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子眼中的人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眼中的人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人们在评价孔子时,都少不了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的确孔子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教育出了无数优秀的学生,同时在人性认识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孔子认为“人才”是国之政事成败的关键,那么在孔子眼中人才应具备那些条件呢?这是这篇文章要谈的内容。

关键词:人才;《论语》;孔子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巨人。他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比如:孝道的问题、经济的问题、礼制问题以及宗教问题等等,另外他在探讨人性方面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我国最早的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家。“据《荀子・哀公》和《孔子家语・五仪》记载,孔子在与鲁哀公对话时,曾把人分为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五个层次。”①在孔子看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人的天性和本质是差不多的,只是后天的习染不同,才相距殊远。这一结论在当时应说是十分先进的,它不仅是最早的对人性研究的结论,也是人生而平等的认识基础。孔子一生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人们一提到他必会想到他的教育功绩,他一生教育学生上千,有才有能者七十有二,作为为人师者的园丁,他不愧是教育的始祖。那么在孔子眼中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呢?

“人才”一词在我国古代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人们大多喜欢用“骥”,即良马来借喻,良马就是马中跑的快的马,人才就是人中较出色的人。这一比喻在当时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再后来又用“贤”来概括,孔子不仅使用了这些字来代指,而且首次用“才”来概括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良臣。孔子对人才颇为重视,这在《论语》中有记载: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

孔子一到武城首先询问子游的是发现人才的情况。孔子之所以这么重视人才是因为,他认为“人才”是政事成败的决定因素。舜有五位贤臣,天下便得到有效的治理。武王也曾说过:“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看来人才是国家得到治理的根本,因此孔子发出感慨“才难”。为什么孔子会发出“才难”的感叹呢?是因为孔子觉得找到合乎要求的人才很难,那么看一下孔子认为人才该具备那些品质吧。

一、骥不称其力,称其德

在孔子眼中“人才”首先应具备“德”这一基本品质。评定人才不能光看他的才,还要看他的德。孔子尚德,认为德是最根本的品质,讲求修养德行,这不仅是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担忧的是:不能修养德行、不能讲习学问、不能见义勇为、不能有过即改。孔子有这四方面的担忧,也就意味着他会从这四方面来约束自己,他所说的担忧同时他也会努力去做。而在这四方面中,孔子把“德”放在了第一位,在他看来“德行”在评人时重于一切其他品质。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认为德治,当政者本身就应该具备较好的品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为政者本身的行为思想将会影响到臣民的行为,如果为政者本身不具备良好道德品质,他是无法统治国家,管理臣民的。因为在臣民心中统治者就是他们的榜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是极为重要的。

二、君子不器

所谓的“君子不器”是指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样用途。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博学多才,有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领域中。这也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通才”主张。

孔子所认为的“通才”在《论语・宪问》中可以得到答案:“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所要求的人才,一是要有臧武仲那样的聪明智慧,二是要有孟公绰那样的清心寡欲,三是要像卞庄子那样的勇敢胆量,四是要像冉求一样多才多艺的品性,另外还要有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看孔子这一对人才的标准,就可以想象出他为什么会发出“才难”这样的感叹了。的确作为真正的人才需要的素养很多。

司马迁曾评价孔子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②孔子的学生多“身通六艺”,这就是所说的通才。孔子虽认为才难,但在他的一生中他并没有放弃对人才的培养,而且他在培养人才的时候,也注重人才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另外,孔子自己也是一个通才,他在文学、音乐、礼教、天文、宗教等方面都是很精通的。因此,“君子不器”可以说是孔子认定人才的第二个标准。

三、躬行君子

躬行君子是指能够身体力行的人,这一提法最早源于一次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中: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

孔子认为人才不仅有文化知识,而且还要能把文化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而且做事过程还要竭尽全力。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这一章的意思是为官就要不知疲倦的忠于职守,尽心尽力的去执行命令。而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想占便宜,中饱私囊,更不能急功近利,为了华而不实的政绩去做劳民伤财的事。这一章也要求人才必须竭能而行。

“躬行君子”的另一层含义就是重行重实际,孔子提出很多主张都是强调“行”,比如: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一个人应少说多做,或先做后说,这样才是一个实干的人。孔子反对光说不做、眼高手低的人。而提倡的是: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君子言谈要谨慎迟钝,做事要敏捷迅速。孔子所说的并不是语言越迟钝越好,而主张在语言与行动关系中,行动要跟得上语言,不能夸夸其谈,说话不算数。这种讲求实际的精神是值得后人继承的。而那种言行不符,浮夸骄躁的人,也是我们所耻的: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从这一章讲的内容来看,古代人重行在前多么严重。他们认为在没有做成之前都不能先说出来,应先行而后言。

综上所述,“躬行君子”也是评定人才的一个标准。“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对德、能标准的重要补充。

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这一点对人才的要求是,应立志高远,而不是鼠目寸光的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君子之志在拯救黎民于水火中,把实现“大同”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立下远大的志向,还需有坚强的毅力,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见》)立志高远,意志坚定这应该是孔子这一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作为人才不仅要立大志,而且还要意志坚定。

孔子言志,表示人要有志的言论很多: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为政》)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一个人只有立志才能有所作为,故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体会告诫弟子,立志贵从少年始。

人才,作为世间诸多资源中最为宝贵的第一资源,亘古至今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总体上说不管古代还是今天,人们对人才的界定标准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社会环境不同所以关注的焦点也有所变化。孔子的人才观,更多关注的是“德”,而当今社会人们更多的是重视人才的“能”,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忽视了“德”。

参考书目:

① 《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出版社

② 《孔子・圣人风范》张燕翎中国社会出版社

③ 《我读论语》赵又春岳麓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