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半导体教程

半导体教程范文精选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刘德伟(1979-),男,河南濮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李涛(1977-),男,河南淮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085-02

半导体物理是半导体科学的理论基础,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然而,由于半导体物理的学科性很强,理论较为深奥,涉及知识点多,理论推导繁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在充分理解半导体物理,熟悉半导体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改革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半导体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半导体物理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郑州轻工业学院采用的教材为刘恩科主编的《半导体物理学》(第七版,电子工业出版社),该教材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精品教材。[1]结合教材特点与教学实践,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2]可归纳如下:

1.教材内容知识点多,理论性强

半导体物理课程前五章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讲述了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半导体的导电性与非平衡载流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电子有效质量、费米能级、迁移率、非平衡载流子寿命等基本概念;分析了状态密度、分布函数、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与杂质浓度、温度的关系。课程涉及理论知识较深,易混淆知识点较多,数学公式推导复杂,很多基本概念及数学公式要求学生掌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热力学统计物理和高等数学等多门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在相关知识点上难以衔接,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存在一定困难。

2.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理论联系实际

半导体物理课程后八章主要介绍了半导体基本器件的结构与性能,半导体的光、电、热、磁等基本性质。如pn结电流电压特性及电容、击穿电压与隧道效应、肖特基接触与欧姆接触;半导体表面与MIS结构、表面电场对pn结性能的影响;半导体异质结构及半导体激光器等。由于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半导体的实际应用,仅仅从课本上学习相关知识,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没有接触过半导体制备工艺的学生而言,就会觉得内容枯燥,课堂乏味。

3.教材内容无法追踪科技前沿

现代半导体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例如在半导体照明、半导体激光器、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都获得了重大研究成果,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新的理论不断涌现,与化学、医学、生物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强,极大地丰富了半导体物理的教学内容。而半导体物理教材内容的更新相对较慢,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讲授教材内容,又要穿插相关科技前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半导体物理课程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知识讲解清楚,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针对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通过不断实践克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狠抓教学环节,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由于现代半导体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研究方向不断拓展,相关知识更新较快。因此,授课教师应与时俱进,关注科技前沿与研究热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保持课程知识结构与整体系统性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压缩与其他课程重叠的内容,删除教材中相对陈旧的知识,密切跟踪科技前沿与研究热点,适当增加新的理论,补充重要的半导体技术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例如压缩教材中第一章固体物理课程已经详细讲解过的能带理论内容,将授课时间由原来的8学时压缩至6学时;在讲解半导体光学特性时,结合半导体光电子学的研究前沿,增加该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与最新技术,如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述MIS结构的C-V特性时,补充C-V特性的研究意义,介绍半导体表面特性对集成芯片性能的影响,鼓励学生查阅总结利用C-V特性研究半导体表面的方法;在讲授半导体元器件的结构及性能时,适当补充半导体器件的制备工艺,播放一些半导体器件的制备视频,让学生结合某种半导体器件分析其结构与性能;在讲解半导体异质结构时,先让学生了解pn结种类,然后对比同质结与异质结的异同,最后让学生掌握异质结的电流电压特性,通过增加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史,即从第一支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只能在低温下发射脉冲激光到现在的异质结激光器的优异性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半导体物理是现代半导体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源泉。通过介绍科技前沿与研究热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强调基本概念与物理模型

半导体物理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模型较多,仅凭教材中的定义理解这些概念和模型,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在讲解深奥的物理模型时,教师应运用恰当的类比,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例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物理模型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材中半导体载流子浓度的计算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学习中涉及到状态密度、玻尔兹曼分布函数、费密分布函数以及载流子浓度等为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楼里面的学生人数与半导体中的电子数目进行类比:不同楼层的教室对应不同的能带,教室座位数对应能态的数目,教室的学生人数就相当于半导体中的电子数目,这样,计算半导体电子浓度的问题就与计算教室单位空间内学生人数的问题非常类似。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类比,学生很容易明白半导体中的能态密度就相当于教室单位空间的座位数,而半导体中的电子在能级上的占据几率就对应于教室内学生的入座情况。半导体中的电子在能级上的占据概率需要满足波尔兹曼分布函数或费米分布函数,而分布函数的确定取决于费米能级的位置,当分布函数确定后,单位能量间隔内的电子数目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微积分计算出来。

