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淌在西西里的动人旋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淌在西西里的动人旋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堪称是20世纪最著名也是最多产的电影配乐大师。他多次获得过奥斯卡奖的提名,并于2007年被授于第79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他参与过的电影配乐近400部,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类型的电影他几乎都做过配乐。

埃尼奥大师的音乐乐思宽广,质朴流畅,极富歌唱性,具有在一瞬间就渗透人心的强大感染力;他的配器构思独特,选材广泛,使观众闻而不忘,回味无穷;他的配乐手法由于体裁多样,富于独创性,而使电影音乐的语汇获得极大丰富,从而使听众的电影音乐思维大大拓宽。而且在讲究分工的今日,埃尼奥・莫里康内坚持从作曲、编曲、管弦乐配器、指挥一以贯之的创作态度,默默地为电影音乐保留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传统美德。

《Malena》(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Giuseppe Tornatore)与埃尼奥.莫里康内继《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之后又一部合作的电影。

本片的配乐获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提名”与“2001年金球奖最佳电影音乐奖”。

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意大利的西西里小镇,当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二战的硝烟当中时,西西里岛表面上仍然是一片宁和。美艳动人的妇人玛莲娜有着美丽的面庞、迷人的身姿,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勾人遐想,一颦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羡妒。透过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小男孩雷纳托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小镇中男人对玛莲娜的觊觎、女人们的嫉妒,看到玛莲娜对战场上的丈夫深切的思念。

随着战争的发展,传来了玛莲娜丈夫阵亡的消息,紧接着她的老父亲也在一次空袭中死去,小镇的女人们排挤玛莲娜,不愿卖给她食物,为了生存玛莲娜不得不用肉体回报给予她“帮助”的男人们,以至于成为了公开的。当西西里解放时,嫉恨暴戾的女人们在大庭广众下极尽手段围殴羞辱玛莲娜,最终她被迫离开了西西里。而讽刺的是,她的丈夫黎诺居然活着回来了。

多年以后,不再年轻漂亮的玛莲娜和丈夫回到了曾深深伤害他们的西西里,沉静地穿过小镇人们的目光……

在电影开篇时,玛莲娜的初次登场,穿插在一群半大男孩用放大镜在日光下灼烧蚂蚁的场景中,男孩们在蚂蚁被灼死之后,还麻木地围成一圈虚伪地为它做着祷告“我已不再痛苦,玛丽亚之子是我的主”,其实影片在此已经预示了小镇人民对弱者的态度和玛莲娜日后的悲惨遭遇。

因为太美丽而备受瞩目,玛莲娜一直是镇上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每当小镇人民兴致盎然地谈论着有关她的种种话题时,都会响起一个生动贴切的音乐主题。

我们且可以将它称为镇民主题,它有着整齐划一的跳跃节奏,充满了动感,如野草般生机勃勃,就像人们聚集在一起,不遗余力地杜撰着毫无根据的流言蜚语,将玛莲娜想象成一个的女人,并人人以此为乐。在音乐一开始,尖厉的小号声带着滑音阶梯式地向下级进,就如同一个声音带着轻蔑的口吻信口开河地编排着玛莲娜的谣言;紧接着出现如同呼应般的圆号声,就像另一个声音正在点头称是;之后,长笛声再拔高一个调,重复一遍主题,似乎散布谣言的人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那得意洋洋的表情在乐谱的字里行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得到圆号的再次认可后,所有乐器都加入了讨论的行列,兴高采烈,热闹非凡,就像小镇人民的每一次闲谈,只要是以玛莲娜为中心,都能引起热烈的响应。

不同于小镇的其他人们,男孩雷纳托从初次见到玛莲娜就对她有一种近乎膜拜的感情,在他心里玛莲娜就是美的化身,他不仅跟着其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们一起骑着单车,穿梭在小镇的各个角落,搜寻着玛莲娜风情万种的身影,还悄悄地成为了她的小跟班,如影随形地窥视着她的生活,同时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玛莲娜。

