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形成课外阅读场。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其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尊重孩子的学习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地游戏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最终实现及早独立的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常常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外阅读的功效比课内阅读的功效高,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即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只有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才能使课内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得到实践与巩固,将方法发展为能力;学生只有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才能肥沃语文素养的根基和土壤,由阅读的量变引起语文素养的质变;学生只有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展视野,为终身的发展积淀丰厚的文化基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进、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培养自主、创造的阅读能力,积累语言,积淀文化,提高素养,受用终身。

一、指导学生选择读物

在阅读内容上,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字上,即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学生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他们初始是没有十分确切的目标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读书的心得是在熏陶渐染中获取的,读书其中,得益其外。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是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因此,我们不能将成人精心准备的“精神大餐”,哪怕是“满汉全席”摆到学生面前,强迫他们“细嚼慢咽”、“狼吞虎咽”,而需淡化课外阅读的功利性,让“趣”一马当先,让学生在兴趣中自由地驰骋,快乐地徜徉。

虽说是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教师仍要发挥“导”的作用。时下书市的书,鱼龙混杂,泥石俱下,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的书来读,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挑选精品,摒弃糟粕,而不是毫无选择的,拿到书就读。对适合学生阅读的时代新著、流行佳作,更需及时推荐,以免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或是照单全收,或是不择而食。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读书并无定法,采用何种方法,皆由个人阅读习惯而定,圈点勾画、寻章摘句、制作卡片、撰写心得、精读浏览、熟读成诵都是读书之法,各有其妙。但一般性的阅读方法,教师还是有必要介绍的。如“读”、“思”、“记”等。泛读就是大略地读。泛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泛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因此,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式阅读,即“随便翻翻”,只要大致了解内容就可以,这种方法可按“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书籍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即使穷其一生也只能读沧海一粟,沙塔一粒,而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阅读大量的书,所以需要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这就要求“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式的扫视速读。快速阅读其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能适应新知识新信息几何倍增的特性,赶上时展的需要。托尔斯泰也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所以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教师也要进行指导,如通过“书评”、“阅读超市”等形式,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进行交流评价。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闻逸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等说出来,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对于名句名段、优美篇章,还要引导学生背下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对照比较、问题讨论、专题研究等阅读方法,提高辨识异同、综合评价的能力和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将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哈姆雷特”记录下来,形成永不磨灭的痕迹。如做疑问笔记,将阅读时产生的心得、疑问随手写下来;做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做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做创作笔记,通过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进行再创作。总之,语文老师要从选择读物和阅读方法两个方面,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朝着“课内练方法,课外练能力”这个目标,切实有效地迈进。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把阅读看成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的确,在物欲横流的当代世界中,倘若还有一个精神家园需要固守的话,那读书,便是这个家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