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坪,乡村课改的传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坪,乡村课改的传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说,马坪学校,是乡村课改传奇

地处永州市冷水滩区一个偏僻角落的马坪学校,办学条件着实简陋,没有完整的围墙,没有像样的校门,校门前的土路坑坑洼洼(好在这一切即将改变)。近年来,这所农村学校因为扎实推进课改而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省内外大批学校的同行纷至沓来,研究、观摩、学习他们的课改经验。

六年前,马坪学校仅有300来个学生,而且每学期都有不小的流失,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马跑学校”。而现在,在校生猛增到近600人,其中不少人是由城区“倒流”而来,马坪,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宝马学校”,成为冷水滩区一张耀眼的教育名片。

马坪学校的课改是如何实施的?学校变化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冬日的阳光里,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了深入采访。

沸腾的课堂

这是周美艳老师执教的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课共有两个课时,这是第二个课时。周老师把写在小黑板上的学习导航挂在大黑板上:“一、了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过程;二、感受少年的博怀和远大志向,有感情地朗读。”

接下来,周美艳让同学们自主学习。

马坪学校课堂的主要特征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室里,学生不是排排坐,6张小课桌拼成一张大课桌,学生们围桌而坐,6人一小组。除了讲台上方的大黑板,四周还挂了几块小黑板。合作探究过程中提问是一个关键环节,这也是马坪学校课堂最精彩的地方。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自主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并将小组内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写到小黑板上。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提问都是立足课堂、面向课外,从真实学习生活情境出发,联系实际,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问题领域。他们把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生态课堂”。

讨论是自由的、热烈的,学生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还有的跑到别的组交流。不一会工夫,每个小黑板上都写下了几道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轧死了,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

这期间,老师穿行在每个小组中间,查看黑板上的问题,或提示或倾听或指点。

看学生讨论得差不多了,老师拍了两下手,同学们纷纷坐正。

周老师挑出了两道题——“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了一顿?”分别请了两个小组的2号回答。

在讨论的同时,老师要求同学们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还打开电子白板为同学们展示了一些列强侵占中国时的图片。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热烈。

“现在,中国和美国、日本都是朋友了,为什么还要学习这篇课文?为什么还要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阳光小组”写在小黑板上的一个问题,周美艳认为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提得好。同学们也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纷纷要求发言。

一个同学拍着课桌站了起来:“因为如果我们忘记了历史,就不知道以前是怎么被外国人欺负的。”声音铿锵有力。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抢着说:“我们的还被日本占着,我们时刻不能忘了中华崛起,一定要把日本从上赶出去!”说完之后,这位同学还做了一个夸张的“赶”的动作。

老师表扬他们:“说得好!”接着问:“那我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同学们的声音异常洪亮。这时又有学生补充:“不仅要学课本知识,还要学各方面的本领。”

课堂上,老师不只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还紧紧抓住新的教育契机,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尊重,思想的火花不时在课堂上点燃,探究的氛围充盈于课堂始终。

校长周大战介绍,课改以前,讲授式教学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坐后排的学生昏昏欲睡。但下课铃一响,他们冲出教室,个个生龙活虎。“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一样生龙活虎”,一直是他思索的问题。而现在,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课堂热闹了,但学生学得究竟怎么样呢?

永州市教育局局长郑山明多次到马坪听课,他说,这种热闹并不是表面的,在课堂沸腾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潜力也得到了挖掘。学习成了件快乐的事情。马坪学校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关注了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的展示自我,自由的提问、讨论,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的教学理念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谋韬谈到了他听过的一堂数学课。

数学老师讲“面积”这个概念,讲完后让学生模仿出题。有同学出了这样的题目:“我家面积136平方米,用80cm×80cm的瓷砖铺地面,要用多少块瓷砖?”很多学生的答案都是:房子面积÷瓷砖面积。没想到出题的同学全部给打了叉。老师要他讲一讲原因。他说:“这就是我家里铺地板的情况,当时我就是这样计算的,爸爸说错了。铺地板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是这样简单。”他把整个过程详细讲了一遍,同学们恍然大悟。你想,能出这个题目,并把它解答出来,还有什么关于面积的问题能难住他呢?

这样的课堂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释放了学生的潜能,会不会因此减少课堂的容量,影响上课的效率?

