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介绍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背景和所体现的问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一种可行的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最后说明了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背景

1.1传统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我国,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多数源自于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当前IT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这种传统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暴露出很多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偏重于应试,实际应用能力差。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偏重于应试,把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1、2、3级作为目标,学生按照等级考试的要求来完成实践操作练习,实践的内容就是等级考试的题库。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确能在等级考试中考出比较好的成绩,顺利拿到等级考试的证书,但是学生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

(2)专业实践过程封闭,视野不开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专业实践的过程封闭于“实验室”这个小空间,学生的专业视野不开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看不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看不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带来的后果就是培养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适应不了工作岗位的需求。

(3)实验实训教材更新慢,跟不上IT行业的主流发展。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实训教材更新慢。受制于传统教学管理思维,我们的实践教学计划在新生入学前必须制定好,要经过编写和认证等等环节,等到新生到校开始实施的时候往往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新是各学科领域中最快的,制定教学计划时还算是比较新的教材,学生应用时已经过时,跟不上IT行业的主流发展。

(4)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的实践课老师绝大多数来自于高校研究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具体到计算机专业,缺少实际的软件项目主持编写过程或硬件的设计经历。这样的教师教学,只是仅仅依靠教学大纲,往往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5)实践教学设施相对企业落后。由于投入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践设施相对企业落后。如计算机物联网专业,教学实验所用设备和企业开发产品所用设备之间,多数高职院校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甚至存在“代差”。

1.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简介及在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应用情况

什么叫“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行教学,教学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根据具体的操作方式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的实施方法:

(1)“校中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在学校内建设功能完善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的环境逼真、设备先进,学生在校内的工厂进行至少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的顶岗工作内容根据岗位和职业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方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中学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实习教学工作。

(2)“嵌入式”工作站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建立联合机构,也就是“嵌入式”的工作站,联合机构的成员由来自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产品开发专家以及学校内符合企业需求同时具有相对特长的教师组成。通过“嵌入式”工作站,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和对实践课教师进行培训,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智力优势进行科研开发。

(3)“订单”模式。在该模式下,根据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教学计划围绕工作岗位的需求来制定,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就教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和生产联系紧密,实习岗位就是工作岗位,培养的是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人才。

④“技能培训”模式。在原有的教学任务以外,学校和企业合作,专门学习某一个专业具体某一个方向的知识技能,在该方向上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无论是使用的设备还是新技术的运用完全与外界接轨,学生能够通过参加这种技能培训学会原学校教学中所不能提供的没有“代差”的一技之能,使自己更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5)走出去“实习实训”模式。与“校中厂”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实习实训不不是在学校内建设的工厂内完成,而是走出去,到外面的合作企业中去。一般这种模式可以安排2种形式的实习实训:①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去合作的企业中参加短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2周左右,这种形式主要针对的是课程中的某些相关实践环节;②在毕业前用一学期或者一年的时间,去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全面接触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够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所体现出的问题

从当前国内“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来看,有成功之处,但是也有问题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存在缺陷,表现在2方面:①专业基础知识缺失;②专业知识领域较窄。如有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为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实习工作岗位上,压缩学生的基础课课时,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很多已经不再开设,甚至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也不开设,大量的课时被用于某一项或几项具体实践技能的反复训练。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在某几项具体的技能上,学生相当的棒,在对口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如鱼得水。但是,作为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对专业的认识深度不够,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如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习的是.Net编程,他可以做到对.Net编程的流程非常熟悉,但是如果需要Java语言编程,往往就不能适应,感觉到无所适从。或者,“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从事小的项目,流程性的东西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面对大的项目,或者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时,往往感觉到力不从心。专而不博,专而不精,是“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的主要问题。

(2)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视。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很多高职院校用企业里的顶岗实习代替了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有师傅的“教技术”,缺少了教师的“育人品”。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高,但是在培养人方面,毕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也缺乏相关的经验,效果自然不好。在企业文化方面,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实质性的内涵,难以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内部进行教育。而大学阶段,正是高职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人文素养培育的缺失,将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3)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不够。校企合作应该是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最终要实现的应是“双赢”。但是在当前的实践操作中,普遍高职院校的热情和积极性要高于企业,很多企业是被动的参与。究其原因,企业本身应该是追求其利润最大化的,在与高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应该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停留在表面,时间一长,企业自然就失去兴趣。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的投入产出不对称,企业投入多,但是得到的少,培养的人才甚至是为他人做“嫁妆”,这样的合作难以长久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3.一种可行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一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

3.1必须设计好专业培养方案

高职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由4类课程组成,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说明。整个方案将所开设课程分为4类:(1)公共基础课程;(2)学科基础课程;(3)专业课程;(4)专业实践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为政,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组装和维护,c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维护,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故障与诊断,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等,专业实践课包括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实训,网络工程综合实训,WEB程序应用开发实训,综合布线课程实训等。整个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占整个课时数的35%以上,由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和专业实践课两部分组成。3年中第5学期的后半段为在企业中进行综合实训,第6学期在企业中进行毕业设计。

3.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体现在3个层面

(1)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配置与管理等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需要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制定,在大纲中要能够体现出新技术和发展方向,避免教授的内容落后于主流的技术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加入,能够使人们知道哪些是实际工程技术中的重点难点,避免闭门造车。在这个层面上,授课的教师可以是高职院校教师,但是必须有企业工程设计的背景,有充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2)体现在专业实践课教学,在这个层面主要是完成各种课程设计以及工程实训,如网络工程综合实训,WEB程序应用开发实训等课程。这类课程的实训内容要求来源于真实的企业课题,可以由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设计教学实践内容,同时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考核标准,部分工程性要求较高的内容直接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这个层面,虽然教学的地点在学校实验室,但是应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学生不是对书本内容简单的重复,而是面对一个真实的课题,寻找其解决方案。(3)体现在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这2个环节在合作的企业中完成,由合作企业负责具体的实践教学。学生在具体的企业工作岗位上,完全进入企业中的角色,如在具体的智能化楼宇工程中体会工程设计的要点,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工程施工的流程等具体内容,亲自去做第一线的各种工作,并向第一线的工程人员学习,从而获得实践的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4.“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应用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哪些课程要开设,哪些课程可以精简,必须进行详细周密的认证,从学生的长远前途出发考虑,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比如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算法、数据结构这一类的基础课程,学起来比较有难度,一些“校企合作”院校就不再开设,而是将重点放在ASP、PHP这一类的课程,却不知没有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支撑,仅仅靠现成的控件和别人的代码,并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程序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类基础课程的缺失是不可取的。

(2)学生的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是在企业里完成,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高职院校要建立较为严格的管理体系,而不是完全放任自由。现在有一种现象,“校企合作”专业的最后阶段一般为顶岗实习,学生等同于企业的工作人员,而企业的管理较之高职院校要弱化很多,学校不再过问或很少过问,过度的自由之下,实习实训预先要求达到的目的最后很难达到。这种现象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在学生的企业学习期间,我们必须配备相应的辅导教师,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在安全、就业等方面给以指导,达到既能提高技能,又能促进就业的目的。

(3)要设计好“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考虑到学校和企业双方面的利益,使双方在“双赢”的前提下,合作愉快,并且有继续合作下去的动力。重点在于,要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双方要各有所得,“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才能长久。比如企业可以运用高校的智力优势,解决一些技术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又如企业可以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为自己的企业招揽人才,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和供给的生态链。

5.结语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运用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仍处于探索的过程之中。如何协调高职院校和IT企业的关系,如何鼓励高职院校和I睑业的合作,合作IT企业能否享受到优惠的合作政策等等问题,还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统筹规划,才能促进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