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程教育人才培育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确立了以侧重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技术模式”,培养了大量的适应产业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其后,随着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对工程科学的快速渗透和成功运用,导致了工程“过度”科学化倾向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建构起来的注重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教育模式逐渐被基础理论研究和科学分析所取代,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空泛,实践力和创造力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提升[1]。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教育回归的呼声在美国工程界日渐兴起,并迅速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界产生共识[2]。中国教育部于21世纪初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10年和2011年先后批准了194所高校为“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改革工程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已成为全球性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3]~[5]。辽宁科技大学作为“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之一,这里就“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作一些探索,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提供借鉴。
一、实践与探索
1.到工程实践中寻找课题
传统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料设备满足情况,从学科专业发展及教学经验中引发出来的。就形式而言,教师指导方向明确,完成设计的条件相对完备,毕业设计结果看起来似乎比较规范,事实上却远非如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知循规蹈矩,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务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走出去,主动为企业服务,向工程实践征询问题,并及时将征询到的问题梳理转化成课题,将创新指数不是很高的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创新指数相对较高的课题,以招标的方式组成课题组联合攻关。确定出总学分,根据学生承担设计任务的难度和工作量分配学分,学生最多可以参加3个课题组的研究设计达到6学分。为了避免滋生蹭学分问题,要求其中一个不得少于4学分,保证每个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
2.从科研项目中分解课题
科研项目反映了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或相关领域的重点及热点问题,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分解出一些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宏观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可以解决教师科研团队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问题。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应该有计划地提前进行,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就让学生参与进来,项目完成可以随时申请答辩。将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限延长灵活掌握,既可以分散教师指导工作的压力和学校仪器设备紧张问题,还可以缓解学生求职、就业和考研与毕业设计之间的时间冲突,毕业设计成果还可以提升学生求职的“身价”,有效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敢于放手跨界培养
毕业设计是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一直只由学校的几个专业教师授课并指导毕业设计,难免受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学术视野的局限,不利于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和思维方法的创新,应该跨界培养。学校要敢于放手、肯于放手让那些技术人员较多、技术力量相对雄厚,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科研院所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从课题选择、内容确定到指导设计,直至答辩评价,完全由企业自主确定。专业教师负责定期与企业和学生沟通联系,作一些必要的提示和规范性指导,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4.优秀成果推荐应用
过去的毕业设计多半是题目不出校,成果不出校。半封闭式的教学模式遮蔽了学生的视野,大量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向生产力转化,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价值一直被低估、被轻视,这是社会认知的误区。事实上,确有一些毕业设计价值不大,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那些极具应用价值的优秀成果。学校应该组织校内外能够慧眼识珠的专家学者认真筛选毕业设计成果,发现优秀成果及时推荐应用。为了让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该说服学生不去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在保留著作权的前提下,让企业先应用后签约、先无偿后有偿。对于反映出卓越创新思维潜质的学生要向名校名师强力推荐,使优秀人才得以更好地成长。
二、措施与效果
1.调整计划,错时让路
毕业设计通常是安排在第八学期,随着“双向选择”用人机制的逐渐成熟,大学生一般在第七学期就开始先后进入人才市场,在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运行态势,选择就业企业的同时,更要多方推销自己,让更多的企业了解自己,认可自己,接纳自己,也让自己对企业有更多的感知。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互动局面,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如果到了第八学期才开始搞毕业设计,就会使得大学生与企业的交往止于起步。因此,我们从2007年开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尝试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并将其与之相应的材料化学、矿物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4个专业进行比较研究。新模式将毕业设计列入第七和第八学期的教学计划,与专业课程教学交叉同步进行,在统一学分(6学分)要求的前提下,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可根据各自的情况自主掌握起止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提前或延后答辩。这样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答辩时间与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时间错开,让学生能够与实习单位有更多的“亲和”机会,增进相互了解,还可以让新生了解实习单位以外的更多企业,多方互选提高签约率。
2.现场选题,研用对接
过去的毕业设计基本上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于校内完成,题目多半是由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引发出来的。由于研究的课题不能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只好采用统一的实习方案,由实习基地批量接待。实习基本上以参观、走访及在校内观看录像等方式“走马观花”地进行。实施毕业设计改革以来,学校从有利于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促进人才素质提高,要求并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实践,寻找课题并完成毕业设计。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互签协议书,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共同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明确毕业设计的方向、主要内容以及完成时限;共同确定毕业设计的评价权、成果著作权和使用权的归属等。现场选题研用对接,使得设计成果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有机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增强了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明显提升[6]。
3.多方共赢,促进就业
