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式危机公关9+1策略连载之二:围魏救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式危机公关9+1策略连载之二:围魏救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何为围魏救赵

危机管理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固然是最基本的应对方式和最常使用的商场战术,然而一些无视具体情况,机械性的见招拆招,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有时甚至贻误战机,丧失反守为攻的良机,实谓可惜之至。

古代兵书有云:“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在现今商业竞争激烈的时代,这些话语深具启示意义。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赵一度战败,被困于邯郸城中,遂向齐国求救。齐国军师孙膑出计,发兵直奔魏首都大梁。魏王大惊,急忙撤兵自救,邯郸之围由此得解。此即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其胜利的原因虽不难窥知却颇值借鉴,即贯穿其中的战略理念一一避实就虚。

与对手过招,如果实力很强,有必胜把握,当然可以无所畏惧地以实打实,不成问题。但如果危机发生之时面临的攻势强劲,有四面楚歌之虞,为求自保,当然就不能硬碰硬,此时便要一个人有冷静的头脑,对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是某种基于品牌质量而产生的危机,单纯的无作为不再是自保的途径,退一步后迎来的可能是绝地死路,而贸然出击也有可能大败而归,那么,围魏救赵在当代商战中也许就有了用武之地。

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在这次经典的危机处理中,第一阶段的避实就虚策略实施,居功至伟。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后来的正面反攻争取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避开其尖锐的正面,从侧面质疑外国言论的动机,引导舆论分流,从而抵制住了强势的攻击,在生死悬于一线之机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自身,也为反攻准备了相应的舆论基础。

当然,无论是什么处理手段,对症下药一直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围魏救赵固然在此处卓有成效,但必须强调的是这样一种措施的实行,它的难度高,对执行力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谨慎的注意和准确的判断必不可少,当最终下定决心之后,以下要点可供参考:

其一,将产品质量的问题引向行业某一特定话题的讨论,向公众传递这样的信息:这一话题能够引起的结论未必是真实的,是有背景的,还存在着某些疑问。这是整个行业的困惑,甚至是某一特定时期集中反映出来的某一类产品的困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理解这一行为并不是企业单方面造成的,而是有其深刻背景的。这样做也有利于把公众过于集中的注意力分引向对问题更全面地理解。

其二,将人们对产品的关注转移到不仅仅关注企业,而且应该关注与企业产品有一定距离的话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企业正面所受的吸引力与攻击,减少消费者对该企业及其产品的“负面”的全面渗透。

其三,权威检测与整改并行。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消费者一段思考的时间空档后,重新让消费者、业界认识到企业并没有“忽悠”广大消费者,而是不失时机地告诉消费者:企业是负责任的企业,产品是合格的产品,正在生产并推出满足大众的消费产品仍然是企业的首要使命。最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记得借势反攻,使负面不仅得以抵销,最好能向正面转化。如此一来,一场危机,借古兵法今活用之机,得以成就公关危机管理史上又一经典。

围魏救赵的适用背景:

围魏救赵策略主要适用于产品质量危机,特殊时期背景的品牌危机和质量改进流程比较慢的产品企业。

特定时期特殊背景特殊鲜为人知的隐情,为应用这一原则的重中之重。

相对于其他危机的处理,这种危机策略执行难度更大,执行力的要求偏高。运用这一策略时,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将半途而废,甚至走向企业所希望的反面。而其他危机,只要策略运用得当,执行力弱一些,也不至于使得结果过于偏离预期目标。

围魏救赵策略在执行步骤上也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将某一个产品质量的问题引向行业某一特定行业话题的讨论,向公众传递这样的信息:这一话题能够引起的结论未必是真实的,是有背景的,还存在着某些疑问,这是整个行业的困惑,是某一特定时期集中反映出来的某一类产品的困惑。这样导向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理解,这一行为并不是企业单方造成的现状,是有其深刻背景的。而且能够把公众过于集中的注意力分引向更广阔的思考,对问题有更全面的理解。

