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标志设计研究

标志设计研究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汽车标志设计研究浅析

【摘要】汽车标志设计精妙无比,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美学规律。在知识经济时代,设计逐渐走入到学科交叉融合的边缘地带,并形成自身的完备体系,在未来的社会中,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设计与艺术创作等已无法严格区分开来。

【关键词】汽车;标志;设计;研究浅析

在汽车标志审美价值中,蕴含着设计师的审美情趣、审美观点和审美取向。作为汽车标志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审美条件:

1 具备汽车专业基础知识

设计师的汽车专业知识是他对审美客体——汽车标志设计的进行审美的前提条件。但是,作为具备汽车专业知识的设计师,对汽车标志设计的审美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差异的存在主要决定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他掌握的汽车工程、汽车文化知识越丰富、对汽车标志设计领域的越熟悉,其对汽车标志的审美能力也就越强。

2 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能力

汽车标志设计师应具备对汽车标志设计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对汽车标识设计的艺术性做出敏锐的反应。对汽车标志设计的审美实践活动可以促进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拓展设计师对汽车标志审美的广度与深度。

3 具备敏锐的审美心理

全文阅读

几何形态标志设计研究

传统茶文化融入美术设计创新研究标志设计的内容离不开文字、装饰以及图形,其中几何形态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章通过对几何形态在标志设计中的重要性及作用的阐述,和对基本几何形态与设计含义相融的设计作品的分析,结合所做的标志设计实践,进一步强调了几何形态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研究几何形态标志设计需要以几何形态为切入点,对当前的标志设计的图形语言进行分析,了解和分析平面设计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几何形态,结合经典及新兴的几何形态标志设计案例,思考如何通过极简的设计思想和几何形态在标志设计中的优势,以注重“形态”,化简为繁的设计方式把标志的形与意结合起来,突出几何形态是标志设计中永恒的元素这个不可磨灭的事实。1.研究几何形态相关的论文、著作。前期阶段进行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其中包括网络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2.收集、归纳、整理具有几何形态特征的标志案例,比较经典案例及新兴案例的异同,分析标志设计的基本准则及其、特征,强调注重“形态”,化繁为简,由形达意的设计手法。3.将理论结合实际,以理论内容的归纳总结为依据,确定设计方向,结合设计方法对创作进行阐述。设计几何形态的标志的观念形成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在视觉语言手段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精神层次也随之提高,人们的个人审美眼光和审美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极简的几何形态所表现的纯净、明晰的标志设计作品,在标志设计中达到加强形式感与现代感的作用。平面设计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几何形态,在表现一些极简的标志设计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几何形态的标志在设计中的优势

陈之佛先生的《几何形图案构成法》一书中写到“几何形图案是抽象的,又是最具有规律的。‘抽象’意味着思维的综合,‘规律’表明了形式美底蕴。对于设计艺术来说,这是最难的一把开门钥匙,也是活跃构思的一种发动力。而一个训练有素的设计家,控制构图的法宝也只有靠几何形图案。”这番话说明了几何形态在今天是从事设计艺术的人要善于运用的元素。标志的设计的内容可以涵盖各个领域,而一切事物的形状,都是可以简化的,再复杂的物体都可以用最单纯的几何形态概括出来。在视觉中,人们把握物体的形状并不一定与该物体的实际边界线等同。标志的设计特点是:能够适合放大缩小,要易于人们识别与记忆,这些特点和几何形态的特点极为相似,他们之间的共通点决定了几何形态在标志设计中运用的优势。

创作几何形态标志需注意的问题

“适合”为基本准则

“适合”的本意为适宜,符合。在标志创作过程中,对于几何形态的选择,要以“适合”为基础。“适合”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设计的最基本准则。设计的整个过程是为了寻找一个适合商品特质的思路,标志创作时要找准几何形态元素,要做适合产品,适合对应人群,适合对应市场的设计,就要清楚产品上标志的应用特性。没有最完美的设计,只有最适合的设计。

设计为何而服务

全文阅读

随意形态标志设计研究

摘要:

