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式乐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式乐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吃穿到住行,从内心到自然,中国古人的生活追求和思想境界,无不在阐释中国式乐活的朴素内涵。在物质日益丰饶的今天,对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状态,我们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乐活的生命智慧。

中国乐活来源于自然本真的活力,是自然之道的重要演化。推崇“中国式乐活”,是当代人的一种活法,一种体验,一种态度。

源于古老的朴素生活方式以及生命观,中国乐活基因从“道”开始。这是一个鲜为人知却有本有源,生生不息的健康智慧体系;是基于东方一体哲学观并一直延续至今的,能够调动生命中强大的潜在智慧和能量,促进人的健康、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和态度。它强调人和自然为一体、内外和合,身心一体,他我一体。强调以心之健康、内在心灵生态环境的健康来推动和促进“有益自身、有益他人、有益环境”的人类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

中国乐活本原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清晰的轮廓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当时“道”这个重要的概念出现。同时期,世界各地的哲学家、先知或圣贤,都产生了一种精神觉醒,他们检视并质疑现实世界。比如柏拉图认为有个看不到的永恒世界,现实世界只是这个永恒世界的映像。

这种觉醒导致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产生区隔。“道”是相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现实世界的象征,最终发展成一种集道德、哲学和宗教混合而成的共识。中国超现实世界的“道”在初萌生时就与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道”的世界在中国的认知中一直与人的世界不远。这点与世界上其他古文化迥然不同。

“道”的观念也是由中国所有大思想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所共享。他们一致认为,“道”隐而不现,但在人的世界中无所不在地运行,就连世间凡夫俗子多多少少也知道“道”,并于日常生活中实践“道”。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里蕴含天然乐活内涵。从“道”开始,我们就深切感知到了一幅自然文明中的历史画卷。老子提倡去除繁杂的娱乐歌舞,深居简行。庄子为天下第一旷达大师,他兼容哲人的害智、诗人的灵性、隐士的飘逸、仙家的风骨,是道家和文人共同仰慕的鼻祖。

《庄子》一书兼具深刻的哲思、辉煌的文采、灿烂的诗意、审美的境界,是哲学、文学、美学共同尊崇的经典。曾有人问庄子:“道”究竟在哪里?庄子答:“道”无所不在!庄子将道与实践行为融入了生活。他第一个强调:道像生活中身边的最小事情无所不在;他更想展示“道”是自然世界本来的样子。

在古代,“道”作为指导社会人生行为的准则。上古尊天命,讲上帝,论德敬。公元前7世纪,“道”开始变为贵族思想的核心概念。“道”像伟大的繁育之门,万物从中化生。

顺天而乐

上古时期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必须顺应大自然,获得生存和谐。古人从对太阳的农业祭祀,对夜晚星象的观察中,确立了“天”的崇高,逐渐形成早期宇宙观和哲学观。

中国古人上观天文,俯察地理,从鱼鸟形迹化文,并结绳纪事,于劳动中体会人与自然的整体观。这些顺应天道的劳动实践,以人所处的位置,思考生命呼吸规律,懂得天人合一之道,这与现代最新科技的生物全息系统不谋而合。

自然世界的本质和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人们习惯的目光以为有一个高低贵贱的等级世界,然而自然界其实并没有贵贱贫穷之分。只有人们打破了高低贵贱的观念,以贴近自然状态去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中国古人持有天人合一的环境观,且身心并重的健康观。道家有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生活态度和生命观,济世利物的传统生活方式。老庄希望人们清醒认识自然伟力,并遵循它。老庄引以自豪的生活,闪耀着率真的人性光辉。人要获得真正快乐和自由,就要从占有欲和自私心中退出。“中国式乐活”是源于中华本源文化对人的影响而产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命观。

“中国式乐活”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心一体、自我和他人一体、人和自然一体的一体哲学观和当今时代、人、社会、自然的现状而外化出来的,能促进人的健康、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生活态度。中国道家阴阳学说产生后,人们意识到有外必有内。《黄帝内经》中提倡古人的乐活生活,一是随天时要调摄精神与形体,预防衰老;二是适应周围的环境,避免外邪侵袭。西汉时期人们开始注意生死这个哲学问题,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养生与延长寿命产生了原始气功。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天真论》有较为全面的关于养生的总结。令世人瞩目的《素问》、《黄帝内经》等伟大著作,是汇集了各时期的养生观点,从人体时间节律医学的角度探讨了乐活养生。

顺时而乐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古人还提倡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明代王磐在《清江引·清明日出游》中说,“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自古清明是亲近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清明最初是个节气而非节日,并与古代的农事紧密相连,现在节气已被人淡忘,但清明时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节气”是固定不变的,而自然条件却往往发生变化。农事必须根据节气的变化,因时制宜,使庄稼的生长发育过程,充分适应自然气候条件。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古代农谚都有这种“因时制宜”的思想。

农耕经济造就了古代文明。大约在一万年前,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耕中心。最早的是西亚,在美索不达米亚周围地带,其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中国的黄河流域培育了小麦,长江以南以培育水稻为特色。

《吕氏春秋》曰:“所谓今之耕也,营而无获者:其早者先时,晚者不及时,寒暑不节,稼乃多菑实。”“得时之麻”,“不蝗”;“得时之菽”,“不虫”;“得时之麦”,“不蛆”。“展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古人热爱生活和劳动,亲近农耕的生活景象,“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古人朴实无华的亲耕农田,建设美好田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