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狂欢下的隐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狂欢下的隐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2014年综艺节目中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占据了半边天,呈现出一片“井喷”现象,高收视率的背后有其自身繁荣的原因,同时也应看到其狂欢背后的隐忧。本文一方面对当下喜剧类真人秀大众狂欢式的节目内容、主体与形式作出解读,另一方面对其背后存在的隐忧作出冷静思考。

关键词:喜剧类 真人秀节目 节目形式 社会文化 教化引导

继亲子选秀、音乐选秀等综艺节目类型大热之后,2014年荧屏上可谓迎来了“喜剧之年”。像央视推出的《嗨,2014》《谢天谢地你来啦》《喜乐街》,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安徽卫视的《超级笑星》、湖南卫视的《我们都爱笑》等节目,这些节目在具备了真人秀节目的特性外,在节目元素与节目内容上更具搞笑元素。有的采用草根表演、明星打分的形式,有的是邀请当下受关注程度较高的明星参与到节目中并进行即兴表演,充分以制造快乐、逗乐观众为目的,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繁荣态势,一方面带来高收率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喜剧类真人秀节目的“忧点”。因此,有必要对当下喜剧类真人秀节目的热播作出解读与理性的思考。

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之欢

节目内容:对传统原则的颠覆与解构。黑格尔告诉我们,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愿望与行动、目的和手段、动机与效果相悖逆,从中便能产生出滑稽戏谑的效果。①当下喜剧类真人秀节目搞笑点就在于采用此原则,对传统原则和固定内容进行颠覆,运用看似荒诞性的理念对原有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便产生了新的意义。

《笑傲江湖》冠军得主孙建弘在表演中巧妙的将“百家讲坛”置换成了“百家笑坛”,模仿《百家讲坛》中的服饰装扮与讲课腔调,以“百家笑谈,谈笑古今”“我就是我,不一样的水果”等桥段进行演绎,变魔术式把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调侃为“粑粑去哪儿”,这明显是一种高度戏仿式所呈现的喜剧效果,引发观众开怀大笑。

当下喜剧节目中为了搞笑而恶搞的桥段并不少见。当然,对传统性的颠覆与解构并不是无限度的,观众也是需要在一定接受尺度范围内,只有在不背离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加以演绎,才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集体狂欢”。

节目主体:草根人物的真实性与新奇性表演。细数荧屏上的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不难发现,很多选手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物,其草根出身和艰苦打拼的故事更能使观众感到亲切,引起共鸣。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中展现出的草根性、新奇性、真实性共同作用于节目形式中,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官神经,带来了一场大众集体式的狂欢。

《笑傲江湖》中的大部分参赛者出身草根,有着普通的工作,平凡的出身,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舞台上尽情绽放自己。他们参赛的原因很简单,亦或是为了自己的喜剧表演梦想,亦或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培育之恩。以李奎为例,在决赛环节中,跪下对自己的父母承诺说:“将来一定把你们卖玉米的钱,成倍的还给你们。”由于家处偏远地区没法收看电视,父母亲自来到现场为其助阵加油。父母与儿子之间的浓浓爱意打动了观众,引人发笑的小品段子之后不乏真实展现的温情时刻,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适时保留了人性的温度,节目充满了张力,传递了正能量。

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中,要想真正逗乐观众,让观众发自内心地笑出来,需要选手们的智慧与创意,仅仅凭借夸张的肢体动作、浅显刻薄的语言对白,往往是不能取胜的。正如冯小刚导演在节目中所提到的“真正好的喜剧需要智慧。”既要有一定的新奇创意,又要有一定的真情实感在里面,方能打动观众。被称为“灵魂舞者”的杨金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配以音乐演绎中国“憨豆”的形象,富有童心且非常温暖,具有一定的新奇性。“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能让观众在忍俊不禁后有所思有所悟,方是高质量的创作。

节目形式:笑星评委与选手互动的幽默看点。无论是音乐选秀、亲子秀这些选秀节目,除了参加选秀者本身的才艺外,“秀”也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如庞大的导师阵容、选手们充满挑战的人生故事、评委之间各种白热化的激烈争论以及选手之间的相互竞争等。这些因素也构成了节目收视的“亮点”,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一直都是歌坛重量级的大咖担任评委。而在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中,喜剧明星亮相于舞台上,担任评委,安徽卫视的《超级笑星》请到了小品演员蔡明、香港笑星曾志伟,浙江卫视的《中国喜剧星》也下足了工夫,资深笑星李立群、相声演员曹云金担任主考官。一时间,喜剧明星演员成了各大卫视热门的资源。

