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近年来新兴的实用型环境保护学科,涉及到地质、采矿、环境、农林、水利、旅游、生态、建筑等诸多学科领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述了矿区的基本情况,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废弃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年增加,建筑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导致采石场、砖瓦窑场等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建材工业在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景观污染、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矿区及其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

1 矿区基本情况

某矿区始建于上世纪末,历史上开采技术落后,形成大小露采宕口多处,各宕口均无安全开采平台,为自上而下一面坡,由于岩石裂隙发育,危岩体随处可见。对居民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地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该矿区矿权全部关闭,立项对该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2 地质条件概况

2.1 气象水文

该矿区气候属季风副热带湿润型,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冬季干旱,夏季湿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为41.2℃,极端最低气温为-22℃,年无霜期220d。年均降水量951.3mm,年最大降水量1335.3mm,年均降雨天数120d,年降水分配不均,雨季多集中在7~9月。矿区水系属淮河流域水系,区内及周边无较大地表水,冲沟较发育,雨后有暂时性流水,地表水系发育一般。

2.2 地形地貌

该矿区地势平坦稍起伏,海拔标高一般在60~80m之间,地形切割程度中等。地形坡度较缓,约在20°左右。区内植被稀疏,除少量松杉树木外,其余均为灌木、杂草。

由于人类采矿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多处露采坑和废渣堆场,导致矿区呈“残山瘦峰”景观――山脊瘦削,采场连片。采场大部分边坡陡峭,边坡角在65°~75°之间,局部大于75°,坡高一般在20~30m之间。

2.3 地层岩性

该矿区主要岩性为白云岩,发育有内碎屑沉积,上部含叠层石,为潮间碳酸盐及陆源碎屑沉积。按岩性分上、下两段, 厚166.27m。① 下段(Zjd1):深灰色中至厚层粗晶白云岩,厚114.43m,底部具大竹叶状构造;②上段(Zjd2):灰色、深灰色中厚层假鲕状硅质岩及硅质白云岩,出露厚41.54m。地层产状为246°∠10°,上覆以白云岩碎石为主的碎石土和薄层腐殖土。

3 废弃矿山的影响

3.1 土地植被资源破坏

经过多年的开采,矿区地形地貌已由原来的小山丘变成凹陷采坑,同时也破坏了矿区土地使用类型,使原来青翠的林地荡然无存。

根据调查,矿区累计挖损土地面积10.62hm2、植被资源11.43hm2,目前仍然处于状态,尚未恢复;累计压占土地面积4.92hm2、植被资源4.35hm2,局部植被自然恢复;累计损毁坟墓21处(表1)

表1 矿山破坏土地植被情况统计表

3.2 地貌景观与水土流失

露天采矿使大量土壤遭剥离破坏,岩石,形成了光秃秃、凹凸不平的岩石坡面,坡体上几乎寸草不生,同时采矿形成的废渣土随意堆放,极易引起水土流失。根据有关规定的划分,矿区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据现场调查,区内农田水土流失较轻微,沟渠及部分土质边坡存在一些细沟侵蚀现象。

3.3 采矿引发地质灾害

目前,矿区大部分露采坑已连成一片,从北向南呈“一字”型分布,坡高边陡,地质灾害频发。据现状调查,矿区已发生滑塌等次生地质灾害4处。

滑塌是介于滑坡和崩塌之间或不能明显区分两种类型的一类,主要发生于顺层开采边坡。顺层边坡在雨水和重力双重作用下,极易造成岩体沿层面滑落,形成滑塌地质灾害。另外,在露采场坡顶多见“探头岩”等危岩体,坡底局部已积水,种种因素加剧了发生滑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该地居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4 废弃矿山治理措施

4.1 危岩清除与采坑回填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设计采取回填方式恢复土地类型,使之与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协调。