另外,半导体物理课程中理论推导和数学上的近似处理较多,繁琐的公式推导增加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当地把物理模型和公式推导分开,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别从物理和数学两方面寻找攻克这些难点的途径,使学生在彻底理解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掌握理论推导。例如教材中有关n型半导体载流子浓度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根据杂质半导体的电中性条件,推导出一个包含费米能的表达式,然后根据杂质电离情况分为低温弱电离区、中间电离区、强电离区、过渡区以及高温本征激发区,最后再根据不同电离区的特点进行讨论与近似处理。所涉及到的物理模型相对简单,但分区讨论和近似处理部分篇幅较长。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沉浸在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之中,难以透彻理解物理模型。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先让学生了解该部分内容的整体安排,理解物理模型,再分析各温区的主要特点,最后总结规律,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结论,就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3.温故知新,适时比较,加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对于课堂上刚刚讲授过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掌握,此时教师应该结合半导体物理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温故知新,适时比较,加强不同章节之间知识点的联系。例如pn结是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单元,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激光器、LED、整流器、调制器、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在讲授该章内容时,如果教师以pn结为主线将教材中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半导体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才能完全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为以后从事半导体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所选教材中有关半导体载流子浓度的计算,分为非简并半导体和简并半导体两种情况。在讲述后者时,教师通过对比分析非简并半导体和简并半导体在概念上有何异同,再引导学生比较简并半导体与非简并半导体载流子浓度的计算公式,学生就会意识到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分布函数不同,在计算简并半导体载流子浓度时,虽然分布函数替换后导致积分变复杂,但只是数学处理的方法不同,两者的物理思想却完全一致。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学生对非简并半导体与简并半导体以及玻尔兹曼分布函数与费米分布函数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半导体物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半导体物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工艺 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01-02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以施敏所著教程为例,该课程在对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注重对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的描述以及工艺参数测量方法的介绍,并在半导体制造的几大工艺技术章节中加入了工艺模拟的内容,弥补了实践课程由于昂贵的设备及过高的实践费用而无法进行实践教学的缺憾。故熟练掌握《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半导体制备的了解,为我们学习微电子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对《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的第一章简要回顾了半导体器件和关键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基本的制造步骤。第二章涉及晶体生长技术。后面几章是按照集成电路典型制造工艺流程来安排的。第三章介绍硅的氧化技术。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讨论了光刻和刻蚀技术。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半导体掺杂的主要技术;扩散法和离子注入法。第八章涉及一些相对独立的工艺步骤,包括各种薄层淀积的方法。《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最后三章集中讨论制版和综合。第九章通过介绍晶体工艺技术、集成器件和微机电系统加工等工艺流程,将各个独立的工艺步骤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第十章介绍集成电路制造流程中高层次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电学测试、封装、工艺控制和成品率。第十一章探讨了半导体工业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工作量来看,发现《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内容过多,根据学校安排的学时很难上完。从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口述以及PPT展示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原因在于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书中的图片特别是工艺过程及工艺效果只是简单的图片展示。从教学深度来看,传统教学方法只是演示,学生对工艺的参数没有概念,故对书本上的内容理解的深度很是欠缺。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故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将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 4 进行同步仿真与书本相结合将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工艺仿真不但能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工艺内容,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工艺参数的重要性。下面将结合书本对这种方法进行讲解。《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第一章介绍半导体工艺技术基本步骤,属于概论,为了节约课时对其内容有所了解即可。第2章介绍晶体生长从熔融硅中生长的区熔(float-zone)法单晶生长工艺,为了节约课时对其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即可。第3章介绍硅的氧化包括热氧化过程,由于氧化工艺是半导体工艺的重点内容,应详细阐述,并且教会学生应用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 4 进行同步仿真,观察每一步氧化带来的硅片上结构的变化,对氧化的效果有直观的了解。第4章介绍光刻技术,采用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 4 对硅片进行光刻,观察硅片上光刻图形的变化。第5章介绍了刻蚀包括湿法化学刻蚀和干法刻蚀,刻蚀技术是工艺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采用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 4 对刻蚀进行仿真,比较两种刻蚀方法的效果,并观察每步刻蚀带来的结构变化。第6章介绍了扩散包括非本征扩散,横向扩散。同样采用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 4对扩散过程进行仿真验证,观察可扩散的温度,时间,离子的浓度等参数对扩散结构的影响,为重点教学内容。第7章介绍了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是半导体工艺的核心部分,也是常见的工艺步奏,通过采用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 4离子注入进行模拟仿真,观察离子注入的浓度,能量,退火时间以及退火温度等参数对离子分布的影响,加深对工艺参数的理解。另外第8章介绍薄膜淀积。第9章介绍MOS工艺。第10章介绍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等工艺技术。最后这三部分由于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器件和电路,内容较多故可以一个典型例子为例进行讲解,同样采用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 4进行工艺仿真,学生能熟练掌握工艺仿真软件后面的内容可以自己进行仿真验证。

四、结束语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工艺仿真软件TSUPREM 4来模拟工艺过程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工艺的了解。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半导体制造流程还需从教学方法上进行进一步改革。c

参考文献:

[1]施敏.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刘秀琼,余学功.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2).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半导体物理学 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01-01

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随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微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子信息学科的各个领域,电子、通信、控制等诸多学科都融合了微电子科学的基础知识。《半导体物理学》是微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但是,《半导体物理学》具有理论性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更新慢等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微电子专业的《半导体物理学》课程进行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

重庆邮电大学采用的教材为电子工业出版社刘恩科主编的《半导体物理学》,该教材具有知识体系完善、涉及知识点多、理论推导复杂、学科交叉性强等特点,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以及数学物理方法等多门前置学科的基础知识。另外,我们开设的学生对象为微电子相近专业的学生,因而在课程内容设置时有必要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及其知识结构等问题。虽然微电子学相近专业开设了大学物理等课程,但是大部分专业未开设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及热力学统计物理等前置课程,学生缺少相应的背景知识。因此,我们在《半导体物理学》课程内容设置上,需要将部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及统计物理学等相关知识融合贯穿在教学中,避免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跳跃。

从内容上,依据课程大纲《半导体物理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着重介绍半导体的电子状态及对应的能带结构,电子有效质量、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半导体的导电性与非平衡载流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费米能级、迁移率、非平衡载流子寿命等基本概念;后半部分对典型的半导体元器件及其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半导体物理课程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推导与结论同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半导体物理学》中涉及的理论及模型,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的特点,在传统黑板板书基础上,充分利用PPT、Flash等多媒体软件,实物模型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模拟微观过程,使教学信息具体化,逻辑思维形象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改革考核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特点,对考核方式作如下尝试:(1)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程的某些重点知识点,设计几个小题目,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增强学生上课积极性及独立思考能力;(2)学期末提交针对课程总结的课程论文,使学生在对课程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半导体物理学》是微电子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要实现《半导体物理学》这门课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汤乃云.微电子专业“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物理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058-02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半导体器件物理》是微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理解半导体器件内部工作原理的课程,是分析器件物理结构、材料参数与器件电学性质之间的联系,其提供了半导体物理与电子电路设计间的物理逻辑与数学联系,是基于CMOS工艺设计集成电路的必备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物理图像、数学模型与电子电路设计间的关系讲解清楚,让学生从物理和集成电路设计的角度深层次理解半导体器件成为授课关键。

一、教学内容与预期

《半导体器件物理》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半导体物理课程基础上继续开展器件物理的分析、建模和应用,具有物理理论抽象、概念细节多、半导体物理与电路等学科知识相交叉等特点,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基于此,本课程授课以施敏先生著的《半导体器件物理》为主要教材,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对《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删减。具体来说《半导体器件物理》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部分:1)介绍半导体材料、PN结、半导体表面的特性等,2)讲解双极型、MOS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分析几种有重要应用的半导体器件,如功率MOSFET、IGBT和光电器件等。[1,2]期望学生接受教学后的预期能力:1)能够深入理解半导体器件关键物理概念和能带理论;2)能够将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PN结的行为结合起来理解分析;3)能够以半导体PN结为基础理解几种不同的半导体器件;4)能够理解和提出新型半导体器件设计中的关键物理和电学问题。