节目中,豪华阵容的喜剧明星团队不仅担当评委,还时不时地与选手进行互动,或幽默,或深情,或调侃,可谓看点十足。在《超级笑星》中,张伟的口技表演获得了主考官的一致赞赏,在表演完毕后,主考官崔永元让其为大家再呈现一段中国版的“动力火车”,模仿的逼真程度让台下观众大为佩服。评委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考察者,与选手之间的互动使节目最具看点。

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之忧

喜剧类真人秀节目是广大观众喜爱的一种节目类型,无论是从收视率还是经济效益来看,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挖掘出一批好演员,创作出一批好作品,有其积极性的一面。但是,从2014年起全国20多档喜剧节目争相出现在各大卫视上,激烈竞争背后节目难免存在“隐忧”。

一、社会责任意识。鲁迅说:“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真正的喜剧精神应该积蓄力量且有胆略去“撕破”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敢于直面社会问题,深化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逗人发笑是喜剧精神的第一个层次,要达到更高层次还要引人思考与激励。纵观现在荧屏上出现的各大喜剧节目,大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通过模仿、重复、方言等制造笑点,部分段子肤浅、单一,没有在精神层面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毫无涉及,仅是让观众一笑了之。

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的社会价值来分析,首先,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以逗乐观众为最高旨意,大量单一、重复的搞笑桥段引发观众笑点,这是一种后现代式的狂欢心理的满足。其次,很多喜剧类真人秀节目为了提高节目看点,过分注重“秀”,节目刻意安排评委或选手在舞台上制造冲突,忽略了节目本身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与舆论导向。值得注意的是,喜剧精神的精髓在于滑稽搞笑的背后隐藏对人性的思考与鞭挞,启示观众反省自身的弱点。

二、文化自觉意识。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节目都是大众传播的一种载体,世界各国都希望通过这种最普遍的艺术形式把各国的文化推介出去。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继承与创造在电视节目上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注重节目的人文价值与内涵。

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的文化价值角度分析,喜剧类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繁荣是时代的需要,代表当下电视节目的一种潮流,传统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得大众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身心需要从忙碌、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得到彻底的放松与消遣,不少真人秀节目制作人正是把握了大众的这一娱乐消费心理。马尔库塞所批判的“单向度的人”,似乎“忘却了回家的路”,将文化的教化功能淡化为消遣功能,将文化的深沉领悟转化为快餐式的生物满足。②不少节目中,像依靠呆傻萌的表情、男女初次相亲的糗事甚至当众挖鼻孔等一些不雅行为也搬上了舞台,正是后现论家波德理亚所指出的:“在当代秩序中不再存在使人可以遭遇自己或好或坏的影像或镜面,存在的只有玻璃橱窗消费的几何场所,在那里个体不再反思自己,而是不断沉浸到不断增加的物品符号的凝视中去,沉浸到社会地位能指秩序中去。”③这一创作趋势必然导致今后的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发展路子越来越窄。所以,喜剧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承担起一定的文化责任意识,引领正确的价值追求。

三、教化引导意识。喜剧类真人秀节目最大的特征之一是重娱乐,但这并不等同于可以将媚俗的元素加入到节目之中。在西方文学家的眼里“媚俗”一词是把流行观念的愚昧翻译成美丽而富有感情的语言。④但有时媚俗和先锋往往很难分辨,这就造成了审美的虚假性和欺骗性,故而节目的教化引导意识削弱,缺乏正能量。由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是老少皆宜的类型,因此,节目也应具有一定的教化引导意识,一些节目中角色反串、四大名著的“恶搞”改编等缺乏一定的思想内涵,因此,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不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喜剧类真人秀并不是无尺度的一味逗乐,同样承载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应尽量提升精神旨归,传递正能量。

娱乐传播的盛行使得大众感官的“”置换了艺术的“美感”,在大众文化时代,喜剧类真人秀节目的热播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需要。现代性及后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紧张,需要喜剧来进行调节和缓解,观众需要喜剧,但更需要喜剧作品的正确引导。喜剧类节目既要尊重国人的审美心理需求,同时在节目内容的创新上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文化自觉意识和教化引导功能,这是喜剧类节目发展的必然选择与社会使命。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栏目责编:曾 鸣

注释:①闫 伟:《对电视喜剧真人秀的要素解读与文化评析―从〈笑傲江湖〉首季总冠军说开去》,《喜剧世界(下半月)》,2014年(9)。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 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③[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捷]米兰・昆德拉著,董 强译:《小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