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对接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优势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对接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优势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利用资源和优势,在校政、校企合作下,创新培训思路,对接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为企业的稳定、社会的和谐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优势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3-01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人群之一。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十分重要的一环。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有更多的渴望。但事实上,新生代虽从小在城市生活,但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为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在城市生存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开展势在必行。

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生源不足等问题,发展并不顺畅。高职院校如能积极承担起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将会是一块颇具规模的生源市场。高职院校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既能帮助农民兄弟,又可以实现“社会责任”和“社会服务”功能,取得双赢之效。

一、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现状

(一)参加培训比率低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社会阅历有限等,导致其视野较窄,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职业选择迷茫与困惑。因此,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内容和用处不了解。而且,由于工作时间和地点有较大的流动性,使他们没有固定的时间参加一些传统的、长期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积极性不高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此类企业多数对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提升要求不高,也没有激励或者补贴政策,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普遍不高,能用于教育培训方面的费用很少,这也使得他们望而却步。

(三)观念与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时难以分辨,会产生“浪费时间、钱财”等偏颇的认识,对职业技能教育表现出不认同。此外,新生代农民工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之间的反差,加上现有高新企业和技术对农民工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要求,使他们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让他们在城市中得不到归属感,产生自卑心理。

(四)培训项目与基地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由于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培训内容比较单一。另外,开展技能培训需要依托培训基地的建设。但一般企业不愿把自己的企业作为农民工培训的基地,这就导致了实训基地的不足或培训效果不佳。

二、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优势

(一)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

1.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

高职院校有实力雄厚的专业师资从事培训,具备较多领域的专家和“双师型”教师,能承担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且多数教师拥有多年的教学经历和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经营管理,对激发农民工的学习激情有更多的经验。

2.广泛的专业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一般已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齐全的、切近市场需求的专业门类,有能力充分结合市场和农民工需求,为农民工提供广泛的专业选择机会,接受“入学――培训――就业”的一站式服务。很多高职院校还有自身的技能鉴定机构,根据培训后学员的技能掌握程度,可以发放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3.充足的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拥有一定数量的实践实训基地,如校内有模拟操作平台,校外有校企合作单位等,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提供学习、实践平台。使他们可以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快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达到“素质提升、高品质就业”的要求。

(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设备和场地等有利条件和资源,拓展办学空间,实行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也会高职院校提供了一定的生源和经济来源,既盘活了内部资源,又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一步改善学历教育的师资条件。

三、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对策

(一)加强培训宣传力度,展示高职优势,更新农民工意识

信息闭塞是农民工无法正确合理地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类型的重要原因。所以高职院校可以在招生渠道和方式上推陈出新,积极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如主动出击、到新生代农民工聚集地开展集中宣传、举办各种免费职业培训讲座等,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高职院校的信任度和认可度,进而激发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争取政府支持,加大经费投入

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是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经济保障。高职院校需要凭借自身的能力、实力与条件争取政府支持,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比例。实行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集中使用制度,确保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的足额到位,并充分利用好农民工培训的每一笔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三)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确立强势地位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状况,将推出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的需求紧缺的技术工种相结合,同时注重学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有统领培训项目的意识和规划。首先,需要改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时效性,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色、灵活多样的培训机制,如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开展“订单式”培训、发挥职业技能鉴定优势、短期培训班、讲座等。其次,需要充实和创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需职业化,坚持实用性、见效性、针对性,以职业技能的提高为目的。

(四)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共筑培训平台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发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可以走基层,访企业,建立合作伙伴。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零对接。

参考文献:

[1]林碧渝.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提升的研究――以温州为例[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2]杨丽.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N].工人日报,2013-06-21.

[3]娄玉花,徐公义,王强.高职院校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7).

[4]黄娟.高职院校农民工培训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1.

[5]马莹.关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 开辟新生代农民工高职教育新领域[J].职业时空,2014.01.

作者简介:

张晓亮(1980.01-),女,浙江宁波人,助讲,大学本科文学士,研究方向: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