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收稿日期:2016-11-30

作者简介:程玮,广东培正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广州/510830)

*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大学生就创业能力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ZK028)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复合性、发展性的概念,就业能力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自主开发就业能力及提升研究工具,对全国64所高校的2571份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提炼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有8个方面,即目标与战略、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职业指导、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教学能力、评价与激励,并验证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各维度对就业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其中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5个维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提升;高校组织

一、研究背景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是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和焦点问题,有研究者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共性和中国个性的问题”[1],此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已有“许多国家把学生的就业能力作楹饬扛叩妊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2]。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之一,对于此问题,不少研究者已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的过程中,有研究者提出:“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猛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人们常常将此归结为扩招所致,而忽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存在的另一现象: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很多企业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3]这就出现“就业鸿沟”的现象。对此有不少学者指出:“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4]如吴国举、肖云等通过对重庆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得出,大学毕业生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其实践内容与用人单位需求不一致。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关键原因之一。[5]曾湘泉、牛玲指出受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劳动力是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获得职业的成功发展。[6]刘清亮、黄胰衔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相对舒适安全,能够选择合适个体发展的、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工作地点,能够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7]高永蕙、梁芳、范美玲得出已签约的大学生毕业生与未签约的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态度、时间管理、求职环境评估、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总分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8]唐矿得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就业能力严重不足。[9]

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内涵要素及结构组合将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和整合。当今社会环境急速变化,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改变,“就业鸿沟”现象背后存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现实性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理论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客观与主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从国家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个人就业能力学习之建构等三个层面归因,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文本研究可见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尤其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论证。此外,已有研究的视角集中在大学生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聚焦高校组织视角探究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为此本文基于高校组织视角,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证遴选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本研究应用自主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研究工具,对全国64所高校抽取的2571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此提出高校就业能力提升策略,这将是对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工作和就业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积极应答。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自主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提升问卷(College Studengt’s Employability and Asceng Questionnaire,简称CSEAQ)”。该问卷包括二部分内容: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能力提升问卷。其中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共由6个分量表,89道题构成;就业能力提升问卷由8个维度,共28道题构成。完整问卷共有117道题构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本研究首先基于150家企业140份有效样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大学生就业能力六角模型,该模型包括6个维度,即分别命名为“职业通用技能”、“核心素质”、“职业人格”、“职业发展潜能”、“领导素质”、“团队素质”,共33个要素,基于此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其次对7所高校2014届本科应届350名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被试选取在4月份已签定三方协议者,回收问卷342份,回收率97.71%,有效问卷292份。通过292份有效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和编制的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应用MPLUS软件,采取基本适配度检验、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和内在质量检验验证自主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基本适配度检验中评价项目“是否没有负的误差变异量”,检验结果数据均为正数,“因子负荷是否介于0.5-0.95之间”,检验结果数据2个0.6”,检验结果数据均大于0.9,以上模型适配判断均为“是”。可见在假设模型内在质量的检验方面,仅在题项的信度上有8个指标未达0.5,但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平均解释方差比例)和建构信度(组合信度)均达到要求。[11]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总体的克龙巴赫α系数为0.992,6个维度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64、0.855、0.969、0.976、0.941、0.951,各因子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0.855-0.979)。[12]通过上述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模型的各拟合指数均达到拟合优度的条件,有较好的构想效度,说明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问卷内部一致性达到较高水平,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靠的。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得出高校组织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因素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目标战略、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评价激励、教学能力、校企合作八个方面的结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总分、8具体维度对就业能力总分及6个具体维度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就业能力提升的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5个维度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具体结论为:第一,专业设置影响度最大,除对就业能力的领导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影响较大的是职业规划和教学能力。职业规划除对就业能力的职业人格、领导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影响。教学能力除对职业人格、核心素质不产生影响外,其他均产生影响。第三,评价机制、校园文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评价机制对职业潜能、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产生影响,对职业人格、团队素质不产生影响。校园文化对核心素质、职业人格、团队素质产生影响,对其他均不产生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对领导素质、核心素质、通用技能产生影响,其他均不产生影响。第四,校企合作和目标战略影响度相对较小。校企合作除对职业潜能产生影响外,对职业人格、团队素质、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不产生影响。目标战略除对团队素质产生影响外,对职业人格、职业潜能、通用技能、领导素质、核心素质均不产生影响。

