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逃离老人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逃离老人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未来某天,你,一位老者,坐在空无一人的家中,也能安之若素。孤单时,你按动腕表上的绿色按钮找朋友聊天,或向健康专家咨询;紧急时,按红色按钮,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子女或紧急联系人会同时接到通知,一呼百应,迅速出现。

这些十年前出现在相建南事业规划中的场景,已成为如今可穿戴设备创业潮中的典型想象。

在本期可穿戴专题中,腕宝(jWotch)是颇为独特的一个项目。不仅因为创始人年过六旬,有学院派风格和跨国创业经历,更因整个项目的起步时间远早于智能手机的诞生,研发过程耗时10年。

探寻一个“前智能时代”的可穿戴设备诞生记,或许对当下软硬件热潮中的诸多创业者,具有借鉴意义。

“婴儿潮”商机

2002年,身在美国的相建南发现,“婴儿潮”一代已有相当部分年过半百,大批亚健康人群、新生病人,对健康需求十分迫切。“当时计算机和通讯设备都已经比较发达,我想,这些技术能不能整合成针对老人的服务平台,提供包括健康数据分析、健康干预和紧急施救等服务。”相建南对《时间线》回忆说。

如今,这些现象也出现在中国。随着第一、二代独生子女逐渐步入职场,留守老人和空巢家庭迅速增多。这类用户需求不仅是刚性的,且规模大、可持续。

以腕宝最近的用户调研为例。规模在1000左右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受访者有意愿购买类似设备,并每年支付一定费用享受后续服务。

十年前便看到这一趋势的相建南,辞去工作,和两位美国朋友合资500万美金创业,取三人名字首字母,命名公司为JXJ(中文名为统捷通讯)。

最开始,这位1983年毕业于中科院、后留美获博士学位的软件工程师,希望搭建的只是基于互联网和软件的服务系统平台,其中包括,用户上网登录即可查询个人健康信息的健康管理平台;对健康数据做分析后给出健康干预建议的数据分析平台;以及,能提供个人一对一电话咨询和急救呼叫的专家服务平台。盈利模式是,每年收取会员服务费,不同价位,对应不同服务。

对在多家美国企业中有过电子通讯、股票交易、人工智能和医疗系统等项目研发经历的相建南而言,将这一集医疗、通讯于一体的软件服务系统搭建起来,并非不可实现。真正的难点在于,他缺乏一个深入用户收集数据并发出反馈的硬件设备。

“我们发现,要等这个硬件出现,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必须自己开发。”相建南说,“健康管理这种服务,必须有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JXJ最先尝试的硬件终端是一款胸带,跟踪测量心电图。但很快因用户体验不好而被摒弃,理由是“穿戴太麻烦,不方便”。

当下软硬件热潮中一些被人熟知的产品思路和开发定律,在2002年却是一片有待定义的处女地。胸式传感器的失败,让相建南开始思考,收集数据的方式须尽量自然。最终,他想到了手表:手腕是适合收集健康数据的人体部位,而手表也是用户日常佩戴用品之一。能否让手表扮演这一关键的硬件终端?

硬件难题

自科技界进入开源时代,五花八门的技术酷玩让极客们应接不暇。在他们的思维中,一个作品因技术而生,是十分自然且乐趣十足的事。但“为了技术而技术”的产品,却会是创业者的灾难——因为高精尖技术并不必然孕育着用户群体。这也是当下不少可穿戴设备的窘境:万事俱备,只欠刚需。

10年前相建南的境遇,却和现在许多创业者恰好相反:已经找到用户需求,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用手表作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终端时,他却要为这个决定寻找一个全新的传感技术和集成方式。

之前用于测量心电的胸戴式传感器,若移到腕部佩戴则需减少导联点,因而无法保证测量准确度;而当时市面上存在的其他传感技术,也都要求使用场景稳定,才能获得有效结果,同样无法适用于便携式可穿戴设备。JXJ急需一种既便携又稳定、有效的传感技术。

同时,团队面临的另一个难点在于,要让这款可穿戴产品,实现健康数据收集、传输,并具有语音通话、紧急呼救、定位等功能,就要将传感器、检测仪、定位系统、通讯模块等上百个元器件,塞进手表大小的外型中。相当于一块手表实现手机、检测仪、定位仪和传感器的大部分功能。这意味着,团队既要找到尺寸合适的元器件,还要把它们集成起来。

