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也是对我系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查。根据社会工作、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及我系教学工作的安排,我系2009级社会工作、学前教育专业共4个班级将于2012年上学期进行毕业实习。为了使这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并最终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实际操作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生走向职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内容和任务
(一)实习目标
1、了解实习机构的架构、理念、政策和服务内容,社区内的社会问题。
2、了解自我实习取向,拓展专业领域,规划专业生涯,增强专业认同。
3、了解社会工作的方法与程序,整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摘 要】福建省自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以来,效果显著,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搭建双向选择平台、节约用人成本的同时,也成为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顺利实现就业的有效路径。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而必须多在顺应市场规律、考虑地区、行业发展不平衡和加快加强基地建设上下工夫。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改进,必然会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73-01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势下,2004年,我国推出了一项全新的促进毕业就业的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该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政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服务,而毕业生利用见习平台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通过见习,将毕业生职业体验过程进行延伸和强化,以达到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顺利就业的目的。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署实施“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后,当年6月,福建省开始启动“三年三万”就业见习计划,每年组织10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其中省级计划1000名,由省公务员局组织实施,市级计划9000名,由各设区市公务员局组织实施。计划规定:参加对象为毕业三年内离校未就业的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见习期限为三个月。主要依托省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有关省属人才服务机构组织实施。为了激励企业和毕业生的积极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就业专项经费中,按每名见习毕业生800元/月标准,向见习单位拨付由其垫支的应由省级财政承担的生活补贴部分,补助3个月,2012年开始,补贴标准提高到800元/人/月,并给见习毕业生统一办理10元/人标准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据统计,三年来,全省提供就业见习岗位5.3万多个;39661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其中21172名高校毕业生被见习单位留用,留用率为53.4%,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冀政[2003]35号)和《关于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冀劳社[2003]91号)的文件精神,为加快我省经济建设步伐,提高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尽快帮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决定实施“大学生见习计划”。
一、总体思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省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省各级就业训练中心将以就业训练为基础,以促进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开发岗位为依托,以促进就业为。目的,通过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就业前训练,实现就业训练与见习的有机结合,达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二、实施对象各类大中专院校应往届毕业生。
三、实施步骤
l、各级劳动保障、教育部门以已开展就业训练的院校为基础,在搞好《劳动法规常识》、《就业指导》、《职业道德》等就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吸纳应届毕业生或就业转失业的往届毕业生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
2、依托大中专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处),对参加就业前训练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建档造册,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逐一登记,并纳入“大学生见习计划”的资源库;就业转失业的往届毕业生可凭《河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通过原毕业院校或直接到就业训练中心报名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
3、报名参加“大学生见习计划”的应往届毕业生须填写《就业意向书》,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愿望与需求,为向用人单位推荐提供依据。
4、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填写的《就业意向书》,与相关用人单位联系,提供见习岗位。
摘要:对当前工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执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针对培养计划、教学体系和能力素质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进行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包括适当延伸毕业设计至相关专业教学环节、整合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创新毕业设计模式等措施,为基于毕业设计质量工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罗怡(1979-),男,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重庆 400054)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52-02
毕业设计是本科专业按照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以工程实践为背景的工科专业本科生而言,毕业设计也是培养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学术问题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训练和总结测评,是将本科数年所学知识融合提炼并加以升华的过程。毕业设计的实际效果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在高等工科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培养计划,毕业设计工作一般安排在本科第八学期执行,实际持续时间往往在3~5个月不等。因此,如何高效率地利用时间保证这一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并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是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工科类专业教学环节改革问题。
