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佛教雕塑艺术的演变与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佛教雕塑艺术的演变与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作者:陈国仁 单位:莆田亚典工艺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雕塑造型艺术之一的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雕刻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哲学家西卡尔曾说过:“艺术在它的萌芽时期,似乎就是与神话联结在一起的,即便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它也从来未完全摆脱神话与宗教思维的影响和力量。”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和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佛教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接触,由相依附、相冲突、相激荡到逐渐地融合、协调,从而逐渐形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佛教雕塑艺术。

佛教雕塑是以佛教美学为核心的宗教艺术,在东方雕塑史上占据着主流艺术形式。据史料记载,公元67年西汉汉明帝遣使入西域求法,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原。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交融,历经数百年的风格演变之后,中国佛教雕塑艺术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造像风格。中华民族是一个宗教文化包容性很强的民族,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吸取精华,不断创新。佛教文化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原后佛教造像的形式与内容大都呈现异域风貌,魏晋南北朝以前本民族特色的佛像雕塑样式比较少见。历史进入唐代以后,由于“贞观之治”带来的社会繁荣,社会风气开放,丝绸之路的发达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这些因素使得唐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进入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唐代雕刻艺术家以饱满富有激情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把这种体现中原文化大器质朴的艺术风格的创作形式运用在佛教造像雕塑的制作上。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唐代的佛像风格已不再具有那种超凡脱俗、遥不可及的神秘感,而显得温和圆润、生动柔和;在造型上也从之前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庄。从敦煌飞天的发展可以看出唐代雕塑艺术的越来越民族化,如唐代飞天已经将外来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入本民族的艺术特点,形成唐代艺术上独特的风格。石窟墙壁上的飞天翩翩起舞,或脚踏祥云、或乘风飞翔,如同从天而降,显得那么轻盈而富有动感、萦绕着仙人缥缈的神秘气息。这时的佛教造像艺术,无论表现形式还是艺术风格,都体现出古老的中原文化所具有的艺术特征。

佛教雕塑艺术逐渐渗入民间的同时,作品更趋于生活化、现实化。古代艺术家通过作品形象来表现现实人物的性格和情态,世俗化的味道更浓,丰富了佛教艺术反映现实的能力,拉近了佛教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使菩萨形象更为亲和、女性化,成为佛教信徒精神寄托的一种载体。佛教雕塑艺术的世俗化削弱了雕塑所表现的宗教性,从而增强了艺术性的表现。佛教讲求佛性,教化人们不为外物所左右,把外物看作是空幻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不为现实的利害所烦恼,达到超出一切爱憎是非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为了达到教化目的,佛教雕塑贯以塑造具体的以佛、菩萨、罗汉、力士等形象来表现人间的理想生活状态,也就形成了这一时期佛教造像写实性的制作方法。如唐代敦煌石窟的菩萨造像,皆是以“胖”为美的典型女性形象。衣服、饰品等着装方面符合当时女性的身份样式。唐代在制作处理佛教群雕人物关系时,更加注重把握不同形象性格之间的关系,将理想化的精神世界通过具象化的表现手法世俗化地表现出来。这种特点运用在宋代佛教造像方面发展出新的意趣和风貌,其主要方面体现在塑造观音菩萨的造型上,逐渐由男性形象转化成为了端庄秀丽的女性形象。由此可见,佛教造像随着时展和社会变迁,有着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通过世俗化生活的影响,日趋注重表现现实人物的性格和情态,进而通过造像阐释出佛教教义中的主旨以达到感化世人、普度众生的宗教目的。

佛教艺术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被中国传统儒、道学思想和艺术风格所影响,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特征。为了服务于统治阶级、教化民众,中原佛教造像风格在雕塑空间占地上规模庞大,注重体量感,突出体现浑然浩大的气势。如山西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以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等,这些佛像石窟造像群落不仅经典而且规模庞大,并且巨大的立体圆雕佛像石刻并不是单摆浮搁地坐落在那里,而是一个相互衬托、相互关联的石刻群落。雕像大都以本尊位于中心,弟子、菩萨等形象都位于两旁,同时在本尊与菩萨等神像的影背处还雕有体现“佛光”的石刻浮雕装饰;龛楣处多绘有翩翩起舞的飞天以及装饰性花朵,窟内墙壁壁画描绘着佛教故事情节,形成主体明朗、中心突出、有衬托、有呼应、节奏起伏变化丰富的统一石窟整体,使错落有致的画面在洞窟中营造出浑然、超脱的神秘空间感。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以形写神来表达情感因素,产生共鸣。中国佛教雕刻在造像上非常注重“以形写神”,“头者精明之王也”,所以特别强调头面部造型与细节等塑造。通常,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天王的愤怒、力士的彪悍等,都是要通过人物的眼部神态和口部轮廓等微妙变化加以传达。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雕塑艺术家在塑造佛像时,都秉承着虔诚的,竭力在传神上下功夫。根据宗教的仪规理想,捕捉神韵,悟得技巧。如脱胎佛像《西方三圣》作品,西方三圣是由主尊阿弥陀佛与其两位肋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组成的。主尊阿弥陀佛头饰螺发,大耳垂肩,面形丰满圆润,眉如弯弓,双目俯视前方,端立于莲花宝座上;莲瓣错落有致,佛像衣纹线条流畅,具有唐代薄衣贴体之遗风。主尊左侧为肋侍观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整件作品都十分注重佛像面部细节的雕镌,呈现出亲切自然的艺术美感。

在佛教雕刻艺术的创作中非常重视线条艺术的运用。“线”是中国造型艺术的重要语言。受中国古代绘画的影响,佛像雕塑特别注重线条的刻画。造像创作过程中,先以立体圆雕、浮雕等雕刻方法塑造具体的形象,再借以既有表现力又有形式美的线条加以艺术修饰,这种流畅的衣纹线条独具鲜明的东方民族风格,概括出线条一种流动的韵律之美。在佛教造像中,常用粗硬的线条造型刻画天王的剽悍与勇猛,用细柔的阴刻线刻画菩萨颈下横纹,表现其肌肤的丰腴细腻。中国的人体雕塑重视衣纹线条的塑造,将人物衣服质地的轻薄、厚重之感真切地刻画出来,通过衣纹的走向转折表现人体的动态和身段。佛教造像往往通过巧妙地利用衣纹的特征来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性格,在衣纹的处理方面展示匠心独具的功夫与魅力。如作品《一叶观音》,妙相庄严的观音随意地坐着,胸前金色的璎珞熠熠生辉,简单的衣纹线条流畅自然,与垂落的飘带和波浪形莲座相呼应,极富有动感。整个观音塑像采用脱胎的工艺,衣着色彩瑰丽、和谐匀称;雕像质感光泽柔润、高贵典雅。线条的运用既是作品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又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使线条属性和思想情感双方契合,达到形神兼备、风格凝练的艺术效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000年来中国雕塑艺术用她的独有的包容性和原创性吸收并改变着外来文化——古印度佛教文化与艺术,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精神特点的佛教雕塑艺术形式,留存下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古代佛教雕塑精品,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学习和借鉴的艺术范本。当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优胜劣汰已经是必然趋势,现代中国佛教雕塑艺术也当与时俱进、谋求发展,作为佛教雕塑艺术家,不可止于“游于艺”而“疏于理”。须知大师之大,绝不止于技艺高超,还在于理论精要并提高艺术创作理论水平,以此将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理论基础运用于佛教雕塑题材的创作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