在周健华老师的数学课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这是一堂“求百分率的应用题”课。数学课,马坪课改的核心做法是仿题,也就是学生仿照老师给出的例题出题。例题是已知发芽的种子数和所有种子数,求发芽率。一轮题仿下来,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不仅学会了发芽率的求法,还触类旁通学会了合格率、达标率、出油率的求法。

这节课的最后,周健华看到一块小黑板上有这样一道题:“王师傅加工了200个零件,合格率是98.5%,问有多少零件是合格的?”她让出题学生讲一讲解法。那个同学讲得清晰流畅,周健华表扬了她,随后又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了一遍。

这是下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没想到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已经学会了,这让周健华十分高兴。周健华感慨地说:“课堂上这样的例子不少。课改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绝对不要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课堂上,老师预设什么,就生成什么。而现在,学生的思维超前,更重要的是,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也是他们讨论解答的,这比老师的讲授好多了。”

传统课堂两个课时的内容,现在一个课时就拿下了。你能说,这样的课堂效率不高、容量不大吗?

经过多年的探索,马坪学校的课堂已经形成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公示任务、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生成问题——问题驱动、合作探究——测评反馈、展示成果——归纳小结,构建网络——拓展延伸,课外实践。“这一模式充分尊重了孩子的天性,把主动权和话语权交给了学生。”在周大战看来,学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们天生“好奇”“好学”“好动”甚至“好胜”,生态课堂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天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大声发言,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事实证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课堂没有因此变得混乱,而自由的、开放的、生动的、积极的、充满想象力的元素更丰富了。

阳光的孩子

课改带来的改变不仅是上课方式,还有同学们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

周大战说,我们的口号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阳光学子”,我们倡导学生要做到“四敢”——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假如你病了,打完点滴后坐公交回家,一个老爷爷站在你身旁,你是让座还是不让?”这是一堂有关爱心的讨论课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个同学说,如果当时自己身体条件还允许就让,如果实在不舒服还是先不让。没想到他的回答引起了一片质疑,同学们都说哪怕是刚打过点滴也要让座。这位同学哭了。课后,邓美华老师去安慰他,起初以为他是被大家的质疑与批评有点受不了,一问才知道,他是真实地经历了这么一件事。“难怪触动这么大!”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老师很欣慰同学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很欣慰这位同学说出了心中真实的想法。在老师看来,听、说、读、写显然并不是语文的全部,语文还应该与生活、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农村学生与城区学生最大的差别是课堂上比较拘谨,对老师有一种莫名的害怕和敬畏感。在马坪学校,学生们不存在这样的现象。“这与小组讨论和展示机会的增多密不可分。”周大战说,“学生不仅敢想、敢说、敢于质疑,师生之间还建立起了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课改之后形成的清新风气。”

五年级上《为人民服务》一课,老师要同学们讨论“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这是探寻人生的意义,对小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太难。但没想到学生提出来的问题都很精彩。一个学生问:一个干坏事的人救别人死了,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还有一个学生问:可不可以让死既不重于泰山也不轻于鸿毛?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很深刻,很值得探讨,而且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学生敢于思考,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强了。这其实也正是马坪课改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小组是马坪学校打造生态课堂最生动的载体与最活跃的文化细胞。学习小组不是简单的第一组、第二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很有特色、很有个性的名字,比如,团结组、梦想组、彩虹组、阳光组、旋风组、神童组、齐心协力组。这是全组同学智慧的结晶。每个小组还有自己的口号,比如“梦想创造未来”“只有光才能照亮黑暗”“闪电、闪电,永远闪亮”。

学生的改变不仅仅是胆子变大了,表现欲更强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关心别人,更加积极乐观。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六年级2班的张丽娟和同班朋友张洁、张雨婷出去跳橡皮筋,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楼上不知谁家的水盆倒了,泼了张丽娟一身。张丽娟有些生气,但是对方道歉后,她也就没做声了,对方不是故意的,要原谅别人。张雨婷赶忙将她领到家中换衣服,哪知找来找去,发现自己所有的衣服都被妈妈洗了,只剩下一件新衣服。张丽娟知道这件衣服的分量,这是张雨婷的爸爸送给女儿儿童节的礼物,张丽娟准备在六一节当天再穿,平时别人连碰一下她都不让碰。张丽娟小声说了一句“算了吧”,但张雨婷还是大方地拿了出来说:“快穿上吧,别感冒了。”张丽娟感到心里暖暖的。

去年暑假,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联合一些爱心人士搞了一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来到马坪学校唐林坚同学的家中时,他们都被这位小朋友的乐观和懂事感动了。

小林坚是个不幸的孩子,家中有三个病人,爷爷卧病在床,奶奶患了癌症,妈妈身体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爸爸不得不常年外出打工挣钱。但是小林坚却是异常的懂事、乐观。

慰问那天,唐林坚的家中来了一屋子人,凳子不够,他赶紧跑到邻居家借凳子,还勤快地为大家倒水。当爱心人士递上慰问金的时候,唐林坚却执意谢绝,他说:“谢谢叔叔,我希望能把这些钱送给更需要钱的人,我们家还可以自己挣钱。”

