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田径训练和比赛的归因理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田径训练和比赛的归因理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从心理学和训练学的角度,通过对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归因理论研究,使教练员和运动员能正确进行田径运动内控和外控因素、焦虑唤醒水平、习得性无助感等归因分析,且教练员应注意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归因倾向,以激励、鼓舞运动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为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关键词 田径 训练和比赛 归因理论

一、关于田径运动归因分析的控制点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内控因素和外控因素

内控因素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强烈倾向于将其经历中各种积极或消极因素看作是自己个人行为的结果,因此,这些因素处于主动控制之下。外控因素是指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强烈倾向于将其经历中各种积极或消极因素看作与自己个人的行为无关,因此,这些因素是个人无法控制的。

我们发现,具有高内部控制点的运动员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主要的归因分析是他们自己能够控制的一些因素,如努力程度、技能发挥水平、注意范围等。而高外部控制点的运动员在出现问题时主要的归因分析是认为裁判、对手、观众等他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本来可以获得较好名次的却未能取得。因此说,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多数应为内控型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他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控制和把握一些可控因素上,如技术、战术、思维、期望、注意的范围和方向、唤醒水平、对失望的反应等,而且还能有效地应付诸多不可控的因素,如天气、裁判、对手、场地、比赛时间等,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他们能迅速重新将注意转向可控因素上。这就要求教练员要选好队员,经常在训练中给予良好的心理导向,从而使之能在训练和比赛中鉴别出哪些因素是可控因素,哪些因素是不可控因素,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控制能力,最终在训练、比赛中更能沉着、有效地排除干扰,实现最终目标。

(二)归因分析的焦虑唤醒与控制点

无论是内控型或外控型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对内控型运动员而言,极端的内控型运动员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在赛前同样能体验到与外控型运动员相同的极高焦虑感。但内控型运动员往往比外控型运动员更能现实地处理好成功与失败的问题,对自己的努力更有信心,这为进行自我调控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使赛前焦虑水平降低。在比赛中,我们总结发现高焦虑与外控点之间有可靠相关,实际的或主观的缺乏控制都会导致焦虑。这要求教练员选材时更要重视运动员的性格、气质特征,尽量挑选内控型运动员,并在日常训练中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和心理调控,逐步培养运动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接受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勇于改造和提高自我等能力。

(三)归因分析的性别差异与控制点

在训练和比赛中,我们发现女运动员较男运动员相比,更倾向于外控型。总的来说,女运动员对自己的评价较低,对成功的期望较低,对失败总会进行外部的归因分析(如气候、场地、对手、裁判等),而过少地进行内部归因分析(如自己的努力程度、能力的表现、比赛中的注意力等)。而男队员较多地表现出对胜利的渴望,比赛中基本上都竭尽全力去奋斗。因此,教练员在平时训练和比赛的归因分析中应更多的激发女运动员对胜利的渴求和欲望,注重逐步培养其竞争意识及努力战胜对手、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二、要注意习得性无助感的归因分析及其预防和矫正

(一)习得性无助感的归因分析

习得性无助感会使运动员把每次训练和比赛成绩的不理想或不及别人归因于客观上无法改变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归因于缺乏能力而不是缺乏努力;2.归因于外界因素,如恶劣天气、裁判不公、外界因素干扰等因素;3.对技术技能的改进和提高不愿冒风险,从而产生一种信心不足和无奈感;4.将自己看作是不断的失败者,从而造成成功的经验越来越少,而无助感越来越强,最终导致对目标失去信心和勇气,甚至最终退出训练和比赛。水平越低,无助感表现越突出,高水平运动员在不同场合也会出现此类情况。因此,教练员要认真了解每位运动员的情况并及时进行调节,以便帮助其达到正确的心理定势。

(二)习得性无助感的预防及矫正

第一,要尽量给运动员积极有效的反馈,以培养运动员学习的兴趣、动作的正确概念及比赛节奏的把握。具体可尝试:1.训练时尽量给运动员积极有效的反馈,避免对运动员因表现的好坏而出现情绪上的波动;2.要帮助运动员发现在某些方面自己存在的优势,一直被队友和教练看好;3.在训练和比赛时要经常运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给运动员以激励,如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肩膀等;4.避免用讽刺、侮辱或大声吼叫对待运动员的失误或失败。

第二,可通过比赛或模拟比赛的形式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可控能力,并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向,让运动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另外,也应不断培养运动员的内控倾向和动机倾向,强调个人努力程度是运动技能和成绩提高的重要决定因素,以此引导运动员产生更多的动机效果,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第三,归因分析应实事求是。教练员要了解和掌握每一位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及其所具备的最大潜能,准确进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目标设置,对结果的归因分析努力做到实事求是。

总之,归因理论认为:不同的归因分析会直接影响田径队员将来的期望、情感和行为。因此,教练员一定要帮助运动员建立积极的归因分析,通过有效的引导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秀珍.初级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2).

[2] 黄赛强.田径队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