二、教学方法及学生能力目标

本课程以课堂授课为主,同时引入小组和班级讨论、课后建模实践等互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构建器件物理图像、建模和与电子电路设计综合联系的能力,独立发现、分析、解决器件问题的能力。同时基于《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板书公式推导与多媒体器件模型演示为主,网络教学资源为辅,同时邀请集成电路产业半导体器件资深专家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设计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渐进达到如下能力:(1)知道基本概念,(2)从理论上理解和解释,(3)能够根据器件理论做出计算、模拟和实际的器件应用,(4)对器件进行综合、设计、分析;(5)对器件能够从物理和电学的角度做出专业评价。

三、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为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激励学习兴趣,改革评价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期末闭卷考试基础上,对成绩评价方式作如下新探索:增加平时成绩比例,每个月进行一次小测试,针对几个集成电路广泛应用的建模理论和半导体器件,要求学生从半导体物理的角度作出独立的分析报告,可以在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并在后续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深度器件分析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思考、总结与创新,即要传授知识,又要与学生互动反馈,让学生更深刻迅速的理解专业知识,并能灵活的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施敏等,耿莉等译.半导体器件物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Donald Neamen著.赵毅强等译.半导体物理与器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杨虹等.面向21世纪的微电子技术人才培养-微电子技术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的制订[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4.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85-02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其中半导体材料更是现代高科技的基础材料。近年来,半导体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前沿科学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半导体材料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主要是通过研究学习Si、Ge、砷化镓等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功能,内容涉及晶体生长、化学提纯、区熔提纯等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制备方法及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缺陷和性能的分析和控制原理。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该学科也更新换代加快,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概念。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半导体材料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借鉴国内外大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

一、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半导体材料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该课程教材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理论强且概念多而抽象;部分内容与其他课程的重复性相对较高,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教材内容大多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缺少对前沿科学知识的相关介绍。此外,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简单的教师讲述或者板书课件的展示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教师所传授的基础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只会加重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学情绪。此等只会与因材施教背道而驰,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创造新型科学性专业型人才。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半导体材料》课程以介绍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基础理论为目的,从常见半导体的性质,揭示不同半导体材料性能和制备工艺之间的关系,全面阐述各半导体材料的共性基础知识与其各自适应用于的领域。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只有结合理论和实践才能发挥半导体的最大效用,才能更有效地掌握其深度和广度,这些对后续课程的实施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除了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半导体材料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由此才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我们所学知识真正为我们所用。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1.内容的改革。对传统的半导体材料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根本上来看最重要的是引入前沿知识,实现内容的创新,并且使得理论联系实际。下图是目前我校的半导体材料的基本内容,如下:

目前我校的半导体材料课程内容主要由以上几个部分组成,其中A、B两部分的内容为重要部分,整个学期都在学习;而C部分相对来说比较次要,在学习过程中大概讲述一至两种半导体材料,剩下的部分属于自学部分,也不在考试范围内;至于专业课的实验,也相对较少且没有代表性。该课程是在大三上学期开设的,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面临这考研或就业的选择与准备过程中。所以作为一门专业课,除了注重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制备和应用方面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半导体材料的应用领域和研究现状相结合,增加其实用性,不管对考研,还是就业的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改革后的教学内容,除了增加对图1中C部分的重视度,其次,应增加各模块:目前半导体材料的热点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还有图1中的A、B部分可适当地减少,因为在其他的专业课程都有学习过,对于重复的知识巩固即可,没必要再重点重复学习。对于实验课,相对于实验室来说,能够操作的实验往往没有多大的挑战性,有条件的话能够进入相关企业观摩,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意义得多。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常见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外,介绍一些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领域,例如半导体纳米材料、光电材料、热电材料、石墨烯、太阳能电池材料等,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半导体各自的优缺点;除了介绍晶体生长、晶体缺陷类型的判定及控制的理论知识外,介绍几种生产和科研中常见的材料检测方法,如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等。此外,还可以介绍当前国内外的半导体行业的现状和科技前沿知识,让学生清楚半导体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他们去完成,以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讲授各种外延生长的设备和原理时,应介绍一些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如真空镀膜、磁控溅射等。另外,可以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一些前沿内容,如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烯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创新意识。

2.教材参考书的选择。《半导体材料》课程内容较多,不同的教材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仅仅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往往不够,所以根据课程的改革要求和《半导体材料》课程自身的特点,需要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配套齐全的参考教程,例如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二版)、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基础(第二版)、半导体器件原理等。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半导体材料课程的仍是以板书课件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以期末考试为主,一定程度使学生养成了为考试而学的心态,对所学知识死记硬背,没有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大部分学生以修学分为目的,期末考试后对所学知识所知无几,学一门丢一门的心态,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对学生今后的研究和工作没有任何的帮助。可见,对这种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式讨论,网络教学平台,专题式讲解,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有益于改善教学效果。

1.小组讨论式教学。为了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体现教学的人性化,使得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必须提供新颖、易于讨论的课程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小组讨论中,可以使学生发表自己所思所想,相互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质疑的精神,使其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独到,鼓励学生在错误中积累宝贵经验;给予学生正能量,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营造轻松、积极的课堂环境。

2.网络教学平台。在多媒体盛行的时代,开放式、多媒体式教学方式备受关注,即建设一个融入教师教和学生学为一体的、便于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提供各种学习辅助资料和学习支持服务。例如一对一的视频辅导、课堂直播、网上答疑、学习论坛、名师讲解等形式。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爱好和学习习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通过这种便利的人机交互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针对性强、辅助有利、沟通及时、互动充分、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3.专题式讲解。半导体材料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有许多的分支;由于教学内容的增多,往往会给学生造成错乱,理不清思绪。专题式讲解是更系统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有条不紊。专题式讲解既可以由教师主讲,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学习整理,再以PPT的形式将所学所思讲给同学听。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实践能力。