从孩子的表现,你也许看出了“阳光”的内涵和意义。

“阳光孩子”就是心里装着光明,装着梦想,充满着向上的力量;装着好奇心,装着想象力,装着对知识的渴求;装着他人,装着爱心,装着一颗感恩的心;装着顽强,装着勇敢,装着不怕困难的勇气。

“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给了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和交流、合作的机会,同学之间心与心接得更近了,也让学习与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了,学生的精神面貌当然大不一样。我一直认为,学校不能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培养。十年二十年以后,当学生走向社会,学校留给他们的印记,不能只有冷冰冰的知识,还要有一些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一点温馨的记忆。”周大战说。

是啊,开放式课堂代替了传统式灌输,合作与交流代替了孤独和保守,学生的眼界高了,视野宽了,思想活了,更加阳光了,整个学校也因此变得更有生机更有活力了。这,就是课改带来的变化。

自信的校长

周大战朴素的笑容显得那么自信。

在2006年课改刚刚起步时,周大战曾对老师们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没有特色,大家的教学没有成就,但是,课改可以改变一切。只要大家沉下心来,坚持改革实践,早晚有一天,我们的学校可以走出冷水滩,走出永州,甚至走出湖南。”当时,一些老师以为周校长在说梦话。

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今回过头看一路课改的艰辛和汗水,品味成功的喜悦时,老师们才真正觉得,周大战是马坪课改的思想发动机和实践引领者。

为什么要搞课改?很多人问过周大战这个问题。

周大战说:“其实,在我的心里,早就产生过课改的冲动,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平台。来到马坪以后,我对一些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几十年来,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学校和教师,很多做法陈陈相因,积习渐深。尤其对分数,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看得很重。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60分与80分真有那么大的差距吗?学生排名和学校排名(以分数为依据)有什么实质意义呢?当然,还有一些现实问题,学生作业量大,厌学情绪严重,好老师、好学生留不住。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只能从改革中找出路。”

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改。

周大战选择了一年级的一个班作为试点。他和任教老师准备了足足一个星期,一起备课,一起讨论实施策略,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确定了几条基本的课堂原则:一、不批评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二、不给学生过多的规范和限制;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课,让他们以一种自由的、自然的状态学习。

全校三十多个老师都来听课。虽然准备得很充分,但这堂课显然并不成功。当时设想的是两个老师进课堂,一个负责教学,一个和学生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字。开始十分钟左右,课堂还比较正常,随后就有孩子开小差了,慢慢地你推我挤,有的孩子甚至趴在了地上。孩子们倒是有了自由,课堂里却是一片乱糟糟、闹哄哄的样子。

评课的时候,老师们都不开言,只把眼睛紧紧地盯着校长周大战。周大战说了两句话:“课改肯定要搞,今天的课就不评了。”

两个老师坚持了一个月,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也非常痛苦的起步。虽然没有成功,但周大战没有退缩。他非常认真地反思了这一个月的试验,觉得有教训也有经验。

从教训方面看:一、两个老师进课堂,明显有两个中心,学生不知道听谁的;二、两个人合作不好,就搞不下去了;三、一节课两个老师进课堂,不现实。

经验呢,至少也有两条:一、学生兴趣明显提高,总能围着老师转,不听课的现象没有了;二、多一个老师的好处也很明显。

由此引发了周大战的思考。怎么把两个老师的优点发展下去,自然就想到了分组,每组一个小组长当小老师,这就不只是两个老师了,至少有五六个。但在实施中问题又出来了:小老师没法施展拳脚,得不到同学的认可。于是就想到每个小组挂一块小黑板,让小老师有施展平台。

当周大战提出挂小黑板的做法时,很多人还是不赞成,他们觉得挂小黑板不好看,还可能影响采光。周大战说,先挂起来试试看。

小黑板就这样挂出来了,没想到一挂出来,不但没有影响教室的美观和采光,而且效果非常好,学生兴趣高涨,都想上黑板,小组的平台显现出来了,小组长的作用也发挥出来了。

课改的雏形就这样在摸索中形成了,这是真正的摸着石头过河。

在这个过程中,质疑和压力、困难和挑战如影随形,但都被周大战顶住了。

首先是老师们的怀疑,这是不是乱折腾?有没有出路?有的老师因此不愿意改;而有的老师虽然愿意改,却不知道如何改——真正给了学生自由,他们驾驭不了课堂。对不愿意改的人,周大战知道不能逼鸭子上架,只能慢慢来,当课改的效益逐渐显现出来,他们会从消极的旁观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所以他把重心放在指导不会改的老师身上。首先他搞了一个“导学指南”—— 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先在黑板上公示出来,这节课就解决这几个问题。有了这个东西,老师们的备课、听课就能有的放矢,课堂就不会失控。后来,“导学指南”又演变成学生的“自学指南”,学生对提问也有了范围和方向。