第二步,将对产品的关注转移到不仅仅关注企业,而且应该关注与企业产品有一定距离的话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企业正面所受的吸引力与攻击,减少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负面”的印象全面渗透。

第三步,权威检测与整改并行。这样做的目的是给消费者一段思考的时间空档后,重新让消费者、让业界认识到企业并没有“忽悠”广大消费者,而是不失时机地告诉消费者,企业是负责任的企业,产品是合格的产品,正在生产并推出满足大众的消费产品仍然是企业的首要使命。

第四步,答谢消费者。重新获取消费者的信任,业界的信任,以保持并提高现有的品牌优势、市场份额。

围魏救赵案例

2005年9月,几个自主品牌的中国汽车首次走出国内参加国际性的展示活动,让某些勒紧裤腰带参展的企业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而媒体给予了同样激动人心的鼓励,也吊起了人们的胃口:IAA国际法兰克福车展,中国企业初露头角,各方纷纷揣测究竟三家中国汽车厂商是否能赢得欧洲消费者的欢心,是否能够抱个金蛋回来。

而就在9月中旬,国外的某网站竟然传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由ADAC德国汽车俱乐部公布的检测结果,“NLFL是ADAC20年来所做测试中质量最差的车!”此消息在德国的各大新闻媒体不胫而传,其中包括德国著名的南德报,连最大的新闻电视台NTV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ADAC对中国NLFLSUV的测试得出的结果等于对中国汽车发出了禁令。其报纸标题是:以价格便宜为卖点的中国车,在质量方面过不了关。

他们拿出了“铁”一样的检测大棒――正面碰撞测试:在仅仅64KM/H的情况下,车子完全损坏,司机没有任何的生还机会――死亡!

侧面碰撞测试:50KM/H,司机头部将会遭到重创。

此外测试结果还说,这辆两吨重的车子在行驶中明显缺乏稳定性,方向盘不够精准,刹车距离长。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还不如ABS效果好,而且油费将会很高,同时尾气排放也离欧IV排放标准有很大距离。

这一消息中国FL公司当然先一步获悉,危机管理团队里的核心成员一致认为,这是一场大仗,一场恶仗,是一场有风险的仗,但也是一场刺激的仗!

在危机公关中,牵涉到质量问题的危机公关是最难操控的,也是最具风险的。而且汽车产品推新速度显然没有那么快,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一个新的生产线、一个新车型的模具都非一日一月之工。

在电话联席会议上,危机管理人员分析,正常的应对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承认汽车质量有缺陷,立即召回。但是这一条路有着巨大的缺陷。因为购买SUV的往往都是汽车的发烧友,他们对汽车都是“明白人”,对事件的认识也是

比较专业的、理性的,召回后的销售影响太大,因此并不十分可取。

第二条路是,在当前的背景下,有一些东西是“隐秘”的,这为围魏救赵提供了可能性,特殊的背景足以把国内的舆论导向“阴谋论”,这些可利用的背景就是:为什么测试结果在法兰克福车展期间公布?为什么这样一款受中国市场认可的中国汽车第一次到欧洲就遭遇“特别”的待遇?这就为曲线救国的质疑提供了可能性。

从前一阶段中国和欧洲的纺织品争端看来,中国制造以其高性价比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也引起了欧洲制造商的警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日益成熟的本土汽车企业将加入国际竞争中,在知识产权等各方面受到质疑也是很正常的。这样的行为不过是枪打出头鸟,FL汽车在国内是接受过中国的相关部门检验的。

而需要争论的无非就是:一个企业的产品达到60分为合格还是达到90分为合格,以及消费者应该如何评价这个测试的问题。

鉴别汽车安全性高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汽车安全碰撞实验。中国目前采用100%正面全接触式碰撞实验,这种正面碰撞实验现在在国际上也是较为先进的。增加侧面和后面碰撞实验是为了全方位地、更好地了解汽车在进行碰撞实验时的状态,从更多角度了解汽车在高速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据了解,关于我国侧面碰撞乘员保护要求的强制性标准,专家们讨论研究已经有多年,但当时国内尚无侧面碰撞标准。