本研究聚焦高校组织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能力及提升问题,通过就业能力及其提升实证研究,得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8个具体维度对就业能力总分及6个具体维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并提炼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最关键的5个因素,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因素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可见,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立足学校发展战略,采取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发展策略,构建就业能力提升的协同育人机制。高校需要构建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以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构成的要素协调发挥整合的功能,而且需要高校将人才培养过程衍生到社会和政府层面,建立校内外纵横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同时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实来看,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市场因素介入和调控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校和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和研究院所)生成交互型人才培养联合机制,建立“立交桥”式深度融合的合作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满足符合社会需求的一种应然的发展选择。此外,现代信息技术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开放性,不仅需要高校组织主动建立与外部社会互动以及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的信息平台,而且社会专业性组织对教育组织的绩效评价也必将成为教育督导与评价的主体力量,成为社会对高校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声誉传播及美誉度提升的主导因素。

第二,以多元评估参数为分析框架,提高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契合度。“随着现代大学职能的不断完善,高校设置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大学的社会功能内涵实质集中展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植入社会工作领域后的价值发挥,因而社会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性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和牵引力。”[13]高校专业的设置是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以特定范围的职业领域形成为学科建设的基础,可见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人力资源需求三者在逻辑上而言,是一个互动运行的协同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向人力资源市场输送高级要素的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及职业化场所,其培养的产品―人才,将专业学术与职业岗位构架了一个互动链,形成天然的有机联系。然而目前在现实社会中出现一方面人才短缺,社会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结构及市场人才需求体系的错位。除了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与市场的需求达成度偏低外,最重要的就是高校对专业内涵建设的理解以及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学术与职业的融通性边界概念厘定不清晰,更多从狭义视角分析问题,从而影响专业设置、定位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意合度、达成度偏低,进而引发高校培养人才的学术定位与社会职业能力契合度偏低的问题,导致高校专业设置与定位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发挥均无法实现最优化目标。可见专业的建设自身是一个不断调整、整合和完善的过程,其调整完善过程的参数标准除专业的学术性微观评估指标参数外,还要纳入经济结构及社会分工细化的变化参数评估,以及面向人才输送区域或职业领域的发展动向的参数标准。基于上述分析,高校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必须以就业能力开发为导向,依照学术质量、经济结构及职业发展“三元参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适应机制,不仅有效推动专业发展与市场无缝对接的重要路径,也将成为专业学术化建设与发展的引擎,进而推进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化发展。

第三,建构“四维一体”就业能力开发的教育与指导服务体系,注重塑造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就业教育与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以生涯发展、就业指导课程为核心架构就业素质拓展独立实训、就业技能晋级项目训练、职业能力开发团体辅导及职业个体咨询的“四维一体”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全程、多元化、精准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职业人格和职业潜能的核心,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耐挫力、思维方法、积极防御系统、自我概念、成长中的经验整合形成的潜意识等。这不仅对个体能力与人格发展中内隐的、难以衡量而又对其长远发展和潜能的开发起关键作用,而且是构成和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发展中的动力性因素。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中将统摄为人格力量贯穿职业发展的始终,并以职业自我效能感方式构成个体的内在动力调节机制,影响职业潜能开发。个体自我效能感强,各种外在的职业压力可能会转化为积极面对挑战的动力,并会以积极应对方式激励自我不断尝试,进而促进潜能的开发,并在追求学业和职业成就方面,有相对较高的成就动机。“职业成熟度是个体对作出职业决策所需条件的心理知晓程度以及选择的现实性和一致性程度,包括职业认知、态度、价值观及选择等要素。”[14]职业成熟度不是用来衡量个体的职业特长和胜任力,但作为个体在就业与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直接作用于职业环境而支配性地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因此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升自我职业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是提升就业能力重要内容。