4.实验教学。实验是一种提高学生感性认识的有效手段,实验教学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在实验中应用相关理论,为学生获得新的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方法来传授半导体材料的生长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合理安排实验,通过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或论文撰写等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偏差、操作失误、环境改变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依托企业、行业、地方政府在当地建立多个学生教学实习基地,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让学生有实地模拟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

五、结论

《半导体材料》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半导体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提高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半导体材料的新理论、新应用和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处理好基础性和创新性、先进性、经典和现代的关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环节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和一定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半导体制造技术;教学改革;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过去靠高投资、高资源消耗、低效率的生产方式难以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技术或模仿的方式很难使经济进一步跨越。为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1]。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依赖于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层次人才成为各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课程教学。浙江大学在四校合并之时就明确提出建立“研究型、创新型、综合型”大学,实施并不断完善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不但要学习各种知识,而且要培养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优良的内在素质[2]。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浙江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都与浙大全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密不可分。下面以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1 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特点

半导体制造技术是针对材料类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内容丰富、动态发展、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后续的研究工作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课程内容包括半导体材料特性、器件技术、硅和硅片制备、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光刻、离子注入、硅片测试、装配与封装等,2学分,32学时。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课程内容还会不断更新、充实和发展。

2 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的上述特点,结合浙大坚持“研究型、创新型”办学特色,该课程教学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半导体制造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有能力在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中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半导体制造技术中的科研、工艺技术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授课教师提高认识,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应该对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培养有利,要让研究生掌握科学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框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变研究生被动学习为兴趣学习[3]。在具体实施教学时,首先根据课程的动态发展,对于那些有最新发展或最新应用的知识,参考教材或公开出版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加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然后对其进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其次将高年级研究生在半导体材料研究过程中的创新、研究成果作为案例引入课程内容,让研究生提前接触所在领域的研究,提高课程学习兴趣和为未来研究打下基础。

2.2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针对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特点,学习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先进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多媒体ppt教学,课程中心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缺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鉴于此,在半导体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理念实施教学。

依据半导体制造工艺特点,我们将半导体制造技术分成五个大项目,分别是半导体制造前期处理(包含氧化、淀积、金属化)、光刻、刻蚀、离子注入 、硅片测试与封装,课堂教学由此变成项目完成过程。相关理论知识由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学生根据自己初步确定的研究方向分成五个小组,围绕课程项目进行选题;其次利用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性和高年级研究生的研究,提前让学生进入实验室,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高年级研究生示范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关于半导体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第三以小组为单位课外完成项目任务,教师明确提出任务完成目标、要求、项目成果及考核方式。第四项目成果展示及汇报,课堂上每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小组内项目完成进展情况,小组内组员学习情况,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重要的发现以及研究成果等。最后由教师对课程内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改进的地方提出实质性指导意见或建议。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指导作用。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好,学生能很快进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过程中常常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在实验过程中能根据前人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

2.3采用灵活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是培养研究生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业务水平和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考核方式具有导向、诊断、反馈、评价、预测等功能,同时还对教风、学风、考风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4]。因此,研究生的课程考核对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半导体制造技术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克服了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减少期末考核所占比例,增加平时项目完成考核比例。项目考核内容包括课程项目选题的新颖性,独到性及创新性,小组讨论时对小组学习的贡献,组内成员的协调沟通,项目汇报的知识性、文献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课程学习成果等。期末考核可根据学生学习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考核方案,如写一篇关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关键技术的小论文,用ppt汇报最新半导体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制作一件半导体器件等。总之考核方式选取原则为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及坚实的专业知识学习。

3 结语

通过尝试上面的教学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了,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升。自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来,通过跟踪调查发现,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创新能力大大提高,高水平论文和专利增多。

参考文献:

[1] 袁群华.借鉴国际经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文教资料,2012,(4):142-143

[2] 苏伟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科技与生活,2009,(12):69

作者简介:刘秀琼女士(1971-),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科研工作。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半导体器件;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崔昊杨(1978-),男,吉林四平人,上海电力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49-02

一、课程特点概述

“半导体器件基础”是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对于半导体器件课程的学习而言,任何一种半导体器件的物理原理、器件结构及其制造工艺流程都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虽然有“半导体物理”等先行课程的铺垫,但在“半导体器件基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方法表述方式有限,对于半导体器件种类繁多、形貌各异、物理概念抽象、机制复杂繁琐等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因此学生对器件工作原理、性状特征的讲解并不容易接受。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内容的多媒体正逐步引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学一张嘴、一本书、一个黑板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能够把富有趣味的动画、清晰的文字注解、极富逻辑的公式推导和大量图画呈现出来,使课程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课堂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1]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本身固有的过于形象化的表述方式使得课程理论推导显得困难,这就有必要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的使用过程中寻求平衡。本文仅就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半导体器件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板书结合教学方式的实践做文浅析。

二、多媒体教学概述

多媒体技术代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必将对学校教育、远程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应用在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辅助学习阶段后,进入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在该阶段,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辅助教和辅助学上,强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理想学习环境、全新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落实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和模式,实现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2]

多媒体教学在广义上有两种含义,一种为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如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等电教设备的组合,另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教学模式,也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多媒体教学。本文所论述的多媒体教学为后一种含义。

三、多媒体技术与板书融合的教学模式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模式。由于课内授课时间极为有限,为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料以及更多额外的半导体器件相关知识点,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普遍采用板书方式大段书写文字、画器件原理示意图并推导公式,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大部分时间得花在板书上。例如,在“半导体器件”课程教学中,如果采用纯板书教学模式,无论是pn结、双极性晶体管还是场效应晶体管,其剖面图都比较复杂,仅是画出这些图就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板书容量有限,反复擦除及板书画图都使效率降低,从而导致教学内容讲解的时间被大量压缩,教师和学生都会很疲惫且效果有限。[3]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内容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各种内容呈现出来,教师和学生因此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知识点的讲解和学习上,学生也得到了较多的时间当堂复习巩固;同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就更容易突破了。