目的对当代标志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即“随意形态”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方法以案例搜集、分类整理、综合分析为手段,从“随意形态”标志设计的概念、分类、主要特征与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结论得出该类标志作为一种目前尚属新颖和稀缺的视觉语言,已逐步受到相关从业者的关注和部分消费者的喜爱。它具有大众传播优势,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在具体实践中,为确保“随意形态”标志设计过程的不随意,应有诸多要点值得深究。

关键词:

随意形态;标志设计;后现代主义

在后现代主义浪潮的推动下,平面设计领域出现了一类像是信手而为的标志创作。它们的图形语言往往带有草图化、即兴感、偶发状的特征;视觉风格呈现出草率、随性、稚拙的特点;在品味格调上追求个性不凡、独树一帜甚至另类叛逆的风尚。事实上,目前学界对于此类标志设计的理解和界定还较为含混,但综合各家之言,并考虑其客观存在的特征,采用“随意形态”一词加以概括相对较为合理。作为一类风格鲜明、时代感强且频频出现的标志设计,“随意形态”已经受到部分专家的关注,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梳理的文字依然稀缺,众多基层设计师尚不熟知,大多数设计教材和实际教学更鲜有提及。基于此,应用较多成功案例,深入阐释设计现象、分析设计内涵、讨论设计方法,以期完善和提升此类标志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促进我国当代标志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1概念阐释与分类解读

“随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任凭自己的意思。”这里所述“随意”取其中的随性、自由等精神内核,特指相关设计给予受众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但需要强调的是,“随意”并非指创作过程的随意,也不是指违背客观要求和规律的纯粹主观表现。相反的,这类标志在创意、绘制以及应用等环节中,更需要始终围绕委托方的实际需求,寻找契合的表现方式,甚至比常规标志设计更需精准的表达,因此也耗时更久。而“形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有“事物的形状或表现”之意。具体在艺术设计构成中,形态指物体的全因素特征,包括物体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物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等[1]。由此可见,在平面设计语境中谈及“随意形态”一词可以概括地解释为看上去具备无规律、非刻意、偶发性等特质的平面图形形状或图形组合状态,在这里专指标志设计中的手绘涂鸦图形、偶发自由图形、数码随机图形或图形的“凌乱”组合等。追溯历史不难发现,相对随意的形态在标志设计领域一直存在。早期的标志因设计水平和表现手法的限制,都被动地带有不同程度的“随意形态”特征。但较为成功地将“随意”作为一种特定设计手法或艺术风格,加以主动运用和刻意营造的案例,大约出现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即采用了一套会在不同场合改变结构与色彩的波形图案作为标志。这套标志的主体图形看起来既像随意抓拍的水面涟漪,又像计算机程序错乱或屏幕显示故障时出现的变形图案。在强调固定图形和鲜明色彩的标志设计大背景下,这一设计充满了另类、未知和不确定的感觉。看似“随意”的变换体现了灵活、创新与智慧,被解读成一种“永恒的能量”。随意形态标志的历史不算悠久,但在有关标志设计的研究成果中已经被提及。针对具体案例,它被描述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化轻音乐”[2]、“意念淡化的诗意游戏”[3]或“戏虐调侃的现代幽默”[3]等。由李中扬等主编的《标志设计》则明确提出了“随意形态标志设计”这一概念,并阐述它与人的变化一样,具有丰富的情感、抽象的感受、激情的表现,讲求人情味[2]。而后由郭恩文、安丽梅主编的《标志设计与应用》等书也提出了“独特性、随意性主题标志”[4]等类似概念。此外,其他理论研究中提及的“抽象型标志”、“随机形标志”、“自由形标志”、“写意风格标志”、“多形态标志”等,与这里所述的随意形态标志关系密切。它们在概念上有从属或交叉关系,但并非完全一致。根据形态构成原理划分,随意形态标志体现为造型要素的随意和形式要素的随意。前者又可具体分为两组常见情况。一是纯粹抽象的随意形状,包括手绘图形、偶发图形、数码随机图形等。例如荷兰平面设计师博伊•巴斯蒂芬的个人标志,即一个潦草的,任意涂画的,类似于一堆废弃电线般的图形,设计师个人标志见图2[5]。他说这急需被整理,正如他的工作性质。二是对于具象事物的“随意”表现。例如T恤新品牌Med-raw委托德国设计公司ViaGrafik为其设计的品牌标志,就像是一个愤怒孩子的涂鸦,T恤品牌Med-raw标志见图3[5],勉强识别出它是这个品牌的拼写,而形式要素的随意则主要是指多种元素的随意组合。例如国外某市场调研公司的标志是一组多变的圆圈,国外某市场调研公司标志见图4[5],设计师将这些色彩各异的圆形元素称之为智慧泡泡,象征着不断冒发的创意。在符合一定的形式美感的前提下,圆形元素可以任意组合。虽然其中的具体元素是规整圆形,但是它的多形态呈现和组合方式的看似凌乱无规律,使之“随意”气质非常浓郁。当然,如果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还会有其他的分类情况:根据艺术风格划分,随意形态标志可以分为手绘风格、数码风格以及综合风格等;根据图形数量划分,又可分为单一形态和复合形态等。