危机管理团队反复分析认为,引导舆论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准备充足的“炮弹”,而且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密集地。也就是要准备充足的稿件、充足的网络言论,并在最快的时间通过网站、平面媒体出去。利用这些言论,形成有层次感、有递进关系的言论群,使舆论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

所以只有第二条路是可行的且唯一可以选择的路,而且管理团必须立即着手实施。同时,另一条暗线必须同步着手准备,那就是准备在欧洲德国技术检测协会进行FL车碰撞测试。前面的步骤,是“止痛药”,使得企业大厦不至于轰然倒塌,后面的测试成功、举行会等步骤,才能给消费者一个相对满意的交待。

经过一番艰苦的准备后,评论文章像炮弹一样向外发射。一夜间,人们在很多媒体上见到了如下的典型观点。颇具“杀伤力”、 “感染力”:

《FL事件:洋人“惧怕”中国车》

《“这是在打压中国汽车”专家质疑FL事件》

《从法兰克福车展看国外某些言论的唯我嘴脸》

ADAC测试――FL汽车岂能用“方言”说话?

FL汽车用什么语言与国际市场对话?

在这些评论出来之后(网络导向型的传播规划成为最大的功臣),舆论出现了激烈的分化、争吵,而比较典型的具代表性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支持NLFL这个民族品牌;另一种还是对车的质量揪住不放,有一种死扛的架势。观点是,我们不能回避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安全质量问题,重视自主品牌汽车的安全质量,安全就意味着生命,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可宝贵的,不能不服!

而NLFL厂家的发言,以及吉利汽车李书福等人接受媒体的采访,与上面的争论一起,汇成了一支混杂的、难辨真伪、难分正义与谬论的声音。

在网上灌水的贴子方面,危机管理团队成员更是花了心思,作了详细的分析。首先是对贴子内容作了详细的策略性规划,对网络言论进行大量的“引导”工作。

后续工作:

欧洲时间10月6日,FL汽车的欧洲经销商在荷兰海牙举行了一场正式的新闻会,会上FL汽车及其经销商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在9月29日完成的欧洲标准碰撞测试中,FL汽车展示了良好的安全性能,驾乘人员在碰撞中的安全均能得到保障……

如果没有“围魏救赵”这一步,那么在漫长的等待第二次欧洲测试过程中,事关安全性的言论对于厂商来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厂商在一两周的时间内被攻击至死,第二次测试结果出来时已经无力回天。

要想减轻企业的压力,其中的一个步骤必然是“围魏救赵”,这也是危机公关多个策略步骤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能否成功拯救企业的基础阶段。当然,实施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的言行没有过分违背法律和道德准则,否则即使采用“围魏救赵”策略,也最多只能延缓危机发生的速度而已。

作者简介

王微,男,生于1968年7月,祖籍江苏淮安盱眙,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

担任电视记者8年。2000年投身中关村,供职长城电脑,任传播经理。2004年加入北京时空视点公关顾问有限公司(中国本土十大公关公司),为该公司管理团队成员。现为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室主任。

曾获新闻奖励多次;个人文学作品《白领》、《烤季》先后入选《中篇小说选刊》。

作为企业危机管理实战专家,截止2006年6月,王微先后成功处理了6家上市公司的产品质量危机品牌危机。

2005年,王微首次在国内提出“中国特色危机管理”概念,打破了跨国公司公认的西方危机管理教科书的条条框框,指出诺曼・R・奥古斯丁理论在中国的局限性,使国内的危机管理理念在实用与可行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6年,王微率先在国内提出企业危机系统管理策略――9+1原则,填补了国内危机管理没有系统应对策略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