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萧红的人生审美形态浅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萧红的人生审美形态浅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人们眼中的萧红,其“自我”的一生是悲苦、冷寂而短暂的,其原因在于萧红作为生长于旧社会、旧文化的知识女性,其“本我”在新时代所无法规避的命运悲剧。由此人们对萧红的评价或是同情、或是诟病。然而,萧红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却在于其生成于本我与自我冲突之中的“真我”建构。由其作品所建构出来的萧红“真我”人生审美形态是空灵、温暖而有光辉的:在其空无的人生中显现着生命的灵动;在其冷寂的人生中显现着深情的温暖;在其短暂、暗淡的人生中显现着自由的光辉。自我与真我、人生与创作之间的张力,既是其悲剧的来源,也构成了其永恒的崇高价值。萧红作品以其具有灵、暖、光的审美形态特点,而成为永恒的文学经典,具有较强的现实人生意义。

关键词:萧红 灵 暖 光 真我

“萧红”是萧索、困顿的人生之中显现着生命的红光,仿佛是其一生的谶语。“萧”与“红”的张力构成了其一生的特点。

一路走来,萧红的人生是寂寞的、不幸的,在她短暂的生命星空中,却也曾经闪动过最耀眼最美丽的幸福之光。萧红本身似一颗闪烁的流星,一面转瞬即逝,一面则照亮、温暖了自我与人间。

一.空中之灵

空无的人生中显现着生命的灵动。

萧红的童年成长在中国黑龙江省呼兰县城一个富有的封建地主家庭。生活在一个巨大却荒凉的宅院,这个女孩从出生开始,就不曾得到过父母的疼爱,不曾拥有家庭的温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往下流着”“偶然打碎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1]这是萧红关于父亲的描述。在她生命中,祖父的爱是她成长历程中唯一拥有的滋养与慰藉。笼罩在冰冷的家庭氛围下,在这个女孩的心灵,只有小小的后园才是属于她和祖父的二人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自由天堂。

穿梭在美丽的后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2]这里的一切都是活着的、健康的、美好的生命。看着五彩的蝴蝶,品着浓浓的花香,望着湛蓝的天空,萧红是幸运的:成长在这样冰冷的家庭中,仍然拥有一个自由的天地,没有因此成为一个空洞冷漠的人。与之相反,在祖父朴实无华的爱的滋养下,萧红长成的是一颗满载真善美的纯净的心。

“呼兰河这小城里,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祖父的去世充斥着萧红莫大的悲伤,是祖父的教养与疼爱,才成就了她这美好而灵动的生命!

家庭生活的荒凉或许只是她生长的村落大环境的一个缩影,从小就向往自由与美好的萧红不甘于在这封建闭塞的小县城终其一生,她倔强、抗争,终于为自己征得了求学的机会,也成为了其追求新生活的契机与转折。她抱着不去哈尔滨读书不罢休的念头,第一场与传统观念的抗争,无声响地在张家大院的高墙内正式开演。[3]

二十年代中期的哈尔滨,受到了五四文化思潮的影响,相比于同时代的女性,萧红幸运之处在于,她被五四这种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思潮深深打动,她的生命是觉醒而非碌碌的,她迅速觉醒于时代的潮流之中,对自由的渴望与思想上的超脱更加注定了她与那个荒凉闭塞的大家庭是那般格格不入。于是她开始了奋不顾身的反抗与逃离。反抗冰冷的家庭,反抗包办的婚姻,反抗封建思想的藩篱与束缚。

“古池塘,青蛙跳起波荡响”。

诗人笔下的池塘,是亘古如斯的静静古池,青蛙的一跃,打破了千年的宁静。

萧红这一大胆的跳跃与逃离,是活泼的,是人生意义之所在,为她的人生开启了一个新鲜的、灵动的世界……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如一朵荒寒、丑陋的小花,没人去注意她,然而其悠然自得地自开自落、自然任运,成就着她自身生命的意义。

二.冷中之暖

冷寂的人生中显现着深情的温暖。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冷寂寒冬,柴门前的一声犬吠,划破了日暮天寒村落中的宁静,唤起了寂寞群山的回响,让冰冻的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萧军出现于萧红生命中的冷寂“寒冬”一般,春风化雪,为她冷寂的人生中带来深情的温暖和别样的生机。

于是,“世界在变了,思想和感情也在变了”,“这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4]一间充满霉气的昏暗房间,一个坚强美丽的女子,一首文采洋溢的诗作,一幅精致出众的书法,让这个多情惜才的男子为之动情,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或许上天是公平的,它没有给予萧红幸福的家庭,却培养了她自由坚韧的品格,没有给予萧红丰厚的物质,却在她走投无路时送来了一段暖心的爱情。从那天起,萧军的出现,让她的生命与灵魂都不再是一个人。这个个子不高的东北男人用豪侠的义举解救了她危难中的生命,用真挚的爱情抚慰着她受了伤的灵魂……

