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与评价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与评价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其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舒展和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对于选修课,我们既不能当成必修课来对待,也不能当成课外读物来处理。那么,如何进行选修课教学与评价呢?

一、选修课教学

1.更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选修的模块

将课程分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是新课程的最大特点,而选修课程又可以说是最能体现课程个性的部分,也是较少存在旧有教学框架的部分。因而,选修模块的教材,人文性特征比较鲜明。为防止对工具性教学要求的忽视,在选修模块教学自主性和创新性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更应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的语文课程特点。

2.鼓励教师调整、重组、补充、拓展选修的模块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模块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的五个系列来设计的。因此,在使用上,教师需要根据模块的特点对其进行调整、重组、补充、拓展。惟其如此,选修课才能上出教师的个人风采,学生的收获才会更大。

3.强调与必修模块学习基础的连接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运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这种发展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们的“公平发展”。选修课程体现的是必修课基础上的“多样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要求高一些,容量大一些,专题意识强,选择余地大。

在许多内容上,必修是选修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当然,也要考虑不同点。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讲座课。选修课的难度上到必修课的难度就可以。

4.调整教学方法,开发开放性的教学资源

选修课程有多个选修系列,每个系列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新课标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与审美体现;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与严谨。开发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语言文字运用”和“新问与传记”系列,教师可先讲授有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先有所了解,再用材料阅读,让学生学会收集、筛选、整合有关信息,随后结合实地调查访问、专题研讨、成果展示,通过观察、谈话、讨论等活动,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要有开发开放性教学资源的意识,学校要创造条件、提供便利,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收集资源,交流共享。

5.引进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研究性学习融入各学科的学习之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把选修内容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设一些专题让学生研究,例如:“中国古代散文对中国人的思维的影响”;“传记人物的刻画与戏剧的人物塑造”。

二、选修课教学的评价

教学中之所以要进行评价,是因为它是师生进行教学反思和纠正偏差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学习,“它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个方面;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章志光等译,198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456页)。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推进的难点之一,而针对选修课程的评价尺度尤其不容易把握。目前,高中学习的评价主要是与考试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高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很好地发挥选修课的评价功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并很好地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

根据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程的评价建议,对选修模块内容的教学评价应该更注重以下方面。

1.过程性评价

重视过程是提高选修课程实施质量的关键。选修课程实施的过程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调控十分必要。

(1)对选修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资料、训练材料的检查考核。

一般来说,评价似乎是后期认定的事情,但对于新课程而言,过程评价应该从端点抓起。从头介入,可以争取到调控的主动权,防止开始进入就偏差,到后面发现谬以千里再纠偏就被动了。

(2)随堂课调研抽查。

课堂永远是主阵地。提高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很多,其中主要还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达成度。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非预设情形下随机生成的,这种说法恐怕是矫枉过正的,即使是选修课程教学,也肯定不是放羊式教学、随意性教学。因此,对选修课的随堂课教学情况抽查就应该与必修课同等重视,对它的监控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保证。

(3)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评比。

结合选修课程模块教学的特点,将一些教学内容转换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拓展性、探究性学习。通过这些活动的组织与评比,对选修模块的教学,特别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不定期的学生测评。

与必修课程一样,对教学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学生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反馈给教师,以利自我调整。

2.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模块内容教学完成后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检查模块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考核教师教学的阶段性效果。

(1)考试评价。

即使是新课程,考试评价的手段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考试形式可以比较灵活,试卷构成和题型要区别于老课程的考试模式,试卷尽量体现选择性和探究性要求,让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有展现的空间。

具体来说,在命制选修课程试卷时务必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降低试卷的难度。

试卷命制务必降低难度,让学生面对试题有话可说,让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说得有深度,呈现不同学生的才华。

②简化试卷的结构。 一个选修模块一般要求在10周内能够完成,学生往往只能了解大概。只有对该选修课程有特别爱好的学生才会继续深入研究,而大部分学生是做不到的。所以,简化试卷结构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方面。

③体现试题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选修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选择不同内容的学习,实现共同的提高,同时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选修模块的学习也可以有所侧重。因此,选修模块的测试题也应该体现出选择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的学生(于建生,《高中语文选修课学生评价机制的思考》,《中学教学参考》2010.9)。

(2)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模块教学完成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总结、反思。选修模块的教材内容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新的,一轮教学以后,教师及时总结、反思对于提高以后的教学质量是很必要的。

(3)学校评价。

学校根据教与学两方面单项评价的结果,对模块教学的质量进行认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学分转换,对后续模块的教学进行相应调控。

从目前来看,没有哪一种评价方式是完全适用的。就拿大家比较认可的过程评价法来说,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却不容易,尤其是对着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我们要用各个方面的标准同时去衡量,那是很费劲的事情。不过,我们不妨做些尝试,用不同的具体测试方法来测试不同的能力。如测试学生的基本知识层级可用分数评价法,测试学生的思考鉴赏能力可用讨论答辩法,测试学生的应用拓展能力可用实践活动法。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都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客观合理为测试手段,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