现代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我国过去的文艺学教材存在三种模式:中国传统理论模式、俄苏理论模式和西方理论模式,其中又以俄苏模式影响为大。建国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前苏联季莫菲耶夫的《文学原理》等教材成为我国高校文艺学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权威教材版本,对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些由我国学者编写的教材也从体系上、观念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学理论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庸俗社会学、教条主义等不良倾向,和上述教材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庸俗社会学,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有益成份,使得文艺学研究以及文艺学教材的建设出现了可喜的进步。《新编》就是这一时期成功转型的教材之一,是一部富有理论建树与现实意义的教材。《新编》从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文学四要素”引出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系统结构,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作家与读者为主体,以作品为核心因素和中心环节。《新编》以文学活动作为全书的逻辑起点,认为文学理论是一种寻求并发现文学的基本规律的纯理论,是立足和服务于文学实践的纯理论,具有逻辑性严密、概括度深广、现实感强烈的特点;在考察了模仿论、表现论、实用论、文本-形式论等四种类型的文学理论知识形态以后认为,它们都不具备建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品格。《新编》创造性地提出以“文学与人的关系,或者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为线索来建构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认为文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是由一条线索(文学与人的关系)和五个层面(文学本体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展论)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该书以文学本体论开篇,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大都以文学本质论开篇,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学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缺乏文学活动这一具体生动的言说客体,因此教师讲解难度较大,不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而《新编》以文学活动作为逻辑起点,紧密联系古今中外的文学实践,条分缕析地得出“文学是一种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化、形象化的人文意识”,为文学的审美人学本质建构了一个多维、开放与富于包孕性的平台。

该书相对于2005年的第3版而言,融入了作者对文学新观念、新方法的理解与思考。虽然王一川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南帆的《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都在对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在学术及理论上都表现出突破原有思维方式束缚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新编》也不例外,该书在主要观点及论述方式方面,都有迥异于以往文学理论教材的新特点,是一本具有现代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教材。

全文阅读

突破性技术创新隐性知识资源基础研究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开始认识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技术创新活动也开始尝试由以渐进性技术创新为主转变为以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主,突破性技术创新在企业实现持续竞争优势中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知识对于创新的作用不言而预,企业想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创造新知识。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难以模仿,不容易被获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源泉,对技术创新起主导作用。本文开始分别研究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和隐性知识的概念,区分了渐进性和突破性技术创新,显隐性知识等,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和隐性知识的关系,并研究了在突破性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

【关键词】突破性技术创新;隐性知识;样机

1.渐进性技术创新与突破性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依据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技术边话强度和对象,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

1.1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渐进性技术创新是指持续的、不断积累的局部货改良性创新活动,它是对现有技术小的改善或者简单的调整,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创新。这种创新涉及的变化是在现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上的变化,并且与现在的市场与顾客群的变化相联系,即在现有市场为现有技术提供新的特征、利益和改进。(1)在目前产业技术方式和技术制度下进行的创新;(2)是按主流客户要求对现有产品或工艺进行的改进。

1.2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较高层次的创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赋予了不同的内涵,统一突破性创新的定义比较困难。但是不同角度的定义却存在着相同之处(1)与技术不确定有关;(2)与新市场有关,并经常改变目前市场规则和竞争格局;(3)常常摧毁旧的产业,发生产业更替;(4)建立在新的技术知识原理上,对公司知识基础有很大影响。

全文阅读

知识异质性视角下的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新的经济形势下,依靠技术进步、知识创新来获得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文章从知识异质性角度出发,具体研究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分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科学完整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 Under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it becomes the key to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 achieve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And on this basis, it builds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知识异质性;知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Key words: knowledge heterogeneity;knowledge innova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236-02

0 引言

在经历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过去粗放式的增长已经很难持续,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达另一个转折点,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再一次进行根本性战略转变,而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就是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来自现有知识、信息和经验间的重新组合以及对未来知识信息的合理预测,因此,获取异质性信息与知识构成了知识创新的基础。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从知识异质性角度来具体研究企业知识创新能力。

1 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内涵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