2主要特征与审美价值

全文阅读

标志的再设计研究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许多企业为了迎合时代设计风格,追求新的发展阶段,对品牌形象进行了再设计。自设计大师原研哉策划了“21世纪日常用品再设计”的展览后,“再设计”这个概念变得清晰和重要起来。文章分析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标志再设计,通过剖析其内在含义以及对优秀标志再设计作品的描述分析,总结出了标志再设计的方法和评判准则。

关键词:标志;再设计;壳牌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030-03

The Research of Logo’s Redesign

XI Jia-bin(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Many enterprises have redesigned the brand image to meet the era’s style and to pursuit a new phase of development. Since the design master Kenyahare planned an exhibition named”21st Century Daily Necessities Redesign”. The concept of “Re-design”became more clear and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go redesig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hrough explaining its depth meaning and illustrating a classical logo redesign, summarized the way of logo redesign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logo; redesign; shell

全文阅读

标志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的固定外形、色彩及其在视觉构架中与其他元素之间的静态关系,由之产生的动态化特征是现代标志设计的重要趋势之一,对未来标志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标志;动态化趋势;信息传达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全文阅读

工业设计专业标志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分析了工业设计专业标志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标志设计教学中的特定思维训练,项目驱动教学法和标志设计表现技法,试图提高标志设计的可操作性,避免学生在标志设计实践中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标志设计 项目驱动

标志设计被设计者称为“方寸之间的艺术”,不是因为其形小,而是因为其形精。标志是一种视觉化的信息传播符号,具有非常强的通用性、象征性、独特性、注目性等特征。标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信息传达,设计者把所要表达的信息图形化,受众群体通过对图形的解读获知其背后的象征含义,以此来完成信息的传播交流。标志设计课程对于开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很好的发挥这一作用,对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当前标志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标志设计课程在艺术类专业中开设较多,虽然在工业设计专业中也有开设,但是由于工业设计专业文理交叉的特殊性,使得这一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一)设计思维散漫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部分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对图形、色彩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把握能力,形象思维较好,能够利用个人的美学素养完成标志设计。与之相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理工科知识较为扎实,擅长理性思维,习惯于有理论支撑的设计创造。

但是在标志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照搬一套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标志艺术形式和技法的传授,很少顾及到学生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完整的设计规划,更谈不上深入的设计分析,往往都是“跟着感觉走”,直接在纸上或者利用软件绘制图形。最终,偶然的感觉代替了理性的思考。设计说明往往牵强附会,很难恰当的阐释标志图案。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也容易陷入“感性大于理性的怪圈”,很难说清楚到底为什么好,为什么差,不能理性全面的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全文阅读