到工程实践中寻找毕业设计课题,既可以为企业解决部分工程难题,又可以让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缩短了就业岗位适应期,毕业生如果被实习所在企业直接录用,则可实现“零”适应;同时也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性启迪,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方共赢。研用对接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在给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一些有偿服务的课题还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尚未走出校门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在总体就业态势呈现从供需双向选择逐渐转向需方市场的趋势下,企业对辽宁科技大学通过新毕业设计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却呈现出强劲的需求态势,统计分析显示,新模式生实际就业率明显高于旧模式生实际就业率和校均实际就业率。我们分别在上述4个新旧模式专业随机抽取了2008~2010每个年度各专业已就业生各70名(男生40名,女生3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模式生薪酬不但高于旧模式生薪酬,而且,高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2)。尽管影响就业率和个体年均薪酬的因素是多元的,但研究表明,研用对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对提高就业率和个体年均薪酬的影响是正向的、显著的[7]。毕业设计作为一门6学分的课程,安排在第七和第八学期,甚至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就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指导教师接触,无论是参加科研、工程项目,还是毕业设计,时间安排更加灵活、充分。学生在毕业前去就业单位顶岗实习两个月,不但学到了大量的实际工程知识,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提高了工程素质,还了解了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增强了与企业间的“亲和度”,有效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渐进完善过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们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积极及时地采取了相应对策。
1.服务工程实践保证理论创新
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制定设计大纲,理论上可以实现实习和毕业设计完美结合,但由于目的指向的差异,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要求上的差异。学校希望学生能够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地完成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全面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让学生经历一次严谨的工程设计训练过程,全面提高就业能力。企业则不同,由于一些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更新较慢,学生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与企业设备和技术运行态势不匹配,即使是能够应用也嫌工艺或计算太烦琐不愿接受。遇到上述情况,我们坚持了服务工程实践为第一要务的原则,优先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让企业满意。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提升论证的严谨度和理论及方法的创新性,实现服务与创新并举并重。
2.加大指导力度减轻学生压力
把毕业设计融入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间还存在着不同的偏重倾向。学校强调的是如何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企业则希望学生融入工作实际,掌握岗位操作规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只能是工作时间偏重满足实习单位的要求,业余时间再潜心思考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要使两者兼顾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在顶好岗的同时完成好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和必要的指导,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电话、短信、E-mail或QQ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学校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和计算机室,帮助学生完成实验、论证、推演和计算。在保证达到相应学术标准的前提下,减少对体现专业课程知识的硬性要求,做到了既保证质量又减轻学生压力。
3.特聘加培养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学生深入企业边顶岗实习边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专业教师工程实践指导不到位,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知识陈旧、理论阐释不准确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构建“双师型”人才库的办法,有效解决了毕业设计指导中的理论与实际衔接缺陷问题。一方面,在社会上广揽人才,将那些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特聘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指导教授,定期、定人、定向对学生实施工程实践指导;另一方面,与企业建立了人员互训机制,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派人到学校学习、交流,更新知识、研讨问题,寻求合作;学校同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参访、合作研究或实验验证,使专业教师成长历练为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师。人才库的建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不但解决了对学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指导不力的问题,还使得学校与企业联系得更加紧密,拓宽了学校为企业服务的渠道和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向[8]。
四、思考与建议
1.明确方向,自觉回归
“卓越计划”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从人力工程大国推进到工程品质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卓越计划”实施高校回归自我的根本任务和明确方向。“卓越计划”实施高校要“自觉回归”。所谓“自觉回归”不是要重新回到忽视人文社科专业,只重视理工专业的传统办学模式,而是要通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在提升传统学科优势、培育并延伸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上“自觉回归”,以利于在多元高等教育生态中找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自身既有的底蕴和特色得以传承和延伸。
2.政策扶持,制度推进
政府相关部门要增强对“卓越计划”重要性的认识,在对“卓越计划”实施高校、特别是“卓越计划”实施专业有计划地实施制度推进的同时,给予大力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在科研立项、科研成果评价,专业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及指标配额等诸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与行业、企业、重大工程项目招标与实施间搭建对接平台;审慎对待那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有计划地将其“过剩”资源向“卓越计划”实施专业适当转移,调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合理匹配,实现供需平衡。
3.更新模式,开放培养
“卓越计划”实施高校要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模式,改变“过度”学科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强调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通过工程实践意识的增强和经验的积累,使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品鉴力、批判力、继承力和创新力逐步得到强化和提升,使“卓越计划”实施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零”适应工程岗位需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卓越工程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和人文环境,成立由专业骨干教师、行业高管、企业技术专家和人力资源界人士构成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制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共同确定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实习实训方案;主动了解行业发展的相关态势和重点工程案例,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4.依托企业,资源共享
实施“卓越计划”高校的现有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可能奢望政府在短期内有突破性投入。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校企之间互补性极强,高校要主动走出去,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的实质性校企合作机制,在互惠双赢的前提下实现人才、设备、技术和信息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通过共同开展工程设计与技术攻关,共同实施工程项目,把实习实训基地转移到工程现场,高校可以通过(部分)有偿服务的方式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学生可以在知识运用与实践历练中更快成长;企业既可以减少人力资本投入,又可以得到有力的智力支撑[9]。
五、结束语
毋庸讳言,我们现在所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能算是局部的、初步的,而且仍然存有从旧模式中脱胎出来的印记,未来卓越工程人才的素质不是哪一种特定模式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它将随着产业调整、科技创新、文化融合及社会生活形态变革而演变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从大工程观的视阈不断地加以改革创新才能与之相适应,才能形成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培养出卓越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