1.以双极性晶体管的相关知识点为例

双极性晶体管是半导体器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传统教学一般采用板书方式讲解,首先要在黑板上画出晶体管电流及载流子流向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次,要向学生说明载流子在集电区、基区、发射区中的运动规律。空穴从发射极注入到发射区,由于发射极正偏,空穴可以无损耗到达基区,由于基区是n型半导体,电子浓度高于空穴浓度,因此在基区由发射结注入的空穴被部分损耗。在放大模式下,集电极反偏,剩余的空穴被反向外加电场和pn结内间电场拉入集电区,形成空穴电流。同时,在发射结和集电结分别存在电子电流,并与空穴电流共同形成发射极、基极、集电极电流。像这些内容都属于物理模型范畴,电子和空穴无法被肉眼看到,不能用实验来直观演示,因此学生很难理解载流子是如何在该器件中运动的。

在分析双极性晶体管特点的基础上,笔者改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载流子在晶体管中流动,采用动画的方式形象地将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例如Flas将载流子在晶体管中的运动做出了形象化的表述,如图2(a)、图2(b)所示:首先,电子从发射极注入到发射区,再扩散到基区,由于基区很薄,电子基本无损耗。其次,基区中的电子在集电结反偏的作用下被拉入集电区,从而形成电流。由于在Flash的播放中,无论是电子、空穴,还是电流,都是在画面上动态移动,因此,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一过程,从而突破了板书抽象讲解这一难点。

在放映flas之后,学生对载流子的宏观运动规律有了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采用PPT分步讲解双极性晶体管中载流子在其中的运动,以及载流子在各区中的特性,如图3所示。

通过Flash连续动画和PPT分步讲解后,学生既能够掌握载流子和电流的宏观运动规律,又能够掌握其在微观区的运动规律,因而更容易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运用板书推导各电极中的电流方程进行如下定量推导:

由于有了Flash和PPT讲解电流的运动及形成原因,在板书推导电极电流公式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理论。无论是听课教师还是学生对这种方法的反馈都很好。

2.以MOSFET晶体管相关知识点为例

该晶体管与之前的双极性晶体管在机制上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该类晶体管的原理进行详细讲解。传统单一板书讲解该知识点时也面临着载流子动态化的难题,学生不容易理解载流子在晶体管中到底是如何运动的。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演示可以使载流子运动起来,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目的,如图4为该动画的截图。

采用此动画课间讲解时,其中的电子是动态运动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在MOSFET器件中,载流子只能在栅极下半导体表面很窄的通道内运动,这个通道的宽窄程度可通过栅极电压、漏源电压进行控制。这样就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图像、声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尽管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了,但多媒体动画只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学生所需要掌握的不只是器件的工作原理,还需要掌握定量的公式推导。但多媒体技术却不宜整版播放公式,这是因为理论公式是人类逻辑思维的表述,而多媒体技术却是形象思维的有效表达,若以形象思维的表达方式教授逻辑思维的推导,必然会适得其反。这时更适合采用板书的教学方法。在定性表述内容上采用多媒体演示,而在定量表述内容上采用板书推导,两者有机结合,将极大提高教学信息量的传递,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与板书实现了优势互补,课程的讲解丰富而有实效,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结论

“半导体器件基础”是一门相对抽象复杂的课程,传统单一板书教学模式存在讲解不生动、不透彻、信息量小等劣势。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立体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视觉和大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志城.多媒体技术与电子线路课程的整合实践[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7(4):18-20.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双语教学;课程内容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光电子专业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学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要求对光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不断更新改革,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能满足这个要求。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

1 课程内容的构建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这门课,应该涉及到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器件两个方面的内容,现有的教材在内容构建上往往偏重半导体材料,或是偏重半导体器件,很少能兼顾两者的材料与器件的平衡。图1为现有邓志杰等编的《半导体材料》的内容构建示意图,明显偏重于材料,对器件部分只做了简单的概述,如图1所示。类似的教材还有杨树人等编的《半导体材料》。由刘思科等编的《半导体物理学》这门课则大篇幅的介绍半导体物理相关的知识,而对半导体材料涉及较少。同样,由Dieter K. Schroder 编写的《Semiconductor Material and Device Characterization, Third Edition》则大部分内容介绍器件特性,而对材料方面的相关知识介绍很少。同样,佛罗里达大学的Franky So教授编著的《Organic Electronics Materials Processing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则侧重于器件加工制备,Robert F. Pierret等编著的《Semiconductor Device Fundamentals》则侧重于器件特性原理。

基于此,本人提出了全新的内容构建策略,该策略同时兼顾了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器件两个方面的内容。该策略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内容分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器件两个部分,其中半导体材料包含: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掺杂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半导体器件部分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器件基础、二极管、三极管。

对比图1、图2不难看出,新编排的课程内容更简洁、更全面。其实,现有材料的课程内容编排上有很多的弊端,如知识点内容很相似,交叉重叠性大。如元素半导体,半导体电子材料、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交叠;非晶、有机和微结构半导体与掺杂半导体有很大的重叠,所以在新方案中将其并入掺杂半导体一章中来讲解,而前者并入到半导体一章中来讲解。可以看出,新方案更合理、简洁明了。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这么课程,其内容应该包含经典的无机半导体、新型有机半导体;器件内容应该包含经典的二极管、栅控二极管、三级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其中,二极管的两个重要应用,即光伏电池、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存储器件,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章节进行介绍。

2 课程内容的组织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材料-性质-器件应用的原则,先编排材料体系,后编排器件体系。材料体系包含:有本征的p-型材料、n-型材料,非本征掺杂型的p-型材料、n-型材料,以及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包含宽带隙主体材料、窄带隙材料。从材料最基本的物理特性,即电阻切入,围绕电阻的构成因素展开内容,过渡到绝缘体、半导体、导体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引入到载流子浓度、掺杂、迁移率等概念,即本征的元素半导体向化合型、掺杂型半导体的思路展开。在引入材料的功函数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接触电阻、界面注入势垒,沿着这一思路自然过渡到肖特基二极管,栅控二极管、三级管等基本的半导体器件等系列概念介绍。该课程内容体系的组织,遵循着从基础性质到上层器件建设的原则,系统性、逻辑性很强,可以说是环环相扣,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章节的内容都不能落下来,以避免给后继的内容学习造成困难。同时,该课程也要求授课老师对课程体系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清楚的认识,做到思路清晰,讲解有条有理。