该地区铁矿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的大型铁矿石基地。治理区周边铁矿企业众多,铁矿尾矿资源丰富。根据尾矿浸出毒性试验分析(表2),各测定项目浓度均低于《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1996)》中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允许排放浓度值。由此可见,铁矿尾矿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适宜作为充填物进行回填。

表2 铁矿山固体废弃物毒性浸出试验结果

矿区采场遗留大量高陡边坡,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坡顶岩土开裂、坡面岩石松动、边坡稳定性较差情况,为保证治理工程安全实施,首先予以清除,然后再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回填。回填层依次为铁矿尾矿填充层、废弃渣石回填层、杂土填充层(表土层)。填充料均分层碾压密实,终了坡面保持向外侧倾斜2°左右,便于排水(图1)。

4.2 排水系统设计

4.2.1 排水沟

根据矿区治理终了地形以及土地复垦类型布置排水沟,设计标准以当地10年一遇最大一小时降雨量为准。

(1)流量计算

洪峰流量计算采用简易公式:

其中:Q――洪峰流量,m3/s;

K――洪峰径流系数;

L――设计降雨强度,mm/h;

F――集水面积,km2;

经计算:治理区洪峰流量Q=0.991m3/s。

(2)结构设计

依据谢才―曼宁型进行排水沟结构设计,排水沟过流量公式为:

其中:A――过水断面面积;

R――水力半径;

C――谢才系数(由 可求得C,n为粗糙率);

i――排水沟沟底坡降。

通过计算,排水沟选用矩形过水断面尺寸为0.8m×0.5m时,过流量Q ,可满足不淤不堵。

(3)修建规格

排水沟采用矩形断面,按照0.8m×0.5m的规格修建。排水沟采取全沟道衬砌,选用新鲜块石、M7.5水泥砂浆砌筑护壁, 排水沟沟底厚0.3m, 侧壁为0.3m,壁底及内壁用1∶3水泥砂浆抹面防渗,抹面厚度为2cm。排水沟沟基开挖高度在保持与覆土后的地面一致的前提下,要求水沟需要开挖深度在0.5m左右(图2)。

4.2.2 储水调节池

为了便于后期植被重建以及排水沟维护的需求,设计沿主排水沟均匀布置若干储水调节池。储水调节池设计形状为矩形,其规格为3m×4m,深1.5m;池壁和池底均采用块石浆砌,厚度均为0.3m;壁底及内壁用1∶3水泥砂浆抹面防渗,抹面厚度为2cm(图3)。

4.2.3 过水涵管

根据场地平整标高,在矿山道路与排水沟交叉区域需设置地下过水涵管。管径依据排水沟设计流量而定,采用直径0.8m的涵管(图4)。

排水系统的修筑有效减缓了降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保障了后期植被重建的水源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汛期利于该地区内雨水的排泄,有效缓解建设点的防洪压力,降低发生内涝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4.3 土地复垦与植被重建

为了与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将废弃矿区复垦为建设用地区、生态休闲区和养殖灌溉区三大功能区。治理区后期植被重建过程中,植物体系主要选择乔灌木类、草本类和花木类植物。

植物体系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首先对矿区及周边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通过观测筛选出适应性较好的种类;

(2)采集初选植物的种子,选定不同场地条件进行播植试验,通过评价成活率、生长表现等指标,筛选出复选植物种类;

(3) 用复选植物体系进行治理区的绿化施工,评价施工效果,确定可应用推广的植物种类,并大量繁殖推广;

(4)也可采用外来植物体系,在经过复选、决选播植试验后,筛选出表现较好的种类用于施工;

(5)在治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植物体系,确保不同种类树木、花卉及草本合理搭配种植,以达到绿化及美观的双重效果。

5 结语

地质灾害隐患的解决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础,必须要首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才能保障后期施工的安全;恢复土地、植被资源、营造矿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最终目的。通过露采坑回填、排水系统修筑等工程措施以及植被重建等生态措施治理后,不仅消除了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土地利用类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还改善了矿区的地质环境,实现了废弃矿山与当地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矿山对当地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