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文化构建当从普及历史教育开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文化构建当从普及历史教育开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E租宝被查,正规媒体中的只言片语挡不住来自微信中的恐惧。《中国经营报》曾在2015年12月14日报道中介绍:“有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E租宝总成交量745.68亿元,总投资人数90.95万人,待收金额约703.97亿元,比半年前激增775%。”这700多亿元,将让多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夜不能寐;将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将让大众对“金融”一词的信心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都一时难以评估。但是毫无疑问,一次次的教训并没有让金融消费者、监管部门、金融从业者乃至新闻媒体汲取教训。

我们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在我看来,原因有四:一是金融从业者不了解金融历史,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缺少金融史的相关内容;二是投资者不了解金融历史和金融知识,小学教育核心课本中基本上没有涉及金融的知识;三是部分新闻媒体不了解金融知识,沦为利益的附庸;四是监管部门对金融历史重视不够,未能大力推广金融历史文化。核心是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中,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中都存在不了解金融历史、不重视金融历史的问题,尤其是教育领域的顶层中缺乏对现代公民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的基础设计。

以史为鉴,了解历史,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金融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问题是,我们缺少对历史的尊重,从未重视过金融历史的推广普及,譬如我们小学、中学的课本教材中有关于金融的知识吗?譬如我们高等金融学科的教育中有多少院校开设了金融史课程?譬如我们金融企业中有多少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中加入有金融历史的板块?又有多少金融企业建成有以金融史为主线的博物馆,即便有,它们又真正发挥多少作用?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自己的博物馆,不少领导干部在参观后惊讶地说,原来1949年建国时我们就有了保险!也许,更多的从业者也不清楚1805年广州就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保险公司。再如,有位专职从事保险行业的年轻记者创办了“燕梳新青年”自媒体,发表了诸多重磅文章,但是保险行业数百万从业大军中99%的人都不知道“燕梳”是从“保险”一词直译过来的,而在晚清期间,“燕梳”就代表了保险,诸多保险机构的名称中就带有“燕梳”一词。事实上,“洋务运动”后,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保险企业开始纷纷进驻上海滩,并一度极其繁荣。

1949年后,我们曾一度在各个方面都开始学习模仿苏联“老大哥”。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在诸如高等院校调整、教材课程编写等方面,从顶层设计中删除了与金融相关的章节、概念等等,金融知识对学子们成为陌生的领域,现代金融观念更无从谈起。

金融历史教育的“隐形断层”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金融企业经营中断的危害。改革开放后,人们金融观念的养成不得不再次从学习西方开始。遗憾的是,无论是金融精英国外留学,还是国内高校开设金融专业,均以金融工具为专业核心,对于金融史学则不甚了解或不屑一顾。如此,培养出来的金融人才多视金融为工具,以谋利为主,而深浸于历史之后所应有的历史责任感、悲悯情怀、义利伦理多有忽视。同时,由于金融企业的强大实力,也导致了原本应当客观公正服务于民众的媒体,偏向于为金融企业服务,如侧重新产品的推介、品牌的包装等等,而亦忽视了自身“第四力量”的职责。

金融企业、金融产品乃至金融服务借助媒体的公信力,在某些媒体不切实际的渲染下,日益“高大上”,与消费者的信息愈加不对称,远离普通的消费者,从而令一波波的消费者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金融陷阱”中不断受伤。

各财力雄厚的金融企业,虽不遗余力地在央视等大媒体中重金投入,以期树立强大的品牌,但是缺乏历史文化的根基和滋养,却难以取得应有的预期收益;有的金融企业虽重视自身历史传承,却因格局不够,局限于自身,缺乏更远大的眼光、心胸与历史责任感。

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金融从业者,若要构建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文化,途径有五:一是要高度重视金融的历史,要致力于国内外金融史研究和推广,重金扶持,资助出版与金融史有关的图书刊物,资助推广与金融史有关的展览,资助制作拍摄播出与金融历史有关的艺术作品。二是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主动沟通,着眼于未来,从教材编著、教师培养等基础工作入手,资助教育部门在现代公民教育体系中设置系列化的培训计划,形成从小学到高等教育完整的金融历史教育体系。三是要加强与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主动沟通,资助和引导媒体从业者了解金融历史,养成以民为本的金融观念,加大金融历史传播力度、广度和深度,普及金融历史知识。四是在员工培训体系中,增设金融历史课程或版块,让全体员工尤其是高层全面系统地了解金融历史的重要性。五是资助更多的金融博物馆建设,以此为平台,向民众推广金融历史知识。

文化源于历史。当宏大的金融历史构建成型,金融文化自然就拥有了无法抵挡的巨大魅力,才能吸引各方。当金融历史普及到民众之中时,真正有“以民为本”之心时,金融行业的声誉才能令人仰慕。当金融历史普及到中小学的日常教育体系之中时,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批批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我们才能有构建当代金融文化之根基。(作者为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