立体化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标志设计在设计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也在创新与发展中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与其他产品设计一样,标志设计由早期的平面设计也逐步凸显其立体化风格。从视觉效果来看,标志设计的立体化能够从多维空间表现出动态效果,也能够更好的激发观赏者的好奇心,增强视觉的时空延展性。为此,本文将从标志设计的立体化入手,就其特点及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标志设计;多维立体化;立体范式;设计手法

在现代设计中,标志设计更加注重对理念及主题的视觉表达,并成为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典型。在传统平面设计中,标志设计多以二维平面为主,视觉传达为静态风格;而随着标志设计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多维立体化为主的设计思路,将标志所传达的时空感进行了全面诠释,更符号现代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习惯。

一、立体化设计研究综述

王受之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一书中指出:“平面设计是基于二维空间、非影视设计的创造活动,如对书籍、包装、广告、标志、企业形象等载体的设计,都是平面设计的范畴”。李砚祖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提出:“平面设计是基于视觉媒介为载体,并通过印刷等方式面向大众传播特定的情感与信息的造型性活动”。对于立体化设计思维的引入,主要从平面设计的立体化上实现二维到三维甚至多维空间的延伸,并通过特定的具体的设计来传播某种意识、观念及情感。针对标志立体化设计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如谢卉在《平面非平面――论平面视觉要素的多维化表述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中,重点对平面视觉要素的多维化进行研究;邢益波在《平面设计向空间环境的延伸与拓展的研究―基于空间载体的新视觉设计》中对平面设计要素与形式规律进行空间上的应用;张国龙在《当代・艺术・材料・空间――当代艺术研究书系》中从艺术发展视角来阐述立体化设计中对材料、技术的具体应用,如装置技术等;李响、黄俊敏在《标志设计中的三维造型语言》中,重点对三维造型中材质与光泽表现进行探讨,并就三维造型语言与真实的三维空间进行对比。高亦成在《标志设计中立体化效果的分析》中,对立体化效果的定义及表现上指出:“从设计方法上来看,对于立体化标志设计,通常应用透视学原理,利用光影、造型、色彩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远近层次”。总的来看,对于标志设计中的立体化应用,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从五方面着手:一是透视型,通过对标志设计中的各组成要素的形状、长短、弯曲、重叠等透视变化,使其产生立体化的表现形态;二是光影型,光线是物体立体感呈现的重要元素,借助于设计中对光线的运用,使物体的轮廓发生明暗变化,并依此来凸显凹凸感;三是色彩型,色彩的有序变化是产生立体效果的重要方式,如在同一水平面,对于字面“W”,从左到右依此采用高纯度高明度的橙色,另一面采用明度低的红色,从而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立体效果,也就是说利用色彩的组合变化来达成立体效果;四是矛盾型,基于受众视觉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从显示中的矛盾性和冲突中,阿狸体现标志的与众不同,从而增强了标志的想象空间和吸引力;五是绘画型,借助于平面绘画方法,通过对实物图片进行绘画来体现标志的立体感,从而营造更高层次的视觉审美效果。

二、标志设计中对立体化的范式研究

标志设计的立体化范式,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方面是对设计要素的立体化研究,从构成设计的要素来看,点、线、面是构成视觉形态的基本要素,对于点的应用,其简洁性与不同的视觉表现,以及与不同材料的结合,都可以创造丰富的立体视觉效果;对于线也是对形态的延伸,其所具有的方向性和延续性,能够从粗细、虚实变化上营造流动感和透视感;对于面的构成,也是标志设计中需要强调的关键,其厚重、充实与稳定的视觉效果,能够从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上发挥元素的分解与重构,从而提炼出新的视觉形态。图形属于平面设计中的常用要素,而在立体化视觉设计中,利用图形语言能够从空间上表现视觉感染力,增强标志设计的创意型。另一方面是对观念的立体化,从设计实践来看,观念多与主观认知与理解相关,对于标志立体化设计,也是设计观念与情感的融合过程,尤其是利用三维空间语言和形态语境来营造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体验,从而彰显标志设计的人文关怀。

三、立体化标志设计的应用研究

全文阅读

工作室标志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工作室模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是一种更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发展的教学形式,也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模式。文章以形象标志设计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工作教学流程、教学效果两个方面对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改革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工作室模式;标志设计;教学改革