其次是来自领导的压力。从传统的角度看,课改的课堂乱哄哄的,问题不少。一个老领导到马坪听课,悄悄地把周大战拉到一旁,说:“我听了几堂课,没有一堂是安静的。几十年来,我可从没看到哪所学校是这样上课的。”

还有来自社会的阻力,毕竟课改的成果不是一下子能显现出来的,而且老百姓历来看重的是分数,是规规矩矩的课堂。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妇女大声说:“马坪学校老师自己不教课,让学生来教,乱搞!”她是故意说给周大战听的。

在周大战课改最艰难的时候,是区教育局的几任局长给了他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现任局长朱昌锋,上任伊始,就跑到马坪学校现场办公,对周大战说:“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支持你!人家说好说坏随他说,你自己要站稳脚跟。”朱昌锋还经常把教育局相关股室负责人和教研室的教研员带到马坪学校,一起进课堂听课,与老师们研讨、剖析,一起解决教学中的困难。

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有一批忠实的拥趸追随在周大战身边。

邓美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邓老师说:“周校长提出搞课改,一开始,我觉得有困难,但是我支持他。沉闷的、缺少活力的传统课堂需要变革,学校的发展需要变革。但是课改没有现成的模式,我们也没见过别人的课改课堂,不知道怎么改,我很着急。有时在家里,我也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我的焦急情绪来,我会自言自语,明天的课怎么上啊。惹来我老公的嗔怪:‘你这是怎么了?’好在路是人走出来的,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终于闯出了一片课改新天地。”

如今,邓美华已成为学校的课改骨干分子。骨干的引领作用是巨大的,邓老师说:“课改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来过我们学校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这里浓浓的课改氛围。这得感谢周校长,有一段时间,周校长不许我们谈课改以外的话题,如果他听到我们议论别的事情,就会悄悄地把我们喊到办公室,说,你们为什么不议论课改呢。这样的课改氛围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益的,它让全体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在围着课改想问题,出主意。”

在周大战的追随者中,还有吕海龙、雷刚华、周美艳……

课改让老师们有了共同语言,也让老师们有了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有个老师是从别的学校应聘来的,原来学校的校长对周大战说:“这个老师这么多年来从没认真上过课。”言外之意是让周大战管严一点。来到马坪后,周大战发现他工作很努力,问他:“听说你以前没有这么努力过啊。”那位老师说:“是啊,那所学校耽误了我十来年,从来没让我认真工作过。”

这就是课改的魅力。

课改之路走到今天,周大战感受到了成功的荣耀,毕竟艰辛的付出获得了认可,这是他最感欣慰的事。

但同时,他也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和困惑。他说:“这么多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搞课堂教学改革,孜孜■,勤勤恳恳,做我喜欢做的事。我是追求平淡的人,我没想过什么荣誉,也没想过出名,课堂就是我的事业所在,我的生命所在。但现在,我感到越往深处走,课改越难,这似乎是一条无法预知未来的路,我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我需要支持和帮助,也需要别人的经验给我以借鉴。但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会坚持下去。”

从周大战的办公室走出来,看到湛蓝的天空,飘动着轻柔的白云,阳光依旧灿烂。这是一个美好的冬天。

链接

马坪学校课改理念

课改改什么?

1.改革老师的大脑,不要老想着名利,要多想一想自己的责任,想一想学生的成长。

2.改革老师的双眼,不要只看到分数,要看到学生的发展,看到学生的未来,看到学生的能力,看到学生身上闪烁着的智慧火花的美丽和精彩。

3.改革老师的嘴巴,不要滔滔不绝,要少说,甚至不说,让学生去说。

4.改革老师的双手,不要不停地写,要少写,甚至不写,让学生去写。

5.改革老师的双腿,不要老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听,去看,去跟学生交流沟通。

让快乐传递快乐,让幸福分享幸福

1.只有快乐、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快乐的学生。

2.如果老师每天板着一张脸走进课堂,课堂还会有快乐吗?

3.如果老师每天在数说着学生身上的缺点,课堂里还会有幸福吗?

4.遇上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一辈子的幸运。

判断一堂成功的课的标准是什么?

1.听完一堂课,闭上双眼脑海里全是老师的精彩镜头,这堂课失败了;反之,若全是学生的精彩镜头,这堂课成功了。

2.所有问题都在课堂里解决了,是一节较好的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他们的思维还处在探究状态中,这是一节成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