3 课程内容的编译

依照双语教学的原则,教材应该采用全英文编写。以往的双语教学经验表明,全英语的教材实施起来很困难,教学效果甚微,甚至比纯母语教学的效果更差。原因很简单,部分学生的外语底子薄,阅读纯英文课本很困难,尤其是专业英语教材,碰到长句、疑难复合句看不懂,专业名词更是不懂,甚至凭借网络翻译也找不到答案。确实,专业名词,尤其是半导体这门课的专业名词的翻译是比较少的。另外,有部分名词是用构词法得到的,词典里根本没有收录。这部分学生常常抱怨,中文都看不懂,还看什么英文啊!结果可想而知,什么都没学到,还不如采用中文版教材教学呢。

鉴于一门新课教材全部用英文编写的困难,可以部分章节采用中文编写,部分章节采用英文编写。对于构成半导体学科的三个基础理论,如肖特基理论、半导体能带理论、半导体导电机理、扩散理论,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对于半导体特有的五大特性,如整流效应、光电导效应、负电阻温度效应、光生伏特效应和霍尔效应,应做详细介绍;对于重要现象的发现,如霍尔效应,可以在教材中添加“知识园地”,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点。方便学生自学。

对于半导体材料部分,如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掺杂半导体、有机半导体,可以采用中文的形式撰写。其中,元素半导体这一章内容比较难,涉及到原子在固态堆积中的排列,即晶体类型、晶格、晶胞结构等,用中文撰写更便于学生理解。同时,配合适当晶体结构模型,如经典的正四面体结构、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结构、六方体心结构、八面体结构模型,来剖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并且,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如对物质结构这门课有初步的认识。接下来的两章,如化合物半导体、掺杂半导体,可以简化材料凝聚态结构的介绍。因为这两类半导体材料分子堆积结构与元素半导体类似,只是一个衍生结构。所以这两章的内容重点介绍化合方式以及掺杂形式。对于有机半导体,可以借鉴经典的元素半导体理论,所以结构部分可以简化,重在介绍有机半导体材料,包含其组成、特性与经典的制备方法。

对于半导体器件部分,其器件基础应该加以重点介绍,对于常见的半导体器件特性效应加以详细的描述,采用地道的英语教材,如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大学的Dieter K. Schroder.编写的《Semiconductor Material and Device Characterization, Third Edition》里面的第一、二、三、四章部分内容。该教材系统阐述了半导体材料一些基本特性,如电阻率、载流子密度、掺杂、迁移率、公函、接触电阻及界面势垒。重点内容有Schottky barrier diodes,solar cell,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s, light-emitting diodes, MOSFETs。

4 结论

本文针对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这门课程的内容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思路,重新编排了该课程内容,优化了课程内容的内涵,调整了半导体材料与半导体器件这两方面的内容比例,使内容的组织更平衡、更合理,并对课程内容的编译提出了新的思路,采用中英文对照使得知识点的阐述更清楚、母语教学更便捷,这将为电子类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提供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龙国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评析[J].教育论丛,2011(2):173-174.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材料科学 半导体物理 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81-02

半导体物理学是以半导体中原子状态和电子状态以及各种半导体器件内部电子运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固体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聚态物理的一个活跃分支[1]。半导体物理学是一门公认的难教、难学的课程,为了提高半导体物理学的教学质量,相关院校的教师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有效的方法,如类比学习法[2]、多媒体教学法、市场导向法[3]等。基于提高课堂效率、改善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的目标,作者在乐山师范学院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光伏方向)的半导体物理学的教学中,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半导体物理学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该文就“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乐山师范学院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光伏方向)的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作一简述,供同行参考。

1 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传统半导体物理学的主要内容包含半导体的晶格结构、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非平衡载流子及载流子的运动规律、p―n结、异质结、金属半导体接触、表面及MIS结构等半导体表面和界面问题以及半导体的光、热、磁、压阻等物理现象[4]。但是近年来半导体物理发展迅猛,新现象、新理论、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上世纪50~60年代,属于以固体能带理论、晶格动力学理论、金属―半导体接触理论、p-n结理论和隧道效应理论为主的晶态半导体物理时代;70~80年代则形成半导体超晶格物理、半导体表面物理和非晶态半导体物理三足鼎立的格局;90 年代以后,随着多孔硅、C60以及碳纳米管、纳米团簇、量子线与量子点微结构的兴起,纳米半导体物理的研究开始出现并深化;现在,以GaN为主的第三代半导体、有机聚合物半导体、光子带隙晶体以及自旋电子学的研究,使半导体物理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里程[5]。

半导体物理学是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光伏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太阳能电池原理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同时又和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要透彻学习半导体物理学,既要求有较强的数学功底,熟悉微积分和数理方程;又要求有深厚的物理理论基础,需要原子物理、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前置课程作为理论基础。由于材料科学工程(光伏方向)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光伏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学术型的研究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要求,学生在学习半导体物理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数学物理方程、量子力学、固体物体、统计物理等专业课程,所以理论基础极其薄弱,这给该门课程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而且半导体物理的理论深奥,概念多,公式多,涉及知识范围广,理论推导复杂,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直接的结果就是课程教学质量较低,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普遍被动。面对发展迅猛的半导体物理和目前教学现状,如果不对“教师讲、学生听”的半导体物理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在半导体物理学教学中采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2 “学案导学”导学教学模式在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由“学、教、练、评”四个模块构成。“学”,就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自学掌握所学内容。“教”,就是教师讲重点、难点、讲思路等。“练”,就是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后练习相结合,检验学习效果。“评”,就是通过教师点评方式矫正错误,总结方法,揭示规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课堂教学形式的简单改变,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模式的总体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导学案的编写、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