他们是最贫穷的一对,也是最幸福的一对。简陋冰冷到租不起铺盖的房间,收入微薄到只能以赊账满足温饱的日子,他人冷言冷语的侮辱与不屑……但他们不怕,他们可以活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物质的缺失,没有现实的冷漠,有的只是两相依偎同甘共苦的两颗心。饭馆里的一份丸子汤、猪头肉是他们最大的满足,彼此脸上微微划过的笑容是他们最珍惜的记忆,两个人谈人生、谈理想、给予彼此精神上的慰藉。他们只想着用力去握紧彼此的手,仿佛在小小的掌心,只要握住了真实的现在就可以去拥抱美丽的未来。

“萧军、萧红”这对“小小红军”的爱情,不只是局限于小市民的欢愉与满足,更多的还有对于文学的梦想和对社会的关注。同样不甘平庸的心,同样不甘寂寞的灵魂让他们彼此懂得,彼此靠近。

1933年10月,他们共同创作的第一本小说集《跋涉》得到了正式出版,当成堆的纸张和密密的铅字变成了正规装订的书籍,当昔日的心血成为了有形的文集,两个经历世事冰冷的青年激动得竟像两个孩童一般。

或是性格上的分歧使然,或是萧军一再出轨的裂痕所致,二萧最后分道扬镳,命运之神没有为他们的爱情划上圆满的句号。但是他们一定是爱过的。他们曾经倾心相爱、惺惺相惜、追逐着共同的梦想,这份同甘共苦、风雨与共的经历是弥足珍贵的。若落难之时没有萧军的陪伴与守护,或许萧红的人生将是另一番光景。她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5]举目无亲的时刻,坚韧果敢如萧红,她也需要一个踏实的肩膀!

若干年后,夜半时分,病危时刻,想起哈尔滨的冬天,纷纷扬扬的雪花,想起商市街的那间小屋,想起满载回忆的“欧罗巴旅馆”,想起那给过她依靠与守护的男人,她的心头是否会隐隐颤动,是否会有丝丝暖流喷涌而出?临终时,她把《生死场》的版权留给了早已分手的萧军,因为这部书曾见证着他们在青岛那段美好的时光剪影。

生活在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那样一个动荡时代,作为一个骨子里不甘平庸的知识女性,萧红的生命轨迹注定与寻常女子不同,她的悲哀仿佛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萧红穿越时空的寂寞与孤单,终无人能解……

三.暗中之光

暗淡、短暂的人生中显现着自由的光辉。

人们常道,萧红的人生何其寂寞,却殊不知,她也何其幸运。而这份幸运开始于1934年10月底她踏上那艘开往上海的“共同丸”号轮船,那时的她带着一份用心编纂的《生死场》手稿,怀着一个初出茅庐女作家最炽热的希望去见一位影响了她人生轨迹的伟大作家――鲁迅。

如果说萧军是萧红冷寂生命中的一抹暖,鲁迅之于萧红就如黑暗道路中的万丈光,它大大的照亮了萧红前方的路。经历了童年里家庭温情的缺失,品味了社会现实人情的冷暖,是这位导师的接纳与指点让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在她文学创作的关键时期得到了莫大的鼓励与支持。鲁迅以他博大的胸襟和敏锐的眼光,给予了她家庭的温暖,扶助她登上了上海的文坛。1934年12月,萧红的《生死场》成为鲁迅的“奴隶丛书”之三在上海得到了正式的出版。[6]就这样,24岁的萧红,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作家,凭借着她的才华与幸运,在这位文学大家的帮助下,萧红的名字在中国的文学殿堂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在萧红眼中的鲁迅,不只是她人生的导师,更像慈父,像朋友。鲁迅也不是世人眼中的那般尖锐、凌厉,更多的是真实、慈祥。在鲁迅家中的自在时光,历尽世事冷暖的萧红曾忘情的表现出她的孩子气。她会天真的穿一身新衣裙去询问鲁迅先生是否漂亮,会像家人一般和许广平女士一起为鲁迅先生做他喜爱吃的饭菜,而鲁迅先生也会“好久不见,好久不见”的同她开起玩笑来。

在鲁迅一家的陪伴与帮助下,萧红度过了生命中最自由惬意的一段美丽时光。似乎不再是那个寂寞多愁的女子,而是一个真正的自由大胆的知识女性。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她的创作情绪倾泻而出,在中国的文坛上,陆续创作了一批批优秀的作品,也照亮了那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道路。

于文学创作之际遇见鲁迅,萧红是幸运的。然而幸运的她最终没能摆脱那个时代坎坷而不幸的命运。就在她创作全盛的时期,也是一个女子最美好的年华,夜空中这颗闪烁而耀眼的星辰就这样陨落了。她还有太多的才华没来得及向世人展示,她还有太多的思想没来得及向社会倾诉……

“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斯人已逝,往事如烟,萧红短暂而不平凡的人生仍旧深深影响着世人。一个觉醒于潮流之前的女性,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一个敢于抗争的女子。她生命中的幸与不幸,已被镌刻在历史的浩渺烟波之中。但萧红身上闪动着的“灵”、“光”、“暖”的审美形态,却在文学史上刻下了异彩流光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吴福辉,钱理群.《萧红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2

[2]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年

[3]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

[4]肖凤《萧红传》,《散文》1980年第一期、第二期

[5]葛浩文.萧红评传 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152

[6]《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