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中国民间博物馆及其藏品的几点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中国民间博物馆及其藏品的几点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民间博物馆的再度兴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该世纪末,是中国民间博物馆建设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博物馆数量较少,展馆规模不大,藏品数量不多,级别也不高,总体来说处在一个中低档次。当然也有一些民间博物馆办得比较好,例如北京的观复斋、古陶文明博物馆。这些民间博物馆的馆长,多半是文学爱好者,虽然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物的内涵未必都有很深的了解,但其中洋溢着的文人气息,却让中国民间博物馆在起始阶段就沐浴在艺术氛围中,较少商贾、市侩习气。试看这些民间博物馆,无论是展馆的设计还是藏品的陈列,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窃以为这一点非常重要。用钱可以建造华丽的展馆,用钱可以买来贵重的藏品,但是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文人精神是用钱买不到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间资本的急速增长,民办企业的壮大,加上人们对文化艺术品的渴求,中国民间博物馆从此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博物馆的数量激增,展馆规模扩大,且藏品丰富,有些档次高的藏品可与公营博物馆的藏品媲美。例如2010年4月7日开馆的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无论是展馆建筑的现代化水平还是藏品的丰富程度,可与一个省级博物馆比肩。要了解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藏品,最好看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打开此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批精美的青铜器,其次是铜镜、陶瓷器(其中有不少色彩斑斓的唐三彩)、金银器、玉杂器、丝绸刺绣、钱币等,其种类之多,品位之高,令人惊讶。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的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两件春秋晚期的乳丁纹铜豆,以细密的麻点纹、蟠虺纹为底纹,与突起的乳丁纹形成鲜明对照,极富艺术感染力。更为称奇的是两耳由一卷曲的兽首、兽身、兽足构成,背上还立着一只凤鸟,其造型极为别致,在迄今发现的300多件铜豆中找不到雷同者,堪称艺术精品。另一件西周中期的垂冠凤鸟纹簋,通体有纹饰,以云雷纹衬底,由上而下,饰小鸟纹、垂冠凤鸟纹、目云纹,纹饰极为精致。尤其是双耳也做成凤鸟状,甚为稀奇。全国总共也不过十来件。这类器物的主人都是地位较高的贵族,有朝臣,有诸侯国的国君,还有周王。这件铜器的内底有铭文14字,记载器主虔诚地祭祀神明,为死去的父亲作器,对于历史研究也有裨益。

青铜器是一种特殊的文物,一种具有标志性的藏品。在中国民间博物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藏品多为木器家具、陶瓷器等,例如北京的观复斋、古陶文明博物馆。即便是陶瓷器,也往往缺乏高端藏品。将青铜器作为民间博物馆的一类重要藏品,不仅需要巨大的财力作后盾,同时对民间博物馆主持人的眼界、学识也是一种考量。

如果事先不被告知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一个民间博物馆,你绝对以为是在参观一个公营博物馆。一个民间博物馆的藏品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准,反映了中国民间博物馆的发展已经进入它的兴旺阶段。

笔者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民间博物馆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民间博物馆的持续良性发展,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目前在民间博物馆的筹办以及营业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研究。

对于博物馆来说,无论是公营博物馆还是民间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藏品。展馆只是藏品的外衣。参观者会注意展馆的环境,但主要是冲着藏品去的。在公营博物馆里,无论是库房还是展柜,存放和展出的主要是科学发掘的器物,虽然库房中也有后世的仿品,但毕竟很少,也不大会出现在展柜里。所以鉴别藏品的真伪不是公营博物馆的主要任务。而民间博物馆的藏品来源,无论传世品还是社会上流散的文物,都不是科学发掘的器物,缺乏地层关系,因此鉴别藏品的真伪就成为民间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近年来与一些民间博物馆的接触,深深感到民间博物馆的藏品鉴定是个大问题。当然关于藏品来源,谁都会讲出一个美妙的故事,但多半不可靠。由于一些民间博物馆对入展藏品把关不严,会将仿品堂而皇之地陈列出来。记得曾考察一个准备申报的民间博物馆,看了藏品后令人吃惊,因为90%以上是伪作。更可悲的是馆内的所谓专家拍着胸脯说:我们馆里的每一件都是国宝,比北京故宫的还要好。真叫人哭笑不得。由于缺乏真正的专家来作鉴定,由于筹办仓促,急于求成,目前民间博物馆多存在现代仿品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提倡发展民间博物馆强调增加藏品数量的同时,应警惕忽视藏品质量的倾向。

其次是不少民间博物馆对藏品的年代认定有误。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但依然有错,如将有的商代器物断为西周器物。给文物断代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即使公营博物馆也存在断代不准的问题。一开始可以要求宽一点,年代可以不定得那么具体,但是随着工作走上正轨,还是要比较准确地断代。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当务之急在于加强民间博物馆的综合素质。首先是专业人员的培养。目前要提高民间博物馆的品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当然对公营博物馆来说也一样。我所在的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专业,是陕西省唯一的一个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的专业,近几年来已经有近百位本科生及十几位研究生毕业了。2009年就有一位研究生到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工作。这位研究生在该馆的筹办、开馆和《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一书的编写中,发挥了自己专业所长,在文物辨伪、断代以及价值的说明方面贡献出自己的才智,受到博物馆领导的好评。目前由于现行体制的问题,一方面公营博物馆人满为患,我们博物馆专业的毕业生进不去;另一方面公营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严重影响公营博物馆的发展。民间博物馆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如果能吸纳人才,则不仅有利于提高本馆的综合素质,还能缓解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除了引进人才以外,还应该派人员出去进修学习。以往对公营博物馆的馆长、副馆长都有一个轮流上岗培训的规定,这也适用于民间博物馆。由于民间博物馆相对于公营博物馆来说,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更为匮乏,因此更有必要对民间博物馆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轮训。

在帮助民间博物馆从内部加强自我造血能力的同时,还要从外部加强监管力度。例如省、市文物局可以组成专家鉴定小组定期对民间博物馆进行检查、渊研。鉴于民间博物馆的藏品十分庞杂,每一位专家也仅仅对一类或必几类文物了解,因此专家鉴定小组的成员也应具有广泛性。必要时可请其他专家来会诊。首先对要申报的民间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从选址、展馆设计到展品是否符合规定,都应严格把关,使民间博物馆一开始就走上正确的轨道。其次,每年应例行一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