男人的欲望,女人的嫉妒都落在了少年雷纳托的眼里,他为心爱的玛莲娜感到愤愤不平,只有他在好奇和紧张的窥视时,看到了玛莲娜对丈夫不渝的爱恋。

几乎每一次雷纳托独自去寻找玛莲娜,都会响起一首动人的旋律,深沉幽远,意味深长,那是少年心中的玛莲娜之歌,只有他看到了最真实的玛莲娜。

柔美悠长的弦乐缓缓铺开,像玛莲娜飘逸的黑发,像她连绵的呼吸,也像她平静凝视的眼神,它展示着玛莲娜的内心世界,仿佛将她心之所系娓娓道来。缓缓起伏的旋律似乎在感叹玛莲娜的美丽,而潜伏着的持续不断的低音仿佛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一个由于她的美丽而注定的磨难,埋藏在命运之轮下。随着旋律的推动,一个如歌如泣的小提琴如同描绘玛莲娜面庞般响起,作曲家用了叹息式的旋律形态,它也许代表着玛莲娜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因为紧接其后,之前的柔美弦乐如同潮水一般涌起,仿佛要将人淹没一般,这多么像对心上人无法抑制的想念。随后又出现了小提琴和小号交织的主旋律,两种不同表情的乐器演奏着同样的主题,一个婉转动人,一个柔韧坚强,非常含蓄地表现了玛莲娜的性格特点。

在整部影片的配乐中,镇民主题和玛莲娜主题被埃尼奥大师运用得最为频繁,并且两者之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曲家运用丰富的配器手法,让相同的主题焕发出不同的情绪色彩。

在影片开始,玛莲娜在小镇人们心中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人们只能在闲谈时说一些她的家长里短,讲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话。这时的镇民主题由琴弓在琴弦上跳动,打着闲散的拍子;长笛绕着旋儿,轻快地演奏着主题旋律;时不时还夹杂着萨克斯慵懒的滑音,生动地勾勒出了平静小镇中人们闲散无聊的生活。这时的玛莲娜主题由悠长的弦乐重奏来展现,时时透露着对战场上心上人的担忧。

不幸的消息传来了,玛莲娜的丈夫阵亡了,她成了寡妇,全镇的男人为此骚动。这时的镇民主题不再轻快,没有了轻快的木管、没有了萨克斯的滑音,有的只是弦乐声部带着隐隐的搏动,如同男人们跃跃欲试,躁动不安的内心,而快速抖动着的不协和的颤音仿佛危机正悄然逼近。同时期,玛莲娜主题是由宽广深沉的弦乐重奏和清冽的小号共同演绎的,波浪起伏的弦乐诉说着玛莲娜内心无法言语的悲伤,小号颤抖、孤独的旋律,昭示着玛莲娜的孤弱无助,以及其内心对未来的迷茫。

然而命运的捉弄从来都让人措手不及,失去丈夫之后,紧接着在一次空袭中玛莲娜又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她的老父亲,从此在小镇上她变成了真正的孤身一人,男人们因为有了接近玛莲娜的机会而沸腾,女人们则因为嫉妒恨透了玛莲娜。这时的镇民主题透露着急促、紧张、一触即发的情绪,曾经闲散的拍子换成了军鼓紧迫的敲击声,同样的节奏这时显得如此的咄咄逼人,令人心惊。不再需要应和,整个旋律线只是不断重复阶梯下行的形态,如同一波接一波的流言,没有停歇,没有尽头。主旋律从掷地有声的马琳巴发展成整个木管组乐器都加入进来,再发展成夹杂着长号嘲弄般滑音的乐队大齐奏,越来越明目张胆,越来越气势汹汹。当被小镇女人断绝食物来源的玛莲娜终于被逼堕入风尘,她的主题也随之换成了风情万种的萨克斯来演绎。当画着浓妆换成红色短发的玛莲娜从街头款款走来,她再不低垂着温顺的眼睛,而是用略带挑衅的目光扫视着众人。这时的萨克斯有着的气息,带着张扬,带着漠然,还隐隐透着颓废。