2.1 半导体物理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总体目标的确定

半导体物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总体目标是:以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光伏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和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课堂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实行差异化教学,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2.2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

半导体物理学的教材种类较多,经典教材包括:黄昆、谢希德主编的《半导体物理》(科学出版社出版);叶修良主编《半导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恩科、朱秉生主编《半导体物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校教研组经过认真分析,选择刘恩科主编的《半导体物理学》第7版作为教材,该书内容极其丰富,全书共分13章,前五章主要讲解晶体半导体的结构、电子的能带、载流子的统计分布、半导体的导电性、非平衡载流子理论等基础知识,第6章讲PN结理论,第7章讲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性能、第8章讲半导体的表面理论、第9章讲半导体的异质结构,第10、11、12章讲解半导体的光学性质、热电性质、磁和压电效应,第13章讲解非晶态半导体的结构和性质;该教材理论性很强,有很多繁杂的数学推导,要真正掌握教材所讲内容,需要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物理理论功底。该校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光伏方向)立足于培养光伏工程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理论功底较为薄弱,故我们对理论推导不做过高的要求,但对推导的结果要形成定性的理解。具体要求学生掌握半导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晶体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半导体材料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们确定的主要理论教学内容有:(1)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2)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能级;(3)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4)半导体的导电性;(5)非平衡载流子理论;(6)PN节;(7)金属和半导体接触;(8)半导体表面理论。对半导体的光学性质、热电性质、磁和压电效应以及非晶态半导体不做要求。在课程实践方面我们开设四个实验:(1)半导体载流子浓度的测定;(2)少数载流子寿命的测量;(3)多晶硅和单晶硅电阻率的测量;(4)PN节正向特性的研究和应用。

2.3 立足学生实际精心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我们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每个教学内容都精心编写了“导学案”。“导学案”主要包括每章节的主要内容、课程重点、课程难点、基本概念、基本要求、思考题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以“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为例,我们编写的导学案如下:

2.3.1 本节主要内容

原子中的电子状态:

(1)玻耳的氢原子理论;(2)玻耳氢原子理论的意义;(3)氢原子能级公式及玻耳氢原子轨道半径;(4)索末菲对玻耳理论的发展;(5)量子力学对半经典理论的修正;(6)原子能级的简并度。

晶体中的电子状态:

(1)电子共有化运动;(2)电子共有化运动使能级分裂为能带。

半导体硅、锗晶体的能带:

(1)硅、锗原子的电子结构;(2)硅、锗晶体能带的形成;(3)半导体(硅、锗)的能带特点

2.3.2 课程重点

(1)氢原子能级公式,氢原子第一玻耳轨道半径,这两个公式还可用于类氢原子。(今后用到)

(2)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粒子(如电子)的运动须用波函数来描述,经典意义上的轨道实质上是电子出现几率最大的地方。电子的状态可用四个量子数表示。

(3)晶体形成能带的原因是由于电子共有化运动。

(4)半导体(硅、锗)能带的特点:

①存在轨道杂化,失去能级与能带的对应关系。杂化后能带重新分开为上能带和下能带,上能带称为导带,下能带称为价带。

②低温下,价带填满电子,导带全空,高温下价带中的一部分电子跃迁到导带,使晶体呈现弱导电性。

③导带与价带间的能隙(Energy gap)称为禁带(forbidden band),禁带宽度取决于晶体种类、晶体结构及温度。

④当原子数很大时,导带、价带内能级密度很大,可以认为能级准连续。

课程难点:原子能级的简并度为(2l+1),若记入自旋,简并度为2(2l+1);注意一点,原子是不能简并的。

基本概念:电子共有化运动是指原子组成晶体后,由于原子壳层的交叠,电子不再局限在某一个原子上,可以由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上去。因而,电子将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电子的共有化运动。但须注意,因为各原子中相似壳层上的电子才有相同的能量,电子只能在相似壳层中转移。

基本要求:掌握氢原子能级公式和氢原子轨道半径公式;掌握能带形成的原因及电子共有化运动的特点;掌握硅、锗能带的特点。

思考题:(1)原子中的电子和晶体中电子受势场作用情况以及运动情况有何不同,原子中内层电子和外层电子参与共有化运动有何不同。(2)晶体体积的大小对能级和能带有什么影响。

2.4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

在每次上课的前一周,我们将下周要学习的内容的导学案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先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对一些基本概念要有初步的理解,对该课内容要形成基本的认识。比如,我们在学习“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这一内容时,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要清楚:孤立原子中的电子所处的状态是怎样的;晶体中的原子状态又是怎样的;半导体硅、锗的能带有何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组织程序是一问、二讨论、三讲解、四总结。一问,是指通过提问,抽取个别同学回答问题,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二讨论是指让同学们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自主深入的讨论。例如就晶体中电子的状态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共有化运动;电子的共有化远动是如何产生的;电子的共有化运动有何特征;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如何使能级分裂为能带。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认真聆听,发现学生的错误认识,为下一步的讲解做好准备。三讲解是指就三个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其一是就学生讨论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观点及时的纠正;其二是对学生不具备的理论知识进行补充讲解,例如学生不具备量子力学基础,就要给学生补充讲解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粒子(如电子)的运动须用波函数来描述,经典意义上的轨道实质上是电子出现几率最大的地方,电子的状态可用四个量子数表示;其三是就难点进行讲解,比如原子能级的简并度,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就需要教师深入细致地讲解;四总结就是归纳本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那些基本概念必须掌握,那些基本公式必须会应用。

3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半导体物理课程教学中有效性的评价

在乐山师范学院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光伏方向)的2011级、2012级三个班半导体物理学的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学生养成了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澄清了很多模糊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三,从考试成绩看,优秀率和合格率大幅度提高,表明学生对半导体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对半导体材料参数的测试方法均有较好的掌握。这说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半导体物理学的教学中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马,孙一翎,沈为民.“半导体物理”重点课程建设与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09(5).

