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收藏》应兼顾各类读者的需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收藏》应兼顾各类读者的需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鉴于近年民间收藏趋于成熟,《收藏》的办刊方针也得到读者的肯定。综观《收藏》2010年1-6期,展现给读者是一组独特的看点。感谢《收藏》向读者推介了台湾故宫博物院、布达拉宫、享誉世界的青花瓷、无与伦比的古都西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收藏》担当起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努力在做一件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事,雄辩地证明了一个重量级期刊的大气、厚重、权威……但也有读者看到上半年专号一期接一期,便戏称2010年是“专号年”。一句戏言却引起我和几位藏友的深思:我们认为《收藏》无意向文博类学术刊物靠近,也不会因追求“高雅”而误入象牙塔,那样只会使《收减》曲高和寡。许多读者至今怀念《收藏》办刊之初的氛围,多么适用、多么实际!其内容和刊登的藏品就像自己身边随时发生的、发现的,自己父辈及祖辈留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那时的《收藏》办得并不高档但却亲切,真正迎合了众多读者的需求。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以电影艺术为例,导演就好比期刊的主编,在追求艺术上高标准的同时,还得考虑票房价值。难怪一些优秀导演在首映式上,总爱躲在观众席上听取观众的反映。同样,《收藏》也应对各类读者需求“宽容”,以期扩大发行量。

在这里,我们建议《收藏》每年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贴近读者得到真实的反馈。我们赞同一些著名收藏家及名家的看法,如2008年在上海举办的华人收藏家大会上,当时还健在的资深收藏家王吐襄老先生说得多么直接:“我没有收藏书画、瓷器、玉器,更没有收藏青铜器,因经济所限……”收藏家有时也很无奈。余秋雨先生的观点也引起人们的反思:“民间收藏近年十分火热,但理论水平太差。”如今有一批爱好收藏的新富阶层,他们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他们购藏重器不必学习收藏理论,自有专业人士代为操作。普通收藏者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恰恰对藏识的吸取却很痴迷,往往是《收藏》最忠实的读者。有时大藏家也有奇怪的现象,以成都收藏家樊建川为例,他的收藏不以“传统大项”为主,他耗数亿巨资购藏的是更能反映近现代历史的减品,一件古玉在他心中不如一张老照片……真是人各有好,《收藏》真该从密集的专号中挤出一席之地了!如果众多读者选择了《收藏》,而不是《收藏》选择读者,《收藏》的最高境界便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