玛莲娜的转变,使她成为了整个小镇女人们的公敌。当美国大兵开进西西里,西西里解放时,嫉恨暴戾的女人们在大庭广众下极尽手段围殴羞辱玛莲娜,影片的矛盾达到高潮。在女人们施暴的过程中,背景音乐依然延续着迎接美国大兵进城的庆典喜乐,欢欣鼓舞,热闹非凡。对比画面中玛莲娜毫不反抗的身躯,鼻青脸肿的面庞,沙哑凄切的哭吼,极其的不协调感,让人不忍直视银幕上进行的惨剧。当一个妇女高举一把剪刀将玛莲娜撩人的头发一把一把剪下时,背景音乐渐变成了一曲荒诞 、惊悚的混乱乐章。没有连贯的旋律,每种乐器都极尽所能地展现着自己的疯狂,轰鸣的定音鼓一锤一锤直击人心,铜管乐器极具压迫性地吹奏着亢奋的曲调,齐奏的小提琴用不协和的半音将乐曲一步步推向高潮,所有的声音都在宣泄着小镇女人们多年压抑的愤怒,银幕上一张张扭曲的面孔在怒吼、在嘲笑,让人不由得想起影片开始时,孩童们用灼烧蚂蚁的场景。

当满身污秽与鲜血的玛莲娜用手臂紧紧抱着自己衣不遮体的身躯,摇摇欲坠地试图站起来时,所有声音都停了。没有声响、没有音乐,回荡在一张张冷漠表情中的,只有玛莲娜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当玛莲娜狼狈地踏上离乡的火车,少年雷纳托在月台看着她随着火车离去,玛莲娜的主题又响起了。依旧是柔美悠长的弦乐缓缓铺开,只是玛莲娜再没有了当初的美丽,埋藏在命运之轮下的磨难在她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宛如叹息的旋律,仿佛在哀叹一个美丽传说的消逝。

在小镇重归平静时,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本以为已经阵亡的玛莲娜的丈夫竟然回来了,他为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却又在回乡后遭到歧视与羞辱,他遍寻小镇不见妻子踪迹,最后在雷纳托悄悄写给他一封信的指引下,踏上了寻妻的路程。

多年以后,小镇依旧美丽、宁和,轻柔的曼陀林安逸地演奏着从前的镇民主题,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好像曾经的惨剧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人群忽然的骚动,打破了这份宁静。街道的尽头,玛莲娜挽着她失去右臂的丈夫缓缓走来,这时深沉的弦乐也缓缓响起,没有出挑的小提琴,没有清冽的小号声,有的只是那低沉的弦乐,融入那不曾停歇的曼陀林中。此时的玛莲娜已不是当年撩人心弦的美丽,而只是一个身材有些臃肿,发型衣着朴素的普通中年妇女。

市集上,女人们窃窃私语,说玛莲娜不再年轻漂亮,而玛莲娜也第一次开口回应了“早安”的问候,即使是对那个残忍伤害过她的女人。此时的玛莲娜已经与她们无异,不再具有威胁,于是女人们接受了她。影片这最后一笔,是出乎观众意料的。这一笔,冲淡些许沉重,手法却极为苍凉。曾经的血和泪都已隐入过去,施暴者选择忘却,受害者假装忘却。

随着那个平凡的背影渐行渐远,玛莲娜的主题最后一次响起,迷人的音色、流畅的旋律、隽永的风格,又一次诉说了这样一个关于“美的消逝,美的悲剧,美的怀想,美的破碎”的故事。

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埃尼奥大师以诙谐幽默的民间小调、隽永悠扬的抒情旋律、温暖饱满的交响乐章和极赋民族特点的音色,勾勒出了一部沐浴在地中海海风中的一个关于“美丽”与“消逝”的传说。埃尼奥大师为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所创作的音乐,是电影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为这部电影的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