[2] 江锡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半导体物理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J].滁州学院学,2011,13(5).

[3] 汤乃云.微电子专业“半导体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课程教材改革,2012,13(31).

半导体教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半导体光电;研究型;实践;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23-02

近几年来,随着半导体电子产业和光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光电正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半导体光电技术是集现代半导体技术、电子学技术和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半导体物理、光电子、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该学科作为光、机、电、算、材一体的交叉学科,专科课程较多,涉及知识面较广,有其自身的课程特点:既要讲授半导体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补充光电专业的知识,还要加强数理基础理论教学;既要围绕半导体光电专业核心,又要涉足其他专业领域;既要重视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加强前沿知识的学习和科研,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将最新的行业信息灌输给学生。同时,随着近年来固态半导体LED照明技术、半导体激光、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探测器等高新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研究能力的技术人才来从事半导体光电材料、器件以及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综合分析能力优秀的研究型人才。但是目前高校半导体光电学科的教学普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内容的提升。因而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应着重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教学,逐步开展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探索,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形成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索并重视创新叉研究的积极教学模式,为半导体光电学科建立一个全新的培养方式。

一、理论教学中创设前沿性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主要依靠讲解概念、分析原理、推导公式、得出结论。而学生就是按部就班地记笔记、做习题、应付考试。课堂教学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最终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层面,这完全达不到迅猛发展的高新的半导体光电学科的培养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研究性的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前沿性科技专题报道,学生在创新性的问题中,借助课本提供的基础理论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借鉴科学研究的方法,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提出更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尝试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课堂讨论时间,有意识地提出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如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方法、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制作光电器件的优异性等,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讨论。考核方式以课程设计或者专题论文的形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研究能力。此外,要重视阶段性总结和检查工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注重教学方式改进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阶段性检查和总结。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作业为考察标准,这种考察的弊端是给学生提供了抄袭作业的机会,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应考虑采取多元化的检查方式,增加检查手段。可以让学生将多媒体课件与教材和参考书相结合,根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出的难点和重点,单独总结出学习笔记,并进行定期检查。

二、建立半导体专业与光电专业协同的教学环境

半导体光电从理论上来讲是研究半导体中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光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一门科学,涉及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一些基础学科;从实践层面来讲,也关联着半导体光电材料、光电探测器、异质结光电器件及其相关系统的研究。因此,在理论上应鼓励教师根据教学情况,编写有针对性的,并且包含基础物理学、半导体电子学、光学和系统设计等具有交叉性理论的教材和讲义,提升学生在半导体光电交叉领域的理论基础。同时需要组织和调动各层次教师,建设教学研究中心。结合老教师的经验和青年教师的创意,共同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另外,实现半导体光电学科的教学探索,不仅需要专业教师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措施,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也需要专业的半导体光电材料生长、器件制备和检测设备,以及专业设计软件供教学和科研使用。该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方面,还需要实验方面的补充和实践,从而可以从软件和硬件双方面实现协同的教学环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光谱分析为例,传统的光谱分析光源采用的是一些气体激光器,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新型的半导体固体激光器来替代传统的气体激光器,将半导体光电器件和光学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两者协同的新型设备。指导学生在实验中分析新型的光谱系统和传统系统的优劣性,以及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改进系统,提高系统的使用性能,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协同学科的技能性训练。进一步可以引入显微镜成像技术,采用简易的一些光学元器件,在实验室内让学生动手搭建显微成像设备,锻炼学生对光学系统的整体认知能力,并且可以提升传统设备的应用范围。这一系列交叉协同教学实验的建立有利于打破教学和研究的界限,打破学科的界限,突出半导体光电学科的交叉性特点,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性掌握,为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开辟新的途径。

三、建立前沿性半导体光电专业实验教学平台

半导体光电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高新的工程应用的直观认识,许多设备和器件只阐述其工作原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而需要重视研究型实践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的,将半导体材料生长和器件制造设备引入课堂,让学生深刻掌握器件的制造流程。同时可以引入先进的光电检测设备,让学生开展一些器件的检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熟悉器件和光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一些前瞻性的科学研究问题。以半导体LED光电器件为例:由于LED材料和器件制造设备较为精密、价格昂贵、不易获取。在理论课程后,可以引用适当的LED材料生长设备MOCVD的一些生长过程的实物图片和视频,以及半导体器件制备的薄膜沉积、光刻制作和刻蚀工艺的流程图和视频,让学生尽可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实践联系起来。此外,购置现成的LED器件和光电检测设备,利用光电测试设备对LED器件开展一些电学和光学性能的检测,在测试过程中让学生对LED光电转换基本原理和不同测试条件对器件光电性能影响的物理机制开展探索性研究。对于阻碍LED发展的一些前沿性难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和解决方案。基于学科的科研实验条件,我们还可以提出项目教学法,把教学内容通过“实践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为了能够一个半导体和光电专业相协同的实验平台,可以设置一个系统的实验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项目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报告,都由学生负责完成,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实验制造和检测得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扮演项目研究者的角色,在研究项目情景的刺激下及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这样才具备一门前沿性的学科所应该达到的理想效果。

四、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基地

半导体光电专业需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特点,建立专业的校企合作基地。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以江南大学为例,可以依据无锡当地工业的发展中心,与半导体光电类企业,如无锡尚德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广联LED器件制造企业、LED照明企业实益达、万润光子等公司进行深入合作,建立企业实训创新基地及本科生、研究生工作站。定期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了解半导体光电类产品的产线制造过程。还可以安排有兴趣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同时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应用生产中,并且可以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实际产线的需求分析为基础,结合理论教学的要求,建立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实施综合化、一体化的课程内容,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课堂模式,做到教室、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三者结合的教学场所。最终积累一定的合作经验后,校企可以合作开发教材,聘请行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针对课程的特点,结合课堂基础和生产实践的要求,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实训实习的进展,编写出符合高校教学和企业生产需求的新型校企双用教材。

综上所述,要开展研究型半导体光电类课程的教学探索,首先要突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改善课堂教学措施,形成有创意、有个性化的课堂特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