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徐浩《陈尚仙墓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陈尚仙墓志》,全称《唐御史大夫张公故夫人颖川郡夫人陈氏墓志铭并序》。志高72厘米,宽70厘米,青石质,志文25行,满行25字,楷书,有界格。2003年春,出土于河南洛阳红山乡。为唐代徐浩所书。
徐浩(703~782),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人。因擅长文章,常为皇帝书写诏令,宦海沉浮,历任朝廷多个重要职位。
徐浩的祖父徐师道,父亲徐峤之皆擅长书法,名闻一时。徐浩自幼跟随父亲习书,书名更盛。他诸体俱能,尤以楷书闻名。
徐浩所处时代,是历史上楷书最为繁荣的时期。他上承虞欧褚薛等初唐巨子所开拓的楷书法则,又逐渐在和同代人的激励、影响、竞争下,开创出与初唐诸家不同面貌的新风。
最突出的就是,他的楷书在学习初唐巨匠的基础上,一改先辈相对瘦长的风格,而逐渐变得骨肉丰腴、结体宽博。
徐浩《论书》云: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徐t须利,如此则其大较矣。
这段话可以很好地看出他的主张,他讲究用笔筋肉停匀,丰腴动人,隐藏锋芒,结构一改险峻之势,疏密得当。
《陈尚仙墓志》是其早年楷书力作。从中可以看到他对初唐诸家吸取精粹,带有很鲜明的前人印记。虽以楷书为主,但其中常有行书字体或行书笔意,尤其是王羲之的行书,如“不”“迹”“之”等字。因有行书笔意参入,一扫唐楷森严的法度,而增加了几分妩媚与灵动,因此更加悦目可亲。对观者而言,这是一种有愿望也有可能的亲近。耐人寻味的是,此碑有数字极其肖似颜真卿,如“华”“监”二字,移诸颜书碑刻中,也不会令人疑心出自他人之腕下。徐浩和颜真卿之间,书风到底是谁影响谁,一直是桩公案,这里提供了个有趣的例证。
后人常因徐浩晚年的《不空和尚碑》而斥其圆熟近俗书,如赵《石墨镌华》:“今观《不空和尚碑》虽结法老劲,而微少清逸。”李后主:“徐浩得右军之肉而失于俗。”大概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见到像徐浩《陈尚仙墓志》一类的早年作品。
《陈尚仙墓志》或许正符合史书所说的“少而清劲,随肩褚、薛”,字体结构类似欧阳询、褚遂良,但丰腴过之。但因是早年之作,还有生涩的味道,还未走向晚年的“大小一伦,就吏楷也”,而看来清新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