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气管切开术病人的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气管切开术病人的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重要性。方法 通过气管切开术后观察,切口护理,吸痰,吸氧等技术操作。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只要做细致,熟练,病人才能身心完全康复。

【关键词】气管切开 术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57-02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常用方法。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改变,气管切开术应用更加广泛[1]。有手术、抢救、预防、外伤、使用呼吸机以及治疗情况下等多种类型,都会气管切开。而手术性气管切开的范围也由单纯的耳、鼻、喉科应用扩大到其他外科科室的应用。所以临床上气管切开术的应用很广泛,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更加重要。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这显得尤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临床护理工作者都会这项护理,并且熟悉和熟练掌握其护理程序及护理操作技术,以便更好更优质地为病人服务。以下主要从两点谈谈如何护理:

1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观察

1.1 生命体征的观察 主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面色。

1.2 并发症的观察 观察有无气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1.3 分泌物的观察 观察气管套管内分泌物的颜色、性质、量、有无异味,痰液是否粘稠等情况。

1.4 气道的观察 主要观察有无脱管,堵管等情况。

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最多,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提供给医生准确的病情,使病人得到正确治疗和及时的处理。

2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技术

2.1 由于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的刺激,痰液及分泌物的污染,咳嗽的刺激等,切口感染机会较多,所以切口要及时换药,及时更换气管套管垫,同时注意调整病人的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有利切口的I期愈合[2]。

2.2 吸痰是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重要的护理技术之一。如果护理不当,可引起并发症。首先要选择与气管套管直径粗细相适应的吸痰管。过粗过细均对病人不利。应选择管壁光滑,挺直,富有弹性的吸痰管。应根据吸痰指征适时吸痰。吸痰前后必须吸氧,因为连续吸痰可使病人产生窒息感。同时保持清洁无菌,吸痰管要用无菌镊夹取。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需要连续吸痰时需要重新更换消毒吸痰管。注意口腔的与气管套管内的吸痰管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其次吸痰手法要正确,禁止插入吸痰管的同时施加负压,禁止反复提插。一次性吸痰管进出气管套管次数以不超过3次为宜。正确掌握旋转吸痰法,避免“拉锯法”。其方法为:吸痰管进入气管时,控制负压,插一定深度(8-12厘米),边吸边提,缓慢旋转向上提取,动作轻稳,严防动作粗暴,插入过深或某一处吸引时间过长,易导致病人气管粘膜的损伤,引起病人痉挛性咳嗽,严重时出现心律不齐或窒息。所以吸痰时,不能反复提插,以防损伤气道粘膜而形成血栓[3]。

2.3 气道护理技术指气道湿化,气管维护,气道用药机制的方法。要求保持病人床单位衣服的清洁,避免被褥,衣领等物遮盖气管套管入口端,随时吸去滞留在气管套管进口处分泌物,以保证空气进出通畅,气管套管口盖双层盐水纱布,防止异物落入。气管内滴入湿化液,其配制方法为0.9%生理盐水20毫升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100单位、地塞米松5毫克。每次滴入3滴,每小时1次。还可作气道超声雾化吸入。

2.4 气管切开病人的吸氧,可将一次性头皮针头部分去掉,将针栓与吸氧管连接拧紧,头皮针前部分置入气管套管内5―8cm,后半部分固定于肩部,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盐水湿纱布,一般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为3―5升每分钟。

2.5 消毒技术包括病房消毒如空气、地面等,还有气管切开护理用品的消毒如气管内套管消毒,一般采用煮沸消毒法,每日消毒三次,每八小时一次。还包括吸氧和吸痰用品的消毒。这些消毒都必须严格达标,预防交叉感染。

2.6 气管切开感染监测护理技术包括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如果痰液突然增多,脓痰,有异味,即为气道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气管切开术的护理除了上面谈的护理技术外,还包括术后康复护理,如语言康复,进食功能,运动功能的康复等[4]。

总之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视病人如亲人,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同时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才能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使病人身心得到全面的康复,做好我们该做的一切工作。

参考文献

[1]付酞英,气管切开术的重新认识 华西医学,1996,11(1):103

[2]吴钟琪,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刘则扬, 气管切开感染现状及进展 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1

[4] 石义生,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分析报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3,(1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