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万里行程 一站丽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万里行程 一站丽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说我这半辈子有不多的几个人让我相见恨晚,那么,书法家张一彬就是其中一个。有趣的是,与我有相似感觉的人其实还有,丽江的好几位书法爱好者都觉得,听张一彬讲书法受益匪浅。

可是,美好的感觉却总是短暂。还有很多问题未及请教,通过《玉龙山》介绍他的文章还未动笔,却获知一彬将于年底离开生活了一年的丽江。于是,赶紧约了他,在一个初冬的下午,请他聊聊书法,也聊聊他自己。

两个人相对坐了,中间隔着茶几,一边品普洱茶,一边聊书法。

一彬书法

自然,首先聊到一彬的书法成长历程。

张一彬,又名张一冰,六十年代末期生于洪泽湖畔的淮安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洪泽湖书画院副院长,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受父亲影响,自小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十多岁开始临帖练字,十七、八岁真正入门。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毕业后先后到中学和师大教书,除了历史,还教美术和书法艺术。多年来,始终把研习书法当作毕生追求的事业。经过多年努力,2003年,终于考取浙江大学书法研究生,在名师指导下潜心钻研书法篆刻创作。十多年来,他在教学和研究之外,先后在江苏、北京、重庆等地开办画廊,既为支持自己的书艺创作提供经济支持,也广交全国各地的书界名流和专家学者,从而更深层次提高了自己的书艺水平。

张一彬研习书法涉猎很广,真草隶篆各种书体都下过功夫,晋唐宋明各种风格皆有学习。主攻方向为行草,早年学米芾,喜欢米芾书法的风流潇洒,也学过坡,然后下探到明清时期如王铎、倪元璐、董其昌等,感受到明清书风的韵味,然后又上追到唐朝,如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坐位等,发现了其豪放苍茫的书风。再追,发现中国书法有个共同的源头,就是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他认为,中国书法的帖学都是以二王为宗,书法学王,就走对了路子。从那以后,即使临遍百家,但始终以二王为宗。

丽江缘

2004年暑假,张一彬第一次只身来到丽江。对丽江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在古城中的客栈住下,一呆就是一个多月,把丽江远远近近的景点都跑遍了,没事就到束河下棋,交了好几位棋友。有时还看纳西人打跳,一看半天。他觉得,丽江气候非常好,生活氛围特浓,特别适合像他这样思想自由、性情懒散的人。回去后,他念念不忘,于是在2005年暑假,他又一次来到丽江,把上年去过的地方复习了一遍,又呆了一个多月。可仍觉得意犹未尽。

他告诉我,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中国文人成就一生事业的必经之途。但行万里路,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有深刻的体验。旅游式的去走,走上十万里、百万里,其收获也不会大。应该像古人那样,安心地住下来,与当地人在一起,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才可能真正体会到当地的文化意蕴。所以,他决定像以前到曾呆过的一些地方一样,到丽江长住一段时间。2007年12月,他辞去工作,第三次来到丽江,在古城中租了一间商铺作为工作室,开始深入丽江的生活,开始更进一步细细品味丽江的文化。

我和一彬认识就是在此期间,丽江书画家协会邀请他指点书友们的书艺。那天,大家有点拘束,你推我让。我想,既是求教,何必拘束。遂首先执笔书写。一彬对我的字一语中的,指出了我长期渴望解决却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

大家认为,一彬对于书法,不仅功力深厚,笔力雄健,结字严谨,行笔神出鬼没,气韵飘逸多姿。而我觉得,一彬不仅书艺高深,创作实践自成风格,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大的一个优点是胸襟开阔,乐于助人,倾心教正于后学。我想,这也许正是他能走遍全国、广交朋友的原因之一吧。

此后,我们便时常聚会,我偶尔去他的工作室小坐,向他请教书法艺术。可惜,毕竟工作忙,下来少有时间练字,求教的次数也不多,就像买了书不急着读一样,心想,他既然住下了,凭丽江的魅力,他至少会呆上两三年吧,慢慢请教也不迟。没成想,光阴似箭,一年光景就快没了,他也要走了。

书法与文化

给一彬添了茶,聊到了书法背后的文化。

我以前读故事书,看到曹植被兄长曹丕所逼七步成诗的故事,但我一直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可看到一彬写诗的敏捷和工稳,我说曹植的故事我信了。一年来,一彬时常参加我们的书友聚会,偶有吟咏,他就可以做到七步成诗,而且往往立意高远,格调古雅,韵律工整,让我感叹。而一彬说,古人天天吟诗作赋,当表情达意的诗词成为一种常态时,出口成章也就没什么稀奇了。自己研习书法多年,与之同步进行的就是国学,诗词吟咏是经常的事,所以,写起古体诗来自然就容易一些。

谈到文化功底与书法的关系,一彬说了一句让我永远不会忘怀的话:高手之间过招永远是文化底蕴的对决。书法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是需要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国学作为基础的,国学是其根基,是其营养。所以,临帖和读书,是书法研习的两条腿,缺一不可,不然是不可能走远的。当今很多书法爱好者,只重视书法技法,不在乎国学文化,那肯定没有前途,作品的内涵不会深,只是唬唬外行。纵观古今在书法上有大成者,都是大学问家,大学者。所以,今天的书法爱好者在研习书法时,做学问丝毫不能亚于临帖。

突然就聊到了现代书法的走向,一彬有自己的见解。

古字,实用性为主,艺术性、观赏性为辅,而今天的书法,尤其是各类大展,使实用性大幅度降低,而装饰性、艺术性上升为第一。所以,在型制上追求大尺寸。小于六尺,在展厅里不起眼,这就带来结字的变化,用笔的变化,装帧的变化,要求更夸张,更具装饰性,必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我问一彬,现在的书法风格是不是更向美术靠扰?一彬说,从大的范畴来讲,书法本身就属于美术。它的空间布白,它的用墨运笔,本身就是美术的一种。

谈到丽江的书法界,一彬认为,丽江的书法群体很活跃,但不要只限于自娱自乐,要在临帖和文化中加强。如果单一的个人难以走向市场,不妨走集体共同推出的路子。其实,丽江就是金字招牌,在国际国内都有影响,可以充分利用。

继续上路

又回到要离开丽江的事,我问一彬,为什么不多呆两年呢?

一彬说,丽江很休闲,呆得太久人易变懒。要行万里路,那就得行起来。离开丽江后,准备先回江苏,回画院,继续研习书法做学问,然后看什么地方适合,又去什么地方。但丽江是他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他会经常回来小住。

问一彬在丽江一年收获了什么,一彬说,在丽江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一帮朋友,本地的,外地的,都很真挚,让自己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然后是丽江的文化,丽江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将会温暖他的一生,他会在今后的一些文章中讲述在丽江的所见所闻和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