一、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学生掌握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及对待态度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许多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反映出本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确立了以侧重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技术模式”,培养了大量的适应产业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其后,随着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对工程科学的快速渗透和成功运用,导致了工程“过度”科学化倾向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建构起来的注重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教育模式逐渐被基础理论研究和科学分析所取代,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空泛,实践力和创造力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提升[1]。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教育回归的呼声在美国工程界日渐兴起,并迅速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界产生共识[2]。中国教育部于21世纪初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10年和2011年先后批准了194所高校为“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改革工程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已成为全球性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3]~[5]。辽宁科技大学作为“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之一,这里就“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作一些探索,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借鉴。
一、实践与探索
1.到工程实践中寻找课题
传统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料设备满足情况,从学科专业发展及教学经验中引发出来的。就形式而言,教师指导方向明确,完成设计的条件相对完备,毕业设计结果看起来似乎比较规范,事实上却远非如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知循规蹈矩,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务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走出去,主动为企业服务,向工程实践征询问题,并及时将征询到的问题梳理转化成课题,将创新指数不是很高的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创新指数相对较高的课题,以招标的方式组成课题组联合攻关。确定出总学分,根据学生承担设计任务的难度和工作量分配学分,学生最多可以参加3个课题组的研究设计达到6学分。为了避免滋生蹭学分问题,要求其中一个不得少于4学分,保证每个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2.从科研项目中分解课题
科研项目反映了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或相关领域的重点及热点问题,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分解出一些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宏观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可以解决教师科研团队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问题。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应该有计划地提前进行,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就让学生参与进来,项目完成可以随时申请答辩。将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限延长灵活掌握,既可以分散教师指导工作的压力和学校仪器设备紧张问题,还可以缓解学生求职、就业和考研与毕业设计之间的时间冲突,毕业设计成果还可以提升学生求职的“身价”,有效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敢于放手跨界培养
毕业设计是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一直只由学校的几个专业教师授课并指导毕业设计,难免受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学术视野的局限,不利于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和思维方法的创新,应该跨界培养。学校要敢于放手、肯于放手让那些技术人员较多、技术力量相对雄厚,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科研院所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从课题选择、内容确定到指导设计,直至答辩评价,完全由企业自主确定。专业教师负责定期与企业和学生沟通联系,作一些必要的提示和规范性指导,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一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通过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作品、服务流程优化方案、营销策划方案等形式来代替毕业论文写作,更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创新的毕业设计形式改变了论文的枯燥性,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性更强,起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作用。
1撰写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是与专业紧密联系,加强校企合作,改革论文撰写途径,进行毕业设计创新的良好方式。实习报告通常是学生根据实习岗位及工作内容,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实习心得体会进行写作。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的抄袭,与实习酒店结合紧密,更符合就业导向和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
2设计毕业作品结合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需要,为更好检验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毕业设计可以进行作品设计,例如进行酒店主题宴会设计。主题宴会设计一般由主题宴会花台设计和菜单设计两部分构成,两个部分都必须全部完成。主题可从商务宴、寿宴、婚宴、等任选其一。首先宴会设计要利用实习酒店自身优势,凝练主题,同时要注意分析目标顾客,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顾客需求,深受顾客欢迎的主题宴会产品,主题宴会设计要融入现代服务理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好花台、餐具、桌椅等,要求所有设备设施要与主题一致,注意整体的协调性。菜单也是宴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菜品名称要体现宴会主题,要注意菜品的营养均衡,菜肴的品种搭配,结构合理。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也可分组完成体现工作的协作性,要求学生形成文字说明材料并利用PPT进行宴会设计的总体展示。
3撰写服务流程优化方案
学生结合实习酒店自身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酒店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优化服务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应以宾客为导向,体现整体服务的思路,例如有的酒店在客房服务流程的设计中,专业化分工过细,造成客房业务被分割成很多部分,由几个部门分别运作,人为地破坏了对客服务的连贯性,造成了部门间工作效率低,完成一件工作常常要经过许多部门协调配合,否则就不能正常完成,客房的工作人员多是招聘一些中年妇女,这些员工流失率较高,员工培训与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针对酒店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写出服务流程优化方案,对客房部的一些部门进行整合,提高员工待遇,组织机构扁平化运作等等,这些服务服务流程优化的措施对加强酒店管理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初中教育特别是初中毕业年级教育质量,结合我县2015届初中毕业年级工作实际,特提出2015届初中毕业年级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时期教育局改革发展“12345”工作思路为指南,以“全面提升质量”为中心,以规范管理、精细落实、分层指导为关键,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初中毕业生和向高一级输送合格优质新生为目标,努力实现初中教育均衡优质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保持中考总平分、闭卷总平分、最高分、优生段人数、绝大部分学科人平分、及格率、优生率居全市前茅。
