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儒家理想人格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儒家理想人格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立人先立德、自省修身和“慎独”思想的人格完善途径、躬行实践、修身有恒等方面阐述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在提高青少年人格修养中的价值,提出着重加强青少年自主性和实践性的教育、自我构建意识,来引导青少年人格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 青少年 人格

理想人格,是儒家追求的圣贤人格的理想境界,是一种以圣贤品德为目标的人格境界。儒家赋予理想人格以道德化的特质,是试图解决当时社会转型和思想道德滑坡的需要。随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思想,儒家理想人格成为民族比较自觉的自我意识的人格观念,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

所谓人格,就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通俗地讲,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资格,是人与禽兽相区分的界限,它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健全,包括独立性、善于面对压力、积极情感与个体意志,它表现为个体在社会生活的多方面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我国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认为,健全人格即“圆满的人格”,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亦即在情绪意志上感受到美,在思想认识上追求真,在行为目标上向往无限的善。

儒学思想家面对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力图找到导致社会纷乱的根本原因,这使得他们把注意力最终集中到了自身修养上来,提出了修身为本的思想。在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中,借鉴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着重加强青少年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培养以及自我意识构建,引导青少年人格的自我完善。

一、立人先立德

孔子曾用“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赞扬尧和舜。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修身之学的内容在于德性,而修身德性来源于天之德。孔子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有德性的人必定能“立言”。但是,“立言”者却未必能“立德”,能说善道的人未必具有高尚的品德,可见“立德”的重要意义。

儒家十分强调学习圣人德性的重要性,但圣人的德性并非高高在上,常人通过修身也可达到。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善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人只要扩充这四个方面,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德性。孟子还经常用“人皆可为尧舜”以及“尧舜与我同类”的思想激励学生,要求他们在修身学习的过程中不轻易放弃。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使人走向善,高尚的人格可以通过个人长期的修养达到,“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二、自省修身和“慎独”的人格完善途径

1.自省修身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价值观的自我感受能力。人们通过内省和自省的途径实现个人人格的完善。自省和内省是“指通过积极的内心活动,使道德达到心灵的自觉性,它是一种思维过程,即在推敲、析虑、感悟中弄清是非和善恶” 。

孔子曾经这样教育弟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他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自觉的反思,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之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当一个人“日三省吾身”,就有可能成为“不忧不惧”,坦坦荡荡的君子。

孔子懂得人人都会犯错,要加强进德修身,有了过错必须严格地责备自己并且改正,不能推诿,更不能嫁祸他人。“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就此孔子提出了“内省不疚”的主张,说明了改正过错的过程中,要择善弃恶,去伪存真。在处理自身问题的时候,要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中所说到的“利人”和“自责”的原则。只有通过自省和内省达到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做到“独善其身”,才能期待整体社会的道德水准提高。

2.以“慎独”之心严于律己

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在“自克”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自我修养更高境界而提出的修养方式。

所谓“自克”,是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能力问题。孔子曾说“克己复礼”,其旨在用礼作为克制和约束自己言行的规范。荀子首次提出“慎独”的思想,“君子至德,嘿然至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也”(《荀子・不苟》)。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即使在个人独处而无人察觉的情况下,仍然需谨慎地遵行道德标准、严格自律。可见,“慎独”是更高层次的“自克”。在无人监督和关注的情况下,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性高低和是否可以做到自觉主动地保持自身的道德信念。

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虽然比较单纯,但是受到外界的诱惑,出现过失是难免的,正确地做到自省、自反,找出过失的原因进行自责,对过失的责任做出明确的交代,有利于改正错误。在认识错误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自觉和自律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和行为必须得到控制。这种控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水平。

三、躬行实践是修身的目的

在“自省”“自克”之后,道德修养最终体现在行动之中,修身才真正有了意义。荀子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论语・大略》)儒家思想家很看重道德修养中“行”的环节。“行”主要指对道德的践行。孔子认为对一个人的评价在综合言行之后,应该更注重“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于行。”(《论语・公冶长》)正是每个人的行为不同,才会有修养高低的不同,以此区分出圣人、君子和小人。

孔子首先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他曾这样说:“言必行,行必果。”孔子认为古代圣贤言语不会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以做不到为耻辱。他曾教育学生,“耻躬之不逮”(《论语・里仁》),“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还要求学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主张学生要少说多做,积极行动。行为上的“敏”又体现了一个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孔子在要求学生们躬行实践的同时,向他们传播了一种努力进取、接受磨练的修身态度。

躬行实践是人格完善的行为阶段,它把自省和自克所得到的道德观念和认识,通过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应用于社会道德实践。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已经学习了许多道德理论,但人格的完善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只会越来越狭隘,它必须见于行动之中,才能真正达到修身的目的。

四、修身贵在“有恒”

修身的过程是艰苦的,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强调修养品德必须有恒心,孜孜以求终成正果。“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宪问》)孟子认为修身一定要抱定决心,一鼓作气,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就会前功尽弃。“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内省”“自克”和“践行”体现了道德的自觉和自律。青少年想要做到人格的不断完善必须具备自我建构的意识。首先,要对自我价值肯定。其次,结合“自省”的理论,主动剖析自己的人格弱点。再次,根据这些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开始自我的改进。最后,根据“躬行”的理论,将这些经过分析后的成果积极运用于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安德义.《论语解读》.中华书局,2007

[2]杨伯峻.《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2008

[3]张觉.《荀子校注》.岳麓书社出版社,2006

[4]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北京大学学报,2005(9)

[5]谈儒强.《试论儒家的“理想人格”构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5)

[6]陈近.《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代道德人格构建》.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4)

[7]辛丽丽.《儒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构建的启示》.河北学刊,2004(4)

[8]马桂兰.李海强.刘新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教育探索,2009(2)

作者简介:

杜蕊(1986-),女,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生,北京教育学院干部培训办公室教师。

(作者单位:1、北京教育学院干部培训办公室 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