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学习语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教学生学习语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同时让学生涉猎大量文学名著,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从而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课外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那就是要教学生学习语言,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学习语言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规则,是“共性”的,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个性”的。所以教师教学生学习语言,必须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符号,学会品味语言的精妙,领悟语言的含义。

教学生品味语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品味词语。(1)品味词语的色彩、情状。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一句,“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表示色彩、情状的形容词,把一个荒废了的园子描写的趣味盎然。(2)品味词语的生动贴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的一段话,首先点明了季节、天气,用了一个“怒”字,将风拟人化,接下来用“卷、飞、渡、洒、挂、飘”等动词,描写风势之猛,风力之大。(3)品味词语的感彩。如《阿长与》中“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一句,一个“心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真挚的感激、敬爱之情。上述这些词语,应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品味词语不但可以领悟作者用词的意图,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是品味句子。(1)品味句子的句式。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语气有轻重之分,如“他这个人人品好”和“他这个人人品不错”前者要比后者重。还有双重否定句的使用,在表达效果上也有明显不同,如《纪念白求恩》中“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里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表达了人们对白求恩大夫的敬佩之情。(2)品味句子的长短。短句活泼明快,长句严肃庄重。如《安塞腰鼓》中,“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升华!”要比“痛苦和欢乐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生活和梦幻在这舞姿和鼓点中凝聚奔突!摆脱和追求这舞姿和鼓点中辐射升华!”效果好。(3)品味句子的深刻含义。如《爱莲说》中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不但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同时, 品味语言还可以采用“换”、“改”、“增”、“删”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反复体味、揣摩、朗读,从而体会语言的精妙,提高语感能力。

二、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

实践证明,凡是语文成绩好一点的同学,都有强烈的阅读愿望,能够挤出时间涉猎大量文学名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感受和领悟,学生学习语文是离不开深切的感受和领悟的。诗歌的意境,散文的神韵,小说的结构、情节等,都需要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想像、联想、补充和发挥。现在,课外阅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要让课外阅读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使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目的。首先是通过课外阅读学习优秀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其次是通过阅读接受思想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陶冶情操。

第二,要给学生规定阅读的内容。或规定主要的内容,或规定必读的内容,不管怎样,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反而会起副作用。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条件。并且,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还会减轻疲劳感,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大胆扬弃一切束缚和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放心读、放心学、放心想。让学生不仅阅读名著,还可以阅读自己喜爱的、贴近自己生活的书籍,如寓言童话、科幻小说、笑话幽默和网络书籍等。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让学生从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四,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对一些经典作品要反复读,要抄下来甚至背下来。要让学生明白没有记忆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青少年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时代,要适量记诵,背一些中外名著,积累文化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做到勤动笔墨,读写结合。或者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读有所思,思有所悟,读思结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提出来的问题展开讨论。如读《骆驼祥子》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祥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买了几次车?结果怎样?祥子的结局说明了什么?哪些段落和句子写得比较精彩?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既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经常性的展示交流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举办朗诵会、故事演讲会、演讲会、课外阅读推荐会、读书笔记展览会、阅读讨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即可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也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又能让学生主动、自觉的阅读文学作品和各种书籍,从中真实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提高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