工作室模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发展举措,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获得更多实际操作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学习能力。基于工作室模式教学的特点,工作室模式教学成为高职艺术院校设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培养社会适应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将工作室模式和设计课程教学进行结合,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有关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流程

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流程具体体现在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上过程指导和监督控制、课后评价反馈几个阶段。

(一)课前准备

全文阅读

标志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探究

【摘 要】标志设计的前期调研工作,是标志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围绕着标志设计项目的主要理念和预期目标,进行设计调查分析、资料收集以及相应材料的信息提炼与总结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要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和与项目相关的背景材料,并能够全方位多维度的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比较、整理和提炼,为标志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前期调研 信息提炼分析 设计定位

1 前期调研

1.1 设计调研与资料收集

设计调研是以设计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资料的过程。对于标志设计的项目来说,设计调研是深入了解标志设计项目以及相关信息的重要环节,也是标志设计定位的重要依据。在标志设计项目中设计调研的常用方法有:访谈法、问卷法、文献和网络查询法。

(1)访谈法:该方法是访谈员根据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面访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了解企业多方面的信息,是设计调研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方法。

(2)问卷法:该方法是通过设计问卷来向企业、消费者了解情况。在设计调研中,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到多方面关于设计的想法和反馈信息等。问卷法除了实地发放问卷外,还可以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发放。

(3)文献和网络资料查询法:为了弥补访谈法和问卷法所不能收集到的信息,还可以采用文献或网络资料查询的方法,收集更多关于设计企业和与其相似的同类品牌的相关信息,以完善资料的收集。

全文阅读

标志设计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要:

从国内目前培养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分析着手,借鉴国内外平面设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成果,以中原工学院校徽标志改革为依据,以实战教学为契机,通过研究标志设计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和对标志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革新,进行标志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合理的建构,从而使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不断的完善,使标志设计的课程教学更为合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标志设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一、对标志设计系列课程进行改革的背景

标志设计课程是艺术类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设计课程,同时它也是视觉传达专业方向主要研读的一门课程。对于其他的艺术类专业方向来说,标志设计课程涉及的门类广,实用性强,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和考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时,标志设计最为适用和便捷。它能体现出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技能独立操作水平和实际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能培养出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面对培养全识型、素质型、创新型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标志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需围绕面向市场、面向大赛、面向实战课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是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标志设计的意义所在。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坚持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与生活相结合、课堂与市场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还要为学生在进行标志设计时学习的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视觉传达专业是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力最强的专业方向之一。从早期的“平面设计”专业到今日的“视觉传达”专业,学科名称的变化之中不仅包含了课程的全新设置,也包含了原有课程内涵的延续和拓展,尤其是跨界设计中二维与三维的发展,已对传统的平面设计发起了以“互联网+”为主的强大挑战。虚拟与现实、平面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使我们对标志设计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机遇。如何调整“互联网+”环境下的标志设计教学,如何规划课程设置并给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如何将“互联网+”的优势有效地融合到标志设计的教学中来,如何利用教学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将通过标志设计系列课程改革得到呈现。因此,对标志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迫在眉睫。

二、标志设计系列课程现实情况分析

标志设计是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毕业设计课题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标志设计的现状,本专业教师已进行过多次讨论。每位教师在教学领域都颇有建树,对标志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如标志设计的形式数年如一日,基本固定在平面的二维纸质上;课题设计命题作业往往都是教师给定的,以虚拟命题为主;与企业实体相结合的真实命题以及和主题设计大赛的命题没有进行很好的衔接,没能更好地跟上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标志设计课程应该与企业形象推广设计的课程相结合,在后继的课程讲解中应加深对标志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缺乏标志设计的图形元素原创设计,借鉴和抄袭的比例失衡;学生眼界不够开阔,设计水准普遍不高;标志设计的形态和内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对电脑操作的不熟练导致作品不能按预期的目标展现等等。当然,这些问题也不是个别现象,是目前国内各专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分析了造成现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