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途径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途径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转变管理职能,加强职业教育的监管。建立校企之间专门的组织机构,发挥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签订校企之间的契约。职业学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建立为校企合作服务的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制度,充分调动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教,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存在问题;长足发展途径探析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在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了,由原来的种植业向工业技能方向发展,而职业技术也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其专业更加丰富,职业教育逐步规模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在此基础上,中国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逐渐向着综合性、技能性的方向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规格、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时期,尤其是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后,职业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还在协调发展过程中,但改革的思路已经更加明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各地区职业院校的布局结构渐趋合理,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已被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目前正处于进一步试点和规划建设过程中。

(二)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其持续发展的桎梏性问题。首先,“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观念依然顽固,职业教育始终走不出“二流教育”的泥潭。从政策执行和政府投入来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差距巨大,职业教育地位“边缘化”不断放大。其次,亟待加强职业教育的内涵,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做实做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学校不仅缺少“双师型”的教师,而且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定位不明,简单的企业锻炼不能造就“双师型”教师,另外还受政策和资金的限制,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教师难以出现,职业教育更缺乏一种科学的双师型教师锻炼成长的机制。另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还不尽合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职业教育难以实现层次提升和普教共融,更谈不上实现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差距明显,城市和农村更不在一个发展层面,新型城镇化导致的城乡接合部的流动人口难以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社会公平在职业教育上难以得到切实体现。

1、职业学校软件硬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大了职业技术学校相互之间的竞争,职业技术学院唯一能吸引学生的就是它的办学目标,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是技能为主,为学生提供求职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且增设更多的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这一特点和目标决定了职业院校的软硬件要求非常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师资方面必须聘请一些企业部门管理人员、实习与实训环节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等,这些都需要学校加大经费的投入。然而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投入比本专科院校少,相比之下受重视程度较低,导致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预算经费的投入不高,影响了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院校自然在软硬件装备及教师的引进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及办学质量。

2、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需求不相符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与企业挂钩采取了不同措施,比如采用职业技能培养、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方式,与企业签订一定的协议,试图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技能培养加专业实习,以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然而,学校的办学与市场需求尚有差距,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有时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却无法掌握专业技巧,能掌握工作内容,却无法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实现专业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真正为学生走上社会、走进企业打下实实在在的基础。

3、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

虽然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在规模方面及广告宣传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但是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缺乏吸引力,这使得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首先,长期以来主要是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根深蒂固,这种偏见存在多数人当中。中国老百姓有这样一种看法,即职业教育属于一种技能型教育,餐饮、理发、伙食等,多数家长认为这些是社会底层人员做的工作,很多家长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学习。其次,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培养成本高,就业回报低,毕业发展空间小”的偏见,不愿意选择职业院校就读,把接受职业教育看作不能接受高一层次教育的无奈选择。这样,造成职业院校生源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职业教育长足发展途径探析

1、推进校企合一机制

职业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近距离接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让学生真正实现毕业即就业,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参与制度,让学生每年都能接受企业实践。同时,要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比如可以在学校食堂开设学子食堂,厨师全部是学校学生,学生在上学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自己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工作的心理状态。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小型的服务岗位,让学生上岗实践。总之,要为学生灌输学校即是社会的思想,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这一环境。只有这样,当学生真正脱离学校进入到社会中去,才会学以致用,不会感到脱节。

2、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

建立有效的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的组织结构,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技能型人才,适当降低学历标准,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格证书认证制度,让拥有高级技能的人才能够来到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来。对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行定期考核,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落实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落实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要把到企业实践作为提高职教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师资培养培训渠道。建立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倡导终身学习。

建立董事会制度,在董事会制度下,有效监督职业学校校长的行为,促使校长管理好职业学校。建立职业学校两级内部管理体制,可以减少职业学校内部管理的中间环节,解决由于管理层次过多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内部管理体制的优点是学校的内部责任明确,使得任务的落实能力比较强,办事能直接找的责任人,能有效提高职校的内部管理效率。

建立专业法人制度。建立“专业法人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主动了解市场信息,明确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权利,使得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促使学校专业与产业的结合。

3、拓宽职业院校的生源范围

学校软硬件设施再好,投资再多,办学效果再好,没有生源或没有吸引力,仍无法实现均衡发展,因此学校应重视对自身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认识度,不断扩大生源范围。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职业院校的知名度。例如可以提高职业学校各项优惠待遇,加大学生奖学金,降低学费,增设贫困生免费就读的机会。另外,加快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报考职业院校,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大众需求的平衡。

4、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教

对《职业教育法》做出相应的修改与完善。从法律上明确各个参与职业教育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防止互相之间推脱责任。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体现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员所必须要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增加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转变管理职能,加强职业教育的监管。建立校企之间专门的组织机构,发挥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签订校企之间的契约。职业学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建立为校企合作服务的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制度,充分调动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教。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关于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

[2]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

[3]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

[4]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六大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

[5]黄立志.李名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局限、创新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