“当时市面已有的部件,比如通讯模块,已经做成标准化了。“相建南回忆道,“要加新的功能和用途,就要通过反复多次的测量和研究,没有长期研究,做不出来。”

于是,原本计划一年就能实现的硬件研发,拖到一年半甚至两年后还未见雏形。每年100万美金左右的公司运营成本,让JXJ的现金流捉襟见肘。2006年,迫于成本压力,且考虑到后续软件研发更适合在国内发展,相建南带领创业团队回国寻找合作伙伴。

在国内,由于这项技术具有一定难度和前瞻性,JXJ吸引了不少高校研究生一同加入项目研发。相建南还根据技术特点,通过申请项目资助,从嘉兴等地方政府获得颇丰的资金、资源支持。加上自己又投入的资金,共筹得3000万人民币,帮助JXJ逐渐度过了资金紧张的困境。

经过7年的研发,2009年,JXJ的第一款硬件原型机终于诞生,名为腕宝(jWotch)。相建南将它定义为“物联网的个人健康管理终端”。本质上,它与眼下时髦的“智能硬件”、“可穿戴”并无二致。

腕宝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柔性传感技术。传感器与表带融为一体、紧贴皮肤,能承受较大程度的变形。1200个数据采样点通过测量脉搏压力和脉象,可收集80-100项心脑血管类健康数据,比一般传感器多出5-6倍。

为将众多功能模块集成在手表的狭小空间内,JXJ在硬件工艺和软件算法上都做了大量尝试。最终摸索到的路径也与今天可穿戴设备的产品思路不谋而合——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做分离。

要将以前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仪器设备能实现的功能,全部搬到手表大小的腕宝上并不现实,因此“把以前的设备分成两块:数据测量放在表上,得到数据以后,送到后台去,用超级计算机去分析,”相建南说,“这样,它的体积可以减小到很小,同时也不丢失大强度的分析计算的精度。”

这无疑是现今智能硬件的通用思路:以硬件传感器做数据收集终端和用户流量入口,再将数据上传云端做大数据意义上的分析、分享等更多应用。

2011年,腕宝正式,首批发售3000只,其中一半面向大陆市场。谈起历经多年的硬件研发经历,相建南感叹,有别于可以无限制迭代的软件研发,涉及第三方设计和制造合作的硬件研发,“只要没卖出去,就是做多少亏多少。”这也是他选择小批量预售、小批量制造投入市场的原因。

和当前普遍的软硬件设备相比,腕宝的软件平台在数据分析和健康管理之外,还提供健康咨询和紧急呼救类服务。

健康咨询服务意味着,JXJ会在全国招募专家成立专家库,方便用户通过腕宝电子预约;还要与移动、联通合作通话套餐,实现电话咨询和流量上网。咨询中,医生可借助腕宝在云端收集的个人数据库,分析用户健康状况,按次收取咨询费用。在面对当下“智能手表是否要加入通讯功能”的争论时,腕宝的功能决定了它必须做一款“可穿戴的手机”。

“微软、谷歌、三星都有尝试将通讯功能整合进穿戴式设备,”相建南说,“我想,我们用通讯连接后端服务平台的健康可穿戴化选择,是正确的。”

而紧急呼救服务,则须团队设立人工呼叫中心,配合腕宝的定位系统,与用户所在地的医院、社区建立密切合作。整个服务平台的搭建工程可谓浩大,但也在逐步展开。

目前,腕宝团队共45人,其中有12名呼叫中心成员。通过这个小团队的努力,南通、宁波两地政府已采购腕宝,给部分离退休公务员和老年公寓使用。由此,相建南意识到,与政府合作养老事业,是腕宝一条可预期的销售渠道。至于面向大众的营销,将主要通过电商平台来完成。

今年7月,JXJ腕宝正式入选微软云加速器第三期项目。微软云加速器总经理林为千对《时间线》表示,下一步会着重帮助腕宝改良外观的工业设计。相建南则希望,借助微软在全球各地的云平台,尝试进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