2、巩固率明显提升,学困生率明显降低。
3、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工作举措
根据xx大学《关于集中实践性教学工作的若干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xx级各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对我院xx级本科生七个专业方向11个班学生的毕业实习作如下安排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地位
毕业实习是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的、各专业学生必修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其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完成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实习环节合格者获得10学分;按xx大学规定,毕业实习不能免修。
二、实习时间
xx级各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均安排8周,跨学期实施,具体日期为2012年12月18日起,至2012年3月28日止。
三、组织办法
1、组织领导
本次毕业实习由院xx届毕业生毕业实习领导小组领导
摘 要:文章分析了国有施工企业高校毕业生培养模式的特点,立足企业现状,吸收先进的人才管理办法,提出了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及实施策略,以期帮助企业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 高校毕业生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31-0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及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国有施工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造成了技能人才的严重匮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此后国有施工企业每年都会较大规模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聘新员工,这些高校毕业生的涌入,一方面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的问题带来了新的课题。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粗放的管理模式使传统的施工企业人才管理有别于其他行业企业,许多企业仍然存在对人才管理不重视、人事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大量产生和应用,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增加,迫切需要国有施工企业对引进人才实行规范的人事管理,建立完善的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政策机制。
高校毕业生是企业的新生力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后备人才。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企业在人才培养观念和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基本上处于随意或缺乏计划性。企业也很少认真、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过去,一个大学毕业生分配到企业后,一般是通过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摸爬滚打”而慢慢成长起来的。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成长速度远远不能适应企业日益发展的人才需求。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管理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人力资源财富。
1本科毕业实习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毕业实习质量评价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毕业实习效果质量评价和管理工作质量评价两大方面。学生毕业实习效果,包括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提高在内,是衡量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的核心。学校、系(部)、教研室在不同层面对毕业实习工作过程的管理,以及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工作是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
2毕业实习效果质量评价
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由实习单位指导人员完成,主要是对学生在实习中的工作态度、完成任务量、完成质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评价意见。学校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定时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教师根据平常了解和现场检查情况、学生的实习态度和表现、出勤守纪情况、实习的主动性、刻苦性、与实习单位人员的关系、实习投入和收获等给予学生评价。实结报告由学生撰写,指导教师对报告中的内容、收获和心得体会、建议等给予评价。实习技术成果是学生按规定要求提交能充分展示本人水平的实习成果,包括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论文、图样、软件、模型、说明书等较完整的技术资料。就职意向是实习单位对学生是否延续实习期限并在实习单位就业等,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受企业欢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实习的效果。
3毕业实习管理工作质量评价
毕业实习管理工作包括学校、系(部)、教研室和实习单位在不同层面对毕业实习工作过程的管理,以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工作,因此对毕业实习管理工作质量的评价既是对学校、系(部)、教研室和实习单位管理工作的评价,又是对教师指导工作的评价。在学校、系(部)、教研室和实习单位对毕业实习工作的管理方面,主要评价制度建设、组织管理、过程管理、条件保障等环节对毕业实习工作的作用。制度建设主要看学校是否制定有关于毕业实习工作的相关文件,系(部)、教研室是否制定有毕业实习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或工作方案,是否制定有符合本科教学要求的各专业毕业实习的具体质量标准,实习单位是否制定了有关对实习生工作的相关管理文件。组织管理主要是指系(部)、教研室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的设立情况。过程管理主要是评价从实习计划开始到实结工作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学校、系(部)、教研室和实习单位对毕业实习工作过程的常规管理、中期检查等情况,可以通过查阅实习计划表、实习指导书、学生日记、实结、指导教师评价表、实习单位评价表以及中期检查记录等档案资料对此进行评价。教学条件是指毕业实习工作在教学计划中的学时安排、经费支出、实习单位条件及态度等对于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教学环节的支撑。
4结语
构建本科专业毕业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制订毕业实习环节质量标准是对实习工作进行有效评价的前提,同时,根据毕业实习具有层次性、多元性、综合性等特点,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毕业实习效果和管理工作质量,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实习期间潜在素质的评价,加强实习单位对毕业实习质量的评价,加强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等。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毕业实习质量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深化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